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團有一支業務能力較強的藝術創作集體,尤以花旦力量雄厚而著稱。花旦梁燕燕、趙碧雲、呂金枝為浙江越劇界一代名伶;裘素芳、黃鶴皋、沈香娟等都享有盛名。此外,如孟少華、王湘純、梁樂音、劉水鄉、蔣建中、李樟發、葉婭、章燕萍、毛金英、姜新花等都是該團歷代主要演員。藝術骨幹有導演黃啟文、金鎖媛,編劇梁中秋、葉文華、盛華光,作曲金欽夫,舞美楊富才、傅永達等。
劇團先後招收了9批學員達百餘人,辦過6期藝訓班,不斷給該團輸送新的藝術血液。1985年9月第9批學員藝訓班在杭演出《吃醋封相》7場,省內各報相繼發表評論、圖片介紹,譽之為“浙西越劇小百花”。浙江省人民廣播電台、電視台為之錄音、錄像並在全省播出。
該團演古裝劇或現代劇都有較高的藝術質量,尤以女子越劇演現代劇而馳名省內。1966年前劇團共演大、中型劇目近百個,小戲60多個,現代戲占1/3以上。從1951年開始,該團就演出《劉胡蘭》、《小二黑結婚》等劇受到好評,後又演出《兩兄弟》、《李雙雙》、《雷鋒》等均引起強烈反響。1957年浙江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中該團演出《五十塊錢》,演員趙碧雲獲二等獎。1958年該團編演的《方文新》獲優秀劇目獎、優秀演出獎。1964年創作的《雙蓮記》在省現代戲觀摩演出中獲較高評價。由梁燕燕主演的《東鳳解凍》、由裘素芳等主演的《社長的女兒》在杭州演出時,分別受到省委副書記林乎加、副省長馮白駒等領導人的讚揚和接見合影留念。
該團改編、整理和創作的有古裝大戲10個、小戲2個;大、中型現代戲11個、小戲20個。古裝戲較有名的有《李亞仙傳》、《王老虎搶親》、《三看御妹》等。《李亞仙傳》在1957年金華專區戲曲會演中獲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常演劇目還有《三請梨花》、《西廂記》、《淚灑相思地》、《釵頭鳳》、《碧玉簪》、《孟麗君》、《則天皇帝》、《芙蓉仙子》等。
前身系嵊縣長樂人梁榮老在紹興於1935年創建的越民舞台。
1945年春改名“七七”劇團,長期演出於浙閩兩省的一些鄉村城鎮中,原是較有影響的民間職業劇團。
1951年春定居龍游縣,廢除老闆制,易名“五愛”劇團。
是年7月,轉為龍游實驗越劇團,梁燕燕為團長。
1955年5月登記,命名龍游縣越劇團,次年實行固定工資制。
1959年冬由於龍游縣併入衢縣而更名為衢縣越劇一團。
1961年冬又因常山縣恢復建制而調入常山,更名為常山縣越劇團。
1967年8月劇團解散。1969年6月成立文宣隊。
1970年12月省革委會政工組行文改為全民體制。
1973年恢復團名稱。
1987年撤銷建制。
全國越劇劇團盤點
早期越劇小歌班的演出,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往往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自1917年5月以袁生木(莫)、袁文山領銜的小歌班進入上海新化園演出後,在報紙廣告中也無劇種和戲班的名稱,還以領銜演員姓名稱呼班名,如稱衛梅朵、馬阿順為首的戲班為“梅朵阿順班”。1921年9月16日以後,在報紙廣告中才有“紹興文戲”、“越劇”的劇種名稱;戲班則有“堂”、“社”、“班”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