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爭議
商朝最後一個國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為帝乙少子,以母為正後,辛為嗣。"紂王"並不是正式的帝號,是後人謚,意思是"殘又損善"。
正面
據《荀子·非相篇》記載,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史記·殷本紀》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反面
《史記·周本紀·第四》中則記載:居二年(姬發),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彊抱其樂器而餎周。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
歷史傳說
這個時候,活動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漸強大起來,首領周武王姬發正在積極策劃滅商。他繼承父親文王遺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國力增強。當商的軍隊主力遠在東方作戰,國內軍事力量空虛之時,周武王聯合各個部落,率領兵車300輛,虎賁(衛軍)3000人,士卒4.5萬人,進軍到距離商紂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舉行了誓師大會,列數紂王罪狀,鼓勵軍隊同紂王決戰。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為周武王。他即位後,繼承乃父遺志,遵循既定的戰略方針,並加緊予以落實:在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與諸侯結盟,向朝歌派遣間諜,準備伺機興師。
當時,商紂王已感覺到周人對自己構成的嚴重威脅,決定對周用兵。然而這一擬定中的軍事行動,卻因東夷族的反叛而化為泡影。為平息東夷的反叛,紂王調動部隊傾全力進攻東夷,結果造成西線兵力的極大空虛。由於周方國在西部行征伐之權,國勢迅速強大,自周侯季歷至西伯姬昌僅僅兩代,周方國開闢的領土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只不過文王曾與紂王在山西黎城惡戰一場被打得大敗,如果不是來自東夷的軍師姜子牙在商王國東部策反東夷作亂,恐怕文王的統一大業將就此完結,而文王被俘、囚於羑里很可能就發生在這場戰爭中,最終姬昌很或許被紂王處死,也或許如史書上所說的有條件的被釋放回家,可由此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自此,武王姬發韜光養晦、勵精圖治,而紂王則變生肘腋、兩面受敵。擊敗周軍以後,紂王略作休整,便兵發東夷,無暇西顧,使周方國得以重整旗鼓。
在對付東夷的戰爭中,紂王一方占盡優勢。為了永絕後患,紂王甚至建起了一條通往東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調兵鎮壓夷人的反抗。
夷人儘管善弓,可商軍的箭鏃以青銅打造,精巧而鋒利,其射程遠、殺傷力大,而且商軍作戰部隊中甚至出現了“象隊”,古書上說:“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大象象牙輕易地戳穿了東夷人的胸膛然後把屍體拋向空中,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紂王指揮的商軍一陣衝殺,層層包圍,東夷人的部隊大部分做了俘虜。
據說,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打到長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俘虜了成千上萬的東夷人,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中部和東南部的關係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
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歷史貢獻,應該記到紂王身上。從《左傳》記載的時間看,他很可能是在這次征伐東夷的戰爭中,路過有蘇氏部落擄獲了妲己。
這場曠日持久的征戰卻幾乎拖垮了大商王朝,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紂王大軍盡出,指向東方,都城內防禦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帶領之下,奇兵突襲,於牧野一戰功成,而這時商王的大軍遠在東南,無力援手,牧野之戰的商軍,並非商王朝的精銳之師,而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囚徒。
很多人都認為歷史上的紂王是一位暴君,不過從已知的史料來看,帝辛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直想效仿他的先祖高宗武丁,建立不世之功,只是其生性暴躁,晚年喜好美色,剛愎自用而已。因此,自其登極後,就開始了對西北和北方強敵鬼方的戰鬥,並擊破鬼方的主力,使得鬼方內部分化,一部分向北發展,繼續盤踞在蒙古高原及漠北地區,一部分融入內地,和西北的周部落結合。在商紂王帝辛在位期間,北方的少數民族多次內侵,根據當前的地理資料可以推測得知,該時期北方中原地區應該是處在冰冷時期,作物由於寒冷期長無法正常生長,出現了災荒。商朝連年征戰致使國力大損,民生凋敝,紂王對待俘虜以及反對他的人打壓嚴苛等,導致東部的東夷部落在姜子牙等人的策動下爆發了反對帝辛的叛亂,朝中善戰的將軍都投入到這場戰爭中,一直拱衛帝都朝歌精銳的王室內衛部隊應該也有一部分東進或者南下作戰,在周武王帶兵接近國都的時候,以至於帝辛沒有足夠的兵力抵禦,只得派遣奴隸兵上場。在前線拿起武器的東夷奴隸被周人策反,臨陣倒戈。更為嚴重的是商都朝歌內部的部分商王室成員及大臣臨陣叛變,打開朝歌城門引周兵入城。
據現有資料來看,當時之所以眾人反對帝辛,也許不一定是他總是炮烙大臣,酒池肉林,當然妲己也許沒有那么大的作用,可連年的對外戰爭和龐大的工程建設,加之氣候引發的災荒,使得百姓的日子困苦不堪倒是極有可能的。更有可能是在對東夷作戰期間,由於商紂王對征服地區的管理過於嚴苛,或者出現殺伐拒不服從中央政府管理的地方部落首腦而引起當地部族的反抗,否則當地人不可能由於姜子牙等人的策反而群起反抗殷商政權。更不容忽視的是在此期間周人已經開始與西北的諸少數民族部落結盟,例如西北驍勇的鬼方騎兵很有可能就在此時加入周軍的陣營。
出處
武王伐紂
原文
武王伐殷,乘舟濟河⑴,兵車出,壞船於河中。太公曰:“太子為父報仇,今死無生。”所過津梁⑵,皆悉燒之。
武王伐紂,渡於孟津,陽侯⑶之波,逆流而擊,疾風晦冥,人馬不相見。於是武王左操黃鉞⑷,右秉白旄⑸,瞋目⑹而?⑺之,曰:“余任天下,誰敢害吾意者!”於是風濟而波罷。
武王伐紂,到於邢丘⑻,楯⑼折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懼,召太公而問曰:“意者紂未可伐乎?”太公對曰:“不然。楯折為三者,軍當分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灑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矣?”太公曰:“愛其人及屋上烏;惡其人者,憎其胥余⑽;鹹劉⑾厥⑿敵,靡⒀使有餘。”
注釋
⑴河:黃河。⑵津梁:津,渡口;粱,橋樑。⑶陽侯:大波之神。⑷鉞(yu):大斧。⑸旄(m o):懸旄牛尾於竿頭,軍中持以指揮的。⑹瞋(ch n)目:發怒時瞪大眼睛。⑺?(hu):同“揮”,指揮。⑻邢丘: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溫縣東。⑼楯:同“盾”。⑽胥(x)余:里落中的屋壁。⑾鹹劉:訓殺。⑿厥:代詞,那,那些。⒀靡:不。
譯文
武王伐紂,坐了船渡過黃河。兵車剛用船搬運過河,太公馬上命人把船在河裡全部毀壞。說:“這回出兵,是太子去為他父親報仇,大家只有去和敵人拚死奮戰,不可存僥倖生還之心!”所過的渡口和橋樑,也都叫人全部燒掉。
武王伐紂,在孟津地方過渡,忽然,大波之神陽侯掀起了一個個巨大浪濤,迎著船頭打來,狂暴的風颳得天昏地暗,連人和馬都看不見了。這時,武王坐在船頭,左手拿了一把黃金色的大板斧,右手拿了一隻懸掛白色旄牛尾巴的指揮竿,瞪大眼睛,把指揮竿向前指著說道:“我既然擔當了天下的重任,誰敢來違逆我的意志!”武王說完這話,頃刻間,風也停了,大波也止息了,於是軍隊安然渡過孟津。
武王伐紂,到了邢丘這個地方,忽然天下大雨,一連下了三天三夜,也不休止,並且還發現戰士們用的盾無故折為三段的怪現象。武王心裡有點害怕,便召太公來問道:“看這光景好象是紂還不可以討伐嗎?”太公答道:“不然。盾折為三段,是說我們的軍隊應當分為三路。大雨三天不止,那是在洗我們的甲兵,讓我們清清爽爽,好上路啊!”武王聽了,說:“那又怎么辦呢?”太公說:“愛那個人,就連他屋頂上的老鴉也覺得可愛;要是憎惡那個人,就連他巷子裡的壁頭也覺得可惡。現在的辦法就是去殺光敵人,不要剩下一個!”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慎大覽第三·貴因》
原文
“武王使人候殷,反報岐周曰:殷其亂矣!武王曰:其亂焉至?對曰:讒慝勝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復往,反報曰:其亂加矣!武王曰:焉至?對曰:賢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末也。又往,反報曰:其亂甚矣!武王曰:焉至?對曰:百姓不敢誹怨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對曰:讒慝勝良,命曰戮;賢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誹怨,命曰刑勝。其亂至矣,不可以駕矣。”
譯文
周武王派人刺探殷商的動靜,探子回到岐周稟報說:“殷商大概要出亂子了。”武王說:“亂到什麼程度?”那人回答說。“邪惡的人勝過了忠良的人。”武王說;“還不是時候。”那人又去刺探,回來稟報說:“它的混亂程度加重了。”武王說。“達到什麼程度?”那人回答說:“賢德的人都出逃了。”武王說:“還不是時候。”那人又去刺探,回來稟報說:“它的混亂很厲害了!”武王說:“達到什麼程度?”那人回答說。“老百姓都不敢講怨恨不滿的話了。”武王說:“啊!”趕快把這種情況告訴太公望,太公望回答說:“邪惡的人勝過了忠良的人,叫做暴亂,賢德的人出逃,叫做崩潰,老百姓不敢講怨恨不滿的話,叫做刑法太苛刻。它的混亂達到極點了,已經無以復加了。”
歷史疑案
武王伐紂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它是商衰周興的轉折點。在《尚書。牧誓》中,對這次大戰的經過曾作了簡略的記載,是我們了解這次大戰的最早文獻。武王伐紂發生在什麼時候?《牧誓》開篇曰:“時甲子昧爽”,僅有紀日,而無明確的年代。因此,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懸案。
我國有記載的確實紀年始於公元前841年。在這之前的史事年代均要通過推算得到。由於上古史料的缺乏,人們推算的武王伐紂年代簡直令人無所適從。胡厚宣在《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中列舉了前人的十二說法:即公元前1130年、前1123年、前1122年、前1117年、前1116年、前1111年、前1078年、前1067年、前1066年、前1150年、前1051年、前1050年、前1047年。加上樑啟超提出的前1027年,唐蘭提出的前1075年(《新建設》1955年第3期),丁山提出的前1029年(《商周史料考證》),章鴻釗提出的前1055年(《中國古歷析疑》),凡16種,使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變得撲朔迷離。這些說法中,以公元前1066年、前1122年、前1027年說最有代表性。
前1066年說最早由日本新城新藏據南北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在《東洋天文史研究。周初之年代》中提出。後來,范文瀾的《中國通史》、齊思和的《中外歷史年表》等也採用了此說。前1122年說源於劉歆的《世經》和《三統曆》,此說曾影響了後世的很多學者,但也有人批評劉歆的推算是“欲以合《春秋》,橫斷年數,損夏益周”(《後漢書。律曆志》),肆意縮短夏、商年數而妄增周朝年數,主觀因素太多。前1027年說自梁啓超在1922年提出後,雷海宗的《殷周年代考》、陳夢家的《西周年代考》皆主張此說。
特別是郭沫若的《中國史稿》採取此說後,在國內外史學界,得到了很多人的承認。此說原本於《史記。周本紀》裴駰《集解》引:“《汲冢紀年》曰:‘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也。”即從周幽王最後一年(前771年)上溯257年,便是前1027年。
近年來,人們又對武王伐紂年代進行了推算,提出了新的說法。黃寶權等對前1027年說“稍事推進”後,提出了前1029年說。他們依據《國語。周語下》“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和《史記。天官書》“作鄂歲,歲陰在酉,星居午”等記載,認定武王伐紂在“酉年”,但用於支推算,從周幽王亡上溯257年的結果卻非“酉年”,其最接近的酉年是前1032年。那么是否可斷定前1032年就是武王伐紂之年呢?不能。原來史書上所用的歲星紀年法並不準確,每隔86年要誤差一年,257年間正好誤差3年,“減去誤差數得出前1029年就是武王克殷的絕對年代。”再進一步推算後得出結論,武王伐紂之戰是在這年的“周曆二月五日黎明前打響的”(黃寶權、陳華新《周武王克殷年代考》,載《華南師院學報》1979年第4期)。
著名天文學家張鈺哲先生利用電子計算機及大行星攝動而求得的這三千多年中的運動軌道,將我國歷史上各次可能是哈雷彗星的記錄加以分析考證後指出:如果武王伐紂時出現的彗星是哈雷彗星的話,“那么武王伐紂之年便是公元前1057~1056年”(《哈雷彗星的軌道演變的趨勢和它的古代歷史》,載《天文學報》第十九卷一期)。因為《淮南子。兵略訓》中曾寫道:“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其顯示的天象是木星出現在東方的天空上,同時還有彗星出現,頭向著東方。根據1910年4月19日哈雷彗星的出現逆推40次回歸過近日點,發現在前1057年3月7日,哈雷彗星距地球甚近,在這年的頭3個月裡都能看到它,其天象正與《淮南子》記載相同。那時,木星運行在張宿中,正當鶉火之次,與《國語。周語下》所說的“武王伐殷,歲在鶉火”相合。趙光賢據此認為,天象是客觀存在而又有規律可尋的,用電子計算機來算四千年前的天象,並與史料相結合,“推算出來的年代就是可信的。”從史料的考證上,趙光賢進一步充實
和支持了前1057年說,並指出“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史記。周本紀》集解)中的“至幽王”,不是指幽王亡年(前771年),而是即位之年(前782年),而“二百五十七年”的“五”、“七”兩字應顛倒過來,這樣推算出來的武王伐紂年代才是正確的:即771加11(幽王在位年數)再加275,共為1057年(《從天象上推斷武王伐紂之年》,載《歷史研究》1979年第10期)。
何幼琦根據天文曆法的知識和方法,通過推算文物、文獻中有關的紀時,也考證了武王伐紂的年代。在推算方法上,以1980年為起點,推算尺度用現代天文常數,回歸年(歲實)為365.2422日,朔望月(朔策)為29.530588日。何幼琦先通過《小盂鼎》、《庚嬴鼎》的銘文間接地推算出康王元年(前1013年)和成王元年(前1030年),然後依據《史記。周本紀》“既克殷後二年……武王病……有瘳而後崩。……周公乃行政當國,……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的記載,逆算斷定:“克殷之年,當在成王元年前七年又二年”。即前1039年,並算出大戰就發生在這年的元旦(正月甲子胐)。
所以說,武王伐紂是一次利用節日,出敵不意,遠途奔襲的成功戰例(《周武王伐紂的年代問題》,載《中山大學學報》1981年第1期)。
一個歷史年代的推算竟引起人們的廣泛注目,並提出了19種考證結果,這在史學研究中是非常罕見的現象。雖然上述諸說結論迥異,但各有所據,難道武王伐紂的年代真是紛紛然而不可定一嗎?正確的年代只能是一個,但究竟是哪一年,還有待於努力探討。
(黃顯功)
按照天文歷史年代學的原理,根據《國語·周語下》伶州鳩對周景王所述武王伐殷時天象,江曉原等採用國際天文學界最權威的行星星曆表資料庫及計算、演示軟體,對這一文獻中的每一項天象都進行了全面計算、檢驗和演示,並結合《尚書·武成》、《逸周書·世俘》、利簋銘文、《淮南子·兵略訓》、《荀子·儒效》等有關記載表明:伶州鳩對周景王所述之一系列武王伐紂天象,實際上是武王伐紂過程中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天象實錄,它們可以與武王伐紂之役的日程逐一對應吻合。並確定牧野之戰的日期為公元前1044年1月9日。見《自然科學史研究》18卷4期(1999)
年代考證
關於牧野之戰發生的年代有44種不同說法,從公元前1150年到公元前1018年都有。
國語
根據《國語》記載:“昔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晨在斗柄,星在天”,可推定為公元前1046年。歷史學家何炳棣認為鶉火是東周的洛陽。
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記載牧野之戰發生於公元前1027年。
尸子
《尸子》記載:“武王伐紂,魚辛諫曰:‘歲(木星)在北方不北征。’武王不從”。《荀子·儒效篇》說:“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忌,東面而迎太歲”。《淮南子·兵略訓》也記載:“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根據計算推算出公元前1045年12月3日。
利簋銘文
《利簋》銘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早晨),歲鼎克昏
辰,夙(日出)有商”,“歲鼎克昏”是指歲星、昏星(水星)位於金星的兩側,三星鼎足,可推斷牧野之戰是發生在公元前105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6、7點鐘。
考據
明代黃道周有牧野之戰發生在公元前1053年(戊子歲)之說。
黃宗羲的《歷代甲子考》與《答朱康流論歷代甲子書》記載武王克商發生在前1122年(己卯歲),並多次與朱朝瑛辯之。
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牧野之戰發生在公元前1046年。
1998年12月20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會議上,江曉原結論,牧野之戰發生於公元前1044年1月9日。
通行結論
1976年在陝西臨潼出土的利簋,銘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期,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管師,賜有史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天文學家依據銘中所記“甲子”日“歲”(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參照《國語·周語下》記載的天象記錄,計算出武王伐紂的時間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
史記原文
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脩文王緒業。
盟津之誓
九年(約公元前1048年),武王上祭於畢。東觀兵,至於盟津。為文王木主,載以車,中軍。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專。乃告司馬、司徒、司空、諸節:“齊栗,信哉!予無知,以先祖有德臣,小子受先功,畢立賞罰,以定其功。”遂興師。師尚父號曰:“總爾眾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於下,至於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雲。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
武王伐紂
居二年,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彊抱其樂器而餎周。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
十一年(約公元前1046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盟津,諸侯鹹會。曰:“孳孳無怠!”武王乃作太誓,告於眾庶:“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牧野之戰
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曰:“遠矣西土之人!”武王曰:“嗟!我有國冢君,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稱爾戈,比爾乾,立爾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昬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於百姓,以奸軌於商國。今予發維共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羆,如豺如離,於商郊,不御克餎,以役西土,勉哉夫子!爾所不勉,其於爾身有戮。”誓已,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
《書·牧誓》:“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書·立政》:“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左右攜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藝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夷、微、盧烝。“三亳”、“坂”尹。《書·顧命》:“師氏、虎臣、百尹、御事。”《孟子·盡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車三百兩,虎賁三千人。”也有說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甲士四萬五千人
參考《周官經》,虎賁部隊應該是不穿介(盔甲)的突擊輕步兵,只有乾(盾)護身。牧野之戰編制是三千人,最高統帥是師氏尚父呂望(姜子牙),之下是10個虎臣,每人統率300人,再之下是100個小尹,每人統率30個御事。牧野之戰充當先鋒,估計損失嚴重,只剩三百人,成為周的常備軍宮衛,僅次於御前侍衛的旅賁部隊。
戎車三百兩,甲士四萬五千人,也就是一輛戰車150人,3個車兵,每個統率50人。牧野之戰後只保留一半,就是車兵3人,步兵72人。牧野之戰,王之下的司徒、司馬、司空各統率一百輛戰車15000人。三公各有3個亞旅統率5000人(師氏統率3000人),之下的千夫長統率1000人,百夫長統率100人。諸侯軍隊,從一個氏族的冢君,到個人的御事,合計戰車四千輛,理論有60萬人,而紂王受有70萬人。
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於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諸侯,諸侯畢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諸侯畢從。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鹹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語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復軍。
評價
隨著時間的推移,牧野之戰也蒙上了一層又一層神秘的面紗。當時的記錄下,帝辛尚不失為一個有嚴重缺陷的英雄人物,然而到了後世,“紂王”卻成了荒淫無恥、殘暴不仁的昏暴之君,從而被潑上了越來越多的污水。與之相應,牧野之戰這場“血流漂杵”的征服戰爭,也就成了弔民伐罪的反抗暴政的正義之戰。在後世儒家的傳說中,周軍“前歌后舞”,沒有殺一個人,沒有流一滴血,商朝就自行崩潰,在人民的擁戴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寶座,從此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天下太平。當然,這樣的神話,在後世仍然一場又一場地上演,不過再也沒有像牧野之戰這樣成功的了,這是由於特殊歷史背景下而完成的。
電視劇
2009年《
封神榜Ⅱ》(又名:《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2006年電視劇《封神榜之鳳鳴岐山》的續集,根據中國古典名著《封神演義》改編。
基本介紹
片名: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英文名:Legend and the Hero II
年份:2009年
集數:40集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製片人:程力棟
導演:金鰲勛
演員詳表
黃維德飾 周武王
劉德凱飾 姜子牙
林心如飾 妲己
呂良偉飾 商紂王
王力可飾 子魚
苗海忠飾 申公豹
沈傾掞飾 黃飛虎
冼色麗飾 哪咤
韓棟飾 楊戩
鄢博雅飾 鳳 來
唐國強飾 元始天尊
楊瓏飾 黃天化
杜志國飾 蘇護
丁汀飾 金咤
楊晨 飾 木咤
齊芳飾 鄧嬋玉
程亞霖飾 土行孫
婁 淇飾 武吉
楊 波飾 黃天祥
姚雲舜飾 通天教主
牟鳳彬飾 孔宣
李子軒飾 雷震子
李欣凌飾 廣寒仙子
陸昱頡(米紫安) 飾 龍吉公主
方展髮飾 洪錦
黃京軍飾 廣成子
李君飾 赤精子
徐敬義飾 懼留孫
朱嘉鎮飾 楊任
何雷 飾 雲中子
徐學敏 飾 太上老君
池舍澤 飾 普賢真人
羅順明 飾 準提道人
羅勇恆 飾 太乙真人
吳利華 飾 清虛道德
孫萬清 飾 接引道人
郭曄 飾 慈航真人
李建昌 飾 黃龍真人
焦長道 飾 金光大仙
吳翔琪 飾 金靈聖母
陳秋芳 飾 無當聖母
俞 陽 飾 昆蘆大仙
蔣伯洲 飾 韋護
朱顏菲 飾 南宮适
謝 林 飾 一氣大師
張家駿 飾 多寶道人
程利棟 飾 文珠亍法
劇情簡介
痛失妲己並慘遭兵敗的紂王,狐狸精陷入人妖的不倫之情。大周武王姬發拜姜子牙相父,正式起兵伐,紂王大敗臨潼關。姬發率軍圍住朝歌,狐狸精、琵琶、雉雞精三妖決定拚死一搏,紂王與姬發見面議和。紂王執意兩分天下,姬發拒絕。兩人相約,兩軍不藉助任何力進行一場決戰,於是在朝歌城外的牧野之地,一場永駐史冊的牧野之戰拉開戰幕……
相關新聞
繼2007年重拍的新版《封神榜》後,兩岸三地的影星—林心如、呂良偉、劉德凱、丁汀和黃維德等再續大型古典神話劇封神榜,打造出《鳳鳴岐山》後的下部《封神榜II之武王伐紂》。全劇在在陝西拍攝取景,繼范冰冰在上部演出「雙面妲己」後,下部則由一改善良角色戲路的林心如美麗妖艷的蘇妲己,周武王由周杰改為黃維德出演,一代暴君紂王為呂良偉,丁汀為文殊菩薩的徒弟金咤。
《封神榜》續篇的劇情講述周武王(黃維德飾)伐紂,紂王(呂良偉飾)兵敗,一代妖后(林心如飾)被推上斬首台。紂王在朝歌被武王姬發的大軍包圍,陷於苦戰,三妖—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和九頭雉雞精拚死決戰。紂王與姬發議和,平分天下,結果談判破裂。兩軍在朝歌城外的牧野之地進行決戰,這場牧野之戰戰鬥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