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

中國海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縮寫:PLAN或PLA Navy)艦艇前綴:CNS或PLAN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海上武裝力量,海上分支。中國海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以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為主體,其主要任務是獨立或協同陸軍、空軍防禦敵人從海上的入侵,保衛領海主權,維護海洋權益。其作戰部隊——除了海軍總部直轄外,分布於北海、東海、南海三支艦隊中。海軍是海上作戰的主力,具有在水面、水中、空中作戰的能力。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新型航空母艦、新型驅逐艦、新型潛艇、新型戰鬥機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備,以及與其相配套的新型飛彈、魚雷、艦炮,電子戰裝備等武器系統陸續交付使用。現在,人民海軍已擁有航空母艦、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飛彈護衛艇、飛彈快艇、獵潛艇、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等主戰艦艇,質量不斷提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現已裝備了轟炸機、巡邏機、電子干擾機、水上飛機、運輸機等勤務飛機。海防飛彈形成系列,不僅有岸對艦飛彈、艦對艦飛彈,還有艦對空飛彈、空對艦飛彈、空對空飛彈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現役軍人約24萬人,艦船300餘艘,飛機600餘架,現役艦艇總噸位僅次於美國,是西太平洋地區最大規模的海上武裝力量。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中國海軍鞍山艦中國海軍鞍山艦
早期的海軍編隊早期的海軍編隊
朱德視察撫順艦朱德視察撫順艦
領導人視人民海軍第一型飛彈驅逐艦領導人視人民海軍第一型飛彈驅逐艦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在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1949年3月24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熱烈慶祝“重慶”號巡洋艦官兵起義,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1949年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奉中央軍委命令,到達江蘇省泰州白馬廟鄉,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接受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組建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白馬廟鄉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人民海軍從此誕生。1989年3月,中央軍委批准確定1949年4月23日為人民海軍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軍領導機關在北京成立,這是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和指揮的海軍部隊最高領導機關,肖勁光任司令員,劉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為副司令員,羅舜初為參謀長,後相繼組建了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1953年2月,毛澤東主席視察海軍艦艇部隊,為五艘艦艇寫下了五張同樣的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50年來,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人民海軍不斷發展壯大。陸續組建了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五大兵種體系。
1971年,我國自行研製的飛彈驅逐艦,完成了多次科學實驗和對外出訪任務。1978年開始,人民海軍進入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科學地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及其發展趨勢,領導我軍建設完成了戰略性的轉變。鄧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海軍建設的根本要求。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新形勢下的海軍建設與發展更予以高度重視,號召要“建設祖國的海上長城”。
1995年10月,軍委主席江澤民等軍委領導集體視察海軍部隊、觀看海上演習並作重要指示,進一步為新時期的海軍建設指明了方向,使海軍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人民海軍在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和支持國家海洋事業發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為了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海軍先後出動艦船20多萬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搶險救災、護漁護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運輸和海洋工程建設、進行海洋測量和海洋大氣觀測、建設無線電導航系統和其他各種助航標誌等任務,為國家海上交通、海洋開發建設事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近20多年來,人民海軍還參加搶險救災12000多次,援救人員6萬多人次,救助國內外遇險船隻7600多艘。
2008年12月26日,南海艦隊派出艦艇編隊赴亞丁灣打擊索馬里海盜。此為中國海軍首次向海外投送兵力。
2009年4月23日,中國海軍在青島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軍60六十周年閱兵式,並邀請14國21艘軍艦參與閱兵儀式。
2011年利比亞內戰爆發,正在亞丁灣執行打擊海盜行動的海軍護航編隊,奉命執行在利比亞的撤僑任務。
2011年8月10日,中國海軍首艘航母(蘇聯未完成航母瓦良格號續建而成)出海進行航行試驗,主要測試其動力輸出系統
2012年9月25日,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號(蘇聯未完成航母瓦良格號續建而成)正式入役。
2013年7月14日,日本防衛省稱5艘中國海軍艦艇和16艘俄羅斯海軍艦艇,於當日通過了位於日本北海道和俄羅斯薩哈林島之間的宗谷海峽,從日本海駛向太平洋。中俄艦艇沒有進入日本領海,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通過這一海峽。
2014年7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俄羅斯海軍在東海舉行海上協作-2014聯合演習
2014年9月20日解放軍海軍反海盜護航編隊訪問伊朗阿巴斯軍港,為史上首次中國艦隊訪問伊朗也是首次停靠波斯灣沿岸。

歷任領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歷任司令員

姓名 在任時期 軍銜
張愛萍 1949年4月23日至1950年4月14日 上將
蕭勁光 1950年4月14日至1980年1月 大將
葉飛 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 上將
劉華清 1982年8月至1988年1月 上將
張連忠
1988年1月至1996年11月 海軍上將
石雲生
1996年11月至2003年6月 海軍上將
張定發
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 海軍上將
吳勝利 2006年4月至今 海軍上將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歷任政治委員
姓名 在任時期 軍銜
張愛萍 上將
蘇振華 1957年2月-1967年6月 海軍上將
李作鵬 1967年6月-1971年9月 海軍中將
蘇振華 1973年3月-1979年2月 海軍上將
葉飛 1979年2月-1980年1月 上將
李耀文 1980年10月-1990年4月 海軍上將
魏金山
1990年4月-1993年11月 海軍上將
周坤仁
1993年11月-1995年7月 海軍上將
胡彥林
2003年6月-2008年7月 海軍上將
劉曉江
2008年7月至2014年12月 海軍上將
苗華
2014年12月至今 海軍中將

主要艦艇

型號 數量 服役時間
遼寧號航空母艦(001型) 1艘 2012年9月25日
052D型驅逐艦 1艘服役,1艘海試,4艘下水 2014年3月21日
052C型驅逐艦 6艘 2005年10月18日
052B型驅逐艦 2艘 2004年7月15日
052型驅逐艦 2艘 1994年5月8日
051C型驅逐艦 2艘 2006年11月28日
956型驅逐艦 4艘 2000年2月11日
051B型驅逐艦 1艘 1999年4月
051型驅逐艦 7艘 1971年12月31日
054A型護衛艦 18艘入役,2艘海試 2008年1月3日
054型護衛艦 2艘 2005年2月18日
056型護衛艦 18艘入役,4艘海試 2013年3月12日
053型護衛艦 28艘 1975年12月31日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入艦 1艘服役,1艘海試,2艘在建 2013年5月24日
071型船塢登入艦 3艘服役,1艘下水 2007年11月30日
072型登入艦 38艘 1978年
094型核潛艇 4艘 2006年
093型核潛艇 6艘 2007年
092型核潛艇 1艘 1983年
091型核潛艇 3艘 1974年8月
039A型潛艇 12艘服役,1艘測試,1艘在建 2005年
基洛級潛艇 12艘 1994年11月15日
039型潛艇 13艘 1994年
035型潛艇 16艘 1974年4月
032型潛艇 1艘 2012年10月16日

海軍艦隊

北海艦隊

海軍三艦海軍三艦

北海艦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之一,其前身為華東解放軍海軍支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最早的海軍部隊。是中國海軍唯一擁有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的隊伍。司令部設于山東省青島市。下轄青島基地(轄威海、膠南水警區)、旅順基地(轄大連、營口水警區)、葫蘆島基地(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其中葫蘆島基地為核潛艇母港。北海艦隊負責黃海、渤海的防務,主要任務就是守衛北京的海上門戶

東海艦隊

成立於1949年4月23日,最初以上海作為基地。現司令部設在浙江寧波。下轄上海基地(轄連雲港、吳淞水警區)、舟山基地(轄定海、溫州水警區)、福建基地(轄寧德、廈門水警區)。東海艦隊負責台灣海峽南端(廣東南澳島至台灣貓鼻頭連線)以北、連雲港以南的東海和黃海海域的防務。

南海艦隊

司令部設在廣東湛江。下轄湛江基地(轄湛江、北海水警區)、廣州基地(轄黃埔、汕頭水警區)、榆林基地(轄海口、西沙水警區)。南海艦隊負責台灣海峽南端(廣東南澳島至台灣貓鼻頭連線)的西南方向海域,包括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防務,維護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權益和島嶼的防衛。

軍艦命名

巡洋艦以上:國務院特別命名。
巡洋艦:以行政省(區)或直轄市命名。
驅逐艦:以大、中城市命名。
護衛艦:以中小城市命名。
補給艦:以湖泊命名。
核潛艦:以“長征”加序號命名。
常規飛彈潛艦:以“遠征”加序號命名;
常規魚雷潛艇:以“長城”加序號命名;
掃布雷艦:以“”命名;
獵潛艇:以“”命名;
船塢登入艦、坦克登入艦:均以“山”命名。
步兵登入艦:以“”命名;
訓練艦:以人名命名。
輔助船艇:以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再加序號命名。

直屬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直屬的軍事院校有八所,分別是:
海軍指揮學院
海軍工程大學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海軍潛艇學院
海軍兵種指揮學院
海軍飛行學院
海軍蚌埠士官學校

海軍記事

戰鬥經歷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自組建後,在國共內戰與對外海戰中有所參與
國共內戰戰役
1955年一江山島戰役:海軍取得勝利,攻下一江山島。
1958年料羅灣海戰:發生於1958年9月2日,亦稱為九二海戰,屬於八二三炮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
1965年東引海戰:東引海戰發生在1965年5月1日,又叫“五一東引海戰”,為台軍與解放軍的海上衝突。
1965年烏丘海戰:烏丘海戰系發生於1965年11月13日至11月14日之衝突,是台軍在運輸傷患途中與人民海軍發生小型軍力駁火衝突。台臨淮艦沉,山海艦傷。
主要對外戰役
1974年西沙之戰:海軍擊退侵犯的越南海軍,成功守護西沙群島領土完整
1988年赤瓜礁海戰:海軍擊敗越南海軍,收復南沙群島永暑礁、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共6個島礁。

海軍出訪

艦隊艦隊
官兵官兵
閱兵閱兵

1985年中國軍艦首次走出國門以來,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已經29次走出國門,訪問了30多個國家,出訪官兵一萬餘名,出訪艦船60多艘次。
1985年11月16日至1986年1月19日,時任東海艦隊司令員聶奎聚率領“合肥”號飛彈驅逐艦和“豐倉”號遠洋綜合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首次出訪巴基斯坦喀拉蚩港、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孟加拉國吉大港。
1989年4月18日,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鄭和”號訓練艦及艦員、實習學員250人由北海艦隊司令員馬辛春海軍中將率領,對美國夏威夷進行了友好訪問。
1990年12月5日至28日,海軍副參謀長張予三任指揮、大連艦艇學院院長姜可續任副指揮,率海軍“鄭和”號訓練艦,從湛江港啟航,對泰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問。
1993年10月15日至12月14日,海軍“鄭和”號訓練艦,在海軍大連艦艇學院院長陳慶季少將率領下,由湛江港出發,沿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路線訪問了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印度、泰國等南亞四國。這次訪問歷時60天,航程12000海里。“鄭和”艦創造了人民海軍首次單艦跨越兩大洋和首次外訪最多的記錄。
1994年5月17日至30日,中國海軍編隊對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進行友好訪問,是中國海軍首次訪問俄羅斯。
1995年8月15日至21日,為參加印度尼西亞獨立50周年紀念活動,人民海軍168艦、548艦和615艦組成編隊,抵達印尼丹絨不碌港訪問。此次活動,共有20多個國家的49艘軍艦參加。這也是我人民海軍首次參加國際海軍多邊友好交往活動
1995年8月31日,時任東海艦隊司令員楊玉書中將率“淮北”號飛彈護衛艦訪問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參加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慶祝活動。
1996年7月26日至30日,中國海軍112“哈爾濱”號飛彈驅逐艦在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張定發少將的率領下到達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參加俄羅斯海軍創建300周年紀念活動。
1997年2月20日,中國海軍“哈爾濱”號飛彈驅逐艦、“珠海”號飛彈驅逐艦、“南倉”號補給艦編隊處罰美國夏威夷和聖迭戈、墨西哥阿卡普爾科、秘魯卡亞俄和智利瓦爾帕萊索四國五港。編隊歷時98天,航程2.4萬多海里,跨越太平洋,進行歷史性的遠航,這是人民海軍首次對美洲大陸的友好訪問。
1997年2月27日至3月30日,人民海軍113號驅逐艦及542號護衛艦編隊從上海出發,前往東南亞,對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三國進行友好訪問。此次出訪,編隊先後跨越東海、台灣海峽、南海、泰國灣、新加坡海峽、馬六甲海峽、馬尼拉海峽等海域,總航程近7000海里,為海軍積累了更多的遠航經驗。
1998年4月9日至5月27日,人民海軍“青島”號驅逐艦、“世昌”號訓練艦、“南倉”號補給艦編隊,在北海艦隊副參謀長韓芳潤少將率領下,從青島啟程,前往紐西蘭、澳大利亞、菲律賓馬尼拉進行訪問,並參加菲律賓獨立一百周年慶典活動。此次出訪是中國海軍軍艦第一次訪問大洋洲國家。
2000年8月20日至10月11日,人民海軍北海艦隊“青島”號飛彈驅逐艦、“太倉”號綜合補給艦,執行處罰美國、加拿大任務,橫跨太平洋,先後到訪了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西雅圖的埃弗里特港,以及加拿大的維多利亞港,遠航往返13400餘海里。
2001年5月2日至6月14日,人民海軍“哈爾濱”號飛彈驅逐艦、“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編隊訪問了巴基斯坦、印度兩國。
2001年8月23日,人民海軍“深圳”號驅逐艦、“豐倉”號綜合補給艦編隊對歐洲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四國進行了首次訪問。此次航行,是人民海軍編隊第一次通過蘇伊士運河,第一次進入地中海,也是第一次訪問這四個國家
2001年9月16日至10月30日,由“宜昌”號飛彈護衛艦和“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駛離廣東湛江軍港,訪問澳大利亞、紐西蘭。
2002年5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進行了首次環球航行。在時任北海艦隊司令員丁一平中將的率領下,“青島”號飛彈驅逐艦、“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訪問了新加坡、埃及、土耳其、秘魯、法國等五大洲10個國家及港口。
2002年5月6日至13日,中國海軍由“嘉興”號、“連雲港”號飛彈護衛艦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駛離上海吳淞軍港,應邀前往韓國仁川進行友好訪問。這是中國海軍首次訪問韓國。
2003年10月15日,“深圳”號飛彈驅逐艦,“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編隊離開湛江,前往美國關島、新加坡和汶萊三國訪問。
2005年11月8日,南海艦隊副司令員韓林枝少將率領“深圳”號飛彈驅逐艦、“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訪問巴基斯坦喀拉蚩港、印度科欽港和泰國梭桃邑港。
2006年8月,北海艦隊副司令員王福山少將率領“青島”號飛彈驅逐艦和“洪澤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訪問了美國、加拿大、菲律賓,並首次與美國舉行了第一階段海上聯合搜救演習。
2007年2月,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支隊長邱延鵬大校率“連雲港”號護衛艦和“三明”號護衛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參加了在巴基斯坦喀拉蚩舉行的“和平-07”多國海上聯合軍演。這是中國首次派艦艇參加多邊海上聯合軍演,並採取作戰艦艇無補給艦伴航的方式進行遠洋航行。
2007年7月24日,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從海南三亞起航,前往俄羅斯英國西班牙法國4國進行友好訪問。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飛彈驅逐艦--“廣州”號飛彈驅逐艦首次執行編隊出訪任務,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首次訪問了俄羅斯聖彼得堡港。
2007年9月10日,海軍北海艦隊“哈爾濱”號飛彈驅逐艦和“洪澤湖”號綜合補給艦在編隊指揮員、北海艦隊副參謀長張學增少將的率領下,先後出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2007年11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深圳”號飛彈驅逐艦駛過日本首都東京的彩虹橋。當地時間28日上午9時30分,“深圳”號飛彈驅逐艦抵達東京,開始對日本進行首次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
2009年8月5日由海軍第二批赴索馬里護航編隊“黃山”號飛彈護衛艦和“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海軍南海艦隊副政委王世臣少將率領下,抵達巴基斯坦喀拉蚩港,應邀對巴基斯坦進行為期3天的友好訪問。
2009年8月8日,海軍第二批赴索馬里護航編隊167“深圳”艦抵達印度科欽港,開始為期3天的友好訪問。
2009年12月4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澄海”號和“潮陽”號飛彈護衛艇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4日上午抵達越南海防市,開始對越南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
2009年12月14日至17日,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舟山”艦、“徐州”艦返航途中分別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後停靠中國香港,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市民熱烈歡迎,共接待了7000餘名香港市民登艦參觀。
2010年3月25日至30日,海軍第四批護航編隊“馬鞍山”艦、“千島湖”艦對阿聯阿布達比港進行了訪問,這是中國海軍首次訪問阿聯;4月13日至17日,“馬鞍山”艦、“溫州”艦和“千島湖”艦對菲律賓馬尼拉港進行訪問。
2010年7月26日至9月7日,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廣州”艦、“巢湖艦”艦圓滿完成對埃及亞歷山大港、義大利塔蘭托港、希臘達比雷埃夫斯港、緬甸仰光迪洛瓦港的友好訪問,並停靠新加坡樟宜港。
2010年11月27日,中國海軍第六批護航編隊抵達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開始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這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訪問沙特。12月7日,編隊所屬“蘭州”艦抵達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參加斯里蘭卡海軍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12月9日,編隊所屬“崑崙山”艦、“微山湖”艦抵達巴林麥納麥港,開始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27日,抵達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開始對印尼進行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
2011年4月26日-5月由第七批護航艦隊“舟山”艦、“徐州”艦組成的中國海軍出訪艦艇編隊,在結束對坦尚尼亞、南非、塞席爾非洲三國友好訪問回國途中,停靠新加坡共和國樟宜港。
2013年05月10日,經中央軍委批准,海軍首支艦載航空兵部隊今天在渤海灣畔正式組建,人民海軍戰鬥序列又增添一支新型主戰力量,標誌著航母部隊戰鬥力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出席組建大會並授予軍旗。艦載航空兵部隊作為航母戰鬥力建設的核心部分,是海軍新型作戰力量建設的代表和海軍戰略轉型的先鋒,在發展航母事業、建設強大海軍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歷史沿襲

古代

鄭和船隊鄭和船隊

1、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鄭和船隊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經過南海、東太平洋、印度洋,到達東南亞、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訪問了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深了大明帝國和南海(今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史稱鄭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蘇州瀏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鄭和艦隊宣揚了明朝國威,擴展海外貿易,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繫,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並且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繫,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這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在沒有此類的壯舉。
鄭和船隊是鄭和下西洋所組織的遠航船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規模的遠航船隊,也是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艦隊。鄭和船隊由200餘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將士二萬餘名,規模宏大,人員眾多,組織嚴密。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遠航船隊。鄭和船隊規模之大、船舶種類和數量之多是史無前例的。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寶船,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打過幾次漂亮的仗,全殲了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盜集團,把海盜全數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領陳祖義被俘,後來押回首都正法。這是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盜,這一仗打得並不簡單。
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中國海軍匹敵。”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首先,人數多,鄭和下西洋的人數,史料上有明確記載的有4次。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約明朝軍隊5個衛,每個衛5000-5500人;從已經看到的《武職簿》,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
其次,船隊編制,鄭和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就是現在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入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
明帝國鄭和船隊,在數量規模上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在噸位體積上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在裝備上更是世界一流的,在航海技術、通訊指揮和人員編制等多個方面都是世界領先的。所以美國學者路易斯·麗瓦塞斯稱鄭和船隊是“一支舉世無雙的艦隊”,這樣的美喻,也只有鄭和船隊當之無愧。鄭和船隊完整地展示了明帝國的實力,當時南洋、西洋諸國看到它的身影,無不顯示出對明帝國富裕、強大的嚮往。

明朝水師明朝水師

2、曾經世界第一的中國明朝海軍——明朝水師
據統計,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朝水師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只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
3、明正德16年(1521年)由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指揮的在屯門地區抗擊佛朗機(中國古代指葡萄牙)人發動的海戰(史稱屯門海戰)。是中國第一次抗擊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戰役,以明朝的獲勝而告終。
4、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在廣東西草灣明朝水師與佛朗機(中國古代指葡萄牙)海軍發生了一場海戰——西草灣之戰(或茜草灣之役),以明海軍勝利告終,葡萄牙人逐漸放棄武力侵華之野心。
5、明朝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1598年),在明朝萬曆抗倭援朝戰爭中中朝兩國水師同日本水師,在朝鮮半島露梁以西海域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海戰(史稱露梁海戰)。最終全殲日本艦隊,這次戰役給侵朝日軍以殲滅性重大打擊,打得日本200年國力一蹶不振,對戰後朝鮮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6、1633年7月,[8]荷蘭台灣總督普特曼斯率領十三艘荷蘭戰艦,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對明朝沿海發起了進攻。荷蘭人提出中國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貿易,只能與荷蘭人單獨貿易,否則將繼續開戰,此無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絕,參戰的荷蘭艦隊以及荷蘭招攬的50多艘海盜艦隊全軍覆沒。料羅灣海戰是荷蘭人在遠東空前的慘敗,明朝艦隊最終奪取了從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當時凡航行在東亞地區的船隻,都必須花錢購買明朝的令旗,否則將被攔截。從此荷蘭人每年向明朝船隊繳納12萬法郎的進貢,才可以保證在遠東水域的安全。這對當時歐洲的海上霸主來說,無疑是一種羞辱
7、南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三月,南明抗清名將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后直取台灣。南明永曆十六年,公元1662年,侵略軍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籤了字。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我國神聖領土台灣

近代

近代海軍近代海軍
杭州號杭州號
近代軍艦近代軍艦

1、19世紀40年代初,林則徐、魏源首先提出仿製西洋船炮的主張,並將其歸納為“師夷長技以制夷”;
2、60年代初,清政府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萌發了仿效西方堅船利炮,創辦近代海軍的構想;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李泰國等先後建議購買外艦建立艦隊,得到清政府允準;1862年(清同治元年),李泰國在英國購艦船7艘,與英國海軍上校阿思本密謀企圖控制中國海軍,遭到清朝官員抵制,此一購艦建軍的計畫破產,李泰國離職;
3、1865年,清政府創辦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次年創辦福建船政局,打算通過發展造船工業,創建近代海軍;
4、1866年,在左宗棠、沈葆楨的操辦下,中國近代第一所高等院校船政學堂在福州誕生,初名“求是堂藝局”,左宗棠還為船政學堂制訂了“校規”,學生食宿免費,公費醫療,每月給銀四兩,學習期為5年,政府安排工作;當年12月23日,船政學堂首次開考招生105名,最先設立的專業是駕駛,招生不分滿漢,年齡初設為12-16歲,後又寬限為20歲。1867年1月6日,船政學堂正式開學,而校址暫設在福州城內定光寺、仙塔街,又招收造船專業。學堂採用法國教育體制,把船舶工程學校與海軍學校合二為一,是一所按技術分設專業的近代高等院校。前學堂學製造,採用法國軍港士官學校的科目訓練;後學堂學駕駛,採用英國海軍的培養方法訓練。在此後的40多年裡,船政學堂共畢業學生510名,選送出國留學生四批及零星派出共111人。船政學堂在初創時以洋教習為主,與日意格等外籍教師簽訂了“五年內包教包會”的協定。洋教習薪水為月200兩白銀以上,至有千兩,高出當時沈葆楨俸祿400兩,外教並享有報銷回國路費等福利。(源出:福建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船政研究專家沈岩所著的《船政學堂》)
5、1867年,前江蘇布政使丁日昌首先提出建立“北洋、中洋、南洋”三支輪船水師的構想,無事出洋梭巡,有事則一路為正兵,兩路為奇兵,聯合作戰;
6、廣東於1867年前後從英法等國購買炮艦數艘;福建憑藉福建船政局的造船能力,艦船實力初期發展較為迅速;
7、1870年,福建船政局設“輪船統領”(後改稱“輪船總統”),由駐節廈門的福建水師提督李成謀兼任,負責其艦船的操巡事宜。次年制訂《輪船出洋訓練章程》和《輪船營規》。
8、1874年日本藉口琉球漁民被殺,派兵登入台灣,船政大臣沈葆楨率福建所屬軍艦前往台灣布防,牽制日軍,但未正式交戰;此事件為清政府敲響從速建立正式海軍的警訊,在奕劻,丁汝昌,李鴻章推動下,清政府決定以穩固海防為國防重點,準備建立水師;
9、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下令由沈葆楨、李鴻章分別籌建南北洋水師,每年撥付經費400萬兩白銀,由南北洋分用;為迅速見成效,且為重點防禦日本,清政府採納沈葆楨建議,優先重點發展北洋水師;
10、南洋海軍於1879年5月由沈葆楨等奏設“海外兵輪船統領”,以後又稱“南洋兵輪船總統”,由江南提督或長江水師提督兼任。1879年7月4日,福建水師成立,為中國最早成軍的近代海軍力量;到中法戰爭前,福建水師共有軍艦15艘,排水量近1.8萬噸,其中有福建船政局製造的“開濟”和從德國購買的“南琛”、“南瑞”3艘巡洋艦;木殼巡洋艦“揚武”號是船政局於1872年製成的巡洋艦,為旗艦;艦隊多為木殼艦;
11、1875年,命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創設北洋水師。通過總稅務司赫德向英國訂造4艦炮船,開始清朝海軍向國外購軍艦的歷史;
12、19世紀70年代後,清朝海防重心北移,廣東水師力量只能靠地方維護,逐漸衰落;
13、1879年,向英國訂造巡洋艦揚威、超勇;次年,北洋水師向德國船廠訂造鐵甲艦定遠、鎮遠;
14、1881年,北洋先後選定在旅順和威海兩地修建海軍基地;
15、1884年中法海軍在福建馬尾交戰,又稱馬江海戰,福建水師遭法國軍艦偷襲,戰艦多被擊沉,元氣大傷,再未能恢復
16、1885年2、3月間,法國海軍進犯寧波鎮海,遭中國海陸軍阻擊,後被擊退,中國取得鎮海保衛戰勝利
17、1885年,海軍衙門成立,李鴻章遣駐外公使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
18、1886年,張之洞在廣州設立黃埔魚雷學堂;1887年設立廣東水陸師學堂,後改名廣東水師學堂;
19、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水師章程》,號稱遠東第一艦隊,世界第六;
20、1888年以後,艦隊經費大幅減少,船艦未能更換新式火炮,航速、射速均維持原貌;
21、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方失利;
22、1895年,劉公島之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23、1895年3月12日,清政府撤銷了海軍衙門;7月22日,直系總督王文韶奏請裁撤北洋海軍315名軍官編制;保守派詆毀海軍“欲禦侮而適以召侮”;對此,湖廣總督張之洞、新疆巡撫陶模、欽差大臣劉坤一等開明派則主張整頓船政、恢復海軍,惟此方可鞏固海防,維護主權;
24、1896年1月21日,直隸總督王文韶調黃遵憲總辦北洋水師營務處事宜;當時,北洋僅剩下“建靖”、“康濟”號練習艦和“飛霆”、“飛鷹”號驅逐艦(剛從英國、德國購來)共4艘。為了加強北洋海防,清政府從南洋抽調了“開濟”、“鏡清”、“寰泰”、“南瑞”4艘巡洋艦(均在1900噸以上),及福建的“福靖”號巡洋艦(1030噸)來北洋駐防;
25、1896年7月28日,總理衙門對整頓福州船政提出的意見稱:添置機器,聘請外國技術人員造艦,興辦煤鐵各礦,培養海軍人才,保障經費,派徐建寅來任提調;
26、1898年,中國爆發了戊戌維新運動;維新派主張建立海軍局,治鐵艦練軍事;光緒帝也要求沿海各地興辦水師學堂,培養海軍人才;並在變法過程中,向各省籌款188萬兩來建造艦船;運動失敗後,大部分籌款被犒勞榮祿的軍隊;
27、1898年11月,清政府向德國訂購的3艘巡洋艦來華,分別命名為“海籌”、“海容”、“海琛”號,排水量2950噸;
28、1899年,向英國訂購的2艘巡洋艦來華,被命名為“海天”、“海地”(後改“海圻”)號,排水量4300噸;不久向德國購買的4艘小型驅逐艦來華,被命名為“海龍”、“海青”、“海華”、“海犀”號,排水量243噸;
29、1899年4月17日,清政府重新起用原北洋海軍將領,任命葉祖珪為北洋水師統領,薩鎮冰為幫統,負責整頓北洋海軍;2月,義大利派艦6艘來華恫嚇,逼迫清政府出租三門灣為海軍基地;海軍將領認為海軍已經恢復了一定實力,可堪一戰,使義大利軍事訛詐破產;
30、1900年辛丑之變,在大沽作戰中,停泊在海口內的“海容”巡洋艦及“海龍”等4艘驅逐艦被八國聯軍掠去。後“海容”艦被贖回,驅逐艦卻被英、法、德、俄四國瓜分;
31、1901年與八國聯軍訂立《辛丑條約》的議和大臣奕劻、李鴻章等人,建議將中國5艘最大的軍艦“撤售”,表示中國無對外備戰態度,免得引起麻煩,引起了海軍官兵的強烈反對,葉祖珪、薩鎮冰向朝廷據理力爭,才使恢復中的海軍免遭夭折
32、1902年,福州船政局也造出了859噸的驅逐艦“建威”和“建安”號,50噸的魚雷艇“建翼”號;
33、1905年1月18日,清政府採納南洋大臣兼兩江總督周馥的建議,委派北洋海軍兼廣東水師提督葉祖珪總理南北洋海軍,統一督辦各水師學堂及各地船塢等;7月29日,葉祖珪在上海去世,薩鎮冰接任提督職務;
34、1907年5月,清朝陸軍部中設立了海軍處,將原練兵處軍學司的水師科和工部的船政事宜併入。海軍處設正、副使各1人。正使虛位,譚學衡任副使,主持處務。初設機要、船政、運籌3司,不久改為海政、船政、籌備、儲備、醫務、法務六司,各設司長、司副1人,屬下有科長、承發官、科員、考工官、藝師、藝士、股長、股員、錄事等人員;
35、1909年7月15日,清政府任命載洵、薩鎮冰為籌辦海軍大臣,成立了直屬朝廷的籌辦海軍事務處,原海軍處副使任參贊。處以下設軍制(規劃、考績)、軍政(營造艦船、檢校器械)、軍學、軍樞(人事、文書)、軍儲(經費、物資)、軍防、軍法、軍醫八司及參贊廳,統一指揮南北海軍。艦艇劃為巡洋、長江2個艦隊,程壁光、沈壽堃分任統領。由度支部拿出700萬兩作為海軍開辦費,以後每年常備費500萬兩由各省分認;
36、1909年8月24日-9月24日,載洵、薩鎮冰等人考察沿海各省海防及海軍學堂、船塢;10月16日,載洵、薩鎮冰等乘船赴歐洲考察海軍,廖景方、曾以鼎等23人隨同前往英國留學海軍,載洵一行先後訪問了義大利、奧地利、德國、英國的海軍學校和船廠,並向義大利訂購炮艦1艘,向奧地利訂購驅逐艦1艘,向德國訂購驅逐艦3艘、江防炮艦2艘,向英國訂購巡洋艦2艘;
37、1909年4月,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率“伏波”、“廣金”、“琛航”3艘軍艦,乘員共170人,在南海進行了巡邏,查明了西沙群島的15個島嶼,並在永興島上鳴炮升旗勒石為記,捍衛了中國的領海主權;之後,薩鎮冰還向清廷提出應每年派艦南巡;
38、1910年1月,載洵等取道西伯利亞鐵路回國;8月24日,載洵、薩鎮冰乘船前往美國、日本考察海軍,參觀了船廠及其他海軍機構,向美國訂購巡洋艦1艘,向日本訂購炮艦2艘(載洵所訂的軍艦,除美、奧、意三國因艦款糾紛或歐戰原因而取消外(分別為“飛鴻”、“龍湍”、“鯨波”三艦),其餘9艘在民國初年來華;德造驅逐艦命名“同安”、“建康”、“豫章”號,炮艦為“江鯤”、“江犀”號,英造巡洋艦命名為“肇和”、“應瑞”號,日造炮艦命名“永豐”、“永祥”號);
39、海軍制定了7年(1909年-1915年)籌辦規劃,其主要內容為:在7年內,中國海軍應添置頭等戰艦8艘,各型巡洋艦20餘艘,其它軍艦10艘,水魚雷艇3隊,編設艦隊,興辦艦船槍炮學堂及海軍大學,發展船廠,建設軍港,規定海軍徵兵區,建立經費預決算制度等;
40、1911年,辛亥革命,海軍各處部隊順應革命形勢,易幟倒戈,紛紛起義;
41、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成立民國海軍部,為臨時政府九部(南京臨時政府共設陸軍、海軍、司法、財政、外交、內務、教育、實業、交通9部)之一;
42、1912年4月,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袁世凱繼位,民國臨時政府遷往北京,民國海軍部也從南京遷到北京石駙馬大街辦公;海軍部設立總長,次長,左右司令,左右司令分別統帥第一、第二艦隊;第一艦隊轄巡洋艦“海圻”、“海容”、“海琛”、“海籌”號,驅逐艦“飛鷹”、“建康”、“豫章”、“同安”號,炮艦“永豐”、“永翔”號,長官座艦“舞鳳”、“聯鯨”號,運輸艦“福安”號;第二艦隊轄驅逐艦“建威”、“建安”號,炮艦“楚同”、“楚觀”、“楚謙”、“楚有”、“楚豫”、“楚泰”、“江元”、“江亨”、“江利”、“江貞”、“江鯤”、“江犀”、“拱宸”、“建中”、“永安”號,魚雷艇“湖鷹”、“湖鵬”、“湖隼”、“湖鶚”、“辰”、“宿”、“列”、“張”號;
43、1913年2月22日,民國政府下令把長江及各地水師改編為水上警察,結束了清末水師和海軍混雜的狀況;
44、1913年,參與進剿“二次革命”;
45、1916年袁世凱病逝,北洋段祺瑞政府拒絕恢復國會和舊約法,引起各路護國軍隊不滿,海軍司令李鼎新聯合第一艦隊司令林葆懌、練習艦隊司令曾兆麟暨各艦長通電全國,支持護國運動,北洋政府懾于海軍的壓力,被迫宣布恢復民國元年制定的約法;
46、1917年,護法運動爆發,當時的海軍總長程璧光與第一艦隊司令林葆澤率艦南下廣州支持護法運動,“海圻”號巡洋艦,“飛鷹”,“同安”兩驅逐艦,“永豐”,“舞鳳”兩炮艦,“豫章”號驅逐艦與“福安”號運輸艦,“海琛”號巡洋艦,“永翔”,“楚豫”兩炮艦,共10艘,組成護法艦隊,支持護法運動;
47、1918年,歐戰結束,中國由於是戰勝國接受德奧戰列艦大小船隻30艘,其中有後來命名為“利捷”與“利綏”的兩艘內河炮艇,其餘多商用或做為運輸艦;
48、1918年4月,北洋軍閥政府接受協約國的邀請,派出“海容”艦進駐海參崴,與美、英、日、法、意等國軍隊共同組成對付俄國革命的干涉軍,但並未參與作戰,一年後撤回;
49、1918年5月19日,在日本帝國主義壓力下,北洋軍閥政府同日本政府代表在北京秘密簽訂了《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日本意圖控制中國海軍對俄作戰,條約1919年結束;
50、1918年2月,北洋軍閥曹錕、張懷芝等率軍向湖南發起進攻,湘桂聯軍沒有海軍,被擊敗;
51、1921年8月,新任兩湖巡閱使的直系軍閥頭目吳佩孚,在海軍支持下再度舉兵進攻湖南,逼迫趙恆惕簽訂城下之盟,並在宜昌擊敗援鄂川軍;
52、1922年1月6日,因北京政府欠餉近一年遲遲未發,海軍在江蘇揚州十二圩截留兩淮鹽稅,向北京政府施壓,經過多方周鏇,北京政府作出讓步,決定由財政部拿出20萬元,江蘇督軍齊燮元籌集30萬元來解決海軍餉款;
53、1922年4月27日,鑒於原護法艦隊內部派系鬥爭日趨激烈,閩籍官兵排斥其它官兵常引起衝突,孫中心決定派魚雷局局長溫樹德、長洲炮台司令陳策、“肇和”艦副長田士捷、艦隊參謀吳志馨等人用武力驅逐閩籍官兵,整頓海軍;全部閩籍官兵千餘人就被解除武裝,押到長洲陸軍學堂內;不久被分批送到香港,乘船遣回福建;
54、早在1920年為奪回被沙俄攫取的黑龍江、松花江兩江航運權,北京海軍部在哈爾濱設立吉黑江防司令部,1922年5月,由於北京海軍部財政困難,張作霖乘機活動,終於把江防艦隊劃歸東三省保全司令部,脫離了北京海軍部,張作霖開始籌建東北海防艦隊;
55、1922年5月9日,孫中山在韶關舉行北伐誓師,指揮北伐軍7萬人分3路進攻江西,但遭到陳炯明反對;6月1日,孫中山從韶關趕回廣州以安定後方,孫中山擬召見陳炯明及葉舉等人,亦遭到拒絕;6月16日凌晨三時許,陳炯明的部隊在廣州公然叛亂,以4000餘人的兵力圍攻總統府及孫中山的住所粵秀樓;孫中山化裝逃出,最終在永豐艦避難;廣州海軍全體官兵通電討伐陳炯明,擁護孫中山;29日,蔣介石趕到廣州登上“永豐”艦協助孫中山指揮平叛;7月4日,海軍總長湯廷光和總司令溫樹德聯合聲明“贊成統一”,但要“孫中山下野”;7月10日“豫章”艦擔任先鋒,“永豐”艦居中,“楚豫”艦殿後,穿過敵軍炮火,進入外國租界附近的白鵝潭躲避叛軍進攻;7月29日,北伐軍在韶關與叛軍作戰失利後,孫中山離開永豐艦,轉赴上海;陳炯明收編了白鵝潭各艦,並重新委派了艦長;
56、1922年底滇軍,粵軍討伐陳炯明,組成東西路討賊軍,討賊軍於1923年1月16日進入廣州;2月21日,孫中山由上海回到廣州,擔任陸海軍大元帥,並設立了大本營;
57、1923年,溫樹德在北洋政府拉攏下,叛離革命軍,在北京海軍部許以軍餉誘惑下,先後多艘主力艦返北,北駛的6艦組成渤海艦隊;
58、1923年4月8日,“海籌”、“永績”2艦從青島駛至上海後,聯合駐滬的“建康”艦、“列”艇突然宣布“獨立”,這就是令人矚目的“海軍滬隊獨立”事件,後來有不斷有艦船加入;“海籌”艦長許建廷、“永績”艦長蔣斌等在通電中反對直系軍閥“武力統一”全國的方針,贊成皖系的“聯省自治”;滬隊經費實際由皖系提供;6月,為了根本解決海軍經費問題,滬隊決定攻占福建沿海地區收取稅款,並於次年4月和平占領廈門,在該地設立了閩廈警備司令部;
59、1924年8、9月間,直系齊燮元聯合皖、閩、贛等省直系軍隊8萬人打敗皖系的浙江督軍盧永祥的江浙聯軍;滬隊艦船重歸海軍部,滬隊獨立事件結束;
60、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在北方打響,馮玉祥回師北京,發動政變,與奉軍聯合作戰,直系軍主力大部被殲,奉軍占領天津後,奉系海軍接收了大沽造船所,獲得所內有一艘新從海參崴購回的破冰船,命名為“定海”艦;東北海軍又從日本購進魚雷艇1艘,命名為“飛鵬”;東北海軍海防艦隊由此組建起來;該艦隊以營口為基地,巡防東北各海口;設立東北海防總指揮部,不久改稱東北海軍司令部;
61、1925年10月,渤海艦隊的官兵鬧餉,溫樹德無法應付,只得棄職逃走;張宗昌派第八軍軍長畢庶澄前去解決,後來就由畢兼任渤海艦隊司令;
62、1926年3月12日,日本海軍第十五驅逐隊2艘軍艦不按事先規定的時間闖入大沽口,與守衛大沽口的國民軍發生衝突,各有死傷,日本聯合其他7個帝國主義國家向段祺瑞政府中國提出了“抗議”,要求撤銷大沽口的海防設施,激起中國人民憤慨,3月18日,北京市民舉行反帝遊行示威,被段祺瑞派兵鎮壓,造成了血腥的“三·一八”慘案;
63、1926年,中山艦事件;
64、1929年因張學良欲收回中東鐵路路權,雙方談判破裂造成蘇軍在當年八月全面入侵,使得在廟街事件中有借炮之誼的中蘇海軍反目成仇,雙方爆發了三江口之役;所謂三江口就是黑龍江,松花江與同江的會流處,故亦稱同江之役;到了十月卅日,中蘇又在富錦爆發海戰,中方的“利綏”,“利川”艦先自沉,只有“江亨”艦參戰,在激戰一小時彈盡後亦自沉;稱為中蘇富錦之役;
64、1931年爆發九一八事變,東北失陷,全部的江防艦艇又被日本人劫收;後來交給偽滿州國成立松花江警備艦隊;
65、1932年三月一日,由日本人支持的遜清廢帝溥儀在長春成立了滿州國,五月廿八日將原東北江防艦隊之“利綏”,“利濟”,“江平”,“江通”,“江清”各艦轉交成立江防艦隊;日人亦將原東北漁業商船保護局所遺的兩艘舊巡護船(原“安海”,“瑞遼”兩艇),十二艘巡邏帆船,與自鹽務署,滿鐵,朝鮮撥來的船隻各一艘,加上原奉軍所遺法制水上飛機六架編成海上警察隊;
66、1932年,當時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為了想要建立一支將來能與閩系(馬尾派,即當時稱為「中央海軍」的海軍部與所轄第一,第二艦隊)抗衡的嫡系海軍,委由歐陽格在江陰創立了電雷學校

抗戰

抗戰中抗戰中
致遠號致遠號

67、1937年,抗戰開始後,中國海軍總排水量只有六萬噸,是日本海軍的三十分之一,九艘主力艦中的六艘是前清購置的;中國海軍主要堅守長江防線和各個要塞港口,曾在江陰,馬當,湖口,黃浦江等處以沉船鎖江的戰術頑強抵抗日本海軍,並以魚雷快艇襲擊日艦,在較長時間裡保障了淞滬-南京戰場側後方的安全,後來日軍改用飛機對中國海軍進行轟炸,中國海軍死守防線不退,直至主力喪失殆盡;旗艦平海號,逸仙艦,建康號等都被擊沉,後兩艦抗戰勝利後,被歸還中國;原來屬於東北軍系統的第三艦隊,因被敵軍包圍,主力鎮海號改裝巡洋艦,同安號驅逐艦等在青島自沉;海軍官兵攜帶拆下的大炮組成炮隊繼續在陸上作戰。江陰海戰是江陰保衛戰中的海上戰役,自1937年8月16日江陰大戰拉開序幕開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陰防線失守,前後共歷時108日,是抗日戰爭中罕見的陸海空三棲立體作戰,也是抗戰期間唯一一次海軍戰役;長年威震中國海疆的艦隊,一部份在煙臺自沉,主力則全數沉在江陰,是中日甲午戰爭以來最重大的損失。保衛江陰封鎖線的戰鬥阻遏了日軍沿長江西進的企圖,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保護了長江下游軍政機關、工礦企業向四川大後方的安全轉移,為國民政府以空間換取時間之持久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68、江陰,虎門,武漢三次戰役後,中國海軍艦隻基本損失殆盡,然而,中國海軍卻並沒有屈服;海軍部陳紹寬部長指示成立辰溪水雷廠,失去了戰艦的海軍官兵組成布雷隊,繼續和日軍作戰,海軍布雷隊穿越敵軍戰線,在敵後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補給線,令日本防不勝防;
69、1938年1月,裁撤海軍部,成立海軍總司令部,隸屬軍事委員會,陳紹寬任總司令,保留第1、第2艦隊番號;建立海軍炮隊、海軍特務隊和海軍雷隊;
70、電雷學校在1938年六月廿八日突奉命取消,將所屬十二艘魚雷快艇及其它可用裝備交予海軍總司令部成立快艇大隊參加作戰;
71、1939年四月一日快艇大隊撤銷,九艘快艇編為兩分隊直屬粵桂江防司令部,並重新命名為:“成功”,“天祥”,“壯繆”,“武穆”,“繼光”,“廷弼”,“可法”,“世昌”,“杲卿”等;九月除岳飛中隊的三艘德制艇因體積大無法以火車運輸外,其餘英制各艇皆撤入廣西梧州與粵海艦隊殘存艦艇合組粵桂江防司令部;
72、1945年9月成立軍政部海軍處,12月改組為海軍署,籌備重建海軍;
73、1946年5月,海軍署擴編為海軍總司令部,參謀總長陳誠兼總司令,桂永清任副總司令代總司令。在此期間,先後收繳侵華日軍各型艦艇船舶1400艘,從日本本土分得降艦34艘;接受美國援助艦艇131艘,英國贈送艦艇11艘,經過甄選,保留大小艦艇420餘艘,總排水量約19萬噸,編入戰鬥序列275艘,官兵4萬人,組建成海防第1艦隊和第2艦隊、江防艦隊、運輸艦隊及10個炮艇隊;
74、1946年,海軍派艦艇收復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南海諸島;
75、解放戰爭期間,“重慶”號巡洋艦等90餘艘艦艇、3000餘官兵起義,加入人民解放軍。其餘艦艇於沿海港口、島嶼解放之際,先後逃往台灣;

編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海軍平時實行作戰指揮與建設管理合一的領導體制,由海軍機關、艦隊、試驗基地、院校、裝備研究院等構成。共分為五大兵種: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岸防部隊和海軍陸戰隊。水面艦艇部隊編有戰鬥艦艇部隊和勤務艦船部隊。

中國海軍已具備有限的遠洋作戰能力中國海軍已具備有限的遠洋作戰能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下轄三個艦隊,分別是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每支艦隊下轄若干個水警區、艦艇支隊、艦艇大隊和海軍航空兵等。

人才和技術

人才

圖片圖片

在總體規模縮減的情況下,解放軍海軍非常注重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其中包括潛艇部隊。近年來,海軍採取提高工資待遇的措施來吸引專業人才加入海軍。在人員的選拔上,海軍對“願意到潛艇部隊服役的優秀學生幹部優先考慮。”青島艦艇學院近期經歷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學院增開一些新課程,鼓勵學員交叉培訓,從“理論到理論”的教學方式被徹底拋棄。此外,改革還包括引入跨學科研究,注重把理論套用到指揮決策,靈活處理突發事件,增強學員在複雜環境下作戰的心理素質。
海軍另一個教育改革項目是戰略研究。中國的軍事期刊明顯越來越重視對海戰史的研究,比如二戰中的大西洋海戰、希特勒的潛艇戰、太平洋戰爭以及1982年的馬島戰爭等等,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科學技術

北京要想長期具備強大的水下作戰能力,必須依靠優秀的科研系統來保持潛艇艦隊的持續發展。科研系統的輪廓已經開始顯現,海軍高層已經選定武漢海軍工程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海軍工程人才的培養基地。前者合併了海軍工程學院、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其課程集中在“解決為武器系統融合電子信息的關鍵問題”上。後者主攻核動力推進系統和水下工程。哈爾濱工作大學為海軍取得的最新成果是海底地形製圖技術和海底地雷探測、深海救援兩用技術。解放軍海軍的測繪單位最近已經生產出中國近海的三維電子地圖。該軟體不僅能顯示圖像,還可以在遇到潛在的障礙時發出聲音警報。更為複雜的技術是,海軍製圖人員還在製作海洋重力偏差圖,因為海底重力的偏差將會影響潛艇發射遠程武器的命中精度。
如果假定中國未來和防務科技完全依賴俄羅斯將是大錯特錯。中國在教育方面、特別是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的努力,加上在西方接受培訓的一代科研人員,以及市場的激勵因素,當代中國的技術水平會大大提高。

裝備

海軍裝備海軍裝備

主要大型艦艇型號有:
051型飛彈驅逐艦 北約代號“旅大”
052型飛彈驅逐艦 北約代號“旅滬”(哈爾濱號、青島號)
051B型飛彈驅逐艦 北約代號“旅海”(深圳號)
052B型飛彈驅逐艦 北約代號“旅洋”(廣州號、武漢號)
052C型飛彈驅逐艦 北約代號“旅洋II”(蘭州號、海口號)
051C型驅逐艦 北約代號“旅洲”(瀋陽號、石家莊號)
053系列飛彈護衛艦 北約代號“江衛”“江湖”“江東”等
054型護衛艦 北約代號“江凱”
054A型護衛艦 北約代號“江凱II”
956型飛彈驅逐艦 北約代號“現代”
629型潛艇 北約代號“G級”“Golf級”(前蘇聯629型,中國後期作為彈道飛彈試驗艇,僅一艘)
033型潛艇 北約代號“R級”“羅密歐級”
033G型潛艇 北約代號“武漢級”(“R級”改型,飛航飛彈潛艇,僅一艘)
035型潛艇 北約代號“明級”
039型潛艇 北約代號“宋級”
039A型潛艇 北約代號“元級”
887型潛艇 北約代號“K級”“基洛級”
636型潛艇 北約代號“K級”“基洛級”
091型核潛艇 北約代號“漢級”
092型核潛艇 北約代號“夏級”
093型核潛艇 北約代號“商級”
094型核潛艇 北約代號“晉級”

軍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歌《人民海軍向前進》

軍銜

軍銜軍銜
肩章肩章

解放軍海軍軍銜——將官
海軍上將為海軍正大軍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也是我軍現行軍銜制中海軍最高軍銜,一般只授予海軍司令員、海軍政治委員。其主要標誌為:金黃色肩章兩佩鑲有代表海軍的黑色邊飾,肩章底版上綴有仿刺繡金色枝葉和三顆金色星徽。
海軍中將為海軍副大軍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此外,它還是海軍正大軍區職軍官和正軍職軍官的輔助軍銜,即資歷較淺的海軍正大軍區職軍官和資深的海軍正軍職軍官,也可被授予海軍中將軍銜。
海軍少將為海軍正軍職、副軍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此外,海軍少將還是海軍副大軍區職和正師職軍官的輔助軍銜,即資歷較淺的海軍副大軍區職軍官及資深的海軍正師職軍官,也可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
解放軍海軍軍銜——校官 海軍大校為海軍正師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此外,它還是海軍副軍職軍官和海軍副師職(正旅職)軍官的輔助軍銜。
海軍上校為海軍副師職(正旅職)軍官和正團職(副旅職)軍官的主要軍銜。
海軍中校為海軍副團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此外,它還是海軍正團職(副旅職)軍官和海軍正營職軍官的輔助軍銜。
海軍少校為海軍正營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此外,它還是海軍副團職軍官和海軍
副營職軍官的輔助軍銜。
解放軍海軍軍銜——尉官 海軍上尉為海軍副營職軍官和海軍正連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此外,它還是海軍副連職軍官的輔助軍銜,即資深的海軍副連職軍官也可被授予海軍上尉軍銜。
海軍中尉為海軍副連職軍官的主要軍銜。此外,它還是海軍正連職軍官和排職軍官的輔助軍銜,即資歷較淺的正連職軍官和資深的排職軍官,也可被授予海軍中尉軍銜。
海軍少尉為海軍排職軍官的主要軍銜,也是海軍軍官軍銜中最低的一個等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規定,海軍中等專業學校及大學專科畢業的學員,分配到部隊任職後,一般授予海軍少尉軍銜。
解放軍海軍軍銜——文職幹部 海軍文職幹部技術三級肩章
海軍文職幹部肩章,軟肩章
解放軍海軍軍銜——學員
解放軍海軍軍銜:士兵

軍樂團

軍樂團軍樂團

中國海軍軍樂團組建於1986年2月,多年來,本著“隊伍年輕化、技術專業化、管理軍事化”的建團方針,在藝術上努力體現時代精神、軍隊風格和海軍特色,以嚴整的軍容、良好的作風和較高的演奏水平,在海軍精神文明建設和對外友好交往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被譽為展示人民海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良好形象的“視窗”。
海軍軍樂團是海軍唯一的專業禮儀演奏部隊。直接服務於國家軍事外交工作,主要擔負總部和海軍的重大禮儀及外事接待表演任務。20年來,執行各種禮儀、演出任務1600多場次,觀眾幾百萬人次。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西安、杭州、鄭州、青島、寧波、秦皇島、長沙、舟山群島、南沙群島等30多個大、中城市和邊防海島慰問部隊和人民民眾,曾參加了全軍軍樂調演、“人民軍隊忠於黨”大型文藝晚會、老將軍授勳、第11屆亞運會、首屆國際管樂藝術節、慶祝香港、澳門回歸演出表演和首都國慶50周年大閱兵等盛大慶典及慶祝活動。在建國50周年國慶閱兵中,被解放軍聯合軍樂團評為最佳樂隊中的第一名。在國內首創了佇列行進吹奏表演“祖國,水兵請您檢閱”,曾榮獲全國、全軍比賽一等獎。為滿足部隊文化生活和加強部隊正規化建設的需要,先後9次在海軍機關舉辦“大海頌歌”、“春天交響曲”、“世紀之聲”等音樂會。2000年後創作錄製了以反映海軍部隊戰鬥生活為主題的《大海濤聲》、《海軍禮儀軍樂》和《大海雄風》CD光碟;曾連續五次在北京音樂廳、國圖音樂廳等專業音樂場所舉辦專場交響管樂音樂會,受到社會各界贊同。

登入利器

中國海軍中國海軍
308型木質爆破艇定名64式遙控爆破艇,蕪湖試製。1960年1月,首艇正式開工。6月,首艇下水試航,先後進行了系泊試驗傾斜試驗、航行試驗以及適航性試驗。試驗結果該艇性能達到設計技術要求。7月11日,簽訂交船協定書。1962年,首艇在上海試驗。1964年,續造艇增加遙控設備、通路標系及點火裝置等,12月召開設計定型會議。308型木質爆破艇總長20.15米,型深1.258米,型寬2.08米,滿載排水量8.5噸,主機型號解放牌90匹馬力1台,航速19節。
1963年,國防部第十研究院、第十九研究所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個“海上無人駕駛爆破艇”並交付使用,它是新中國第一個遙控課題。該項研究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78-80批產。
308II型爆破艇木質,玻璃鋼外殼,此艇定型,蕪湖生產,定名80式遙控爆破艇。80-84批產。

作用

人民海軍在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和支持國家海洋事業發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為了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海軍先後出動艦船20多萬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搶險救災、護漁護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運輸和海洋工程建設、進行海洋測量和海洋大氣觀測、建設無線電導航系統和其他各種助航標誌等任務,為國家海上交通、海洋開發建設事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近20多年來,人民海軍還參加搶險救災12000多次,援救人員6萬多人次,救助國內外遇險船隻7600多艘。

中國海軍艦隊概況

艦隊名駐地駐泊港口海軍基地防務區域規模
北海艦隊青島青島膠南旅順葫蘆島威海成山旅順基地(轄大連、營口水警區);青島基地(轄威海、膠南水警區);葫蘆島基地(轄秦皇島、天津水警區)連雲港以北渤海、黃海防禦任務擁有330艘艦艇,1個驅逐艦支隊、1個護衛艦支隊、1個核潛艇支隊、1個常規潛艇支隊、1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此外還有一個登入艦大隊。
東海艦隊寧波上海吳淞舟山定海杭州上海基地(轄連雲港、吳淞水警區);舟山基地(轄定海、溫州水警區);福建基地(轄寧德、廈門水警區)連雲港以南到南澳島以北的東海及台灣海峽的防禦任務600艘艦艇,一個驅逐艦護衛艦混編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潛艇支隊、一個登入艦艇支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
南海艦隊湛江湛江汕頭廣州海口榆林北海黃浦湛江基地(轄湛江、北海水警區);廣州基地(轄黃埔、汕頭水警區);榆林基地(轄海口、西沙水警區);駐香港艦艇南澳島以西南海包括西沙、南沙群島的防禦任務300艘艦艇,一個驅逐艦支隊,一個護衛艦支隊,一個核潛艇常規潛艇混編支隊,一個常規潛艇支隊,一個登入艦艇支隊以及一個由飛彈艇、掃雷艇、獵潛艇、魚雷艇等組成的快艇支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