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1954年,她在北京演出《紅樓夢》。首場演出後,全場掌聲雷動,在觀眾的極力要求下,她多次返場謝幕,場面極為感人。《紅樓夢》在京一炮打響,盛況空前。幾天后,歐陽予倩與她單獨切磋了《葬花》一折,將自己的心得體驗傾囊而授。
1959年,她主演的《孟麗君》取得了巨大成功,引起首都文藝界的重視和極大興趣。蓋叫天曾在後台等候向她祝賀;田漢看戲後連聲贊好並請她去座談。周恩來總理也親臨長安戲院觀看了演出,勉勵她:“北方只有一個越劇團,你要好好為越劇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後來,梅蘭芳也邀請她演出專場,舉辦了座談會。
1960年,她主演了原創劇《文成公主》,獲得郭沫若、田漢、翦伯贊、冰心等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廣泛好評與讚賞。十世班禪也觀看了演出。應國務院邀請,她在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領導演出了專場。
十年浩劫期間,她被下放工廠勞動。1978年,鄧小平同志來津視察工作,接見了裘愛花等市戲劇界代表。她深受鼓舞,奔走呼籲恢復越劇團。由於她的努力爭取,“天津市越劇團”於1979年正式恢復。
1987年,年逾花甲的裘愛花與袁世海、丁至雲、王玉罄、馬三立等著名藝術家一起,為“天津市平房改造工程”舉行聯合義演,李瑞環同志對她給予高度讚揚,並頒發了榮譽證書。
她在長期的戲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用辛勤的汗水和滿腔的熱情,澆灌著廣大觀眾喜愛的“南國之花”——越劇。她的奉獻精神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她在舞台上塑造的一個個感人至演的藝術形象,給天津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曾任職務
她曾任原天津市越劇團主要領導職務、市表演藝術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演員、市人民代表、市文聯委員、全國劇協會員、市劇協理事,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被評為市勞動模範,1965年應邀出席天安門國慶觀禮。
她和全團演職員的多年努力,實現了“南花北移”,為越劇藝術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不僅使越劇在祖國的北方紮下了根,而且培養了眾多對越劇感情深厚的北方觀眾。天津越劇“南花北移”創始人之稱,裘愛花當之無愧。
走進越劇
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地。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劇演員初由男班演出,後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 |
裘丹莉| 吳素英 | 李玲玉 | 白銀飛 | 何賽飛 | 陳少春 | 楊文蔚 | 何英 | 馬樟花 | 毛佩卿 | 余彩琴 | 樊婷婷 | 傅幸文 | 陳偉萍 | 趙瑞花 | 曹銀娣 | 西安市越劇團 | 章瑞虹 | 顏佳 | 王君安 | 金月樓 | 張琳 | 陳輝玲 | 方雪雯 | 支維永 | 鄭曼莉 | 黃依群 | 俞建華 | 商芳臣 | 金艷芳 | 盛舒揚 | 王志萍 | 陳金蓮 | 謝群英 | 徐銘 | 章海靈 | 顏恝 | 董柯娣| 花旦| 錢愛玉| 王水花| 陳麗俐| 李霄雯| 華渭強| 芳華越劇團| 徐芬芳| 竺小招| 越劇十姐妹| 越劇服裝| 老生| 越劇| 袁雪芬| 袁派| 畢派| 韓婷婷| 婁宇健| 尹派| 尹桂芳| 越劇頭套| 張弓| 竺水招| 金采鳳| 正旦|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 趙志剛| 白玉梅| 趙海英| 畢春芳| 越劇博物館| 張雲霞| 張派| 金派| 姚水娟| 陸錦花| 傅派| 王文娟| 茅善玉| 王派| 范派| 茅威濤| 嵊州| 戚派 | 范瑞娟 | 山河戀| 戚雅仙| 裘愛花| 錢惠麗| 旦角 | 吳鳳花| 楊婷娜 | 舒錦霞| 陸派| 徐派| 呂派 | 齊春雷| 呂瑞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