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越劇團 1963年,南平專區調沙縣越劇一團到建寧縣,建立建寧縣越劇團,由陳哈哈、楊佩芳任團長。“文化大革命”中,劇團改為建寧縣文藝宣傳隊,古裝戲的服裝、道具等全部被毀。1979年10月1日恢復建制,演職員53人。
劇團成立後,曾改編上演《狀元謎》、《雙貴圖》等傳統劇目。1964年,改編上演現代戲《南海風雲》、《春到草原》、《不準出生的人》、《蘆盪火種》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文藝宣傳隊曾根據大革命時期紅軍在建寧縣建立革命根據地的素材創作演出現代戲《四個雞蛋》,於1972年參加三明地區及福建省戲曲調演獲得好評,並由福建省廣播電台錄音播放。1978年,上演現代戲《祥林嫂》,深受民眾歡迎。1979年,文化部部長黃鎮到建寧視察,觀看了該團與沙縣越劇團同台演出的傳統劇目《樓台會》、《小姑賢》等。1981年,劇團到上海、浙江等地巡迴演出,尹桂芳、范瑞娟、徐玉蘭等曾到團指導。
全國越劇劇團盤點
早期越劇小歌班的演出,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往往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自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領銜的小歌班進入上海新化園演出後,在報紙廣告中也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還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如稱衛梅朵、馬阿順為首的戲班為“梅朵阿順班”。1921年9月16日以後,在報紙廣告中才有“紹興文戲”、“越劇”的劇種名稱;戲班則有“堂”、“社”、“班”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