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南北石窟寺中國佛教石窟寺。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縣西峰鎮西南25千米覆鍾山西麓;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涇川縣城東7.5千米處的涇河北岸。 北石窟寺建於北魏永平二年(509),今存窟龕295個,造像2126身;南石窟寺建於永平三年,今存窟龕5個。南北石窟寺兩地相距45千米。北石窟寺的窟龕大都建在一個崖面,造像有立像、菩薩、菩薩乘象、倚坐菩薩、三頭四臂阿修羅、交腳菩薩、薩埵那太子本生、佛傳故事、坐佛、飛天、蓮花、化生、佛塔等,內容豐富,部分造像軀體高大,如165窟中的石雕七佛立像,高達8米。在藝術風格上,已顯出由北魏早期的粗獷勁健向晚期的秀骨清像過渡,其中第一窟造像略顯清秀,人物造型明快有力,並施以彩繪。另外北石窟寺還存有西魏、北周、隋、唐、宋諸代窟龕。南石窟寺也殘存唐代窟龕。始建年代
據《南石窟寺之碑》記載,南石窟寺系“大魏永平三年歲在庚寅(510)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使持節都督涇州諸軍事平西將軍涇州刺史安武縣開國男奚康生造”。
另經考證,北石窟寺位於西峰區董志鄉境內。北石窟寺建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當時奚康生由華州刺史調任涇州刺史。歷經數十個朝代增修擴建,形成了一處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於涇川縣城東涇河北岸的蓄家村,背山面水,綠樹環繞,景色秀麗。據南石窟寺碑記載,北魏永平3年(公元510年),為涇洲史奚康生所造。石窟現存5個窟龕,1號東大窟和2號西小窟保存較為完整。東大窟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達13米,寬約17米,深14米,結構獨特,造型宏偉。入窟後迎面三壁圍立高達2米多的7尊佛像,兩旁有13座脅待菩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窟頂布滿浮雕,諸如捨身飼虎、宮中遊戲之類的佛經故事。雕刻簡練概括,線條生動流暢,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198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石窟寺開鑿於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01年),系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修建。東大窟為主窟,內有高大立佛七尊,脅侍菩薩十四尊,窟頂有浮雕佛傳故事,窟門兩旁內雕菩薩兩尊,外壁雕天王兩身。西小窟兩側分排雕有十六羅漢、八菩薩、六力士、正中為三菩薩,均為石胎泥塑,分別為唐代和晚清風格。南石窟寺除第1窟外,僅殘存個別唐代窟龕,但也經過後代的改造。北石窟寺尚保存北魏數窟,如中心塔柱式的北一窟,高4.9米,寬4.7米,殘深6.7米,屬北魏晚期。此外有西魏、北周、隋、唐、宋諸窟龕,其中唐代窟龕占北石窟寺總數約2/3,並有顯慶元年(656)和四年、如意元年(692)、證聖元年(695)等紀年造像。
南石窟寺“病情嚴重”面臨倒塌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涇川縣南石窟寺,兩年前因塌方造成窟頂透頂,眼看雨季將到,該寺面臨倒塌危機。記者於6月4日獲悉,省文物專家已初步擬定搶救措施,具體實施方案目前已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傷痕累累”無奈“閉門謝客”:南石窟寺位於涇川縣城東7.5公里處的涇河北岸,背山面水,與慶陽北石窟寺並稱“隴東石窟雙明珠”。南石窟寺開鑿於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01年),1963年,南石窟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了解,南石窟寺於2005年出現一次塌方,主窟窟頂一塊重約100公斤的石塊脫落,導致石窟頂部出現一個大洞。2006年3月13日晚,再次出現塌方,導致南石窟寺1號窟窟頂南側出現透頂。今年五一期間,由於怕嚴重的落砂擊中遊客,“傷痕累累”的南石窟寺不得不暫時對遊客關閉。
整個洞窟面臨重重險情:南石窟寺雕刻工藝精湛,造像清秀典雅,栩栩如生,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及觀賞性。窟內雕七世佛及兩尊彌勒菩薩,佛兩旁各有一肋侍菩薩,共14尊。記者從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文物保護加固技術研究中心了解到,由於年久失修,目前窟內的一尊佛像面臨倒塌,工作人員不得不用幾根大柱子來支撐佛像頂部,以免石塊等物將佛像擊毀。近年來,南石窟寺主窟風化嚴重,窟內浮雕、壁畫多處脫落。據悉,每周南石窟寺都能清掃出10多斤脫落下來的壁塊。據該研究中心專家組成員、研究員、國家文物局專家李傳珠介紹,目前,南石窟寺寺內落砂、塌方嚴重,坍塌情況破壞了附近岩體的整體性,大大降低了整個洞窟的穩定性,加之濕度過大,使裸露在空氣中的佛像和岩壁加速風化,佛像和洞窟頂部砂岩風化剝落和落砂的情況十分嚴重。李傳珠憂心重重地告訴記者:“若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加固,任其發展,勢必引起上部岩體發生進一步坍塌,危及整個洞窟及文物的安全。”
150萬欲挽救南石窟寺:記者從該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師王逢睿口中了解到,目前,南石窟寺搶險加固方案已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批,工程造價約150萬左右。其中,岩體加固工程包括了危石清理、崖壁危岩錨固、1號窟頂及臨空側薄壁岩體的加固、嵌補支頂、裂隙注漿等措施,截排水及通風工程則包括修整山坡截排水溝、設定仰斜排水(汽)疏乾孔等。王逢睿告訴記者:“文物建築的整體保護是一個多學科、多專業的合作工程,南石窟寺的現狀必須是‘先救命後治病’。此次擬定的多項搶救措施就是為了先‘救命’,加強洞窟載體穩定性,防止內部進一步風化。而且,可以肯定的說技術是成熟的,險情應該可以得到控制。至於後期的塑像、石窟內壁的修復,還有待於敦煌研究院洞窟研究專家們進一步採取措施。”王逢睿表示,希望此次搶險加固工程能夠儘快得以實施,讓南石窟寺的文物得到挽救,否則破壞範圍將繼續擴大,後果不堪構想,災難性的毀滅很可能會讓南石窟寺不復存在。
舉報制售假劣藥械有獎:為了充分調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積極參與藥械社會監督的積極性,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的違法行為,保障人民民眾藥械使用安全有效,我市制訂了《平涼市舉報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活動有功人員獎勵實施細則》。《實施細則》規定,對舉報獎勵根據舉報所提供的證據與查清的違法事實相符合的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對舉報有功人員依據查獲的假劣藥械案值金額大小,按等級一次性給予獎勵,對於案值金額在500元以下的,給予50元獎勵;案值金額在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按案值金額的8—10%給予獎勵,核定獎金不足50元的按50元給予獎勵;案值金額在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按案值金額的6—8%給予獎勵;案值金額1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按案值金額4—6%給予獎勵;案值金額超過15萬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實施了行政處罰的,按照案值金額3—5%給予獎勵。
南石窟寺之碑
近年來學術界關注南石窟寺之碑的文章漸多,但囿於原始資料掌握不夠,大多為隻言片語。而且由於該碑至今未能出帖,且流傳向國內外的拓本不足百套,故人們通過專業報刊或網路媒體僅能見到約20餘字的拓本局部,很難一睹這塊名碑的整篇書法效果。近日,這一沉寂了1500多年的藝術瑰寶終於以整張拓本的形式全面現世,令人倍感欣慰。南石窟寺之碑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石窟寺之開窟遺物。碑通高225厘米,寬105厘米,厚17厘米,北魏永平三年(510)四月刻石,楷書23行,行38字,現每行存約34字。碑刻字跡目前多已模糊不清,加之文字自身的衍變,字跡不能全部確認,釋文大同小異。說起南石窟寺之碑,就不能不提南石窟寺。南石窟寺位於涇川縣城東7.5公里的涇河北岸,現存5個洞窟,均坐北向南,開鑿於白堊紀紅砂岩上。其中最有價值的為第1窟,此窟是一個平面呈長方形的佛窟,窟高11米,寬18米,深13米。方形窟門,前壁門頂上開一方形明窗,覆斗形頂。窟內正壁及左右壁台基上雕7尊立佛,均高7米,頭飾螺髻,高鼻大耳,面部豐滿,長衣垂膝,神態莊嚴安祥。兩旁14尊脅侍菩薩,高約3.5米,風姿綽約,亭亭玉立。前壁門兩側各雕1尊彌勒菩薩,高5米。窟頂東、北、西有浮雕佛傳故事,內容有樹下誕生、阿私陀占相、宮中觀歌舞、逾城出家、樹下思維等。七佛是佛教造像和壁畫中常見的題材,在中國早期石窟中就已出現。但以表現七佛為主的七佛窟的出現則以此窟和位於慶陽的北石窟為最早,它開創了佛窟營造史上一種新的形制。
鑒於南、北石窟寺的地理位置分處,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唐史學科研究認為,“涇州所開南、北石窟寺,是對北魏兩京的雲崗石窟、龍門石窟模式的仿效。如果此推測不誤,南北石窟寺的開鑿一定是受意於北魏當朝,最少也應得到了朝廷的默許。否則區區涇州,安敢與京都相匹亞”。
《南石窟寺之碑》記載了奚康生創建南石窟寺的功德,在碑陰還有出資修建石窟的施主題名,其中有隴東一帶的地方官吏以及富豪大姓等等。筆者之所以做以上贅述,一是因為南石窟寺之碑本身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是南、北石窟寺僅存的唯一的造像碑,不僅成為解讀兩窟造像背景及造像內容最主要的依據,而且也是研究地方志、職官的主要實物資料。二是雖然北魏的碑刻書法大多為民間書家,因罕署書者之名而默默無聞,但南石窟的開鑿有如此政治背景,南石窟寺之碑的書寫者當是一方高手,其書法價值不言而喻。海內外學者評價該碑書法“從分隸出,頗似《中嶽廟碑》,其雄渾、樸拙更近《爨龍顏碑》”;“筆畫遲澀凝重,結字穩定而富於變化,形象雅拙而帶有古意”;“書法精整雄勁,饒有華貴之氣,魏碑能品”;“筆力豐厚凝重,方折峻利,充滿了生命力和剛毅感,富有雄健的魏碑特點”;“較之中原各地傳世的魏碑書法,更具西北特有的狂悍不羈的陽剛之美”,並與《張猛龍碑》、《吊比干碑》等同時列為北魏著名碑碣。由於涇川地處西北,距中原遙遠,因而南石窟寺之碑多不為人所知,早期的金石專著多未著錄。民國初年南石窟寺之碑在涇川王家溝村出土,14年後,美國學者華爾納一行在北京大學教授陳萬里的陪同下赴敦煌考察,在西安市場見到該碑拓片,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後來在途經涇川時,進入南石窟寺企圖鑿取洞內佛頭被當地農民群體出面制止,這起事件引起了國內外對南石窟寺及寺碑的普遍關注。建國後,南石窟寺及該碑得到了有效保護,人們對南石窟寺的研究日益深刻,但是對南石窟寺碑的藝術價值遠遠不夠重視,除了極個別的海內外學者和日本學者偶爾在其著作中提及外,並沒有專門的研究文章發表,南石窟寺之碑基本處於被學術界所遺忘的尷尬境界,致使沉寂多年。由於該碑距今已1500多年,字跡剝蝕日甚,加之時人對此的研究層面較淺,如不再加以重視整理,恐日後泯滅。因此,南石窟寺之碑拓本今日現世,不僅是學術界的幸事,亦當為收藏界所珍惜。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位於董志原中部西側寺溝川薄河與河交匯處的東岸。隸屬於慶陽縣董志公社轄地,東北距西峰鎮二十公里。平涼地區涇川縣有同時代所建石窟,稱南石窟寺,故此石窟稱北石窟寺。北石窟寺,俗稱大佛寺。開窟於南北長110米、高20米的石岩上,共有大小窟龕295處,石雕造像2125軀。窟龕上下密集,宛如蜂房。大窟高達14米,小龕只有20厘米,是我省石窟藝術最集中的一處。
據史書記載,此窟開創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為涇川刺中奚候(奚康生)所建。後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和人繼續開窟增添。造像中有各代典型的代表作,內容豐富多彩。如165號窟,寬達21.7米,高13.2米,進深15.7米,,內雕高達8米的立式佛像七身,高4米的的脅侍菩薩十身,彌勒菩薩二身,三頭四臂的阿秀羅和騎象的普賢與彌勒菩薩和一身。窟頂有知佛、飛天、伎樂人、建築物和佛本生故事等多種體裁的休繪浮雕。這是少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北魏石窟藝術的佳作。32窟,為唐代大周如忌年(公元692年)涇州臨涇縣令楊元裕所創。內雕造像表情生動,股肉豐滿,衣褶線條流暢,,給人的質感很強,其技巧造詣之深,使人感嘆。
這些精美的雕刻藝術,處處閃爍著歷代無名匠師的高度智慧和藝術才能。為我們批判地繼承古代藝術傳統,提供了重要的借鑑資料。
此窟在解放前久已失聞,由於無人管理,自然和人為的破壞極為嚴重。不少佛像頭部和身部被砸毀,載被雨水剝蝕僅留殘痕,完整的窟龕所剩無幾,令人惋惜。解放後,此窟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1963年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設立文物保管所。歷年來國家拔款加固維修,確保了石窟安全。
據史書記載:在北石庫寺北部相距十公里的薄河西岸石岩上,開有“萬旨洞”石窟,聞名於陝甘兩省。此窟亦建於北魏,以後歷代各有增添。所供佛像多為石雕。其規模之大,造像之多,保存之好,均超過北石窟寺。惜因巴家咀水庫攔壩淤泥,河床上升,全部石窟盡被淤泥淹歿。
北石窟寺佛像
北石窟寺窟龕群分布密集,有281個築在一個高20米,寬120米的崖面上,其餘13個分布在寺溝以南的石道坡、花鴇崖、石崖東台等處,只有1窟在寺溝以北的樓底村(即北一窟)。第165窟位居寺溝窟龕群中間,高14米,寬21.7米,深15.7米。窟內沿北東南三壁馬蹄形高壇基上石雕7佛立像(高8米)、脅侍菩薩10身(高4米)。其中東壁(正壁)3佛4脅侍、兩側壁各2佛3脅侍。西壁門南側雕菩薩乘象(通高3.05米)和倚坐菩薩(高3.9米),門北側雕三頭四臂阿修羅(高3.1米)和交腳菩薩(高4米)。四壁上部和窟頂四坡均作浮雕,前帔薩□那太子本生保存尚完整,此外浮雕內容可辨的還有坐佛、飛天、蓮花、化生、佛塔等。窟門外兩側各雕一天王,高5.3米,經唐代修改。南石窟寺第1窟,高11米,寬18米,深13.2米,與北石窟寺第165窟相比,尺度略小,窟形和造像布局大體相同,仍以7佛為主像,脅侍菩薩14身,前壁門兩側亦各有彌勒菩薩1身。窟頂四坡浮雕佛傳故事,現殘存樹下誕生、阿私陀占像、尼拘陀樹、宮中娛樂、逾城出家、犍涉馬辭別、樹下思惟等畫面,窟門外雕2力士。北石窟寺有了現代“防護網”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石窟寺的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工程,近日全面竣工。這種運用現代化技術的全方位監控系統徹底替代了人盯狗守的看護方法。位於西峰區覆鐘山下的北石窟寺,始建於北魏時期,是隴東早期規模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北石窟寺現存窟龕296個,石雕造像2126身,壁畫70平方米,碑刻8通,陰刻和墨書題記150方。其中題材獨特、規模宏大、雕刻嫻熟的165窟是北石窟寺窟群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和最有價值的洞窟。作為國家文物安全防護一級風險單位,北石窟寺雖已連續13年實現了文物安全無事故,但僅靠死盯硬守,很難保障文物的安全。近日完成的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工程,由入侵報警系統、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周界報警系統等7個子系統組成。此外,山坡及窟院周界還布設了震動電纜,洞窟前埋設有泄漏電纜,重點洞窟及窟院設有紅外線探測器和彩色全方位攝像機等。該系統將窟區防護分為4個分區,24個防區進行監控,基本做到了對北石窟寺的全方位監控。
北石窟寺旅遊
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南25公里處,蒲河和茹河交匯之東岸的覆鍾山下,海拔1083米。因與平涼涇川南石窟寺同時代開鑿,南北輝映,直線相距45公里,故而得名。北石窟寺肇造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由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創建。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繼增修,形成一處較大規模的石窟群。北石窟寺包括寺溝主窟群,及其北1.5公里處的樓底村一窟(簡稱北一號),其南1.5公里處的石道坡石窟,花鴇崖石窟,石崖東台石窟群等,南北延續3公里。現存窟龕296個,石雕造像2126身,碑碣8通,壁畫96.7平方米,題記150方。主要精華石窟集中在寺溝主窟群。此處有283個窟龕,密布在高20米,南北長120米的黃砂岩崖體斷面上。代表洞窟有北朝的165號、240號窟和盛唐時期的32、222、263號窟。雕造內容極其豐富,其千姿百態的石雕藝術,濃縮了隴東漢唐文化的精華,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晶,在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隴東著名的旅遊勝地。
165窟出北石窟寺的特級洞窟,位於寺溝主窟群的中部,是北魏永平二年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開鑿的"七佛窟"。窟門高5.90米,寬3米。門外兩側雕二身5.8米高的守門天王。洞窟平面為橫長方形,覆斗形頂,高14米,寬21.7米,進深15.7米,正壁(東壁)及南北壁雕七尊8米高立佛和十身4米高脅待菩薩,西壁兩側雕二身5.8米高的交腳彌勒和3.05米高的騎象菩薩、三頭四臂的阿修羅天。窟內四壁遍布千佛、飛天、“捨身飼虎”、“割肉貿鴿”等佛傳及佛本生故事浮雕造像110多身。造像大多保存較完整,在全國北魏石窟同類題材中,此窟風格獨特,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很高的歷史考古和藝術觀賞價值。
32、222、263號窟是唐代的代表洞窟,其造像生動逼真,富麗多姿。雕刻刀法嫻熟,堪為藝術精品,令人嘆為觀止。
北石窟寺評價
北石窟寺是隴東古代留下的一處規模較大的佛教文化遺存,其精湛的石雕藝術凝聚了這一地區漢唐文化的精華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曾對隴東、乃至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藝術、甚至軍事產生過重大影響。北石窟寺早期雕刻藝術受到了雲岡石窟的影響,反映了北魏首都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也是首都地區與隴東交通、文化關係的反映。北朝晚期的藝術又與洛陽、長安等中心地區的關係密切。唐代更受到都城地區的影響。因此,北石窟寺的佛教藝術及其題材全面地反映了這一地區在佛教藝術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交流。北石窟寺對隴東已消逝的石窟藝術、古代傳統的雕刻技藝,能夠提供一種獨特的特殊見證。從北魏至宋代,每個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變化,在北石窟寺都能找到實物見證。北石窟寺第165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最大的北魏七佛窟,並且由當時的涇州刺史奚康生創建,代表了北魏時期的佛教雕刻藝術和信仰。北石窟寺始創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後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各代不斷增修擴建,形成一處規模較大的石窟群。從初創距今已近1500年的歷史,是隴東古代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石窟窟龕造像保存基本完好,石窟規模和遺存未遭大的人為和自然災害的破壞。歷史上曾對少數雕像的殘損部分有過補塑。在歷次保護加固工程中嚴格遵守“不改變原狀”的原則,特別是2005年由國家撥款,成功地實施了岩體加固和滲水治理工程,其設計、材料、工藝、布局等方面均較好地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同時在對石窟進行保護的同時,注重其周圍環境的保護,基本上保持了窟區的歷史風貌。
北石窟寺是中國古代大型石窟寺之一,是隴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石窟寺,現存窟龕數量多,造像有其自身的特點,尤其北朝時期在吸收了雲岡、龍門等石窟藝術的影響下,形成了隴東地區特有的造像風格和特點。被稱之為“黃土高原”風格。北石窟寺的第165窟與涇川的南石窟寺第1窟同為涇州刺史奚康生創建,是北朝時期規模最大、最完整、十分獨特的七佛窟,反映了這一地區特有的佛教信仰。
石窟藝術
石窟藝術主要指石窟寺藝術。石窟寺是佛教寺廟建築的一種,就山崖開鑿而成。其形式主要分有中心柱和無中心柱兩種,前者為塔廟窟,後者是殿堂窟。中心柱和四壁可鑿龕,設壇,供奉佛像;窟頂和四壁繪製壁畫。此外還有摩崖龕、摩崖造像等。石窟藝術是中國佛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中外文化結合的產物,又是中華傳統藝術的瑰寶。石窟寺在中國分布廣泛,正如有人描述的,“西起崑崙,東至東海,南抵吳越,北達幽燕”。
精美照片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一)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