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概況
召公奭為周文王的長庶子,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為建立、鞏固西周政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與周公分陝而治,巡行陝間鄉里,舍於甘棠之下,決獄於阡陌隴畝之間,深受民眾愛戴。百姓賦《甘棠》之詩,敬其人而愛其樹。召公之德政教化,被稱做“甘棠遺愛”。周成王時,他出任太保,與周公旦分陜而治,陜以西的地方歸他管理。支持周公旦攝政當國,支持周公平定叛亂。召公把他的轄區搞得政通人和,貴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愛戴。傳說他曾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後人為了紀念他,捨不得砍伐此樹。《詩經.甘棠》就是為此而寫的。
西周王朝建立兩年後,周武王勞病而逝,其子周成王年幼,用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上卿召公奭輔政。當時,西周天下很不穩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決定分陝而治。分陝的具體位置,在史籍《水經注》中記載為以陝城為界,而在史籍《括地誌》中則記載為以陝塬為界。這樣,周公旦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部新發展的領地;而召公奭的責任就是進一步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經濟後方,為周王朝進一步開拓疆土解除後顧之憂。
“周召分陝”,是以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陝”為分界線,把西周王朝的統治區劃分為東西兩大行政區,由周王朝的開國重臣“分陝而治”。當年周召二公商定,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於分界之處,稱作“立柱為界”。據史籍《左傳·隱公五年》記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周召分陝石柱”原立於陝塬(今河南陝縣張汴塬),後移至陝州北城牆上,唐朝時期有人作銘於上,謂“周召分陝所立界石”。考驗其字,屬於唐朝武則天時期所勒。今名漫漶,字剝蝕脫落不可復識。
歷史生涯
西周始置。監護與輔弼國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長老身份監護。周公東征勝利,建東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成王到成周開始親理政務,召公為此作長篇教導,即《尚書·召誥》。後以陝(今河南三門陝)為分界,“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而東,周公主之。”(《史記·燕世家》。後召公子孫以太保為氏。春秋後廢,漢復置,位次太傅。歷代沿置,多為大官之加銜,並無實職。史載殷王太甲以伊尹為太保,西周成王以召公奭為太保。明史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周武王滅掉商紂王后,建立周朝,封周王宗室、古聖王后人和功臣謀士為諸侯。其中召公奭與周公旦、太公姜尚位列三公。召公奭被封於燕,建燕侯國。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召公奭。我國的燕氏家族,是以國為姓氏,而燕國又因燕山而得名。根據歷史學家的考據,距今3000多年以前,周天子大封諸侯,把有功於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薊地,召公巡視自己的封地時,被雄偉秀麗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國家取名為“燕”。燕國一直傳到戰國末年才被秦始皇所滅,從此,燕國的公族就以故國號為姓,世稱燕氏。燕氏的得姓,大約有2200多年的歷史。燕氏的源流,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燕氏出自纂姓,是《史記》上記載的召公奭的後代,是周的同姓,被分封於燕國,傳國一共四十二世,至王喜這一代為秦國所滅,後世子孫就以國為氏。漢代有功臣宜城侯燕倉,後漢有中郎將燕瑗,望族出於上谷、范陽。故燕姓後人奉召公奭為燕姓的得姓始祖。出自祖名為氏,以奭(Shì音是)姓所改。另外一支盛姓系由奭姓所改,得姓於西漢末年。西周初年有名臣召公奭,其子孫有一支以他的名為姓,姓奭。到西漢元帝時,由於元帝名劉奭,百姓必須避諱,奭姓人改為盛姓。又如如《姓譜》上記載說:“北海太守奭偉,避元帝諱,改姓盛”;《後漢書西羌傳》也指出:“東海盛包,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
史書記載
召公奭與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其在成王時,召公為三公: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攝政,當國踐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說周公。周公乃稱“湯時有伊尹,假於皇天;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假於上帝,巫鹹治王家;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在武丁時,則有若甘般:率維茲有陳,保乂有殷”。於是召公乃說。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率,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