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華東越劇實驗劇團,伊兵任團委會主任,劉厚生、鍾林任副主任,袁雪芬任團長,黃沙任副團長,凌映任教導員,鍾泯任編導隊長,吳小樓任演員隊長,陳捷任樂隊隊長。1951年3月,劇團歸屬華東戲曲研究院。是年8月1日,東山越藝社大部分成員加入。華東戲曲研究院副院長袁雪芬兼任團長。任命范瑞娟、傅全香為副團長,凌映任秘書主任。
主要演員
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張桂鳳、吳小樓、陸錦花、魏小雲、呂瑞英、金採風、陳少春等。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華東地區第一個國營戲曲劇團。上級賦予該團的任務是,要在戲曲界的“戲改”中起典型示範作用。
劇目
劇團成立後即下工廠、農村和部隊演出。創作排演了《柳金妹翻身》、《父子爭先》等現代劇。對傳統劇目《借紅燈》進行推陳出新。在1952年全國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和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參加演出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西廂記》、《盤夫索夫》、《打金枝》、《技術員來了》等劇目,均獲得多項獎勵。《梁山伯與祝英台》還拍攝成彩色越劇藝術影片。1954年初,前身為玉蘭劇團的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文工團越劇隊,劃歸華東戲曲研究院建制,成為華東越劇實驗劇團二團,胡野檎任團長。主要演員有徐玉蘭、王文娟、丁賽君、徐慧琴、錢妙花、周寶奎等。該團演出的《西廂記》和《春香傳》,亦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獲得了多項獎勵。1955年3月,華東戲曲研究院撤銷,在華東越劇實驗劇團一團、二團的基礎上建立了上海越劇院。
全國越劇劇團盤點
早期越劇小歌班的演出,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往往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自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領銜的小歌班進入上海新化園演出後,在報紙廣告中也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還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如稱衛梅朵、馬阿順為首的戲班為“梅朵阿順班”。1921年9月16日以後,在報紙廣告中才有“紹興文戲”、“越劇”的劇種名稱;戲班則有“堂”、“社”、“班”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