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維基百科是一個基於維基技術的全球性多語言百科全書協作計畫,同時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網路百科全書,其目標及宗旨是為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用他們所選擇的語言來書寫而成的,是一個動態的、可自由訪問(絕大多數國家,但使用安全連線則也行)和編輯的全球知識體。並且在許多國家相當普及。其口號為“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中文則附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Wiki一詞來源於夏威夷語的“weekeeweekee”,原本是“快點快點”的意思。在這裡“WikiWiki”指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wikipedia就是wiki+cyclopedia合併而來的。有人認為中文裡,“維”指網路,“基”指基礎,合起來就是網路基礎之意。在數學世界中,維數和基數是描述線性空間(可與時間空間相較)的基礎,更加貼切的形容了維基百科包羅萬象,所以說“維基”既是音譯,也是意譯。
維基百科自2001年1月15日正式成立,由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持,其大部分頁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瀏覽器進行閱覽和修改。因為維基用戶的廣泛參與共建、共享,維基百科也被稱為創新2.0時代的百科全書、人民的百科全書。這本全球各國人民參與編寫,自由、開放的線上百科全書也是知識社會條件下用戶參與、大眾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的生動詮釋。英語維基百科的普及也促成了其它計畫,例如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等計畫的產生,雖然也造成對這些所有人都可以編輯的內容準確性的爭議,但如果所列出的來源可以被查證及確認,則其內容也會受到一定的肯定。維基百科中的所有文本像和其他內容都是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定下發布的,以確保內容的自由度及開放度。所有人在這裡所寫的文章都將遵循CCBY-SA3.0協定,所有內容都可以自由的分發和複製,真正實現了全民共享信息資源。
截至2015年11月1日,維基百科條目數第一的英文維基百科已有500萬個條目。全球所有280種語言的獨立運作版本共突破3700萬個條目,總登記用戶也超越5900萬人,而總編輯次數更是超過21億次。中文的大部分頁面都可以由任何人使用瀏覽器進行閱覽和修改,英文維基百科的普及也促成了其它計畫成形。
發展歷史
維站創立
維基百科一開始其目的是作為英語網路百科全書Nupedia的互補項目所推出,同樣屬於免費百科全書項目的Nupedia與今日的維基百科不同點在於裡面的文章仍然如同過去百科全書撰寫的方式,是由各方面專家編寫內容、經過審核以及同行評審後推出。Nupedia在2000年3月9日創立之後,一直持續接受入口網站公司Bomis的各式協助。Nupedia在創立之時便將其所有內容授權定為內容開放許可之下,之後在理查·斯托曼的建議之下將其文章協定改為更加明確的GNU自由檔案許可協定,這也使得Nupedia在網路百科全書發展上還比維基百科來得早接受GFDL協定。儘管Bomis總裁暨執行長吉米·威爾斯原本是希望能夠推出一個真正能夠公開閱覽的百科全書,然而為了能夠協助Nupedia本身的發展威爾斯多次與其聘請的首席編輯拉里·桑格討論如何開發另一個更加開放且能提供大眾編輯的項目來加以輔助。一直到2001年1月2日時,桑格在與另一名電腦程式員本·科維茲(Ben Kovitz)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會面,而當時科維茲自己同時也是wiki程式的協同開發者之一。在他與於桑格見面後隨即向桑格解釋了wiki的整體概念與可能的使用方法,而桑格立刻想到wiki便可能是創建另一個更加開放百科全書計畫所需要的技術,而藉由這個頁面技術也能夠讓大眾更加輕鬆直接於網頁瀏覽器上修改條目內容。
2001年1月10日,桑格成功說服威爾斯在Nupedia郵件列表處另外創建一個wiki站點來作為Nupedia本身的“支線”項目。然而這項項目的決定卻也引起其他Nupedia編輯人員的反彈,為此該項輔助項目便從新命名為“維基百科”(Wikipedia),並作為另外一個英語網路百科全書的項目於1月15日在“www.wikipedia.com”正式推出,桑格自己也在Nupedia郵件列表之處正式宣布該連結網站的成立。在網站創立後不久維基百科便通過了“中立觀點”作為重要方針,而這一方針也與Nupedia初期所制定的“無偏差內容”的規定相似。不過兩者相比之下早期的維基百科在方針制定上仍遠少於Nupedia,同時維基百科也一直作為獨立的網站自行運作,甚至最早位在聖地牙哥伺服器和電纜線等硬體設備也是威爾斯以個人名義捐獻。
快速發展
早期維基百科早期主要依靠Nupedia貢獻者來加以發展,例如桑格原本便是以受僱職員的身分來同時管理維基百科和Nupedia的運作;甚至在一些意見分歧的情況時,他也有權力在聽取各種意見後作出最終決定。但是隨維基百科一度資金短缺,同時面臨不同人際關係的問題等原因,桑格最終於2002年3月1日宣布辭去其於Nupedia和維基百科的相關職務,不過他仍然作為一名普通參與者繼續參與維基百科計畫。在這之後維基百科也沒有另外聘請編輯參與維基百科的項目或者是管理維基百科的運作,而原先桑格的部分職務則由威爾斯以及其他維基百科管理員負責運作。其他如同桑格與威爾斯一般同樣有Bomis公司或者Nupedia受僱背景的維基百科用戶,包括同為Bomis創辦人之一的“Tim Shell”以及作為程式設計師“Jason Richey”和“Toan Vo”等人。
然而儘管維基百科最早設立的目的只是為了吸引更多民眾使用Nupedia,而桑格甚至在Nupedia網站中以“有趣的項目”(Fun project)形容維基百科。但是維基百科更具自由且開放性編輯的特性,反而吸引更多民眾使用維基百科並加以修改之,對此作為創辦人的桑格與威爾斯一開始也對於維基百科的發展感到十分驚訝。在著名科技網站Slashdot的3次報導之後維基百科開始受到信息技術業界的關注,同時在Google等搜尋引擎的出現也促使德維基百科平均一天便有數千次的瀏覽紀錄。其中作為維基百科最早語言版本的英語維基百科在2001年2月12日約有1,000篇文章,到了同年9月7日變已經突破10,000篇條目。到了維基百科項目甫剛實施的2001年年底,在網站內便有超過20,000多篇條目由各地誌願者創建,平均每個月可以增長將近1,500篇文章。之後維基百科項目在條目數量上便一直呈現平穩增長,到了2002年8月30日時英語維基百科便已經有40,000多篇條目。同年10月時英語維基百科註冊用戶“Ram-Man”首次使用機器人軟體來編輯,藉由軟體的設計以從人口普查報告截取有用信息並自動增加在美國城市條目上,之後許多類似的軟體也陸陸續續使用於不同主題的條目上。
到了2003年1月,維基百科也在英文註冊用戶“Taw”編寫相應代碼後也開始支持TeX數學公式的表示。之後在2003年1月22日英語維基百科達到了10萬篇條目這一數字之後,再次被Slashdot報導與其相關的文章;而在2天之後,當時作為規模第二大的德語維基百科在條目數量上也達到1萬篇,成為第一個1萬篇條目的其他語言版本之維基百科項目。到了2003年9月原本作為主要項目的Nupedia宣布自身網路百科全書服務永久退出之後,該網站的文章內容也大多直接移植於英語維基百科上。2007年9月9日英語維基百科正式突破了200萬篇條目,成為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百科全書,同時也打破了1407年所編寫的《永樂大典》其整整長達600多年的紀錄。
除了網站內的條目數量不斷增長之外,維基百科也陸續推出不同的語言版本以便其他來自不同語言地區的民眾使用。其實早在2001年3月15日時,威爾斯向郵件列表的用戶寄信提到希望能夠創建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其中第一批語言版本包括有德語維基百科、法語維基百科和加泰羅尼亞語維基百科。2001年5月,13種非英語維基百科版本的項目正式展開,這包括有阿拉伯語、中文、荷蘭語、德語、世界語、法語、希伯來語、義大利語、日語、葡萄牙語、俄語、西班牙語和瑞典語。同年9月時又有另外3種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宣布成立,到了2001年年末時包括挪威語等語言版本的成立使得維基百科這時已經有18種語言版本。2002年年底維基百科增加到26種語言,2003年年底增長到擁有46種語言,到了2004年年底已經有161種語言的用戶參與維基百科的項目。
此外維基百科也開始推動與其相關的姐妹項目,在2002年12月時第一個姐妹項目維基詞典。維基詞典設立的目的如同維基百科一般希望能夠創建一個包含所有語言、可以自由運用的詞典工具,也因此與維基百科除了是於同一個伺服器上運作之外也同樣採用了wiki軟體。
問題浮現
然而隨著維基百科影響力的快速擴展,許多來自其他語言版本的用戶發覺英語維基百科仍然在整個維基百科項目中擁有了絕大多數的掌控權;同時維基百科項目的高層也遲遲沒有宣布是否有引進商業廣告的可能性,甚至作為創始人的桑格也擔憂未來維基百科可能會添加網頁廣告(Web banner)。到了2002年2月,西班牙語維基百科用戶“Edgar Enyedy”決定自行帶領一些同樣十分活躍於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另外在西班牙當地創建了另一個名叫自由百科的網路百科全書,而網站系統同樣也同樣是採用可以自由編輯的MediaWiki軟體。原本西班牙當地的維基用戶另外創建網站的理由是他們認為未來維基百科可能會加入商業廣告,同時西班牙用戶也會漸漸失去自己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控制權。但同年10月包括英語維基百科項目參與者“Mav”以及其他用戶便多次嘗試重新集成2個項目,但是自由百科的參與者經投票決定後認為除非維基百科能夠提出徹底的解決方案,否則當前仍反對2個網路百科全書重新集成;不過自由百科的用戶也沒有排除於未來重新合併的可能性,並且在這次討論中表示仍希望繼續和維基百科保持聯繫。這場紛爭也引起了關於其他非英語維基百科版本其角色地位的廣泛討論,並且直接影響了許多其他語言版本維基百科的重大改革。2002年8月,吉米·威爾斯在經過這次討論之後宣布他將不會在維基百科上刊登商業廣告,同時維基百科也將網站的URL域名從“wikipedia.com”更改頂級域為.org的“wikipedia.org”。另一項項改變則是在2003年6月20日時,威爾斯宣布在維基百科項目上另外成立維基媒體基金會,同時原本在威爾斯與Bomis公司名下擺置的伺服器也移交給維基媒體基金會使用。
另外一方面,隨著維基百科的快速發展也陸續出現破壞者在訪問維基百科的同時開始大規模破壞條目內容。儘管維基百科先前便有因應這類情況制定相關規定,但是一連串針對英語維基百科首頁的破壞使得最終社區決定引進“保護”功能,以確保只有擁有許可權的管理員能夠修改。另外雖然在一般條目部分通常這些破壞舉動往往都能很快由其他維基用戶修復,但是早期便有一些維基百科用戶因為其舉動而遭到封禁。例如在2002年3月,英語維基註冊用戶“24.150.61.63”開始在英語維基百科上發表許多立場極偏左翼的文章,而在稍後的許多討論中陸續發生嚴重的人身攻擊情況,最終使得吉米·威爾斯在2002年4月決定禁止其繼續以此賬戶編輯維基百科,這也是維基百科首次採納只允許用戶繼續瀏覽維基百科的作法。其他還有像另一名同樣於德國歷史相關條目中發表許多親右翼觀點的信息,且多次引起爭論的用戶“Helga”則是在2002年9月也被禁止繼續編輯維基百科。
成長漸緩
隨著時間的過去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無論是在條目數量或者是貢獻者人數上都有所增長,以英語維基百科為例這一增長的情況於2007年初達到頂峰,並在2009年8月17日達到條目數量超過300萬篇的紀錄。然而根據統計在2006年時平均每天會增加大約1,800篇條目,但是到了2010年時條目每天創建平均數量則下降到近1,000左右。帕羅奧多研究中心經過分析認為英語維基百科條目數量增長速度的減緩,原因在於新增條目的內容往往並非由新進的維基百科註冊用戶創建,同時維基百科相較於過去也增加不少和創建條目有關的規定。其他看法則認為文章創建速度漸趨平緩成長是一個自然現象,因為絕大多數值得創建的條目標題多已經被先前的維基百科用戶創建,同時在內容編輯上也較其他條目還要來得完善許多。
但是在另一方面,2009年11月位於馬德里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大學(King Juan Carlos University)研究員發現與同年初前3個月相比,英語維基百科在編輯次數上也整整少了49,000次。相比之下以同樣的比較方式顯示,在2008年時同一時間的所缺少的編輯次數則只有了4,900次左右。對此《華爾街日報》報導表示:“過去數百萬名參與創建、編輯和維護(維基百科)的網路志願者陸陸續續離開。”同時在文章之中也提到之所以編輯次數快速減少的原因之一在於維基百科用戶之間對於彼此的編輯作法與條目觀點不合所導致的結果。不過2009年吉米·威爾斯在被問到這些問題時否認維基百科的編輯次數正在快速減少,並質疑研究團隊其調查方式是否有所疏失。但到了2011年時,威爾斯坦承維基百科在編輯次數上的確有所減少,他表示所謂的次數減少是指“2010年6月時有超過36,000多次的編輯記錄,到了2011年6月時則稍微降到大約35,800次的水平”。不過在同一次採訪之中,他亦聲稱維基百科在編輯次數這方面仍然是“穩定且持續性的發展”。
影響增加
2007年1月時,維基百科首次進入美國當地最受歡迎的網站前十名行列之中。根據comScore公司的統計當年維基百科以4,290萬次瀏覽紀錄排名第九名,並首次超過了排名第十名的《紐約時報》以及排名第十一名的蘋果公司。這項數據也意味著維基百科在使用人數上的快速增加,相互比較在2006年1月當時維基百科則僅以18.3萬名瀏覽次數排名第三十三名之譜。到了2012年5月,根據Alexa Internet的統計數字維基百科是全球排名第六名的最流行之網站,平均每個月在美國當地便有將近2.7億的瀏覽次數,而每個月維基百科平均有將近12億的瀏覽紀錄。
隨著瀏覽人數的增加,維基百科對於社會的影響力也漸趨增加。2012年1月18日,英語維基百科決定針對尚在美國國會討論的《保護智慧財產權法案》與《禁止網路盜版法案》這2個草案採取關閉網站24小時的方式表達反對意見,之後在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上也出現一系列反對法案通過的聲明。在關閉網站的當天,全世界有超過162萬人從暫時取代維基百科首頁的聲明通告之中瀏覽了英語維基百科對此次事件的說法。
創新發展
2012年10月25日,維基百科移動版頁面正式發布。
2012年11月,維基百科計畫通過Kaltura的HTML5視頻播放器和工具套件加大視頻投入,讓用戶可以向任何的維基百科文章中添加視頻。維基百科已經允許用戶向文章中添加視頻,全球各地的廣播公司也曾經向維基百科和Wikimedia Commons捐獻過視頻腳本。但通過最新的項目,維基百科希望簡化視頻上傳流程,並有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數字視頻庫。
2013年2月24日,維基百科正在開發一種新方式,以更好地向發展中市場用戶提供維基百科的2500萬個詞條內容。在發展中市場,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的普及率仍相對較低。根據維基百科的最新計畫,用戶可以通過簡訊或USSD標準向維基百科傳送訊息,請求某一特定的詞條內容。這一功能於未來幾個月中上線,其開發得到了來自非盈利的媒體新聞支持機構Knight Foundation的60萬美元資助。
2014年1月26日,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公布了一個名為WikiVIP的新項目,目的是將名人的語音添加到維基百科網站上。
使用
編輯方式
與傳統百科全書相比,維基百科其最主要的特點為採取開放的精神。這意味著不論是擁有維基百科賬號的用戶或者是其他匿名的瀏覽者,在閱讀條目的同時也可以把自己所認為適合的內容添加於文章之中;不過在一些特別敏感或者是容易受到破壞的內容則會賦予不同程度的“保護”,藉此以暫時禁止瀏覽者對於一些文章編輯的許可權。不過不同語言版本的網站或多或少會修改這項政策,例如在英語維基百科中便只有註冊用戶可以創建新條目。然而維基百科其條目內容並不會歸屬於創建者或者任何編輯者,同時也不會要求任何文章必須給公認的權威人士審核;相反的,編輯者對於文章的內容和架構大多必須經達成共識以作處理。
在一般情況之下,所編輯過的文章都能夠立刻檢討與修正。一些時候編輯維基百科者可能為條目加入內容不精確的字句、具意識形態的偏見或者是無意義的話語,而這些編輯結果必須等待另一名編輯維基百科者發覺並糾正內容。面對這種情況,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都有各自負責管理的行政架構,同時也允許針對這一現象自由地修改相關政策。例如在德語維基百科便對條目採用“穩定版本”政策,也就是編輯內容在經過他人查閱後才會顯現給一般瀏覽者觀看。不過英語維基百科則沒有採取德語維基百科的模式,其中前者在2010年決定先測試2個月再做決定。英語維基百科的推動者希望能夠藉由“查閱更改”的方式來避免新加入的用戶編輯“爭議”內容或者是輕易破壞文章內容,通過審查的步驟使得一般瀏覽者只會看見查閱前的文章內容。然而在這次測試後英語維基百科社區並沒有就“暫定修改”系統達成共識,最終於2011年5月將文頁面中所有的“暫定修改”內容刪去。
無論是否有於維基百科之中註冊,文章貢獻者能夠藉由軟體來編輯內容。每一篇條目都有名為“歷史”的頁面記錄著過去每一次文章的修訂,不過在針對然誹謗性內容、犯罪威脅記錄或者是侵犯著作權等情況時也有可能會將過去紀錄刪除。例如日語維基百科對於某些受到注目案件的受害者真實姓名會選擇刪除處理,甚至也會依同樣理由干涉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不過一般編輯者也可以於此頁面的選項,撤銷有關內容的不當更改或者是恢復先前被刪去的內容。而每一篇條目之中也會有與其相關的“討論”頁面,這能夠協調編者們針對該條目的編輯活動。另外在數名編輯者們也能夠在固定的“討論”頁面之中尋求“共識”,並常常會以投票來決定條目的內容或者是架構。
此外編輯者也可以於網站的“最近更改”處查看最近修改過的條目,藉此來了解其他參與者的工作。而一些長期參與的編輯成員則會將他們感到有興趣的條目列入“監視列表”之中,如此一來這些用戶便能夠輕鬆地跟蹤這些條目的最新修改。許多已有一定程度發展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編輯者則往往會更常查閱“監視列表”的變動,原因在於隨著維基百科參與人數的增長會使得“最近更改”列表項目大幅增加。另外每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會另外有一個待巡查頁面的列表,藉此來審查新創建的條目之中是否有過於明顯的問題。經常遭受到破壞的條目則可以對文章內容申請“半保護”,這樣便只有維基百科的註冊用戶能夠編輯;而當某一條目過度具有爭議性而引起激烈爭執的話,條目也有可能變成只有系統管理員能夠修改的“全保護”狀況。
除了參與維基百科的志願者外,維基百科也廣泛使用經過設計的電腦程式“機器人”來糾正常見的拼字錯誤或者語法問題,甚至有些“機器人”能夠自動分析統計數據、並以相同格式來編寫地理條目的基礎內容。另外也一些“機器人”被設計來檢測他人對於維基百科的攻擊或者破壞,除了能夠自動或半自動的修復這些文章內容外,通過內容過濾器的設定也能夠及時警告用戶其編輯“不受歡迎”。而通過網路地址的鎖定,“機器人”也能夠阻止其他用戶正在添加可能具有商業性質的廣告網頁,或者是使用魁儡賬號或IP位址來破壞。不過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在設計出“機器人”之後,必須先經過社區批准才能夠運作。
條目分類
維基百科一開始所出現的條目內容大多鬆散且未經過組織,不過通常在之後便會有志願者對其修改,且根據內容擴展情況和條目題材給予分類,藉由分類的方式也可以幫助其他用戶更加容易依照內容和屬性查閱每一篇文章。一篇新條目如果只有一些淺短的定義和條目連結的話,通常會將條目列為“小作品”並且要求他人協助修改。而另一方面如果條目內容極為完善的話,則可能會另外提名為“特色條目”。研究員賈科莫·波代里(Giacomo Poderi)便發現這類被列為“特色條目”的文章,往往是由數名維基編輯者在密集修改的情況下才能夠達成。“特色條目”在提名之後會由其他編輯用戶決定是否有資格,而在成為“特色條目”便通常會輪流登上維基百科首頁上展示,以英語維基百科來說平均每天會展示一篇特色條目。然而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維基百科中特色條目間的文章質量始終無法一致,這使得研究人員認為維基百科社區對於條目內容的評估其實“並無效果”。
在2007年在準備製作維基百科印刷版本時,英語維基百科則決定依照當時文章質量的比例來安排各種不同文章質量的條目刊出。另外維基百科社區的數名編輯用戶也可能會自行組織“專題”,藉此一同編輯特定領域主題的條目文章,並且藉由相關的討論頁來同時協調多篇文章的結構與用詞。
破壞行為
最常見和明顯的破壞類型包括插入虛假信息、廣告言語、高度黨派意見、是自我觀點的文句或者是其他類型的垃圾郵件等,面對這些破壞行為時大多情況下維基百科社區能夠藉由編輯修改的方式刪除錯誤信息,甚至能夠完全消除特定頁面的破壞紀錄。然而一些較為少見的破壞行動則可能更難被察覺到,這包括強硬修改成為自己喜愛的格式內容、對條目的標題或者是分類頁面中的解釋進行破壞的頁面語義,甚至是直接修改條目文章的底層代碼等等。
然而由於破壞的次數與可行性,使得維基百科長期以來和其他百科全書相比一直面對這個獨特的挑戰。而這也使得維基百科被批評瀏覽者始終無法肯定自己當前的文章是否有受到破壞,在一定機會上文章可能在先前就被插入虛假的信息,又或者實際重要的內容反而遭到刪除等等的破壞。前《大英百科全書》主編羅勃特·麥克亨利(Robert McHenry)便提到了維基百科面臨破壞威脅的困境:
“到訪維基百科的條目以認識某事物、確定某些事實的用戶,就像前往公共廁所一般。他可能一眼就看到該地方污穢不堪,這樣便會讓他知道要小心翼翼的作出判斷;又或者他看到這地方還算是乾淨,反而可能讓他產生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當然不知道在這之前有誰使用過。”——羅勃特·麥克亨利(Robert McHenry)
明顯的破壞通常很容易從維基百科的文章中移除,根據實驗維基百科在檢測且修復破壞的平均時間大約是幾分鐘。然而在美國政治人物約翰·席根塔勒在其個人經歷部分參入了虛假的數據,卻一直到這項破壞編輯過後4個月才被發現,並且隨即被新聞媒體大幅報導。在這次事件之中約翰·席根塔勒、發現此事的《今日美國》編輯部主任和自由論壇(Freedom Forum)暨范德堡大學創始人則詢問威爾斯是否有任何方式能夠知道是誰編輯這些錯誤信息,威爾斯在第一時間則回答說並沒有辦法。雖然最終能成功追查到肇事者並要求出面道歉,這一事件也導致維基百科其網站上政策的修訂,特別是針對那些在世人物的的傳記文章要求更加嚴格的驗證標準。
規則制定
維基百科的內容基本上受到美國的著作權與相關法律限制,同時也要遵從以佛羅里達州為主的維基百科伺服器所在州份的當地法律規定。除了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法律規定外,維基百科的編輯用戶也被要求遵守依照“五大支柱”所制定的種種方針和指引,並希望能夠在這規範之下創造許多適宜的條目內容。這些規定同樣與維基百科的條目一般存儲在wiki系統上,然而如果要編寫或者修改維基百科的政策和指引則必須經由維基百科社區的同意,不過同樣的也能夠藉此輕易刪除或修改不符合規定的規則。許多非英文版本的維基百科項目最初大多是翻譯英語維基百科的規則來作為自身基礎,而在之後也漸漸會因應自身的發展而在規則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
內容方針
包括英語維基百科等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項目對於條目內容也多有訂定數條相關規則,其中大多要求文章內容必須以百科全書式的寫法,而反對編寫出如同詞典般的文章內容。另外對於作為話題的事件是否收錄於維基百科中這一部分,則也要求用戶在編輯時應該要注重“關注度指引”;這通常意味著條目內容必須在主流媒體或者主要學術刊物中能夠作為獨立主題的文章,同時能夠得到明顯足夠且可靠的次要來源來支持條目的創建。此外維基百科項目為了能夠創建一個備受公認的傳達知識媒體,這使得在條目內容中不允許存在有虛構的的信息或者是原創的研究。而為了避免條目的內容遭到其他瀏覽者的質疑,因此維基百科也要求文章需要可靠的訊息來源以作為參考。然而這得維基百科的內容反而變成“可供查核但並不正確”,許多維基百科編輯者反而忽視維基百科的作法而另外參入自己的想法;這使得條目常常在審查其正確性時並不會有重大問題,然而實際上文章內容卻已經被維基用戶另外詮釋。久而久之反而使得正確信息更加難以被有效的呈現,從而阻礙了應該被列入維基百科全書內的信息增長,甚至在最後後可導致維基百科不能在採取中立觀點紀錄之。為此如果有正反兩面意見和觀點都擁有相應的外部來源作為輔助外,維基百科往往會要求文章內對於條目的觀點必須採集整理出適當份量的信息內容。
爭議解決
維基百科社區內有許多方法解決爭議,其中最常出現的是被稱作“大膽、回退和討論”(BOLD, revert, discuss cycle)的編輯循環之中,其中往往是一名編者對於條目作出更改,稍後另一名編者將其修改回退至未修改版本,最後兩名編輯用戶便於討論頁上討論彼此所遭遇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然而在某些時候雙方編輯者可能忽視這個過程,進而在就條目內容或者結構上爆發編輯戰,也就是反覆發生一名用戶編輯、然後由另一名用戶回退的情況。
編輯者如果希望能夠解決問題,除了在討論頁商討外,也可以於相關的維基專題頁面中獲得更廣泛的社區共識,或者是另外邀請第三方並徵詢相關意見。而如果雙方已經就條目問題爆發言語衝突的話,編輯者也可以在專門頁面報告對方違反禮儀或者是不文明應對。另外維基百科也提供“互助客棧”或者是“調解委員會”的服務來協助雙方編輯問題的處理,不過實際上對於雙方問題的處理並沒有約束能力或者處分職權,而是偏向重是藉由溝通的方式獲取共識。而如果是就是否刪除條目方面,則維基百科內也有另外的頁面來處理。不過雖然維基百科許多情況之下多會藉由調解的方式處理,然而一些維基百科用戶則認為調解針對某些具有爭議性之問題並無法有效解決。
仲裁處理
包括英語維基百科在內的維基百科項目中,則另外設立有仲裁委員會(Arbitration Committee)作為最後的爭議解決手段。雖然許多在維基百科上的糾紛通常是由兩個對立觀點的編輯用戶就條目文章的內容編輯出現嚴重分歧而爆發的,然而仲裁委員會明確拒絕這類觀點爭議案件並認為雙方應該能夠直接解決內容問題。根據統計分析指出委員會通常會忽視雙方爆發爭議的內容,而將重點放在爭端發生的方式。這般作法的原因在於仲裁委員會並非將自身目的定為解決爭議糾紛並維護編輯的和平環境,相反的更加偏向淘汰不適任的問題編輯者來吸引潛在更多熱心編輯用戶的參與。也因此儘管委員會偶爾會在審查爭執問題時會譴責新的編輯內容違反維基百科的政策(例如內容在經過修改後反而立場不中立),但是就文章的內容部分並不會有絕對的規定。其中包括提出警告並暫緩運行懲處(63.2%)、禁止編輯文章(43.3%)、禁止參與主題討論(23.4%)或者是禁止瀏覽維基百科(15.7%),其中完全禁止使用維基百科主要是因為確認假冒他人行為或者是有反社會行為出現;而如果該用戶並假冒他人或者顯現出反社會傾向,相反的其不當行為僅是違反社區共識或者是編輯政策的話,仲裁委員往往則是會發出警告來作處理。
隱私問題
在尊重隱私權為前提的情況下,維基百科藉由關注度的規定使得普通公民能夠有權力保有自己的隱私;然而維基百科提到將會維護一般平民的“私人生活”,但是條目中所出現的人物角色並非都是法律所提到的“公眾人物”(public figure),這導致維基百科在提到注重匿名的網路空間或者是要求在真實生活(Real life)中匿名者之權益上有些微衝突。Wikipedia Watch則認為“維基百科對於那些重視隱私的人們是一個潛在威脅”,並且提到“維基百科中如果採用責任制的結構,將是解決隱私問題的第一步”。另一個比較特別的個案則是儘管本人與其他重要人物相比並不重要,但是在違背自己意願的情況下仍然出現於維基百科的條目之中。
2006年1月時德國法院下令德語維基百科關閉其在德國的站點,原因在於德語維基百科將已經逝世的混沌電腦俱樂部(Chaos Computer Club)黑客成員“Tron”的本名鮑里斯·佛羅瑞斯克發表出來,隨後佛羅瑞斯克的父母親便向法院提出訴訟並要求他們兒子的姓名能夠自維基百科中刪除。隨後法院便要求禁止使用德國域名“www.wikipedia.de” 重新定向在德語維基百科中,不過德國用戶仍然能夠直接訪問總部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伺服器網址“de.wikipedia.org”。不過到了2006年2月9日,對於維基百科的禁令再度被德國法院推翻,並且否決了其父母親所堅持著有關只能使用匿名“Tron”以維護隱私權的方式。之後原告在2006年5月再次要求抗訴,不過卻遭到柏林市法院(Berlin state court)拒絕繼續審理。
社區活動
組織結構
雖然實際上維基百科並非總是傳達有關負面的信息內容,維基百科社區經常被形容為“邪教組織”,而且這類說法往往是由未能適應社區的用戶所發出的批評。然而維基百科在某些事情運行上更加重視社區的凝聚力,這也意味著即使是沒有任何資格(Credential)提出者也能夠參與妥協或者討論,而這種只尋求共識的作法有時候也被批評為“反精英主義”。
到了今日維基百科社區已經創建了“各式各樣的官僚體系”,其中為了能夠有效掌握維基百科中條目的編輯修改動向,使得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陸續由志願擔任管理人員者組織“明確的權力結構”。這些志願協助管理工作的“管理員”往往在維基百科社區中也是擁有良好信譽的編輯用戶,在成為有部分特權的“管理員”之後便擁有能力刪除頁面、封鎖正在被破壞的文章或者是社區嚴重爭執時刪除污辱性對話,甚至也能夠停止違規用戶的編輯權利。不過“管理員”的權力行使者要在於編輯部分的行使,期望能夠阻止用戶對於維基百科的破壞性編輯,而對於普通的編輯用戶實質上並無管轄權力。此外,管理員在決策決定這一方面也並未享有任何特殊權力。
新進用戶
根據統計,有將近60%的註冊用戶在其註冊之後的24小時之內,並沒有隨即編輯與條目內容。面對這項數據,可能的解釋是這些用戶註冊加入維基百科只是為了一些目的,或者是害怕自身的經驗反而讓他們無法與維基百科社區交流。埃里克·高德曼(Eric Goldman)則寫道主要原因之一是害怕沒有了解維基百科內的基礎文化,包括在討論頁上籤名、編輯慣例以及具有禮儀的討論等等習慣,甚至擔心有些熟悉維基百科的用戶會特意將他們剛加入維基百科者的貢獻視為一種破壞。為此維基百科多鼓勵新進用戶漸漸熟悉維基百科社區的慣例,除了編輯條目之外也能夠創建專屬自己的用戶頁,學習維基百科一些特定技巧與規格並且了解遭遇爭端時的解決步驟,甚至也能夠學習了“令人費解的維基百科文化笑話以及內部各種討論參考”。但是在另一方面非註冊用戶在使用維基百科時則往往會被視為“二等公民”看待,原因在於“所有維基百科社區的成員多認可這些註冊參與者,相信他們在獲得既得利益的基礎上能夠持續參與維護工作”,但是對於IP位址的貢獻歷史則往往不能夠確定有其完整紀錄來作為參考,而一些特定用戶在遭遇衝突時也往往會轉換成非註冊用戶來維護自身觀點。
2009年Business Insider推出了有關維基百科的研究報告,擔任文章編輯暨新聞記者的亨利·布洛吉特(Henry Blodget)便表示在維基百科上隨機抽樣的文章之中,大部分最近文章的文字編輯紀錄主要是由“外人”(鮮少參與創建或者編輯的用戶)所貢獻,而絕大多數文章的編輯整理以及格式調整則是由“自己人”(維基百科註冊用戶)負責。
編輯條目
維基百科並不要求使用的用戶必須鑑定其身分,然而維基百科全書其非傳統模式的增長模式反而促使“是誰編輯維基百科?”這類問題成為今日數個Web 2.0主題的議題之一,甚至如digg等科技網站也多次探討這類問題。威爾斯曾經表示維基百科只有“一個社區……以及數幾百個志願負責的專門小組”,並表示貢獻維基百科和其他項目的團隊在很多部分“都十分像任何一個傳統組織”。 威爾斯在調查524名維基百科用戶時發現,有超過50%的內容僅由0.7%的維基用戶編輯。然而艾倫·斯沃茨在以同樣的方法評估維基百科條目的貢獻者時則獲得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再其所採樣的幾篇文章有很大一部分的內容(藉由文字位元組計算)反而是由低編輯次數的用戶所貢獻。而2007年達特茅斯學院研究人員其研究數據則指出:“匿名和偶爾貢獻者在維基百科的修改作為,反而成為維基百科網站註冊者視為可靠知識來源的判斷依據。” 雖然這些匿名貢獻者經常只修改與自身有關的領域,然而維基百科大多對於這些用戶給予支持,甚至期望他們在提供內容信息的同時也能給予可供核查的數據源。
2003年,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安德烈·奇福利利(Andrea Ciffolilli)認在為,Wiki軟體創造一個共同發展的環境底下,憑藉著低交易成本和“創造性建設”的方針使得維基百科成功鼓勵他人參與其中。而2008年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 Zittrain)所出版的《網路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一書中,則認為維基百科成功的個案打開了如何開放合作的研究,同時也期望藉此培育網路上的創新想法。然而在2008的研究之中發現,維基百科的用戶並不太同意自身比其他組織還要注重開放程度。甚至在2009年時,有一項研究報告指稱:“有跡象顯示出,維基百科社區對於新內容反而給予越來越多的阻力。”而在2009年舉辦的OOPSLA大會上,維基媒體基金會首席技術官暨高級軟體設計師布里昂·維伯(Brion Vibber)則發表了“社區性能最佳化:讓你本人能夠順利運行您的網頁”(Community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aking Your People Run as Smoothly as Your Site)一文。並在會議中表示維基百科除了必須不斷處理這個大型社區的募款問題外,同時也面臨了軟體開發過程的下一步挑戰。
用戶交流
在Wiki軟體的協助之下每個條目除了有編輯頁面之外,同時也會擁有相對應的“討論”頁面,而維基百科的主要社區成員便會在此相互討論,同時藉由“用戶對話頁”也能夠聯繫到特定的維基百科用戶。通過這些頁面能夠幫助維基百科用戶達成共識,並且藉由交談的方式來協助維基百科網站的運作,這包括相關文章的內容應該包含什麼、維基百科網站的規則如何修改或者是對於任何問題促使社區採取行動。
另一方面在英語維基百科管理員暨維基媒體基金會前任理事長麥可·斯諾的主導下,英語維基百科首次推出了作為社區報紙的《維基簡訊》(Wikipedia Signpost)。在《維基簡訊》之中除了介紹了有關維基百科近期發生的新聞和事件,同時也協助推廣包括維基共享資源在內的從姐妹項目所發起的大型活動。
此外維基百科用戶有時候會基於對方優秀的貢獻付出,因時提供相關的“維基星章”以作為獎勵之用。期望通過個別設計的“維基星章”來促使維基百科社區的進步,這些“維基星章”所讚揚的觀點包括有簡單的編輯條目工作、社區協助,行政工作到和與其他維基百科姐妹項目的連結工作等等。同時許多研究分析則認為維基百科採行“維基星章”自由授予的制度,促使了整個維基百科社區能夠一同從事大範圍的合作項目。
數據統計
根據一項研究發現,維基百科在內容上的貢獻者“只有13%為女性,而貢獻者平均年齡則是在25歲左右”。為此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運行董事蘇·加德納(Sue Gardner)便表示,希望在2015年時能夠將參與維基百科的女性編輯用戶增加到25%左右。全國婦女研究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Women)主席琳達·巴施(Linda Basch)則指出在參與維基百科的女性編輯者之中,根據統計有超過50%已經完成在美國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課程。
而在2012年時塔哈·亞西爾(Taha Yasseri)和雅諾什·柯特茲(János Kertész)則在《PLoS ONE》發表研究文章,並以各個維基百科社區其晝夜活動模式作為相對比較基礎,進而估計其他世界各地不同地區使用戶在各個語言版本維基百科的貢獻比例。舉例來說,報告顯示英語維基百科中,來自北美地區的編輯次數局限於接近50%的比例,而這個比例在簡易英語維基百科更降低至25%。對於這項報告,維基媒體基金會則是希望能夠在2015年將南半球編輯用戶的數量增加到37%。
條目內容
維基百科其創建目的在於以網路百科全書的方式收錄所有人類的知識,這也意味著在百科全書中所收錄的條目將會涵蓋每個主題。特別是維基百科能夠收錄將近TB等級磁碟空間(Disk space)的條目,這使得維基百科比起其他傳統印刷的百科全書能夠收錄更多主題與內容,這其中也包括有可能會讓人反感或者受到侵犯的色情類型文章。儘管維基百科的這個想法並不需要辯論,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有爭議點出現。例如在2008年時維基百科便引用了這項政策,針對網路聯署要求英語維基百科撤除“穆罕默德的圖像表達”(Depictions of Muhammad)這類條目的想法而作出了否絕的決定。然而也由於維基百科中收錄了有關政治、宗教、色情等等敏感的主題內容,使得包括中國、巴基斯坦和英國等國家都曾經由國家機關對維基百科實施審查制度。
2008年時,卡內基美隆大學和帕羅奧多研究中心一同針對維基百科在2006年7月到2008年1月間有關主題內容的分布以及各個領域的增長情形來作研究,其中各個主題所占比例與增長情況分別為“文化藝術”類型約占30%(增長210%)、“傳記人物”約占15%(增長97%)、“地理位置”類型約占14%(增長52%)、“社會科學”類型約占12%(增長83%)、“歷史事件類型約占11%(增長143%)、“自然科學”類型約占9%(增長213%)、“套用技術”類型約占4%(增長-6%)、“宗教信仰”類型約占2%(增長38%)、“身體保健”類型約占2%(增長42%)、“數學邏輯”類型約占1%(增長146%)以及“哲學思想”類型約占1%(增長160%)。不過在這次研究之中所計算的大小僅是指條目的數量,因此可能數量所占比例較高的主題其條目則是短篇文章為主,而數量所占比例較低的主題其條目內容則有比較多的描述。其中為了彌補關注相關主題者較為缺乏的類型和條目,英語維基百科在2011年策劃了“維基百科愛圖書館”(Wikipedia Loves Libraries)的活動,希望藉此能夠與紐約公共圖書館等各大公共圖書館合作完善表演藝術這領域的文章內容。不過在貢獻者協助以及相關條目增長項目推動的同時,維基百科對於其所該收錄的條目範圍也不斷有編輯用戶提出質疑,甚至有所謂“保留主義”和“刪除主義”的概念出現。
截至2009年為止,根據估計在地球上有將近50億的人口都能夠瀏覽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然而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則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維基百科在條目地理分布上極為不平均,其中絕大多數文章內容都是在描述有關於北美洲、歐洲和東亞的內容,而對於絕大部分開發中國家與非洲大部分地區有關的條目則只占一小部分。然而在許多來自同一觀點生活的編輯用戶在修改主題或者條目時,便有可能出現所謂系統性偏差(Systemic bias)的情況,進而導致條目觀點可能與當時主流或者潛在讀者群的標準不同。而威爾斯則在2011年指出條目內容的不平衡主要是受限於編輯用戶的比例,在這之中又主要是以已開發國家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男性所掌握著。另外在維基百科之中條目內容也有“可能選擇性的偏見”,特別是許多公眾人物的文章反而多是引用反對者的意見作為主軸。儘管許多情況下會有編輯用戶爭論這些觀點是否含有偏見,同時維基百科對這些爭議內容有時也會發起大規模的討論,然而威爾斯則指出對於爭議性政治議題或者兩極化觀點的政治人物仍常有偏見內容出現。
語言版本
目前維基百科一共有285種語言版本,其中英語、德語、法語和荷蘭語這四個語言版本已經有超過100萬篇條目,而義大利語、波蘭語、西班牙語、俄語、日語和葡萄牙語和中文等這七個語言版本也超過70萬篇條目,另外還有40多個語言版本的超過10萬篇文章和109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有近10,000多篇文章。其中在所有維基百科項目中規模最大的語言版本為英語維基百科,根據統計光是實質的條目數量便已經超過390萬篇,之後依照條目數量安排的前五名順序分別是德語維基百科、法語維基百科、荷蘭語維基百科以及義大利語維基百科。而根據Alexa的統計指出,英語維基百科的子域名“en.wikipedia.org”便占所有維基百科累計瀏覽量的54%左右,而剩餘的其他語言版本的瀏覽量由大到小則分別是日語維基百科(10%)、德語維基百科(8%)、西班牙語維基百科(5%)、俄語維基百科(4%)、法語維基百科(4%)和義大利語維基百科(3%)。
由於維基百科是基於網際網路上運行的,因此來自全球各地的貢獻者可能在瀏覽相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時卻使用不同的方言,又或者受到不同國家的習慣用語影響而使得彼此用語出現些微差異。這些差異可能導致條目的文字拼寫或者用法習慣上出現衝突(例如英語用戶就“color”和“colour”等拼法或者是中文用戶的繁簡體轉換問題等等),或者是受到不同地點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使得對於條目內容的觀點不一。另外儘管在各種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之中也有如同“中立的觀點”般普遍施行的方針,然而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仍然必須依照自己主要使用用戶的國家其法律限制,這使得各個維基百科項目在方針和作法上並非一致。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則是個維基百科必須依照相關法律限制決定是否能夠根據許可而採納自由內容或者合理使用的內容。
威爾斯則對於維基百科發展各種語言版本表示支持,並提到“應該要儘可能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夠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一同努力創造並且充分推廣的高質量之自由百科全書”。不過雖然每個語言版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獨立的功能與作法,但是在其上仍然會有相關組織負責監督維基百科項目的運行,其中包括由元維基負責協調各個維基百科的運作並且提供所有語言版本維基百科重要統計數據的維護工作,另外還有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護維基百科以及與之相關的項目運作。此外元維基也提供了每個維基百科應該都要有之條目的列表,其內容涉及到包括傳記、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科學、技術、食品和數學等主題的基本內容。不過另一方面當某個特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有相關條目的文章時,並不意味著另外一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能有同樣質量的文章內容,例如一些位於美國的小城鎮條目便可能僅有英語版本提供參考。甚至也有些條目或許能夠於與之相關語言的維基百科中創建,但並不意味著便能夠滿足其他語言版本維基百科的“關注度”標準。
絕大多數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其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文章多隻占一小部分,其中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維基百科項目並不允許用戶直接張貼全自動翻譯的文章內容,但是一些維基百科社區也往往鼓勵編輯用戶以人為的方式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而在維基百科項目中如果條目內容也存在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時,便能通過“跨Wiki連結”的技術於同一頁面的左側或右側列表中連結數個不同語言的條目內容。另外在多媒體使用這一部分,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接能夠使用維基共享資源的圖片、聲音與視頻等媒材。
產品服務
版本語言
截止2015年12月維基百科一共有280種語言版本,其中英語超過五百萬,瑞典語、德語、荷蘭語、法語、瓦瑞瓦瑞語、俄語、宿務語、義大利語、越南語和波蘭語這十一個語言版本已經有超過100萬篇條目,快接近百萬的為日語。中文快接近86萬另外還有40多個語言版本的超過10萬篇文章和超過120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有多於10000個條目。其中在所有維基百科計畫中規模最大的語言版本為英語維基百科,英語之後依照條目數量安排的前五名順序分別是荷蘭語維基百科、德語維基百科、瑞典語維基百科以及法語維基百科。而根據Alexa的統計指出,英語維基百科便占所有維基百科累計瀏覽量的54%左右,而剩餘的其他語言版本的瀏覽量由大到小則分別是日語維基百科(10%)、德語維基百科(8%)、西班牙語維基百科(5%)、俄語維基百科(4%)、法語維基百科(4%)和義大利語維基百科(3%)。
由於維基百科是基於網際網路上運行的,因此來自全球各地的貢獻者可能在瀏覽相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時卻使用不同的方言,又或者受到不同國家的習慣用語影響而使得彼此用語出現些微差異。這些差異可能導致條目的文字拼寫或者用法習慣上出現衝突(例如英語用戶就“color”和“colour”等拼法或者是中文用戶的繁簡體轉換問題等等),或者是受到不同地點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使得對於條目內容的觀點不一。另外儘管在各種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之中也有如同“中立的觀點”般普遍施行的方針,然而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仍然必須依照自己主要使用用戶的國家其法律限制,這使得各個維基百科計畫在方針和作法上並非一致。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則是各個維基百科必須依照相關法律限制決定是否能夠根據許可而採納自由內容或者合理使用的內容。
威爾斯則對於維基百科發展各種語言版本表示支持,並提到“應該要儘可能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夠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一同努力創造並且充分推廣的高質量之自由百科全書”。不過雖然每個語言版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獨立的功能與作法,但是在其上仍然會有相關組織負責監督維基百科計畫的運行,其中包括由元維基負責協調各個維基百科的運作並且提供所有語言版本維基百科重要統計數據的維護工作,另外還有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護維基百科以及與之相關的計畫運作。此外元維基也提供了每個維基百科應該都要有之條目的列表,其內容涉及到包括傳記、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科學、技術、食品和數學等主題的基本內容。不過另一方面當某個特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有相關條目的文章時,並不意味著另外一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能有同樣質量的文章內容,例如一些位於美國的小城鎮條目便可能僅有英語版本提供參考。甚至也有些條目或許能夠於與之相關語言的維基百科中創建,但並不意味著便能夠滿足其他語言版本維基百科的“關注度”標準。
絕大多數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其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文章多隻占一小部分,其中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維基百科計畫並不允許用戶直接張貼全自動翻譯的文章內容,但是一些維基百科社區也往往鼓勵編輯用戶以人為的方式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中文維基百科則鼓勵翻譯,但要遵循相應的規定)而在維基百科計畫中如果條目內容也存在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時,便能通過“跨維基連結”的技術於同一頁面的左側或右側列表中連結數個不同語言的條目內容。另外在多媒體使用這一部分,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接能夠使用維基共享資源的圖片、聲音與視頻等媒材。
優良特色
經過一定時間發展的維基百科一般都會產生“優良條目”“特色條目”(各個語言版本代表符號不同,圖為中文維基百科的優良條目和特色條目)。優良條目和特色條目是通過投票選舉產生。大多數特色條目是由優良條目升級達到的。雖然真正100%符合維基百科完美作品的條目實際上並不存在,但特色條目依然是作為該語言維基百科中,通過多數人認可為比一般條目要更為完整、優秀的作品。它們一般是眾多維基人共同協作的甜美果實,也可以是部分人獨立完成的華彩篇章。
傳播媒介
由於維基百科的內容是根據開放式許可來作為許可協定,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重複發表維基百科內的文章,同時重新發布內容時也不需要付費。除了維基百科自身網站之外,維基百科的內容不論是於線上或者是脫機都曾經使用不同媒體來向外發表,這包括有:網站內容:數以千計的“鏡像站點”紛紛再次發布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有些網站甚至也能夠提供維基百科中所引用的參考來源。另外在維基百科推出與移動設備友好界面前,另外有非官方的Wapedia來傳播維基百科的內容。
應用程式:維基百科本身也推出許多於移動設備上運作的應用程式來推廣維基百科的內容,包括Android和iOS等用戶都能夠藉此瀏覽維基百科的條目。
搜尋引擎:一些網際網路搜尋引擎便會藉由Powerset等技術,以在自身搜尋結果中能夠將維基百科的內容列為特殊選項,這其中包括有Bing和DuckDuckGo等。
各式光碟:維基百科已經多次將自身條目集結推出光碟,例如英語維基百科在2006年時推出收錄2000多條條目的《維基百科精選》(WikipediaCDSelection),波蘭語維基百科也推出收錄共有240000篇條目的光碟,而德語和西班牙語等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有類似的計畫。另外維基百科也與英國SOS兒童村(SOSChildren'sVillagesUK)合作、以維基百科的內容為主推出名為“維基百科校園版”(WikipediaforSchools)的CD/DVD系列,並且同樣是以自由、經人工審核且非商業性授權發布,期望光碟中的內容能夠對於英語世界帶來正面幫助。其中光碟所收錄的內容主要是以英國國家課程(NationalCurriculum)作為標準,不過也能夠另外協助連結到維基百科網站上的條目連結,而如果將其以百科全書的形式出版的話預估要有20冊左右。
書籍刊物:許多維基百科的用戶期望能夠將自身的條目內容集結,並且嘗試以傳統出版書籍的方式來推廣。其中包括美國出版公司BooksLLC以及德國出版商VDMPublishing便曾與維基百科進行合作,而自2009年以來包括英語、德語、俄語、法語維基百科的用戶紛紛將自身條目採用隨選列印的方式出版各式書籍刊物。
語義查詢:自2007年開始,DBpedia開始自英語維基百科的“infoboxes”和“頁面分類”提取數據數據,藉由資源描述框架的技術創建可供查詢的語義網計畫。同時直接通過包括SemanticMediaWiki等轉換技術的協助,使得維基百科的數據數據能夠在網站上擴展成為可供閱讀的語句。而這些導往其他網站的數據信息也能夠重新使用於維基百科計畫,除了能夠在同一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文章之中引用,同時也能夠提供信息給其他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使用。
然而維基百科對於其他網站重新使用維基百科的完整條目並非完全鼓勵,特別是反對他人直接通過網路蜘蛛來複製文章內容。然而這些以資料庫轉存儲(Databasedump)技術過去只能夠轉移維基百科的文章內容,一直到2007年以後才有相關技術能夠同時給予圖像轉移的服務。另外數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多設定有“詢問處”的服務,由志願者藉由維基百科內的條目來回答其他網路用戶所提出的各種問題。其中根據《文獻數據工作雜誌》(JournalofDocumentation)的研究員普寧娜·肖傑夫(PninaShachaf)的統計,維基百科其“詢問處”的回答質量大約與一所標準圖書館其諮詢台相當,其中在所有回覆中大約有55%仍有其準確性。
軟體硬體
維基百科所採用的維基軟體版本是由CliffordAdams編寫的UseModWiki(第一版)。2002年1月,維基百科開始在PHPwiki軟體上運行,並使用MySQL資料庫。MagnusManske還特別為維基百科專門寫了很多功能(第二版)。之後不久,隨著人流的增加,網站速度明顯下降,到了幾乎無法編輯文章的地步。對軟體的一些修改只能應付暫時之需。然後LeeDanielCrocker從頭開始重寫了整個程式;從2002年6月開始,一個新的程式開始運行(第三版)。BrionVibber從此開始負責修補及維護程式以及資料庫。所用軟體稱作MediaWiki。2005年1月,維基百科運行在佛羅里達州的39個伺服器。直至2005年9月,伺服器的數量已增至100多個,分布全球四個地方。
審核機制
維基百科是個民主制、精英制、獨裁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內容,由一般的維基人討論、修改,通常為民主的形式。維基百科的系統里同時有資深的維基人擔當管理員,負責清除破壞及封鎖惡意破壞者的帳戶。非常敏感的議題,則由吉米·威爾斯聲明負責。(關於維基百科:重新闡釋開放與中立詳細內容可以閱讀參考資料:[12])維基守則
守則所有參與維基百科工作的參與者都遵守一些基本的守則。這些守則使整個計畫能夠平穩並卓有成效地展開。其中一些守則包括。
首先,參與者擁有不同的意識形態與背景,來自於世界不同的角落。
第二,有一些所有參與者都要遵守的重要的命名常規。
第三,維基百科人使用“討論頁”來討論如何修改文章,而不是在文章中討論。至於一些會影響到很多條目的議題則放在元維基中討論。
第四,首頁有一些不受歡迎的文章嚴格地來講是百科全書的條目。
第五,維基百科社群有許多受廣泛支持的規則必需遵守。其中最受支持的一條規則是:“如果規則讓您感到緊張和有壓力,讓您不想再參與維基,那么就忘掉這些規則,做您自己的事兒吧!”(“Ifrulesmakeyounervousanddepressed,andnotdesirousofparticipatinginthewiki,thenignorethementirelyandgoaboutyourbusiness.”)但令人驚奇的是,雖然如此,維基卻至今依然是一個很有組織、很規範的系統。
處理破壞
與此同時,一些惡意的修改行為也會被限制。對破壞行為進行監督和糾正也並不是什麼難事,用戶只需查看修改的清單就可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發現這些破壞行為,然後點擊撤銷按鈕就可以回到被破壞之前的狀態,這就比較利於維基社區對質量的掌控。
2004年11月1日前一期的《新聞周刊》引用英國艾塞克斯一位維基百科迷(他曾對1000多個詞條的正確性進行網上監督)的話說:“合著百科全書的想法也許是有些瘋狂,但它的自控卻很好。”
參與團隊
媒體基金會
維基百科是由屬於非營利組織的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託管與資助,同時維基媒體基金會還管理包括維基詞典與維基教科書等與維基百科相關的計畫。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經營主要是依賴公眾或者企業的捐贈和補助金,其中重要的捐助者包括有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美國第39任總統吉米·卡特、維珍集團執行長理察·布蘭森爵士、亞馬遜公司創辦人傑夫·貝佐斯、Craigslist創辦人克雷格·紐馬克(CraigNewmark)等。
管理人員
維基百科社區已經創建了“各式各樣的官僚體系”,其中為了能夠有效掌握維基百科中條目的編輯修改動向,使得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陸續由志願擔任管理人員者組織“明確的權力結構”。這些志願協助管理工作的“管理員”往往在維基百科社區中也是擁有良好信譽的編輯用戶,在成為有部分特權的“管理員”之後便擁有能力刪除頁面、封鎖正在被破壞的文章或者是社區嚴重爭執時刪除污辱性對話,甚至也能夠停止違規用戶的編輯權利。不過“管理員”的權力行使者要在於編輯部分的行使,期望能夠阻止用戶對於維基百科的破壞性編輯,而對於普通的編輯用戶實質上並無管轄權力。此外,管理員在決策決定這一方面也並未享有任何特殊權力。
用戶團隊
維基百科是由全球無數志願學者、玩家、學生等等有知識的人共同建築的,該計畫的參與者叫做維基百科人。直至如今,參與者的人數仍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士。事實上,維基百科不能說是一種技術,而是一種創造性運用技術的方式,但對一種先進技術來說,能把它用好其實是最重要的事情。
維基百科本身有三個引人注意的特點,這些特點使維基百科與傳統的百科全書有所區別:
首先,維基百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包含人類所有知識領域的百科全書,而不是一本詞典、線上的論壇或其他任何東西。其次,維基百科允許大眾的廣泛參與,它是一個協作計畫。另外,維基百科是一部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它允許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複製、修改及再發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在這個講究參與性的時代,維基百科這樣的互動學習模式必將發揚光大。
相關信息
版權資訊
維基百科和Wikipedia是非盈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持有的註冊商標,該基金會建立了許多開放內容的計畫。在所有的這些計畫中,都歡迎勇於編輯條目,以協作的方式貢獻您的知識。
所有在維基百科內的文字,以及大部分的圖片(一些圖片如沒有處於公有領域或屬於該國家著作權保護法律規定其保護年份的圖片不能隨意添加在條目內)和其他內容,都是以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定(CC-by-sa-3.0)方式授權。作者能保有其創作內容的所有權,同時本授權讓這些內容能自由的被散布或複製。
維基百科所有的文本內容在GNU自由文檔許可證下發布,它受到自由軟體基金會的領袖、自由軟體運動的先驅理察·斯托曼博士的大力支持;斯托曼博士是少數幾個在維基百科或Nupedia(另一個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計畫開始之前就提出編撰一個自由的百科全書的人士(參見他的論文,TheFreeUniversalEncyclopediaandLearningResource)。
維基百科還允許第三方在不侵犯智慧財產權的前提下自由修改和發布修改版本的作品。這樣做的前提條件是使用者必須遵循GFDL的另一個條款:使用者必須保證自己允許公眾對你的作品擁有同樣的自由。自由獲得,自由複製,甚至自由銷售維基百科,不能獨占所有的權利——維基百科因而被稱為“公眾的百科全書”。
內容授權
維基百科的計畫早在2001年創建時便決定採用原本是為自由軟體設計的GNU自由檔案許可協定,通過Copyleft授權的方式允許文章內容他處再次傳播、藉此創作延伸作品、允許使用在商業用途並且仍由維基百科保有著作權。但是這對於引用維基百科作為參考資料的報告是一個極為糟糕的選擇,原因在於GNU自由文檔許可證文本要求這些引述維基百科的檔案也必須完全遵守GNU自由文檔許可證的授權。2002年12月時知識共享授權(CreativeCommonslicense)首次推出,不同於GNU通用公共許可協定專門為軟體授權所訂定、知識共享授權則是專門用來給予各種設計創作的作品使用。在知識共享授權推出之後,包括許多部落格以及在網路上創作的作品紛紛也採用此一授權發布。但一開始維基百科計畫仍無法直接將許可轉換成為知識共享授權,原因在於GNU通用公共許可協定和知識共享兩種授權內容並不兼容。一直到2008年11月時,自由軟體基金會特別重新修改GNU自由檔案許可協定;這使得維基百科與其姐妹項目在2009年4月時邀請社區成員舉行討論與投票,並且預定在2009年6月時完成更改許可協定的工作。最終維基百科在2009年8月1日時將其條目授權改為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定,同時維基百科的內容也適用於新版本的GNU自由檔案許可協定。
不過對於多媒體檔案來說,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則有各自的處理方法。包括英語維基百科在內的語言版本允許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使用非自由的檔案,不過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則由於主要使用國缺乏相關合理使用依據而禁止,例如日語維基百科便受限於《著作權法》而不得使用非自由檔案。對於使用如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定等自由內容的多媒體檔案,則往往會上傳至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管理的維基共享資源,並且能夠同時提供給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使用。而維基媒體基金會所不允許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檔案,則是由維基百科作為貢獻者所上傳檔案的託管服務,而對於條目內容有關的法律案件維基媒體基金會亦不需負責。
外界評價
正面評價
1、維基百科擁有多個語言版本,可以看到不一樣的觀點。
2、維基百科除了被保護的條目外,其餘的詞條都可以不用註冊就可以編輯,並且保存後直接展現在頁面。
3、維基百科對著作權方面審查較為嚴格,圖片多為用戶自己擁有著作權的作品,很少見到其它網站的水印。
負面評價
管理員
雖然它號稱管理員都是由用戶自己選舉,可以隨時罷免,但是常常因為各種理由或同情難以真正罷免管理員,僅有少數因長期不在維基百科活躍的管理員真正不再擔任管理員。
維基百科的管理員相比其它的線上百科管理員而言擁有極高的許可權,可以封鎖用戶的賬戶和IP位址,並且不能重新創建。管理員有查核用戶是否濫用傀儡的許可權,而普通用戶無法看到查核的細節,這種不公開讓用戶無從申辯。
中文維基百科的管理員有73位,主要來自兩岸三地、日本和美國等地。由於政治見解以及意識形態不同,會對用戶的編輯造成各種各樣的干擾,比如監控某些特定的詞條,一旦用戶修改,管理員就可以馬上知曉,並且利用所謂的「回退不過三」原則,用手中的權利封鎖和他意見不同的用戶。
創建
用戶創建的條目如果被管理員認為包含商業信息可能會被刪除,即便它並不包含商業信息,以及知名度很高。這一點會讓用戶創建條目時的難度加大,一些維基人本身就在某企業工作或某學校上學,卻常常苦於在自己公司/學校網站以外難以找到不含所謂宣傳性的信息的內容,而編輯不了相關條目。
編輯
相比採用可視化編輯的線上百科而言,維基百科更多採用的是代碼編輯方式,可視化編輯器雖然存在,但很不成熟,於是用戶需要經過系統的學習後才能掌握編輯技巧。
審核
維基百科條目雖然可以直接提交到頁面,但會受到管理員、巡查員、回退員甚至其他普通用戶的審查,這雖然方便了用戶,但這也造成了一些人利用這個弱點來故意破壞條目。
內容
維基百科要求用戶編寫的內容必須為自己原創,不能大幅加入受著作權保護的內容(如其他與其著作權協定不兼容的百科全書、各種網路上作者未聲明以他們的著作權協定),就會不適合空閒時間不多的網民參與編輯其內容。
引用
維基百科並不限制引用的資料來源和語言,由於中文的條目可以引用英文的資料來做註解,導致有些資料也會被引用。
部分研究生的論文和某些媒體也會引述維基百科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有些由普通用戶所撰寫。
封鎖事件
中文維基百科的域名於2015年5月19日被關鍵字禁止和DNS污染,從此中國大陸已無法訪問中文維基百科,中文維基百科的域名也無法解析出正確的IP位址,而其他語言的維基百科暫未受到影響,可以正常訪問。
維基媒體基金會姊妹項目
維基媒體基金會(簡稱:維基媒體,英語:Wikimedia Foundation Inc.,簡稱:Wikimedia)是負責維基百科、維基詞典、維基語錄、維基教科書、維基文庫、維基物種、維基新聞和維基共享資源計畫的非營利組織,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註冊。它是由Bomis公司的執行長吉米·威爾斯在2003年6月20日正式宣布成立的。 |
維基百科 | www.wikipedia.org | 2001-01-15 | 一個擁有285種語言、超過2200萬條條目的線上百科全書。 |
元維基 | meta.wikimedia.org | 2001-11-09 | 協調各維基計畫。 |
維基詞典 | www.wiktionary.org | 2002-12-12 | 多語言字典和詞典。 |
維基教科書 | www.wikibooks.org | 2003-07-10 | 教科書和手冊。 |
維基語錄 | www.wikiquote.org | 2003-07-10 | 名人名言的集錦。 |
維基文庫 | www.wikisource.org | 2003-11-24 | 自由的圖書館。 |
維基共享資源 | commons.wikimedia.org | 2004-09-07 | 共享的多媒體資料庫。 |
維基孵育場 | incubator.wikimedia.org | 2006-06-02 | 測試新的維基媒體計畫。 |
維基物種 | species.wikimedia.org | 2004-09-13 | 自由的物種資料庫。 |
MediaWiki | www.mediawiki.org | 2005-08-02 | 為維基百科量身打造的自由免費的wiki套裝程式。 |
Wikimedia Strategic planning | strategy.wikimedia.org | 2009-07-23 | 為所有維基媒體項目制定戰略方針。 |
Wikimedia Usability Initiative | usability.wikimedia.org | 2009-02-04 | |
維基百科測試 Wiki | test.wikipedia.org | 2006-01-13 | 測試MediaWiki的最新版本。 |
維基新聞 | www.wikinews.org | 2004-12-03 | 自由的新聞資源。 |
Wikiversity | www.wikiversity.org | 2006-08-15 | 自由的研習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