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杭州黃龍越劇團的演員大多來自浙江周邊地縣及省文藝學校越劇科畢業生。劇團針對所處風景旅遊點這一特殊環境,力求以動態的形式演繹民間傳說、風俗風情。劇團為此作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編排創作了一系列演繹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緣”民俗文化的新劇,努力將民間戲曲藝術和旅遊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劇團挖掘傳統劇目中一系列“緣”文化色彩的精彩片段,如“十八相送”、“紅樓夢”、“送鳳冠”等,根據現代人的口味編排了“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月老圓緣”、“福祿壽禧”等劇目,“緣”文化成了劇團新的藝術創作的主題和靈魂。每天演出2至3場,並推出掛牌、掛名的方式,演到熱烈處請旅客即興參與演出,以遊客可任意點唱等靈活的演出形式,極大地調動了觀戲、品戲的興趣,使中外遊客既飽覽了秀美的景色,又欣賞到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戲曲演出,了解到“緣”文化的內涵和江南越劇的迷人魅力,由此也吸引了大量杭州越迷聚集旗下。劇團的創辦人、團長朱燕燕,副團長汪秀華,隊長俞美華,副隊長周燕義。
劇團發展
一、抓素質。年輕演員四處拜師學藝,省內許多專業大劇團和藝術院校里留下了她們勤學的身影。在老前輩沈祖安先生熱心牽線下,6位主要演員孟科娟、呂蘭芳、周燕、王小燕、王杭娟、孫建紅分別拜越劇表演藝術家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戚雅仙、畢春芳為師,並得其真傳,使演出質量有了整體的飛躍。全體演員現都已具有初、中、高級專業職稱。二、抓管理。劇團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了達到專業劇團藝術水準的辦團方針與嚴格的規章制度,實行了一整套周密細緻的考核方法,把演員每天的演出場次、演出質量、公益勞動、衛生保潔、勞動紀律等事項一一打分,並與當月工資、福利、獎金牢牢掛鈎,做到獎罰分明,從而大大調動了演員們的工作熱情和鑽研藝術的積極性。在專業上對演員嚴格要求,使之樹立敬業精神,在生活上對她們悉心照顧,使劇團形成不論三九寒天還是炎熱酷暑,不論台下觀眾多少,都同樣一絲不苟演出的好颱風。
三、抓本子排新戲。為了充分展示越劇的藝術魅力,劇團精心挑選劇本,邀請省市著名導演及主創人員共同合作,排練演出了新編歷史戲《出宮回宮》、《唐伯虎點秋香》及傳統戲《血手印》、《紅絲錯》等多台劇目。
黃龍越劇團已經發展成為弘揚越劇藝術、蜚聲江南的一個越劇陣地。據統計,10年來劇團已接待中外觀眾累計達700多萬人次,平均每年演出達1000多場次。受到國內外觀眾的普遍喜愛和讚揚,得到了文藝界領導、老前輩、專家們的支持和肯定。劇團和演員也獲得了許多榮譽:1994年獲全國小百花越劇會演優秀演出獎;1996年獲“紅豆杯”全國企業舞蹈比賽創作一等獎、表演金獎;同年赴香港參加國際旅遊文化交流展示會演出,受到來自世界各地代表的好評;1996年參加長沙舉行的中國第四屆“映山紅”民間戲劇節大賽,新編歷史劇《出宮回宮》獲得七項一等獎,轟動古城長沙;1998年晉京匯報演出獲得首都觀眾的歡迎和專家的一致肯定,受到文化部部長的接見,並在文化部專題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主要演員孟科娟獲演員個人一等獎和第1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戚派花旦王杭娟獲得省“戲曲明星獎”和省“越劇新十姐妹”之一的稱號,後獲第二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央電視台拍攝了專題風情片《鄉音》和《聽戲黃龍洞》。杭州黃龍越劇團已成為綻開在西子湖畔的一朵璀璨奪目的越劇之花。
全國越劇劇團盤點
早期越劇小歌班的演出,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往往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自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領銜的小歌班進入上海新化園演出後,在報紙廣告中也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還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如稱衛梅朵、馬阿順為首的戲班為“梅朵阿順班”。1921年9月16日以後,在報紙廣告中才有“紹興文戲”、“越劇”的劇種名稱;戲班則有“堂”、“社”、“班”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