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溫嶺市青年越劇團的投資創建人江子岳、顏月仙夫婦,以滿足農民民眾的文化娛樂需求為宗旨。根據農村社戲演出環境和農民觀眾的審美習慣,在保留和突出越劇藝術特色的基礎上,對傳統劇目進行了改革,努力使一齣戲的每一折(場)都有吸引觀眾的場面;表演亦歌亦舞,更具觀賞性,深受當地農民觀眾的歡迎。
劇團視農民觀眾為“衣食父母”,演出劇目由觀眾點,經常一場演出長達4小時以上。為滿足觀眾的需求,已積累400多個劇目,其中很多戲是請老藝人口頭傳授,並經王子岳夫婦和團里的藝術骨幹進行整理。
劇團人員,一身兼數職,沒有一個閒人。在分配上以演出場次(天)計數付薪。人人願意多接場,多演出。關係融洽,親密如一個大家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劇團常年奔波在農村,常常是坐手扶拖拉機進村,直達深山岙演出。
他們視演出質量為自己的生命線,在演出間隙就抓緊時間排戲、學戲。他們無緣去藝術院校深造,就以越劇錄像帶為師,一招一式,一顰一笑都細細琢磨,而且根據劇團的演出實踐經驗創造出自己的風格。在台州市舉行的民間戲劇節中,在全市200餘家民間職業劇團中獨占鰲頭——一舉榮獲演出獎、優秀演員獎等五項大獎。中央電視台曾對它作了專題報導,稱它為“溫嶺民間戲曲藝術百花園中盛開的一朵鮮花”。
全國越劇劇團盤點
早期越劇小歌班的演出,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往往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自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領銜的小歌班進入上海新化園演出後,在報紙廣告中也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還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如稱衛梅朵、馬阿順為首的戲班為“梅朵阿順班”。1921年9月16日以後,在報紙廣告中才有“紹興文戲”、“越劇”的劇種名稱;戲班則有“堂”、“社”、“班”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