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越劇劇團。1956年元月以原上海新新越劇團為基礎,又由上海越劇院、上海合作越劇團等十六個文藝團體抽調了一批演職人員組建成立。團長高釗琳,副團長許瑞春,演職人員(當時)一百餘人,行當齊全,陣容整齊。著名演員有高釗琳(小生)、許瑞春(老生)、姚月紅(花旦)、曹玉珍(花旦)、胡少鵬(小生)、劉素素(花臉)、胡佩娣(花旦)、胡申棉(花旦)、張明芬(小生)等。編劇導演和各類藝術人才有韓義(編劇、導演)、江上青(編劇)、馬田野、馬賽(導演)、王珠娟(導演)、劉厚德(舞美兼繪景師)、顧志剛(作曲)、羅昌荷(繪景)、俞四九(主胡)、任天喜(鼓板)等。
沿革
“文革”中劇團被解體。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復建制。
1988年撤銷。
成績
1956年該團以《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劇參加了陝西省第一屆戲曲會演,獲得演出一等獎,舞台美術一等獎,音樂一等獎。高釗琳(飾梁山伯)、曹玉珍 (飾祝英台)、許瑞春(飾祝公遠)分別獲得演員一等獎。1959年進京演出《紅梅記》、《狀元打更》等劇,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並親切接見了劇團演員。1964年,越劇《楊立貝》獲得陝西省現代戲調演一等獎。
劇團紮根西安,除為華東各地支援西北地區建設的職工、幹部演出外,曾先後到北京、山西、山東、安徽、河南、四川、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巡迴演出。在上海、江浙一帶頗有影響和雄厚的觀眾基礎。曾榮獲全國先進集體和全國三八紅旗單位等光榮稱號。
該團長期生活在北方地區,在表演藝術上受到北方戲曲藝術的影響。越劇《紅梅記》、《三滴血》、《雙青天》、《紅珠女》等劇目在演出上廣泛吸收了秦腔、豫劇、京劇、川劇等劇種的優秀藝術技巧,豐富了越劇的表演藝術。30多年來,共演出各類劇目150多個。其中《梁山伯與祝英台》、《秦香蓮》、《寶玉與黛玉》、《盤夫索夫》、《孔雀東南飛》、《西廂記》、《紅梅記》、《狀元打更》、《紅珠女》、《情探》等,成為劇團的保留劇目,久演不衰。1979年,劇團為慶祝西安市與日本奈良結為友好城市,創作演出了《阿倍仲麻呂》一劇,歌頌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受到日本友人的讚賞。1980年由青年演員胡佩娣、張明芬主演的大型神話劇《紅珠女》,受到上海文藝界的高度讚賞。
全國越劇劇團盤點
早期越劇小歌班的演出,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往往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自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領銜的小歌班進入上海新化園演出後,在報紙廣告中也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還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如稱衛梅朵、馬阿順為首的戲班為“梅朵阿順班”。1921年9月16日以後,在報紙廣告中才有“紹興文戲”、“越劇”的劇種名稱;戲班則有“堂”、“社”、“班”之稱。 |
走進越劇
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地。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劇演員初由男班演出,後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 |
裘丹莉| 吳素英 | 李玲玉 | 白銀飛 | 何賽飛 | 陳少春 | 楊文蔚 | 何英 | 馬樟花 | 毛佩卿 | 余彩琴 | 樊婷婷 | 傅幸文 | 陳偉萍 | 趙瑞花 | 曹銀娣 | 西安市越劇團 | 章瑞虹 | 顏佳 | 王君安 | 金月樓 | 張琳 | 陳輝玲 | 方雪雯 | 支維永 | 鄭曼莉 | 黃依群 | 俞建華 | 商芳臣 | 金艷芳 | 盛舒揚 | 王志萍 | 陳金蓮 | 謝群英 | 徐銘 | 章海靈 | 顏恝 | 董柯娣| 花旦| 錢愛玉| 王水花| 陳麗俐| 李霄雯| 華渭強| 芳華越劇團| 徐芬芳| 竺小招| 越劇十姐妹| 越劇服裝| 老生| 越劇| 袁雪芬| 袁派| 畢派| 韓婷婷| 婁宇健| 尹派| 尹桂芳| 越劇頭套| 張弓| 竺水招| 金采鳳| 正旦|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 趙志剛| 白玉梅| 趙海英| 畢春芳| 越劇博物館| 張雲霞| 張派| 金派| 姚水娟| 陸錦花| 傅派| 王文娟| 茅善玉| 王派| 范派| 茅威濤| 嵊州| 戚派 | 范瑞娟 | 山河戀| 戚雅仙| 裘愛花| 錢惠麗| 旦角 | 吳鳳花| 楊婷娜 | 舒錦霞| 陸派| 徐派| 呂派 | 齊春雷| 呂瑞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