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文曲戲是流行於贛、鄂、皖三省邊界的一個有名劇種,以其清新婉約而引人入勝。
起源
文曲戲源於鄂東廣濟(現武穴市)和黃梅太白湖區,流行於鄂、皖、贛三省毗鄰縣市。它歷吏久遠,早在明朝萬曆十一年(1538年)黃梅縣誌就有“以文曲泳贊太白漁歌”的記載。
黃梅始稱調兒,南昌、九江叫做清音,宿松、安慶謂之兒家腔、文南詞,廣濟則稱之為文曲。
歷史
文曲戲的前身是“坐唱”。這種“坐唱”在江西的九江、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詞調兒”、“曲子”;湖北黃梅、廣濟叫做“調兒”、“曲子”;安徽的東至、宿松叫“兒家腔”、“文南詞”。
1980年江西進行民間曲種普查時,取“坐唱”的清雅簡潔、清新婉約之意,並鑒於《德化縣誌》“夜話亭改清音亭”的記載,且考慮與“南昌清音”相呼應,於是將這種坐唱曲種定名為“九江清音”。但這個稱謂並沒有深入民間,很多藝人並不知道“九江清音”是何物,仍然使用民間的舊稱。這種坐唱在清末民初曾盛行一時,到1940年後逐漸衰落。
文曲戲是在1914年前後,由湖北藝人在坐唱基礎上學習漢劇的分行與表演,汲取漢劇音樂並配上鑼鼓登台演出,創造出了改劇種。並且由黃梅、廣濟傳入我省。文曲戲的前身“坐唱”傳入我省的時間更為久遠。
上個世紀九江縣的文曲戲活動十分活躍,全縣先後有業餘文曲戲劇團30多個,九江縣文工劇團曾經在德安、瑞昌、南昌和湖北黃梅等地演出過《寶蓮燈》、《白蛇傳》等劇目,座無虛席。
1976年改團創作了文曲戲《情深如海》,被選為江西赴京調演節目,同年《人民日報》刊登了劇照,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同時播放了節目錄音。1980年該文工團更名為“黃梅戲劇團”後,文曲戲隨之銷聲匿跡。
發展
20世紀30年代,文曲戲在廣濟得到較大發展,職業、半職業戲班達三四十個,各班都有10數人以上規模,還多次出現過廣濟、黃梅兩縣四十五位藝人聯袂登台,連演幾天“會戲”的盛況。
特別是在1937年,廣濟藝人程三愛大膽培養女演員,使文曲戲的聲膛更為豐富多彩,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女藝人查愛香、蔣鳳翠等演唱尤為出色,民眾稱她們為“十萬三”、“八萬五”(意為價高藝絕)。到50年代,職業、半職業戲班達到80多個。
1960年,廣濟縣人民政府組建文曲戲劇軒,文曲戲的唱腔和表演隨之豐富和提高,服裝道具也有了講究,演出質量提升很快,劇團還先後創作和移植了近百個劇目,如創作了現代戲《一把刀》、《兩把竹椅》、《投紅軍》等。
1974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地方戲劇專題節目中進行播放,1985年,文曲戲《蘇文表借衣》獲湖北省首屆戲劇節銀獎。
腔調
文曲戲系由湖北藝人在當地久已流行的坐唱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學習漢劇的行當與表演、音樂並配上鑼鼓而逐漸創立和發展起來的地方戲曲劇種。上世紀20年代,調兒老藝人掛衣登台,演出了由調兒曲目脫胎的《金蓮調叔》、《蘇文表借衣》、《宋江殺惜》、《點藥》和由漢劇移植的《游龍戲鳳》等小戲,受到民眾的歡迎。從而標示著劇種舞台藝術形式的確立。
文曲戲的主要聲腔有【文詞】、【南詞】、【四板】、【秋江】、【平板】。另有多種小調。傳統唱腔兼有板式變化體與曲牌連綴體兩種結構形態。曲調總體風格清雅簡潔、清新婉轉而引人入勝,音樂的抒情性較為突出。其劇種主奏形式,從初期的一把調兒胡(土製的中音胡琴),到之後加入二胡伴奏,使單一的主奏形式發展到複合的主奏形式,劇種的音樂色彩和表現功能大大提高,起到了很好的“舞台烘托,托腔保調”等藝術作用。具有較強的鄂東地域特色。
湖北戲曲、曲藝知識盤點
湖北地方戲曲、曲藝種類繁多。地方戲中最具影響是漢劇、楚劇和荊河花鼓戲。說到地方曲藝:大鼓、漁鼓、三棒鼓,小曲、南曲、碟子曲,當陽扇子戲,恩施有揚琴,文曲數廣濟,善書說得巧,耍耍好稀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