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十六國之一。羯族石勒所建。都襄國(今河北邢台),後遷鄴。盛時疆域有今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及江
蘇、安徽、甘肅、遼寧的一部分。歷七主,共三十二年。朝代建立
公元308年,劉淵稱帝,遣使授石勒持節、平東大將軍、平晉王。從前是小打小鬧過家家一樣瞎打瞎混,現如今真有個“皇帝”封自己為王,石勒當然興奮。劉聰進攻壺關時,石勒自率七千精銳為前鋒都督,殺晉將黃秀;接著,他又進攻鄴城、趙郡、巨鹿、常山,攻殺晉軍數萬人,並派和他起兵的十八將分頭率兵并州山北諸郡縣,說降了不少散落遊蕩的胡人地方武裝來附。石勒雖替匈奴漢國攻城陷地,和劉氏家族的兵將不同,他很少殘殺當地居民。對於魏郡被攻陷的各個民間地方塢堡,他“簡強壯五萬為軍士,老弱安堵如故,軍無私掠,百姓懷之”。攻陷冀州後,石勒又能把各地的讀書人安置在一起,號為“君子營”,成為為他出謀劃策的智囊班子。他手下最得力的謀士張賓,也是此時聞名而歸順的。轉戰之中,石勒惟一遭受較大的挫敗是飛龍山戰役。晉朝幽州刺史王竣派遣的鮮卑頭領務勿塵(段匹磾之父)等鮮卑、晉朝聯軍共十餘萬,把石勒打得敗走黎陽。即便如此,石勒未傷元氣,轉而進寇信都,殺掉晉朝冀州刺史王斌。接著,他東襲鄄城,殺晉朝兗州刺史袁孚。乘勝而進,石勒連陷廣宗、清河、平原、陽平諸縣,降九萬多人。武德之戰,石勒攻殺晉朝冠軍將軍梁巨,坑殺抵抗的降卒一萬多人,威震河北。“河北諸堡壘大震,皆請降送任(子)於(石)勒”。匈奴劉聰繼位後,又贈石勒征東大將軍、并州刺史等一大堆頭銜。一是在新主人面前掙面子,二是為自己爭地位,擴充軍隊,石勒配合劉聰的兒子劉粲會攻洛陽,又進攻襄陽,陷江西壘壁三十餘所,“欲有雄據江漢之志”。
謀士張賓有遠謀,勸石勒北還。正在興頭上大獲勝利的石勒忘乎所以,不聽。不久,晉朝琅琊王司馬睿派王導率軍討石勒。由於糧草不繼加之軍中瘟疫流行,石勒損兵折將,傷亡大半,最終聽從張賓之策,裹糧卷甲,一路攻殺,折軍北還。西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四月,以討賊為名逃出洛陽的東海王司馬越憂急病死。他帶出的二十多萬朝中卿相將軍士兵以及隨軍家屬,擁著司馬越的大棺材向東撤退,準備到東海(山東郯城)為司馬越歸葬。石勒聞訊,於五月間親率輕騎倍道兼行,在苦縣寧平城(河南鹿邑縣)包圍了這隻送喪大軍,“大敗晉兵,縱騎圍而射之,將士十餘萬人相踐如山,無一人得免者。”晉朝太尉王衍、襄陽王司馬范等六個宗室王爺以及數十朝廷高官皆成為石勒的階下囚。
石勒十四時在洛陽城被王衍識破英雄骨相,差點被殺。但親眼見到這位望重人雅的晉朝太尉,草莽英雄石勒也不
覺為之心折。“甚悅之,與語移日。”王衍見這個殺人魔王很好說話,為了更加討好,他就勸說石勒稱帝。不料,此語一出,不僅沒有保身,反而生成殺身大禍。石勒勃然色變,振衣而起,斥責王衍說:“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使天下破壞如此,正是君罪所致!”隨即,他命左右衛士把王衍押出大帳。回到被監押的房子裡,王衍自知難逃一死,便勸劉淵稱帝,感激之下,劉淵盛讚王彌為“孤之孔明”,大有如魚得水之感,立署王彌為司隸校尉,加侍中、特進。王彌加入匈奴劉氏集團後,非常賣力,他先隨劉曜攻河內,又曾與石勒會軍攻臨漳。永嘉初年,王彌在高都大敗晉軍,殺數萬晉軍。不久,他又和劉曜、石勒攻破魏郡、汲郡、頓丘,陷五十餘壁。在與石勒合力進攻鄴城時,王彌又獲大功。接著,王、石二人又合軍攻陳郡,大破東海王司馬越的晉軍。王彌可稱是晉朝剋星。匈奴劉曜與他合軍,也是連連得勝。兩人率軍“寇襄城,遂逼京師。”時京邑大飢,人相食,百姓流亡,公卿奔河陰。王彌在前,劉曜隨後,漢軍攻陷洛陽。王彌首先下令大掠。劉曜後至,惟恐財寶珍奇盡歸王彌,就下令阻止王彌軍將。王彌不從,劉曜在亍上斬殺王彌的牙門將王延。王彌大怒,雙方阻兵相攻,死亡一千多人。後經人相勸,雙方表面上重歸於好。311年石勒軍全殲西晉主力,並會同劉曜、王彌之眾攻破洛陽。312年以後,石勒以襄國為基地,發展成為今河北、山東地區的割據勢力。318年,漢內亂,他率軍攻破漢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319年,劉曜自立為帝,建前趙,遷都長安。石勒脫離前趙,自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史稱後趙。興衰成敗
鼎盛時期
公元325年六月,石勒大將石生占據洛陽後,進攻東晉的司州刺史李矩。李矩等人不敵,就派人向前趙的劉曜投降。劉曜派中山王劉岳率一萬多精兵馳援,並在孟津和石樑打敗後趙軍隊,俘殺五千多人。至此,前趙後趙完全撕破臉面,公開交戰。石勒大怒,馬上命中山公石虎率四萬步騎飛馳成皋關,與前趙中山王劉岳大戰於洛水。劉岳大敗,退守石樑。劉曜親率大軍增援,夜中軍營多次無故潰亂,只得撤回長安。最後,石虎攻克石樑,俘虜了劉岳等前趙將領八十多人,坑殺前趙士兵一萬多人。此戰過後,石勒的力量已經擴展至淮河流域。東晉成帝鹹和三年(公元328年),石勒發動了滅前趙的戰役。但劉曜一戰小勝,大敗石虎於高候原(山西聞喜)。前趙乘勝前進,但沒有直接撲向襄國,而是包圍了洛陽。年底,石勒孤注一擲,親自率兵前往,與劉曜決戰。洛陽一戰,石勒大勝,擒殺前趙皇帝劉曜,滅了前趙(詳見《血海中原的狼頭大纛》)大勝之後,群臣功進。東晉成帝鹹和五年(公元330年),石勒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不久,他索性直接稱帝,改元建平。至此,中國北方幾乎全部歸於趙土,此後,一直到石勒去世,後趙與東晉也沒有特別大的戰事,雙方以淮水為界,暫時休戰,各自經營內務。滅前趙,稱皇帝,石勒的後趙達到鼎盛時期。夷漢賓服,四方來朝。得意之際,在一次宴見高句麗使臣的大會上,石勒酒酣之餘,問身邊的近臣徐光:“朕與古代君主相比,能和誰相仿呢”?徐光當然撿好聽的話講:“陛下神武籌略比漢高祖劉邦還高,雄藝英武可比魏武帝曹操,有史以來,軒轅皇帝第一,陛下您排第二。”石勒聞言大笑,說:“愛卿所言大過。人應該有自知之明啊。朕若逢漢高祖,當北面而事之。若遇光武帝劉秀,當與其並驅中原,鹿死誰手,亦未可知;大丈夫行事應磊磊落落,朕終不效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猸以取天下也。所以,朕之才能當在劉邦、劉秀之間的樣子,又怎能與軒轅皇帝相提並論呢”。群臣皆頓首稱萬歲。心服、口服,不得不服。石勒攻滅鮮卑段氏,又進據河南、皖北、魯北。
衰落
公元349年五、六月間,北中國天災人禍頻頻。好好的初夏時季,暴風撥樹,電閃雷鳴,自天而落的冰苞竟有水杯那么大,砸死行人無數。鄴城的宮殿又因雷擊起火,太武殿、曄華殿蕩然無存,只留一地灰燼,大火連燒一個多月才滅,後趙帝國的“乘輿服御燒者大半,金石皆盡”。更為可怖的是,“雨血周遍鄴城”,天落紅雨,殷紅如血。先帝御封的太子,石遵竟然廢殺,罪逆濤天。傳孤赦令,內外戒嚴,孤王要親自率軍征討”。石沖行動迅速,上午表志,下午就帶領五萬精兵向鄴城進發,四處傳檄,討伐石遵。大軍行至常山,名路人馬已有十來萬之眾。在苑鄉紮營時,石沖收到石遵情深意長的親筆信,勸曉說大家兄弟,血脈相連,並允諾要授與石沖尊權重兵。石沖看看信,想了想,也覺石遵言之有理,就對左右將說:“唉,都是我的弟弟輩,死的人也不能再復活了,幹嗎要再繼續骨肉相殘呢?我們回去算了。”
石沖此語,足以表明他是個涉世未深的倒霉蛋,牆頭草一樣,可以一怒起兵,可以一哀息兵,王族內哄,不是你
死就是我活,哪可有這等兒戲。石沖話音未落,其帳下大將陳暹就突地站起,大叫道:“彭城王篡弒,天地不容,大您盡可自己回去,為臣我率兵進攻鄴城,擒獲石遵,然後再奉您太駕入京”。帳中諸將也多有附和。見眾怒難犯,石沖自己把握不了大局,又依眾人之計繼續前行。石遵再派朝中大臣王擢攜親筆信勸諭石沖。石沖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聽。無奈之下,石遵授予石閔黃鋮、金馬鐙等御物,派這位義弟與李農一起率十萬精兵去迎擊石沖。平棘之戰,後趙王朝的兩支精銳立陣廝殺,畢竟石閔厲害,石沖全軍大敗,自己也被石閔軍士在元氏縣抓住,就地賜死。此外,石沖所率的三萬勁卒,也都被石閔等人坑殺。石趙內亂,慕容鮮卑出大兵二十萬,虎視其境;東晉的桓溫等人也進據壽春,步步逼近。鎮守長安的後趙宗室石苞見石遵稱尊,也生覬覦之心;既然你能當皇上,我也有資格稱帝。於是,他率關中部隊準備起兵。其屬下左長史石光等人諫勸,石苞大怒,誅殺石光等一百多人,深失眾心。由於石苞“性貪而無謀”,關中豪右都知道這個傢伙不能成大事,許多人就密謀和東晉的梁州刺史司馬勛聯繫,準備投靠晉朝。司馬勛樂得有人接應,忙率晉軍奔赴,在距長安僅二百多里的懸鉤紮下營盤,並攻殺後趙的京兆太守。關內一帶的地方勢力聞風而動,紛紛殺掉後趙派遣的地方官,坐擁三十多座堅壁,共五萬多人,和司馬勛遙相呼應。石苞沒來得及進攻鄴城,東晉兵馬已經來到眼皮底下,他只得暫緩奪位,派將軍麻秋、姚國等人率軍隊出拒晉兵。石遵早已聽聞石苞想來鄴城推翻自己,就以討伐東晉司馬勛為名,派車騎將軍王朗率二萬精騎馳赴長安。石苞見救兵來到,以為石遵還不知自己的圖謀,忙開城迎接。王朗馬上派人逮捕石苞,捆送鄴城。司馬勛見後趙援軍趕到,眼見占不到多大便宜,便扭頭殺向宛城,攻殺後趙南陽太守後退回梁州,後趙氣數已盡。
歷代民政
石勒初起時,往往對攻下的塢壁壘徵收義谷,有時也以掠奪方式獲取軍糧。約在313年始採用租調剝削方式。 314年下令州郡檢查戶口,徵收田租戶調,規定戶貲出帛二匹、租谷二斛。稱趙王后,較留意於農業生產,常遣使者循行州郡,勸課農桑。故當石虎統治之初,租入殷廣,鄴都的中倉每年有百萬斛的租谷輸入,沿水次諸倉也儲積了不少糧食。 後趙採用胡、漢分治政策,設定大單于統治各少數族人,又設定專門的官職管理胡人辭訟和出入,甚至強行規定稱漢人為“趙人”,胡人為“國人”,並嚴禁呼羯為胡。
石勒、石虎均沿用劉漢的徙民辦法,將被征服地區的各族人民遷往其統治中心襄國、鄴及其周圍地區,以便控制。對人民的統治,除以州、郡行政系統管理外,同時存有以軍事組織形式管理並占有人口的制度。石勒初起時,對西晉王公卿士、塢堡主及士大夫多加殺戮。以後則在俘虜中區分士庶,將士族集為“君子營”,以示優待。並選用某些士族為官。稱趙王后,石勒對一些士族委以要職,明令不準侮易衣冠華族。恢復魏晉以來的九品官人制度(見九品中正制),使士族取得了特權。石勒兩次清定九品,又設立太學、國小和郡國學,培養將佐和豪族子弟。石虎即位後,也肯定士族特權,並將對關東士族的優待擴大到關中的望族。
石虎是十六國時期有名的暴君。在其統治期間,軍旅不息,眾役繁興,徵調頻仍,刑罰嚴酷。他有意“苦役晉人”,嚴重地破壞了農業生產,使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起義不斷發生。其中,梁犢起義規模最大。348年石虎殺太子石宣,把無辜的東宮衛士十餘萬人謫戍涼州,其中萬餘人於次年到達雍城(今陝西鳳翔南) 時,在高力督(石宣挑選身強力壯者守衛東宮,號“高力”,設定督將率領,稱高力督)梁犢領導下發動起義,各族人民紛紛參加。義軍所向披靡,及至長安,眾已十萬,擊敗石苞,東出潼關,兩次大敗大司馬李農。石虎繼續派兵鎮壓,又利用氐族貴族苻洪和羌族貴族姚弋仲的武裝力量合兵進攻,梁犢兵敗犧牲。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動搖了後趙統治的根基。349年石虎病死,後趙內亂,諸子爭立,互相殘殺。305年,石虎養孫漢人冉閔(即石閔) 乘政局混亂,殺石鑒,滅後趙,政權落入冉閔之手。次年,稱帝於襄國的石祗也被冉閔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