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張村位於安吉縣西南部,距縣城31公里,與龍王山自然保護區毗鄰。孝(豐)章(村)公路通過村境,日有客車10餘班次,各種農用機動車輛絡繹不絕。古稱張湖,明、清時稱上張塢莊,1984年稱上張村。轄上張、陽山灣、水家山、湯塢里、和尚塢、廟田、羅村、尖頭山、楊溪橋、西塢、石灰窯、唐家、大石塢、茶場14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上張。隸屬報福鎮。1992年有516戶,1731人。
村情簡介
上張村有山林12851畝,其中毛竹林4157畝、用材林2900畝、茶園698畝、農田1009畝、林業占主要地位;1949年前交通不便,山貨出運全賴肩桃背馱至溪邊,扎筏撐運出境?1963年公路建成後,運輸暢通,集體經濟逐步增長?1964年發動100名青壯勞力,先在南塢山荒坡墾造梯地種植杉樹,以後堅持逐年造林百畝,使森林面積不斷擴大?至1992年,杉木蓄積量達3000立方米,年可砍伐100立方米?毛竹是村民主要經濟來源?
改革開放後,落實山林家庭承包責任制,毛竹產量上升,蓄積量自50年代初的10萬株增至1992年的66萬侏,度產毛竹從2萬支增至22萬支?副產品毛料也相應增多,1992年為1.4萬件?1984年辦起2家個體掃帚廠,產品出口日本?1987年,村成立林產品服務部,為林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發展筍竹兩用林基地2300畝,1992年產鮮筍45萬公斤?
自然資源
南塢山海拔高,多雲霧,氣候適宜,有利於茶葉生長和葉芽保嫩,使茶葉質量具有色澤鮮嫩、味甘清香特色,是安吉縣優質雲霧茶產區。每當春茶上市,慕名採購者絡繹不絕。舊時多采野山茶,手工製作,產量不高。1962年開墾荒山栽茶,建立集體茶園;70年代採用機械制茶,1991年改進制茶設備和製作工藝。1992年,茶廠生產能力50噸,產品有龍井、白片、碧螺春、毛峰、炒青和各級烘青。
村鎮產業
50年代初,僅有手工業和柴油機加工糧食。1971年動員500名勞力建造水電站,10月建成發電。村辦企業隨之逐步興起,制茶、竹器、糧食等加工開始實現機械化或半機械化。80年代,先後辦起服裝、元釘、鋼製家具等廠,至1992年已有村辦企業7家。村辦紡織廠有織機20台,職工50名,年產值65萬元;村辦水電站兩座,年發電45萬千瓦時;私營(個體)企業42家,其中安吉華春鞋廠,年產值10萬元,所產保曖鞋、布單鞋暢銷華東各大城市。
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500萬元,比1978年增長2.5倍;人均純收入1000元,比1978年增長2倍。
精神文明
1949年前,僅有私塾1所,供富家子弟讀書?1950年始辦國小1所?1990年上半年,投資17萬元,建成完全小 學,占地面積1550平方米,二層教學大樓建築面積656平方米,現有6個班級,在校學生173名;對7名畲族兒童入學免收學費?1992年,學齡兒童入學率?保持率?畢業率均為100%,教學質量名列全縣前茅?1952年開始採取上夜校?互教互學等形式,掃除文盲率達90%?有10多名學生考取大中專院校,高中畢業生200多名,25歲以下青年普遍受過國中教育?1985年,村內建起電視地面衛星接收差轉台,覆蓋率達90%以上?每逢節日,村里組織文娛體育比賽活動和傳統節目舞龍表演,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社會風氣淳樸,1989年被評為安吉縣綜合治理達標單位?
1969年開始建立合作醫療制度,設立醫務室,開展防病治病?消滅血吸蟲病?除四害等工作?合作醫療站有固定資金1萬餘元,建立起初級醫療保健體系,村民健康得到保障,成為遠近聞名的長壽村?對現役軍人?村幹部?老幹部?孤寡老人?企業負責人已實行養老保險,使之老有所養?1992年被評為安吉縣十個“明星村”之一?
古村遺蹟
南塢山大鋪崗有5支山巒自村南奔放而下,延伸上張村內,儼若五龍翔舞,氣勢磅礴,懸崖壁立,岩石嶙峋,一澗從山間出,泉水清澈。山上竹木茂密,蓊鬱蔥蘢,景色優美,歷來文人墨客慕名來游者,留傳不少奇聞軼事。半山有一石如古佛,稱張塢石佛,俗稱石和尚,系鄣南勝景。
從村區出土的古陶,經考證為東周遺物(現藏安吉縣博物館);又發現古村廢墟,證明這裡早已是人煙稠密的村莊。《楊氏宗譜》載:因金人侵擾,楊氏隨宋室南渡,先至寧國西之雙橋,繼而其裔無意於宦遊致仕,來孝丰南鄉張湖,見風景秀美,戀戀不捨,遂卜居於此。長期來耕讀傳家,子孫繁衍,迄今已傳25世。又據1963年尖頭山附近發掘清道光年間墓葬,墓主楊藻元,官至“皇清大學士”。此外有乾隆三十七年墓碑,刻有“申侯府君”,舊縣誌亦有申侯、殿侯兄弟同登鄉榜記載。楊之晃少習舉業不得志,改為學醫,10餘年後醫聲大著,並擅長書法。楊氏府邸,鱗次櫛比,門庭深邃,每幢宅院均有四五進或六七進,畫棟雕梁,檐牙高啄,廊廡庭院,幢幢相連,自然形成村落,構成古建築群體;村內官第門牆和旗桿石尚存,足見當年曾顯赫一時。
太平軍占領時,楊氏有許多人參軍。太平天國失敗後,返回家園,鄉親大都死亡流散,人口不復當年。外地人陸續遷入,墾荒種植。至今上張除楊氏外,姓氏多至108個,多數為河南、湖北、安徽及浙江的台州、處州、紹興、金華等地移民。其中尚有畲族6家,勤勞耕種,發展生產,畲漢兩族人民彼此相處和諧,互通婚姻。
民俗風情
端午節
端午節活動已十分豐富多彩。“端午懸蒲艾於門,造角黍,黑飯以饋遺親戚者。以雄黃、菖蒲泛酒飲之,仍用以抹小兒諸竅。復以色絲為索,名長命縷,系其臂足,煎百草為湯,老幼畢浴。社廟備龍舟競渡,幾至旬。”
拜年的紙蓬包
按舊習,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到一般親戚家裡去,都要帶禮品。50年代以前,禮品比較簡單,大都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有的印有祝賀新年的花邊字樣),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沒包裝禮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則根據所走的親戚情況所定,舊時的南貨店,每逢春節,買紅包的人特多。從十二月二十起,沒晚9時後,店員們就忙著包紅包到深夜,每人還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當夜餐。生意好的話,要包到元宵節之後。有的店在一個紅包內只裝二十多個紅棗。說來可笑,經過東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後,包破了,包中紅棗被孩子們挖個洞摸著吃了,有時只剩一個,還在送來送去。
八月十六度中秋
每年夏曆八月十五日夜晚,舉國上下,家家戶戶都要暢敘一堂,共賞明月,同食月餅,歡度中秋佳節,以享天倫團圓之樂。可是浙江省寧波地方歡度中秋節,卻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說起原由,還有一段故事。
傳說,南宋寧宗時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彌遠,是明州(今寧波)人。他權勢日盛,專權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熱愛故土。每年夏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總要從京城臨安(今杭州)趕回寧波,與親屬團聚,與民同樂,一起賽龍舟,賞明月,吃月餅,共慶團圓。
有一年,中秋節前夕,史彌遠因處理朝廷公務,遲了一天,騎馬急急趕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於趕路,馬又失蹄,坐騎受傷,只好回宿紹興。等到第二天趕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
史彌遠心中非常苦惱。因為年年中秋,都如期趕到,中秋遲了一天,不能與民同樂了。誰知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從早思盼到夜晚,還不見史彌遠回來,就一直未過中秋,等著他回來。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彌遠趕到,才一起歡歡喜喜,共慶中秋佳節。從此以後,明州百姓就把每年夏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的風俗,改為八月十六日。一直從南宋延續下來。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