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號
306年始建國號“成”,史書也有稱“大成”,或以為“大”是尊稱。國號“成”來自於成都這個地名,也有說是襲用公孫述的舊稱(成家)。公元338年,漢王李壽發動政變篡位,改國號為“漢”,史書上又合稱為“成漢”,以區別於其他的“漢”的政權。由於統治地區主要為蜀地,故又被少數史書稱為“蜀”(如《十六國春秋·蜀錄》)。《晉書》又稱之為“後蜀”,以別於三國時期劉備的蜀漢。五代十國時期後蜀政權出現之後,已基本不使用“後蜀”來指稱“成漢”政權。
歷史
李特入蜀
三國曹魏景元5年(265),晉王司馬昭薨,子炎繼父位,迫魏元帝曹奐退位,易國號為“晉”,
改元泰始,都洛陽。永熙元年,晉武帝崩。子衷立,是為惠帝。惠帝愚,其外家楊駿輔之。永寧元年,賈后殺駿,滅其族,廢太后。賈后淫虐專政,引“八王之亂”。晉傳國兩代,漸衰。
李特(?~303年),字玄體,祖為宕渠人。父恭,為東羌獵將。時異身長八尺,雄偉善騎射,沉毅有大度。永康元年,庭征益州刺史趙廞於京為大長秋,以都內史耿騰代之,廞遂反。時特附廞。特弟庠,本東羌良將,廞以之為威寇將軍,欲使其斷北攻。庠通曉兵法,布陣肅然。廞妒之,欲除。
永寧元年,庠見廞,勸其順民心。廞發難,長史杜淑等附言,廞滅其宗族三十餘。特與弟流恨之,引兵歸綿竹。廞派長史費遠、犍為太守李苾,都護常俊領萬餘人北上,截入蜀之道,至綿竹石亭,特引七千人縱火夜襲。遠軍潰。攻成都,廞大敗。攜家眷乘舟於廣都,被屬將朱竺殺。後,詔以羅尚為益州刺史,尚令流民歸故地,諭以七日。特兄輔察中原方亂,以實訴以特。特於人賄尚。又,詔至,拜特為宣威將軍,特之弟為奮武將軍。然廣漢太守辛冉欲獨占功,未以實報。故而引流民怨。辛冉性貪,殺流首,取其物。逼流民歸。民迫,投特。十月。特分民為二營,特居北,弟流居南。繕甲礪兵,嚴陣以待。辛冉與犍為太守李苾議,遂
遣廣漢都尉曾元、牙門張顯、劉並諸將領步騎三萬擊特,尚亦遣都護田佐助元。元軍抵特營前。弈之,而戰,元兵潰,特殺元、顯、並諸將以頭示尚。於是,眾舉特為鎮北大將軍,伐冉,冉屢敗,奔德陽。特因此據廣漢,攻成都。
永寧二年五月,晉河間王司馬顒派衙博攻特,扎梓潼,庭以張微為廣漢太守,軍於德陽,尚派張龜駐繁城。特遣子盪襲博,自領軍擊龜。博、龜皆敗。後在殺微,還骸於其子。大安二年正月,特擊尚,平成都少城。入之大赦,建元建初。
庭令荊州刺史宗岱領水軍三萬,以建平太守孫阜為前鋒,逼德陽以援尚,尚以任睿連橫各村塢攻特。特敗。尚軍追至繁縣官桑,斬李特、李輔、李遠。
成漢立國
特既亡,弟流及其子盪、雄集餘眾。大安二年三月,尚遣督護何沖攻流,流破之,乘勝進抵成都,尚不出,自守。盪獨追之,中矛而亡。至此孫阜與尚形為犄角之勢。流懼。李含勸之以降,流從之,雄諫欲再戰。流不允。五月,流遣子世、含子胡為質。胡兄離聞言,歸營與雄議。以合力擊阜,遂大破。流愧,為雄乃奇才,易權於雄。七月,流取郫城,遂進駐。時邑倉空,流軍飢乏。青城山處士范長生,糧足,流拜請。於是,以糧援流。流病,乃亡。驤詐以欺尚,克成都。尚奔江陽。雄以長生有名德,眾崇,欲迎為君,長生不允。諸將遂請雄登尊。十月,雄即王位。大赦,改元建興,廢晉制,另立法七章。以叔父驤為太傅,兄始為太保,離為太尉,云為司空,國為太宰,閻式為尚書令,楊褒為僕射,尊母為太后,追特為景王。十一月,尚移屯巴郡,派兵掠蜀中,俘驤妻昝氏與子壽。
光熙元年三月,長生至成都,雄迎於門,拜為丞相,尊為范賢。六月,雄稱帝,改元晏平,國號“大成”。追父為景帝,廟號始祖,尊太后為皇太后。以長生為天地太師,復部曲,免稅。十一月,晉惠帝被毒,弟熾繼位,是為孝懷帝,太傅越專權。十二月,殺司馬顒,獨攬權。“八王之亂”沒。
永嘉元年十二月,成尚書令楊褒卒。褒好直言,常諫於成主。永嘉三年十月,天水人訇琦等殺成太尉李離及尚書令閻式,以城降於羅尚。成主令太傅驤、司徒雲、司空璜伐。不克,雲、璜皆戰死。
永嘉四年二月,成太尉李國鎮巴西,帳下將文石殺之,以巴西降羅尚。四月,成主雄以諾與將張寶:汝安能光復梓潼,朕以離之爵位予。張寶遂以苦肉計使之為訇琦心腹。適逢尚使欲歸,訇琦等出城與別。張寶遂閉門。琦奔巴西。成主復梓潼,以寶位太尉。七月,尚率於巴郡,庭以長沙太守下邳人皮素為益州刺史。十月,成太傅驤攻譙周之子登於涪城。尚子宇及參佐惡登,不給糧,皮素欲加罪。十二月,素至巴郡,宇令人殺之。建平都尉又殺宇。巴郡內亂。驤聞之,盡攻。時驤之子壽被囚於登處,登釋其欲達驤攻之暫弱。後,庭以巴東監軍南陽人韓松為益州刺史。
永嘉五年正月太傅驤克涪城,俘登,太保拔巴西,殺文石。成主愉,大赦,改元玉衡。登解於成都,成主欲寬宥,不屈,遂斬。二月,暴重領兵討韓松,自領益州三府事。三月,益州將吏殺重,表以巴郡太守張羅行州事。羅與降晉氐人符成、隗文大戰,被誅。符成、隗文驅民於成,雄厚待。又益州三府表以平西司馬蜀郡人王異行州事,領巴郡太守。
永嘉六年十二月,江陽太守張啟殺異,代之。庭又以涪陵太守向沈行西夷校尉,南保涪陵。
永嘉七年三月,向沈卒,舉汶山太守蘭維代其職。維欲攻巴東,成將李恭、費黑伏擊於道,俘維。
建興二年正月,楊虎率漢中吏民附成。於是,漢嘉、涪陵、漢中皆為成屬。漢嘉(地名)的夷人(少數民族)王衝來附。朱提雷炤、建寧爨畺來附。
建興四年五月,晉平夷太守雷炤、平樂太守董霸率三千家附成。十一月,漢將劉曜圍晉都,晉愍帝因食盡,無援,而降於漢。西晉歷四帝,共五十二而亡。
建興五年三月,琅琊王司馬睿於建康稱晉王,建元建武,史稱“東晉”。六月豫州刺史祖逖入譙城,經營北伐。晉王檄文天下,命司馬裒等九軍,卒三萬餘,水陸四道,以逖為指揮北伐。成巴郡向成主告急。主言:朕常憂琅琊王弱,將被石勒滅,乃至耿耿於懷,今其能舉兵,使人振奮。
建武二年三月,睿稱帝,都建康。是為中宗孝元帝,改元大興。四月,成丞相長生卒,成主李雄以其子侍中范賁為相。長生博學,年近百歲,蜀人奉之如神。
永昌二年正月,成太傅李驤、將任回攻台登,晉將司馬玖戰死,晉越嶲太守李釗、漢嘉太守王載皆以郡降。成皇后任氏無子,妾生十餘,然其卻立兄盪之子班為太子,以任後為其母。群臣請諫,雄言:朕兄盪,乃先帝嫡統,屬奇才、大功之輩。成基業將成,而早逝。朕常傷懷。況班仁孝好學,必可承先帝之基業。太傅李驤、司徒王達勸諫道:先王立嗣必立親子者,是明身份而防篡奪,從古而克言。雄不依。班謙恭下士,言行遵禮守法。雄每議,邀其至。
太寧二年正月,立班為太子。李驤泣言:禍從此至。
內亂迭興
鹹和八年六月,雄腦舊潰瘍。隨戰而痕以全。子見狀,皆惡而遠之。唯太子班,晝夜侍奉,不退衣冠,且親為雄汲膿。雄召大將軍、建寧王李壽受詔輔政。遂崩,年六十一,在位三十年。
雄謙虛好賢,隨才受任,命太傅養民於內,李鳳等招懷於外。寬刑簡政,獄無滯待。興學,置史官,又輕賦役。男年交谷三斛,女予半之,疾病者又半之。戶調絹不過丈,綿數兩,事少役稀,民多富實。是時天下亂而蜀平,年穀屢熟,閭門不閉,道不拾遺。然,雄朝中無儀品,濫封爵位,吏無祿秩,取給於民。軍無部隊,號令不肅。此皆為其短也。本雄遺詔,班繼位,以建寧王李壽錄尚書事,班居宮行喪,政事付於壽打點。雄子車騎將軍越屯江陽,聞父崩,奔喪。九月至都。以班非親兄弟而不服。與弟安東將軍期謀位。班弟玝勸其遣越回江陽,命期為梁州刺史,出鎮葭萌。班以雄未葬,不忍遣之,並以心待之,無所疑問。反遣玝出屯於涪。冬十月,越刺班於父靈前,殺班兄領軍李都。假太后詔,言班獲罪,故殺之。期繼位,謚班為戾太子,以越為相國,封建寧王。加大將軍李壽為大都督,封漢王,與越共錄尚書事。以兄霸為中領軍、鎮南大將軍,弟保為鎮西大將軍。汶山太守、叔始為征東大將軍,代越鎮江陽。葬雄於都陵,謚曰武帝,廟號太宗。是日,期遣壽攻涪,壽先以言李玝,玝遂降晉。晉以玝為巴郡太守。期以壽為梁州刺史,屯於涪。
鹹和九年春正月,期立皇后閻氏,衛將軍尹奉為右丞相,驃騎將軍、尚書令王瑰偉司徒。九月班舅父羅演與壽、天水人上官譫謀殺期,欲立班子幽為帝。謀泄,期殺演、譫及班母親羅氏,李琀子儼,李稚妻昝氏,期自以得志。從此成國紀綱衛紊亂,雄業始衰。
鹹康二年十月,期誣從子武陵公李載而殺之。十一月,晉詔建威將軍馬勛領兵集漢中,壽擊之。
鹹康四年,成主期驕心日甚,對下多誅,且沒收其資,大臣多不安。其子霸、保、並皆不並而亡,眾皆以期所殺。期偶有聞李壽欲反,殺其弟安北將軍李悠。四月,壽詐以期欲除己,便率布、騎萬餘人馬,以卒為前鋒。自涪襲都。是日入都殺建寧王李越、征西將軍李遐、將軍李西及期近臣。壽矯稱太后任氏令,廢期為邛縣公,追戾太子班為哀帝。
李壽建漢
因稱帝不定,故命卜筮,占之人言:可作數年天子。壽思之言:朝聞道,暮死可矣。遂即位。改國號為漢
,大赦,改元建興。壽改宗廟,追父驤為獻帝,暮昝氏為皇太后。立妃閻氏為後,子勢為太子。改舊宗廟為大成廟,各制皆有所易。以董皎為相,羅恆為尚書令,解思明為廣漢太守,任調為鎮北將軍、梁州刺史,李弈為西夷校尉,從子李權為寧州刺史,公、卿、州、郡皆以僚佐替。邛都公期嘆言:吾乃天下之主,今卻為小縣公,生不如死也!五月,自縊而亡。謚曰“幽公”,以王禮葬。七月,以李恭子閎為荊州刺史、鎮巴郡。九月,僕射任顏反,誅殺。顏乃太后之弟,因而壽盡誅舊成主雄諸子。
鹹康三年六月,漢攻拔晉丹川,守將孟彥、劉齊、李秋皆死。趙王石虎欲與漢連兵攻晉,中分江南。壽大喜,派散騎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廣出使找。秋九月,以尚書令馬當為六軍都督。徵集率七萬餘人為舟師,大閱於都,鼓譟盈江,壽登城檢閱。有吞噬江南之志。眾臣皆勸諫,更以泣諫。壽遂止伐江南,士卒皆呼“萬歲”。燕王慕容皝派劉翔至建康向晉帝求大將軍封號及帝璽。
鹹康五年三月,建寧太守孟彥執建寧刺史霍彪降晉,晉征西將軍庾亮遣參軍李松攻巴郡、江陽。四月,執荊州刺史李閎、巴郡太守黃植送往建康。壽以李弈為鎮東將軍,代閎職。壽病,羅恆、解思明複議附晉,壽不從。李演復上書言降晉之事。壽怒,殺演。十二月,漢李弈攻巴東,守將勞相敗亡。
鹹康六年二月,晉帝下詔遣兼大鴻臚郭悕持節與劉翔同往,北棘城冊封燕王。餞行時諸議趙、成漢之事。十二月,壽以太子勢領大將軍錄尚書事。先,成主雄以儉寬人心,及李閎、王嘏於鄴還蜀。贊晉稱趙,壽羨。大遷於都,大修宮室,置器玩,尚嚴刑,立峻法。左僕射蔡興、右僕射李嶷皆因諫而亡。蜀民疲於賦役,吁嗟滿道。
鹹康八年八月,壽崩。年四十四,在位五年。子勢立。謚壽昭文帝,廟號中宗,葬於安昌陵。
壽初為王,好學愛士。每讀書,專注良將賢相之事跡,故征伐皆克,闢土千里。雄既重心於上,壽亦盡誠於天下,號為賢相。繼位後,廢舊臣,改舊制,詔於期、越為他族。崇尚奢侈,重賦斂,多勞役。不受勸諫,以血立威,致使朝廷日衰,民心思亂,才至亡國。嗚呼!賢終止為相,明則未能稱之。
建元二年正月,勢改元太和,尊母閻氏為皇太后,立妻李氏為皇后。夏四月太史令韓皓上書請修宗廟。勢命群臣議。相國董皎、侍中王嘏以為成與漢乃一家,遂成一廟。八月勢弟大將軍李廣,以勢無子,請為皇太弟,勢不許。馬當、解思明諫。勢疑其通,便斬馬當、思明。並夷三族。派太保李弈至涪城擊廣,貶廣為臨邛侯,廣自殺。
永和元年八月,晉帝因荊楚為國之西門,戶口百萬,地勢險阻,得人者中原可定,失人則社稷可憂,遂命桓溫為征西將軍,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
永和二年十月,漢太保李弈,於晉反勢。圍都,勢登城以拒戰。李弈單騎沖門,被射殺,眾潰。勢勝,大赦境內,改元嘉寧。勢愈加驕淫,不恤民情。常淫樂宮中,少會公卿。且疏忌舊臣,重近宦。於是讒言並進,刑罰苛濫,以致內外離心。
桓溫滅成
晉安西將軍桓溫將伐成漢,將佐皆為不可。江夏相袁喬分析入深。
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溫帥益州刺史周撫等伐漢,拜表即行,使袁喬率二千人為前鋒。
永和三年二月,桓溫軍壽衣,勢方發兵,遣叔父右衛將軍福,從兄鎮南將軍李權,前鋒軍昝堅等率領,自山陽趨合水。三月桓溫軍至彭模。桓溫從袁喬之意,留參軍孫晟、周處領老弱守軍輜重,自率步兵直指都。
漢李福攻彭模,孫晟等反擊,福敗走。桓軍遇李權,三戰三捷。漢兵散,歸都。鎮東將軍李位以都降晉。漢主勢領眾將兵出戰於都之笮橋,桓溫前鋒不利。參軍龔護戰死,流箭射及桓溫馬首。士兵懼,欲退。而鼓吏誤鳴進軍鼓。喬拔劍督戰,遂大破勢。桓溫乘勝長趨至都,縱火燒門。漢兵懼,喪鬥志。勢於夜出東門,奔葭萌,使散騎常侍王幼送降文於溫處,自稱“略陽李勢叩首死罪”。後,抬棺木,縛己至晉軍門以降,桓溫解其縛,焚棺木。李氏政權“漢”亡,桓溫遣令護勢及宗室十餘人至建康。晉穆帝封勢為歸義侯。
從李雄稱帝,國號“成”,經李壽稱帝,國號“漢”,至李勢滅亡合為41年。史家統稱“成漢”。
國家貨幣
成漢國的國家貨幣是漢興錢。西晉末東晉初年,成漢政權建立。301年李特占四川廣漢,304年其子李雄打下成都,於306年稱帝,國號大成。316年西晉亡後,大成國改稱為漢,史稱成漢。其後李壽於漢興年(338-342)鑄漢興錢。此錢薄小,重約1克;按錢文排列可分為直書漢興與橫收漢興兩種;為中國最早的年號錢。
三國末年蜀國,約在建興十三年(235),因諸葛亮對外戰爭不斷,經濟衰退,直百五銖減至3克以下,因此進行了一次幣制改革,鑄行2克重的直百錢。此後有十四年沒有戰事,直百錢的重量得以維持。到延熙十二年(249)以後,因姜維屢次出戰,開支加增,該錢開始減重。當時蜀漢僅以一州之力與魏吳十二州抗衡,自然力不從心。除了諸葛亮治蜀有方,也不得不靠貨幣貶值來維持,使得蜀中“虛用其眾,刻剝眾羌,勞役無已,民不堪命”①。蜀漢經濟遭重創,已無法加增租稅,只能進一步將貨幣貶值,直百錢重量從2克相繼減為1.4克、1克、0.6克,直至0.4克。
在蜀漢亡後27年,李特自北方入馬蜀,為爭霸蜀中連年與晉室爭戰,經濟衰弱無異於蜀漢末年;又據《晉書?載記第二十一李壽》,李壽奪位後不久,便施暴政。人有小過,輒殺以立威;同時“修宮室,引水入城,務於奢侈,又廣太學,起讌殿,百姓疲於使役,呼嗟滿道,思亂者十室而九矣。”類似的經濟政治狀況使李壽只能採取蜀漢末年鑄小型錢的辦法加重對百姓的剝削。因此筆者認為,李壽所鑄1克重的小型漢興錢,承襲了蜀漢末年減重直百錢的衣缽。
漢興錢的形制與減重直百錢也有承襲關係。對照小南街出土的漢興與直百錢,除了錢語言書體不同外,錢的重量和錢徑基本相同,也同為廣穿,並均有內外郭,兩者的錢形特徵基本相同:直百錢徑13-19、穿廣6-8.5、外郭厚0.8-1.2毫米,重0.5-1.8克;漢興錢徑17、穿廣6-7、外郭厚0.8-1毫米,重0.8-1.3克。錢文書體,直百錢為小篆,漢興錢為橫書隸楷,但也不乏相同點,錢文均纖細秀美。此外,兩者的面北郭均細且淺,錢型均小,都重1克左右。
漢興錢是中國最早的年號錢,開創年號錢之先河,是中國古代錢幣從重量記名到年號詞句的轉折點。
帝王世系
成漢世系
廟號 | 追謚 | 姓名 | 表字 | 生卒及在位年月 | 年號 | 備註 |
---|---|---|---|---|---|---|
— | 巴郡桓公 | 李武 | — | — | — | 李雄 曾祖 |
— | 隴西襄王 | 李慕 | — | — | — | 李雄 祖父 |
始祖 | 成都景王 | 李特 | 玄休 | ?-303 | 建初 303-304(九) | 李雄之父,未稱帝 |
景帝 | ||||||
— | 秦文王 | 李流 | 玄通 | 248-303 | — | 李雄 叔父 |
— | 漢獻王 | 李驤 | 元龍 | 約230~? | — | 李壽之父 |
獻帝 | ||||||
註: 1〉《十六國春秋別本》載:冬十月,六郡流人推特行鎮北將軍,承制封拜。其弟流行鎮東將軍,弟驤驍騎將軍,少子雄為前將軍,以相統領,進兵攻尚於成都,頻為特所敗,乃阻長圍,緣水作營,自都安至犍為七百里,與特相拒。大安二年,部下推特為大將軍,大赦,改元為建初元年。2〉《十六國春秋別本》載: 建初 元年,特既見殺,流自大將軍、益州牧。 |
國號 |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表字 | 生卒及在位年月 | 年號 |
---|---|---|---|---|---|---|
大成 | 太宗 | 武帝 | 李雄 | 仲俊 | 274- 304-334(六) | 建興 304(十)-306 |
306(六)-310 | ||||||
玉衡 311-334 | ||||||
— | 哀帝 | 李班 | 世文 | 288- 334(六)-(十) | 沿用玉衡 | |
— | 廢帝 | 李期 | 世運 | 313- 334(十)-338 | 沿用玉衡 | |
335-338 | ||||||
漢 | 中宗 | 昭文帝 | 李壽 | 武考 | 300- 338-343 | 漢興 338(四)-343 |
— | 文帝 | 李勢 | 子仁 | ?- 343-347 -361 | 太和 344-346 | |
嘉寧 346(十)-347(三) | ||||||
| | 末帝 | 范賁 | | ?——347——349 | 沿用嘉寧 |
注 :年號可以先於稱帝前創立,可以叫“承制改元”。類似晉元帝司馬睿先稱王、建年號,第二年再稱帝。 |
年號 | 起訖時間 | 使用時間 | 備註 |
---|---|---|---|
李特 (在位:303年) | | | |
建初 | 303年—304年九月 | 2年 | 元年二月 李流 即位沿用 |
李雄 (在位:304年—334年) | | | |
建興 | 304年十月—306年六月 | 3年 | |
晏平 | 306年六月—310年 | 5年 | 或作 宣平 |
玉衡 | 311年—334年 | 24年 | 二十四年六月 李班 即位沿用,十月 李期 即位沿用 |
大武 | ? | ? | 一般認為大武年號並不存在。《晉載記》中稱“改元大武”,乃是該書轉寫《 三十國春秋 》誤寫“改年大成”所致。“改年大成”又是因為成漢國號“大成”,《 魏書 》稱“雄稱帝,號大成,改元晏平”之誤。 |
李期 (在位:334年—338年) | | | |
玉恆 | 335年—338年三月 | 4年 | 鍾淵映認為《 華陽國志 》沒有玉衡,只有玉恆,可能是玉衡是李期所改,李雄並沒有改元玉衡,而記載錯誤,誤以為是李雄年號;也有可能是李期沒有改元,而是沿用李雄年號。但是這兩個年號無從考質 |
李壽 (在位:338年—343年) | | | |
漢興 | 338年四月—343年 | 6年 | 六年八月 李勢 即位沿用 |
李勢 (在位:343年—347年) | | | |
太和 | 344年—346年九月 | 3年 | |
嘉寧 | 346年十月—347年三月 | 2年 | 李勢被東晉攻滅後范賁沿用至349年 |
帝王介紹
成漢景帝李特
李特,?年—304年,在位1年。性格雄武沉毅。父李慕,母無名。字玄休,巴西宕渠人,氐族。
與兄弟李庠、李流率流 民徙居巴蜀。301年因益州刺史羅尚的壓迫起義,羅尚率三萬人偷襲義軍綿竹大營,被李特將計就計殺的大敗。攻克廣漢後,與民約法三章,獲得民心。羅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裡勾結當地豪強勢力,圍攻李特。李特在奮勇抵抗之後,戰敗犧牲。其弟李流繼統餘眾,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義軍敗而復振,不久也病死。
成漢武帝李雄
274年—334年,在位31年。屬馬,性格勇烈有謀。父李特,母羅氏。字仲儁。李特第三子。李特率流民起義,以 雄為前將軍。303年,李特被益州刺史羅尚擊殺。繼任者李流鏇亦病故,雄以大都督名義繼續領導流民作戰,驅逐羅尚,攻占成都,304年稱成都王,建元建興。以范長生為謀主。306年即皇帝位,國號大成。李氏封建政權在流民反晉鬥爭中建立,史稱“為國無威儀,官
無祿秩,班序不別,君子小人服章不殊”。但李雄虛己愛人,授用皆得其才,並興文教,立學官,簡行約法,政治較為清明。注意發展生產,賦役較輕,男丁1歲谷3斛,女丁1斛5斗,疾者減半;戶調絹不過數丈,棉不過數兩。多次遣使東晉朝貢,遣將開拓疆域。李雄征戰多年,傷痕累累,344年頭部傷口化膿,諸親子無人真正關心,只有其兄之子李班日夜照料以口吸膿。李雄死後由李班繼位,但不久就被李越殺死,李越立李期為主,李期猜忌功臣李壽,欲殺之,李壽先下手為強,將李期軟禁後自己登基。
成漢哀帝李班
公元334年在位。氐族。是武帝李雄的侄子,李雄之兄李盪之子。李班深得李雄的信任,並被立為太子。李班為人謙遜,尊賢尚儒,十分節儉。李雄雖有10個兒子,但都不成氣候。李雄去世後,李班即位。在此期間,李班鑒於富豪光占田地、貧民無法耕種的現象,勸李雄平分土地財產。李雄生病後,李班不顧污穢,晝夜精心照料。但李雄之子李越回成都奔喪時與李期一同殺掉了李班。時年47歲。
成漢廢帝李期
(313年~338)諡號“幽公”,史稱廢帝,在位4年。李期是李雄的第四子。公元334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即位。李雄之子李越回成都奔喪是與李期殺掉了李班。李期於是即皇帝位,改元玉恆,封李越為建寧王。李期稱帝後,只重用尚書令景騫、尚書姚華和田褒。這幾個人僅是庸人而已,並無才能,政事都由這幾個庸人決定,成國的形勢很快便江河日下。漢王李壽的名氣很大,卻受到李期的猜忌。李期多次派人觀察李壽的動向,並將李壽的養弟毒死,李壽感到十分害怕,便於公元338年率軍進攻成都。李壽的兒子李勢當時在成都當校尉,見李壽到來,馬上打開城門,放李壽進城。李期做夢也沒有想到李壽會這樣迅速地來到成都,急忙派人安撫李壽,並按李壽要求殺掉建寧王李越、尚書令景騫、尚書姚華和田褒等人。幾天后,李期被廢為邛都縣公,軟禁在別宮,不久自殺,時年25歲。
成漢昭文帝李壽
300年—343年,在位6年。屬猴,性格善變嗜殺。父李驤,母昝氏。字武考,特季弟驤之少子,雄僣號,歷任重職。李期嗣位,改封漢王,領梁州刺史,後廢期自立,改國號為漢。初期尚能勤於政事,不久就窮奢極欲,更嗜殺成性,成漢在他統治下日趨沒落,他死後長子李勢即位,不久被東晉桓溫所滅。
成漢文帝李勢
?年—361年,在位5年國亡。性格貪婪怪異。父壽,母李氏。字子仁,李壽長子,為人貪婪,據說脖子奇長,舉止怪異。後為桓溫所滅,遷於建康,封歸義侯,得善終。
葉落說:《晉書》說道:李特性格凶狡,一代梟雄,在劍
門嘆息蜀漢之失,有志於天下。趁著晉室顧不著他,率領流民,吞併蜀地,漢中,蠶食巴郡,梁州,沒人抵擋他們。可以說是皇室無道,以至於末敗至此!仲儁天資英武,終成霸業。追尋劉備的足跡,立足公孫述的故地,輕徭薄賦,忍辱負重,可稱得上是孫權第二。如果他以親子相繼,國家定會很安定。但他缺乏遠略,因愛傳國給侄子。結果導致國家混亂,雖可說是天不佑己,但主要還是謀劃不夠。李班因寬厚博愛遭災,李期以暴戾至禍,殊途同歸,一個下場。李壽窮兵黷武,還能善終,真是運氣!李勢繼位,不改亂政,敢於與大國抗衡。
成漢末帝范賁
?—349年,成漢丞相范長生之子。曾任成漢的侍中,318年范長生去世後,接任丞相。范長生博學多聞,年近百歲才去世,而被蜀地之人敬若神明。347年,成漢被東晉所滅,成漢將領隗文、鄧定等推范賁為帝,據成都組建流亡政府。根據史書記載,范賁“以妖異惑眾”,吸引蜀地很多人歸附。349年,東晉益州刺史周撫、龍驤將軍朱燾攻擊范賁,范賁被殺,遂平定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