簡介
無量壽佛,佛名,阿彌陀佛之譯名也。淨土三部經中,小經存梵名題曰阿彌陀經,大經舉譯名題曰無量壽經。阿彌陀含無量光,無量壽之二義。無量壽經上曰:‘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觀無量壽經曰:‘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於密教為五佛中之西方尊,於胎藏界曰無量壽,於金剛界曰阿彌陀。
(一)即阿彌陀佛。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壽(梵amita^yus)、無量光(梵amita^bha),故阿彌陀佛亦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惟密教則以阿彌陀佛之應化身為無量光佛,其報身為無量壽佛。無量壽經卷上言,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觀無量壽經亦謂,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參閱‘阿彌陀佛’3680)
(二)經證誠段所出之六方恆沙諸佛中住於西方之一佛。以其方處與阿彌陀佛同位於西方,又同名無量壽,故古來有同異之論。[不可思議諸佛所護念經卷下(隋代叉那屈多譯)、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下(窺基)、阿彌陀經義疏(元照)、阿彌陀經要解(智旭)]
摘自丁福保《佛學大字典》
清造像
擁妃無量壽佛銀像 清 佛教造像通高19厘米、底寬12·5厘米 無量壽佛擁妃像是密宗本尊之一。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佛。此佛舍國之王位而出家,名法藏法丘,在佛前發願,成就極樂淨土,接引願往淨土的眾生往生。後經無數劫修行,滿其諸願而成佛,至今已歷十劫,有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光王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等十三名號。擁妃無量壽佛是密宗五智如來的本尊形像,是天冠天衣披髮的報身相,雙手定印懷抱妃子,並捧長壽寶瓶。馳名中外的皇家寺廟群外八廟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為了加強民族團結,鞏固邊防,實行了順應歷史發展的民族宗教政策。自1713年至1780年,近70年間,在承德陸續修建了12座皇家藏傳佛教寺廟。在每一座寺廟裡都供奉著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的各類佛像。這些佛像原供奉在普陀宗乘之廟的千佛閣內,佛像須彌座下方鏨飾著“大清乾隆庚寅年敬造”的銘文。乾隆庚寅年正值乾隆皇帝60壽辰,當時各少數民族王公貴族為了向皇帝祝壽,一致要求貢獻千尊無量壽佛。
無量壽佛,又稱無量光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主佛,代表智慧,意思是光明無限,壽命無限,人們都深信,經常念他的示號,大有引清帝為佛,喻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之意,就像當時把康熙皇帝視為無量壽佛的化身一樣。
千佛據佛學辭典載:“說過去、現在、未來三劫各有一千尊佛出世,都供上可以保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健康長壽之意。”千佛閣中的千尊銅鎏金的無量壽佛是萬眾一心,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歷史見證嗎?
相關人物
無量壽佛(WuliangShoufo)(?~867.2.10) 俗名周寶,法名全真,號宗慧,生於郴州程水(今屬湖南資興市周源山)。對於壽佛的生年、歲數,文獻中有多種說法:《湘山志》卷一載,全真生於武周長安四年(704);《廣西通志》載,壽佛生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湘山志》說壽佛“法臘百有六十六歲”,《廣西通志》、《大清一統志》說140歲,《湖南通志》記133歲,《惠州府志》記年132歲。生年記載雖不一致,但唐鹹通八年(867)二月十日圓寂於廣西全州湘山淨土院,卻都相當肯定。因其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長壽者,因此人們尊稱“壽佛”。又因無量壽佛是梵文Amitayus(阿彌多庚斯)的意譯,即阿彌陀佛,所以人們也習慣地稱其為“無量壽佛”。據傳壽佛母親熊淨照懷孕時,夢見一個金色神人,手執金光閃閃的摩尼寶珠從天而降,進人她的房間來投懷。壽佛年幼時,碩面大耳,骨瘦如柴,身材與行走姿勢與凡人都不一樣。16歲在郴州城西北開元寺落髮受戒,生前四方雲遊傳道。唐天寶十四年(756)起駐錫衡陽雁峰寺,遺留一頂袈裟,寺僧供奉為“鎮寺之寶”,留下一首偈詩:“雲遊僧者悟真空,千佛袈裟萬代宗。山寺眾僧留不住,五百年後歸雁峰。”信眾稱此為“活佛道場”。圓寂後常顯靈於湘南,明代中期出現在衡州一帶,清之際又轉世為高僧,居雁峰寺傳經布道。因此,有壽佛“生在郴州,死在全州,成佛在衡州”、“颳風在郴州,天陰在全州,下雨在衡州”、“五百年轉靈回雁峰”之傳說。歷代封為“慈祐寂照妙應禪師”,又號“湘山祖師”、“萬相主人”。
有詩云:“欲往南嶽拜聖帝,且來雁峰謁壽佛。”每年農曆二月初八是壽佛生辰,也是南嶽的“朝壽佛日”,衡岳百姓在雁峰寺壽佛殿前舉行朝拜壽佛的盛會,各地善男信女齊聚於此,形成了“二月初八朝壽佛”的民俗。資興壽佛故地重修壽佛寺。
(據《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
歷史記載
發願淨土
據記載,在很古的時候,他原是世自在王佛時的法藏比丘,受到世自在王佛的教化,自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極樂淨土),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發了四十八誓願,因此成就了他成佛的願望,而成為阿彌陀佛,現在仍在彌陀的西方淨土說經法,據說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夠避免一切痛苦。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
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淨土世界的教主,以無盡願力誓渡一切眾生,不捨悲願,以無量光明照獨行者,業障重罪皆可消減,凡持其名號者,生前獲佛護佑,消除一切災禍業苦;死後更可化生其極樂淨土,得享一切安樂。
據《無量壽經》所述,於過去久遠劫中,世自在王佛出世時,有一國王聞佛說法發無上道心,棄國出家,號為法藏。其後,彼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前,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的清淨行,發四十八大願。其中有三個大願是:“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中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毀謗正法。”“設我得佛,十方眾生髮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中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中國,植眾德本,至心回向,欲生中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其中第十八願是根本願。其願文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中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法藏比丘發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淨土,其佛土距此十萬億剎,名為安樂。
法藏比丘建立此四十八大願之後,專一志向傾注心意於莊嚴勝妙國土。其精進修行所感召的佛國世界,開闊廣大無有障礙,超然殊勝獨特美妙,其所建立的國土久遠恆長,無有衰惱無有變異。於不可思議百千億那由他久遠劫來,積極培植菩薩無量的福德勝行。從不生起貪慾之心、嗔恨之心、惱害眾生之心。不起貪慾想、嗔恨想、惱害想,不著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忍辱之力堅固成就,從不計較抱怨一切勞苦。少欲知足,毫無染著嗔恨愚痴之念,心念住於三昧定意、恆常處於無為寂靜,一切智慧通達無礙。沒有虛偽諂媚邪曲之心,和顏悅色,柔軟愛語,時時流露關懷問候的慈愛心意。勇猛精進於自己所立下的志向誓願,從來沒有懈怠疲倦,專意追求清淨純白的善法,惠賜利益一切眾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上地莊嚴自我之身心,具足種種福德善行,令一切眾生功德利益皆得成就。
安住於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不假造作不起妄念,觀察世間一切諸法如幻如化,遠離所有粗惡低俗、自害害人、彼此相害的言行。修習一切柔軟愛語、自利利他人我兼利的善行。放棄國土舍離王位,摒除財色的欲望,親身實踐六波羅蜜,亦教他人行六度萬行。無窮盡的時劫以來,積功累德。隨著其所轉生的地方,一任他的意願和所求,無量的珍寶庫藏,自然顯發應現。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正覺真實解脫之道。或者示生為長者居士、富家豪族、權貴種姓。或者示生為剎利國君轉輪聖王。或示生為六欲天主、乃至大梵天王。常以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事供養恭敬諸佛世尊,如是功德多得無法稱嘆記數。口中之氣芬芳潔淨,猶如青蓮花香。身上的毛孔,散發出栴檀香味,其所散的香氣普遍薰染無量世界。容貌顏色端正無比,身相完好殊勝美妙。手中常常自然生出無盡寶藏、衣服飲食、珍妙華香、彩畫寶蓋、儀仗旗幟等裝飾物品。如是等事超過一切世間諸天人民的功業福德,於一切法得大自在。
法藏比丘今已成佛,現在西方距離此娑婆世界十萬億國土的地方,這個佛國世界的名字稱為“安樂”又稱極樂,自從法藏比丘成佛以來,已經過了十劫的時間。
又根據《悲華經》說:“往昔過恆河沙數不可數千萬億劫的時間以前,有一個世界稱為“刪提嵐”,劫名“善持”。其中有一個轉輪王名叫“無諍念”,於寶藏如來處,發菩提心,期願攝取莊嚴的淨土。佛即為他授記,從此向西方過百千萬億佛土,有尊音王如來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過一恆河沙數不可數百千萬億劫的時間,進入第二個恆河沙數不可數百千萬億劫的時間內,此時的世界,已轉名為“安樂”,你到那個時候當可成佛,號為“無量壽如來”。”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時,依據《悲華經》所記載的誓願,大略與《無量壽經》所發的誓願相似。
《一向出生菩薩經》又說:“阿彌陀佛,在無量不可數時劫的時間以前,為轉輪王的太子,名字為“不思議勝功德”,年十六歲時,從寶功德星宿劫王如來之處,聽聞到法本陀羅尼。在七萬年中,精進勤奮修行學習,未曾睡眠,也不曾稍微側身休息。後來得遇九十億百千那由他諸佛,於諸佛所說的法語,皆能聽聞受持修行學習,厭離在家剃髮出世,作出家沙門。作出家沙門以後,更於九萬年中,修習此陀羅尼,又為一切眾生分別義理顯揚開示。一生之中,努力精進教化眾生,令八十億那由他眾生,發菩提心。積功累德,至不退轉之地。”《法華經》也說:“過去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有十六位王子,皆以童子年紀出家而作沙彌。彼大通智勝佛既已成佛,說完《法華經》之後,即進入寂靜的樓閣,經八萬四千劫。當時十六位王子菩薩,各個高升法座,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部大眾,廣泛說明分別疏通《妙法蓮華經》的義理,一一皆度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眾生。此十六位菩薩,其中一位即是阿彌陀佛,第十六王子則是我釋迦牟尼。”由此可知阿彌陀佛,由本願力,生起的種種殊勝德行,無量億劫以來,從事於成就莊嚴清淨國土的工作。現在只取這些經文,約略表示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莊嚴淨土的大致內容,至於極樂世界中其他依報正報的事情,皆完備地記載於種種經典中,現今並不全部收錄。
而關於往生淨土三輩眾生之差別,依照《無量壽經》所說:“那些能往生淨土上等階位的人,都是舍離家室摒除愛欲,剃髮出家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習種種善業功德,以此回向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像這一類的眾生,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菩薩清淨海眾,立刻顯現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時追隨阿彌陀佛,往生彼國極樂世界。便於七寶蓮華當中,自然化生,安住於不退轉的境地。智慧通達勇猛精進,隨其意念神通自在。是故阿難,若有眾生想要在今生今世便能見到無量壽佛,應當發起無上菩提之心,修行一切善業功德,發願往生彼國淨土。
其次,那些能以中等階位往生者是,若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眾生至誠深心發願求生彼國淨土,雖然不能出家修行作清淨沙門,廣大修習一切功德,然而應當發起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適量修習一些善行,奉持齋戒,興造建立塔寺佛像,齋飯供養出家沙門,懸掛彩繒點光明燈,散種種華燒種種香,以此一切功德回向,發願往生極樂淨土。此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化現他的莊嚴身形,具足一切光明相好,完全如同真佛一樣,與諸大菩薩清淨海眾顯現在此人面前。此人即時追隨阿彌陀佛的化身,往生彼國極樂世界,安住於不退轉的境地。功德智慧比前面的上輩者稍次一等。至於那些下等往生者,若十方世界諸天人民,有人以至誠深心發願求生極樂淨土,假使沒有能力作種種功德,應當發起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注持心憶念無量壽佛,乃至只有十念,念無量壽佛,發願往生極樂淨土。或者聞到此淨土法門甚深難信之法,歡喜信受至心愛樂,不生疑惑之心,乃至一念淨心念阿彌陀佛,以至誠心發願求生彼國淨土。此人臨命終時,夢見阿彌陀佛,也同樣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功德智慧又比中等的人再次一等。”按照《觀無量壽佛經》所分的九品階位,其上、中二品,約略收攝包含於《無量壽經》的三等之中,而《觀無量壽佛經》的下三品的眾生,都是在一生之中造種種罪業,末後臨命終時,一念懺悔回心發願往生淨土而得成就往生的,這則是《無量壽經》中的三等所未提及的。依據《涅盤經》,斷善根的闡提眾生也有佛性這個義理宗旨,《無量壽經》的三等必需要與《觀無量壽佛經》的九品合起來看,它的義理品類才能圓滿具足,請諸位讀者要詳細思惟。評論曰:“諸佛的法身,遍滿一切處,毗盧遮那如來既然如此,阿彌陀佛當然也不例外。一切法從究竟上來說,根本沒有清淨與染污的差異,哪裡還有所謂的東方西方之分呢?然而在方便法門中,殊勝與濁惡的世界對於眾生而言則有全然不同的感受。以凡夫之位而能夠達到不退轉者,只有在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才能實現,這不是其他的佛國世界所能達到的。
五濁惡世的眾生只要能夠發起至誠懇切的心,十念念佛就能夠功業成就、了脫生死,剎那之間超過塵點劫的辛苦修行。我佛的大慈大悲,在此淨土法門之中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致。
真言
1、阿彌陀佛真言:唵-阿彌陀利-底勢-可羅-吽
2、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3、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4、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5、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鬚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聖誕日
阿彌陀佛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阿彌陀佛在無量劫前即日成佛,自無生日一說,該生日其實是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因為永明延壽大師被公認為是阿彌陀佛再來,因此以此作為阿彌陀佛的生日。)
四十八願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的導師也,梵語“阿彌陀”,中文稱“無量”,因為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所以號阿彌陀,按《無量壽經》之記載: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時代的世界中,有一個國王聽聞了世自在王佛的說法後,內心充滿愉悅喜樂,發起趨向無上菩提正覺的真實向道之心。放棄國土捐舍王位,出家作沙門,名為“法藏”。恭敬前往世自在王佛處所,請求佛陀開示說法,當時世自在王佛,為法藏比丘廣泛地說出二百一十億諸佛世界,及其世界中天、人之善惡行為,國土之粗劣惡濁或善妙殊勝,並應法藏比丘之願,將所有國土的情況全部顯現給他看。當時法藏比丘,聽聞佛所說的莊嚴清淨國土,並且承佛的大威神力而都親眼目睹之後,起發了無上殊勝的願力。此時法藏比丘心地清淨寂然安定,心意無所執著。以長達五劫的時間,思惟修習選擇攝取了莊嚴佛國利益眾生的清淨行願,如是思惟修習之後,親往世自在王佛處所,稟白佛陀:“唯願世尊不捨慈悲傾聽思察,如是我所發的誓願,今日應當完全地表露說明:第一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仍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佛的果位)。
第二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壽命終結之後,仍然墮落經歷三惡道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不全部具足金色身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形貌顏色有所不同,而有美醜差別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五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不能了知宿世因緣,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得知百千億那由他時劫以來一切事相因緣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六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不能獲得天眼神通,其最下者乃至不能看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界之狀況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七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不得天耳通,其最下者乃至不能聽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妙法音聲,不能全部信解受持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八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不能得知他人心意思想,其最下者乃至不能得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界眾生心念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九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不得神足通達無礙,於一念間,其最下者不能超越來去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十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如果仍起妄想思念、貪愛執著色身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1]
第十一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不於佛道上得正定聚、決不退轉,不究竟成佛得滅度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十二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所放光明有所限量,最少乃至不能照耀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十三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壽命長短有所限量,最少乃至不足百千億那由他劫之壽命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十四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聲聞眾,如果有辦法計算其數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全部成就緣覺聖果,於百千劫中共同計數,若能確知中國土中聲聞數量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十五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壽命長久不可限量,唯除那些依照本有願力,壽命長短隨意自在者。若不能如此壽命無量、如意自在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十六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乃至有人在中國土中,聽聞到有不善的名字語言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十七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世界無量諸佛,若不一致讚嘆稱揚我名號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十八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至誠深心信願喜樂,欲生我國(極樂世界),乃至十念,若不生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唯除違犯五逆重罪、誹謗正法之人。
第十九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修習種種善業功德,至誠深心發願想要往生我的國土,臨命終時,假使我(阿彌陀佛)不與諸大菩薩清淨海眾,圍繞顯現於其人前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凡是聽聞我的名號,專心繫念我清淨國土,種植一切福德善根,至誠深心回向發願欲生我國,若不如願所求皆成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一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不皆成就圓滿如佛的三十二種大丈夫相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二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他方諸佛國土的一切菩薩眾,若來化生於我清淨國土者,究竟必定達到一生補佛位的等覺菩薩境界。除了那些依照他的本有願力,自在無礙隨願教化眾生者。凡是往生極樂國土者,皆能為利益眾生故,披著大誓願的精進鎧甲,聚集累積福德根本,度脫一切眾生。自在游化諸佛世界,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導度化恆河沙數無量眾生,使眾生安住於無上正覺真實佛道。超過一般次第修行諸地的途徑,當下現前即能修習普賢菩薩廣大無邊的德行,若不能夠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三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一切菩薩,仰承佛陀威神之力,即能供養十方諸佛如來,於一頓飯短暫時間,如果不能周遍到達無數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界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四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一切菩薩,皆能親在諸佛之前至心供養,發露顯現他的福德善根。一切他所願求要來供養十方諸佛的珍寶資具,若我不能如其意願使其滿足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五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所有菩薩,若不能演說一切諸佛無量甚深智慧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六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一切菩薩,不能具足金剛力士堅固色身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七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及其所住的清淨國土一切萬物,莊嚴清淨光明綺麗,形狀顏色殊勝特別,無窮無盡精微美妙,無法用心思去度量、用語言去讚嘆。若有眾生,乃至獲得天眼神通,如果能夠明白了知,分別說明這些殊勝境界的名稱數量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八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一切菩薩,乃至只有少許功德者,若不能夠親知明見我成佛的道場樹所具足的無量光明顏色,及親自看到此樹高達四百萬里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二十九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一切菩薩,若能受持研讀經典法寶,諷誦行持為人演說,而不能得無礙辯才無量智慧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一切菩薩,智慧辯才,若有限制可以度量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一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我之國土清淨光明,皆能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現正在說法界,就如同面對清淨無垢的明鏡,清晰照見自己的面相一樣。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二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從大地以上,以至於虛空當中,一切的宮殿樓台、蓮池流水、寶華行樹等,中國土中一切萬事萬物,皆以種種無量珍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莊嚴修飾希奇微妙,超過所有世界天上人間的莊嚴。其所散發的香氣普遍薰染十方世界,凡有菩薩聞此香氣者,皆能修習諸佛德行。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三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種種眾生之類,若能蒙受我之光明照觸其身體者,必定身心柔軟愉悅喜樂,超過天上人間一切快樂。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四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種種眾生之類,凡是聽聞到我之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總持一切甚深佛法究竟根本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五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若有女人聞我名字,至心歡喜深信好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想要舍離者。壽命終止之後,仍然投生女人形像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六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命終止之後,仍能繼續恆常修習清淨德行,以至成就佛道。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七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恭敬禮拜,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者,那么其餘一切世間諸天、人民,無不對其尊重致敬。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八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欲得衣服,隨其動念即時而至,如佛所讚嘆相應佛法的美妙衣服(袈裟),自然著身,如果我世界中所有衣服還需剪裁縫紉整染洗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三十九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諸天、人民,在我世界所受的快樂,不如同煩惱永盡的阿羅漢比丘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十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一切菩薩,隨其意願欲見十方無量莊嚴清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清楚地照見,就如同面對清淨的明鏡看到自己的面相一般清晰。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十一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聽聞我的名字以後,生生世世乃至得成佛道之間,如果還有六根器官殘缺陋劣不具足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十二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能夠獲得清淨解脫三昧,安住於此三昧,於一發起意念的剎那,即能供養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仍然不失禪定之念。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十三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聽聞過我的名字,臨命終後,即得投生尊貴家族。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第四十四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即能修習諸菩薩行,具足無量福德善根。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十五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能夠獲得普見一切諸佛三昧(普等三昧)。安住如是三昧之後,生生世世乃至成佛,常能見到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十六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極樂國土中一切菩薩,隨著他心志意願想要聽聞到的佛法,自然得以聽聞。若不能如是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十七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現生即得達到不退轉於佛道之位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
第四十八願:設使我當得成佛時,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現生即得達到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於諸種種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我即不取無上正覺。”當時法藏比丘說完此四十八大願之後,大地普遍六種震動,天空落下殊勝妙華,空中傳出音聲讚嘆:“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無量壽佛
佛教界自古就流傳一句話: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於此我們要補充一句:不念無量壽經,不知彌陀偉大!《無量壽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生中,專門介紹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的三部經典之一,另兩部為《觀無量壽佛經》和《阿彌陀經》。 此經又被尊為“淨土第一經”,因它乃淨土三經之中心。又佛宣稱,在他此次的度生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總共一萬二千年)中,此經乃最後才滅的經,亦即一切經法都滅了,尚留它住世多一百年,以度有緣之人。由此可見其威力之強及影響之遠了!
佛的話給了他極大的鼓勵,於是他跪在佛面前:“請佛慈悲垂示十方諸佛美好的淨土,以及莊嚴淨土之法,我聽了一定如教修行。”佛感其至誠,就為他詳細的開示各種的修行方法,並為他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的境界。不僅如此,還以不思議自在神力,將所說的諸佛剎土,一一的展現在他的面前,讓他清清楚楚的親眼目睹,身歷其境。資質超卓、絕頂聰明的法藏比丘,即將所見到的諸佛剎土,選其“勝”而舍其“劣”,發現其中西方淨土,最為殊勝,於是決定在西方建立一個新的世界;又將所聽到的各種修行方法,舍其“難”而選其“易”,發現其中持名念佛一法,第一方便,於是決定以之作為自己將來普度眾生的無上法寶。這樣的精挑細選,去蕪存菁,再加上自己的精心設計,總共經歷了五劫長的時間,才完成構思其心目中的集十方佛國之美好於一身的絕妙淨土。在這五劫的長時中,他一面構思,一面修行,同時還集結了許多莊嚴其淨土和幫助一切眾生修證佛果的大願。此時他又回去見佛,向佛作一個修行的報告。他稟告佛:“我已成功構思我的美妙淨土!同時也已成功清淨之行了!”由他後面的這一句話,證明他此時已修到心不起分別、已證入無所執的清淨境界了!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以清淨心為因,將來所證的果報國土,一定也莊嚴、清淨。佛見他修行已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就無限欣喜的吩咐他道:“你現在可以具體的宣布,你那普令一切眾生皆大歡喜的大願了!”
於是法藏比丘即在佛前,在大眾之中,發下他那冠絕古今、膾炙人口的四十八大願。他的願,願願莊嚴淨土,願願濟度眾生。並在每發一願之後皆說:“若不爾者,誓不成佛。”這是展現他誓要每一願皆兌現的決心。他這樣是踏著古來諸佛的步伐前進。古來諸佛,無不先立大願,後依願起行。因為:立大願是立大志,立了大志才有大行,有了大行才會有大成就,當願行圓滿之日,即是成佛之時。職是之故,法藏比丘在發願後,對修行更加精進,生生世世,不管生在何處,也不管是何身分,他都一本初衷,勇猛精進地修行,常以四事(衣服、臥具、飲食、醫藥)供養一切諸佛和眾生,並廣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自利利他,福慧雙修。他就是這樣的在無央數劫的長時中,成功的積累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今天,法藏比丘已經“願行圓滿”而成佛了!據《阿彌陀經》說,他成佛以來,已有十劫,佛號“阿彌陀”,其美妙絕倫的國土名“極樂”,地點就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離此十萬億佛土。法藏比丘在未成佛以前,便已是一位“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誓給一切眾生安樂,願拔一切眾生痛苦的最偉大人物!成佛之後,更以普度眾生為己任,所以他所成就的國土,為一切往生者提供最完善的生活環境、最完美的修行道場,和他親自教導眾生修行,使人人都能一生成佛;尤其他的萬德洪名,能令聞者、念者,無不獲得絕大利益!蓋“阿彌陀”三字,乃“無量”之義,他的壽命、光明、智慧、功德、神通、道力、慈悲、相好......等等,無一不無量,故我們可以稱他為“無量壽佛”,也可以稱他為“無量光佛”。
實際上,十方三世諸佛,哪一位不也是樣樣皆無量呢?可見“阿彌陀”這一個稱號,也是十方諸佛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即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即一切啊!根據中國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的說法,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可以分成三方面:一、攝法身願(包括第13、15、17三願);二、攝淨土願(包括第42、43兩願);三、攝眾生願(包括其餘之四十三願)。從比例上來看,我們就不難發現,“攝客群生”才是四十八願的主要內容,此亦顯示,阿彌陀佛發願要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目的是為了救度眾生,他要一切眾生都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淨土、成佛道,人人都跟他一樣,壽命無量、光明無量,樣樣皆無量、圓滿。世人由佛這種偉大的“願”,而認識到他才是真正的“救世主”,是一切眾生的救度者,故此人人皆以無比虔誠的心,敬仰他、皈依他,希望能得到他偉大的願力加持,在此生中,了生死、出三界、生淨土、成佛道。所以佛教界還流傳著一句“家家彌陀佛”的話,那就是家家戶戶都有人念“阿彌陀佛”的意思,由此亦可見世人對其崇拜敬仰之一斑。
也由於阿彌陀佛的願,對眾生的關注太廣了,對世人的慈悲太切了,所以古德有偈贊曰: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站在理(體)上講,佛佛道同,法法平等。佛與佛的道法既平等,則其果位亦平等,我們切不可妄生分別心,以為佛位有等級之別,那就大錯特錯了;但站在事(相)上言,阿彌陀佛九品度眾生,與眾生所結的緣最深最廣,勝過十方諸佛,又他的極樂世界,廣博莊嚴,超越十方諸佛淨土,的的確確阿彌陀第一啊!阿彌陀佛的偉大,就連十方諸佛亦都同聲讚揚,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在《無量壽經》里說:“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又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你看,佛不但放光利樂一切有情,還“攝取不捨”一切念佛眾生,真是慈悲到了極處啊!你能不死心塌地的皈依他嗎?我們今天既知阿彌陀佛放光注照一切眾生,攝取不捨一切念佛眾生,相應的,就應該時時憶佛念佛,以便我們的心與佛的心,心心相印,感應道交!這正如陽光雖然普照大地,一視同仁,不分彼此,但也要您決心從陰暗的角落裡走出來,方能接觸到它的光明和溫暖一樣。
此外,阿彌陀佛,由人成佛,創造世界,其事跡還給世人帶來幾個非常明晰的訊息:
1、佛教常說:一切眾生,本具佛性,皆可成佛。阿彌陀佛由人修行成佛,便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明。
2、十方佛國淨土,是可以隨人的心力、願力而創造的,正如《維摩經》所說:“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3、法藏比丘既可憑其願力功德成就極樂世界和普度眾生,而我們也可藉著憶佛念佛的願力功德,往生西方,見佛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