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先秦朝代]

周朝[先秦朝代]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總計約791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成王五年建設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遊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周王為“天下共主”。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西周地圖西周地圖

周朝分為西周東周。西周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東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傳30代37王,延續約800年時間。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生活於渭河流域,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后稷”。周部落興盛於周文王姬昌作首領的時候,他的統治使周部落勢力強盛,死後他的兒子武王姬發才有條件伐紂滅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攝政,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鞏固政權,並進行了東征。此後周朝向外擴張長年不斷,並對周邊的一些國家分封了諸侯國,疆域覆蓋了長江黃河、華北的大部,西部曾到崑崙丘。周厲王時,周朝的統治開始衰落。西周厲王十分殘暴,將原來國人(平民)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澤收歸國有,禁止國人利用。國人對此強烈不滿,怒罵譴責,沸沸揚揚。周厲王遂命衛國神巫監視國人。公元前841年,終於爆發了國人暴動。國人衝進王宮,厲王倉皇逃走,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厲王奔彘以後,朝政由周公、召公共周文王像同執掌政權,史稱“共和執政”。
關於“共和執政”,還有另一說法,即厲王奔走後,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因其名叫“共和”,爵位為伯,故稱其當政期間為“共和執政”。

對於以上兩種說法,史書上都有記載,前者見於《竹書紀年》,後者僅見於司馬遷的《史記》。從可信度來說,《竹書紀年》較為確切。同時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共和執政”結束以後,宣王即位,周宣王採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統治,在對外征討和開拓疆域上接連取得勝利,出現了歷史上稱之為“宣王中興”的時期。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寵幸妃子褒姒,同時用人不當,加上各種天災人禍,民怨沸騰,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第二年,周平王即位,將都城東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東周開始。平王東遷之後的周王室大權旁落,諸侯紛爭加劇,進入了列國征戰的春秋戰國時期。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周朝的統治很有特點,主要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井田制與禮樂制,對以後的社會有很大影響。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可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西周建都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結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開始了東周的歷史。周朝各諸侯國的統治範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

西周簡介

西周地圖西周地圖

周原來是商王朝的一個方國,傳說是帝嚳的後代。在商初的時候周的公劉在豳(今陝西彬縣東北)逐漸發展起來,到周文王和周武王時勢力強盛,在牧野之戰後滅商,周朝建立,又叫西周。
西周的真權也成體系,輔佐周王的是三公:太師、太傅和太保,而負責具體事務的是太宰。周公即以太師兼任太宰,總攬天下政務。其下有司徒、司馬和司空等卿士,分管各項事務,官員基本上都是貴族,而且是世襲制,同時賦予他們各項特權。這就是“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表述的等級制和特權制。
西周后期社會矛盾包括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趨激化,對土地以及政權的爭奪,加速了西周的滅亡。國人暴動動搖了西周統治的基礎,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西周滅亡了。

西周建立

周人崛起

西周地圖西周地圖

周人溯源

周原是商王朝統治下的一個方國,傳說是帝嚳的後裔,屬於姬姓之族。到虞夏之際,其祖先棄定居在邰(陝西武功縣西南)。周棄在這裡,繼承和發展了種植“百穀百蔬”的經驗,對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稱為“后稷”。
到夏代後期,夏王朝的統治力量逐漸削弱,西北的遊牧部落不斷南下侵擾,周人的生產和生活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於是不得不北遷到涇水中游一帶。
周經歷了好幾代,大約在商初,公劉在豳(陝西彬縣東北)才又發展起來。

古公亶父
公劉在豳,擴大耕地,整治農田,生產蒸蒸日上,很快就發展成為一個繁庶興旺之邦。接著,就擴充武力,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他們涉過渭水採掘礦石,改進生產工具和武器。公劉時期為後來周人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由公劉再經七八代,到高圉、亞圉時代,大約正當商王武丁前後,周已發展成為殷西的大邦。由亞圉再傳兩傳,就是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由豳南遷到岐山之陽,即所謂“周原”。古公亶父在這裡興建城邑,疆理田地,很快就使岐周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周人強大
有了雄厚的經濟基礎,軍事力量也很快增強。散居在岐山西北一帶的混夷、西戎諸部落,都被擊敗逃走;附近的一些小邦,也紛紛歸服。古公亶父在岐周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強大勢力,開始了“翦商”事業。
近年在周原的考古發掘,清理出早周的宗廟建築遺址,出土有克商以前的甲骨一萬數千片,還有陶瓷器、銅器和玉石器等重要文物。這些遺蹟遺物,初步揭示了岐周的實際情況。
太王之後,由幼子季歷繼位,即“王季”。王季展開對西北諸戎部落的進攻,先後取得很大的勝利,成為西方強大的方伯之國。

勢力擴張
周人勢力的迅速發展,加劇了與商王朝的矛盾。商王文丁竟殺死季歷。季歷死,子昌繼立,是為周文王。文王時基本上完成了“翦商”的準備事業。
周文王時,擴大了西邊的疆土,鞏固了後方,然後全力向東方發展。周文王先在涇渭之間建立畢邑(陝西鹹陽北阪),接著就渡過渭水,滅掉親商的崇國(陝西戶縣東)。不久,就在灃水西岸建立豐邑,由岐周遷都於此。關中平原全部為周所有,號稱為“西伯”。
周人據有關中平原,河東地區的眾多小國紛紛歸附。從此,周人就沿河東出河南和河內,直接威脅到殷都。
周原卜辭有伐蜀、征巢、楚子來告等記錄,說明周人的勢力東方達到江淮之間,南及江漢,西南入於巴蜀。南方的大部分邦國和少數民族部落大都歸服於周。
周在表面上雖仍然保持臣服於商王朝的關係。但是周、商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商王紂一度把周文王囚禁起來。後因商王朝要全力對付東夷,為了穩定後方,又把他釋放了。

滅商王朝

西周文物西周文物

武王伐紂

周文王死後,子發繼位,是為武王。周武王即位時,商王朝內外交困,由周代商而王天下的形勢已經形成。
武王九年,大會諸侯於孟津。在大會上,周武王舉行了誓師的儀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從此,眾多的諸侯都聽從周的指揮,滅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在孟津之會以後不滿兩年,周武王便興兵伐商。他親自率領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還有各地的諸侯軍旅和眾多南方的部落軍隊。大軍從孟津渡河,沿河向東進軍。
周武王十一年正月甲子日清晨到達殷郊牧野(約在河南汲縣境)。商王紂倉忙出兵應戰,被迫從軍的奴隸,一到陣前便倒戈起義,引導周軍攻入朝歌,紂見大勢已去,自焚而死,商亡。這一年大約是公元前1057年。

周的統一
周武王攻克殷都,又分兵四出,基本上控制了商王朝統治的主要地區。同年四月,便勝利班師,回到鎬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
武王班師時,封紂子武庚於殷,統率殷商遺民。以弟管叔、蔡叔和霍叔領兵駐守在殷都周圍,就近監視,號稱為“三監”。
克殷後二年,武王病死,子成王誦繼位。武王弟周公輔政。管叔、蔡叔和霍叔對周公不滿,武庚見有機可乘,便拉攏管叔、蔡叔,又聯合東方的徐、奄、薄姑等部,起兵反周。周公立即親領大軍東征,先誅滅了武庚,又殺死管叔,流放蔡叔。再相繼平定了東方諸國。經過這次戰爭,周的統一事業才告完成。

西周政治

周初政治

西周地圖西周地圖

周初大分封

東徵結束後,周公按原來的計畫,在東方修建洛邑(河南洛陽市東),以加強對東方的監督。又在洛邑以西修建王城(洛陽市內),以軍隊八師駐守,作為朝會東方諸侯的東都。
於是,西起岐陽,東到圃田,所有渭、涇、河、洛地帶,都成為周的王畿。關中的鎬京被稱為“宗周”;東都王城被稱為“成周”。
周公為了加強對全國廣大地區的統治,便實行大分封,以作為王室的屏藩。首先,對於殷都舊地,以朝歌為中心,封給武王弟康叔,建立衛國。

分封七十一國
東方以商丘為中心的商代宗邑,分封給舊殷貴族中反對紂王的微子啟,稱為宋公,使他保持商人的宗祀。
周公自己受封以今天山東曲阜為中心的魯國,命長子伯禽前往。受封時,又分有“祝、宗、卜、史,備物典策,官司彝器”,具備有周王室的各種文物制度。魯國成為代表王室鎮撫東方的大國。
在海、岱之間的薄姑故地,由師尚父受封,在營丘(山東臨淄北)建立齊國。對於違抗王室的侯伯之國,齊國有征伐的特權。
河東地區,是北通太原防禦群翟部落內侵的前哨。為了加強鎮守,封成王同母弟叔虞於唐國故地,建立晉國。
據荀子說,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國,姬姓之國共有五十三個,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國中,屬於文王諸子的有十六國;屬於武王之子的有四國;屬於周公後裔的有六國。這些封國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內的采邑。它們廣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區內,與眾多的舊國錯雜在一起,這就直接加強了周王室的統治力量。

四方統治
周王室除了加強廣大“東土”的統治之外,又擴展了它的“北土”和“南土”。在北方,為了加強控制燕山南北和遼西一帶的戎翟部落,周王封召公奭於薊(北京市西南),建立燕國
在南方,為了加強對巴、濮、楚、鄧等部的控制,在淮水上游建有蔣、息等同姓國,在唐、白河流域建有申、呂等姜姓國,還在淮、漢之間建有“漢陽諸姬”,在大江下游的江東地區,在文王以前,就有太王的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吳國。
在周王朝統治下,還有大量的舊國。仍然保持原來的地位不變。

宗法制度

《周禮》去研究西周玉器《周禮》去研究西周玉器

宗法制度的發展

宗法制度是在父權家長制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和發展起來的,由它構成了奴隸主貴族的等級階梯,形成為中國奴隸社會基本的社會政治制度。到了西周時期,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發展,達到完備的程度。
依據宗法制度的組織形式,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統治者,又是全體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長。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廟的祭祀。
天子的宗廟,祭祀自始祖以來的歷代祖先,是全國規模最大、地位最高的祭祀祖先場所,稱為“太廟”。歷代祖先,以始祖為中心,按昭穆排列,都有一定的地位,只有天子才有這種祭祀列祖列宗的特權。

宗法關係
歷代的周天子應由嫡長子繼承,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其他諸子有的受封為諸侯,有的在畿內分得采邑,在王室擔任官尹,稱為別子。他們分別在自己的封地內建立宗廟和相應的政權機構,分成若干新的別宗,各有自己的“氏”號,受封的別子成為這些別宗的始祖,其爵位和封地亦由嫡長子繼承。這些別宗的宗子,對周天子而言,他們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宗族內,則為族長,就是“大宗”。
在諸侯國內,國君又分封自己的兄弟以采邑,建立卿大夫之家。這些卿大夫在自己的封邑內立有家廟,統率自己的家族,對國君而言,他們又是諸侯國內的“小宗”。
卿大夫以下,還可分出他們的家屬,建立各自的父權家長制家庭。這種家庭各有一定的田地,家長就是士。所有的士都要尊奉所屬家族的卿大夫為宗子。
士以下,就是各級宗子的比較疏遠的宗族成員,他們就成了一般的平民。

“尊祖”和“敬宗”
這種層層的相屬宗法關係,使族權和政權合一。於是,“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左傳》桓公二年)奴隸主貴族的等級制度,就是依據這種宗法關係來確立的。這樣就形成了奴隸制國家的體制。
由於奴隸制國家體制與奴隸主貴族的宗法關係密切聯繫在一起,所以各級奴隸主貴族必須十分重視這種宗法關係,尊奉他們共同的祖先,樹立牢固的“尊祖”觀念。而直接繼承祖宗的事業,代表全族最大利益的,就是周王室這個全國最大的“大宗”和周王這個地位最高的“宗子”。
各級“小宗”都必須結合在周王的周圍,對周王無限的崇敬。等而下之,其他各級宗族成員,都要以各級“宗子”為核心,表示“尊祖”和“敬宗”。因此,“尊祖”和“敬宗”,就成了維護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條。

宗法關係延伸
以周王為首的姬姓貴族,在整個奴隸主貴族階級中占居首要的地位。但是這並不排斥異姓貴族。一方面,宗法制度的原則,通行於所有的百姓貴族;同時,在姬姓貴族與異姓貴族之間,還要通過婚姻關係,結成親戚之國,用以加強聯繫。這種通婚關係,是對宗法關係的補充。
依據宗法制度的嫡庶、長幼、親疏等項關係,確定奴隸主貴族的貴賤、大小、上下各種等級區別。這些等級區別,形成為奴隸制度的各種名分。按照名分,也確立了倫理規範和禮法制度。

國家機構

政權機構

周公廟考古周公廟考古

周王是奴隸制國家的最高代表。在周王左右的重要輔佐人物,有太師太傅太保,合稱為“三公”或“師保”。如周文王、武王時的重要謀臣太公望,就被尊稱為“師尚父”。成王時,周公為師,召公為保,共同輔政。一直到康王時,召公還擔任太保。師保統轄諸侯百官以奉侍周王,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與師保地位相當,而直接輔佐周王管理政事的官職,是太宰。成王時,周公以太師而兼為太宰,“相王室,以尹天下”。太宰擁有總攬政務的大權,是政府中的首腦。
太宰以下,有眾多的卿士,其中比較重要的政務官,仍然是司徒、司馬、司寇、司空等諸有司。司徒除管土地的墾闢、井田的劃分和有關奴隸耕作等事外,還要管理諸侯封疆的劃定和軍旅事宜。司馬負責徵收軍賦、管理戰車以及駕車馬匹等軍政事宜。司寇掌握刑法。司空負責管理百工以及興建土木、水利等工程。他們還有很多的僚屬,分管各項具體事務,由中下級貴族擔任,構成相當龐大的統治機構。

吏體
周代的神職官吏在政權機構中大為削弱。一切有關喪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在《周禮》中都屬於掌禮機構管理,司巫在這一機構中地位是較低的。史官的地位,則有了很大的提高。
太史不僅掌管天文曆法的觀測制訂,文獻典籍的收藏整理和教育貴族子弟等有關文教方面的工作,而且熟悉國家的政令典則,常在周王左右以備諮詢。內史為周王起草詔令,出納王命,成為王室近臣。另外,還有小史、外史等官職。
周王朝的大小官職,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這樣就形成了“世卿世祿”的局面。同時,還出現了不少以官職為氏號的家族。

西周軍隊
周王室保持了龐大的軍旅。這種軍旅,用於宿衛宗周的有六師,稱為“西六師”;在成周鎮懾東方諸侯的有八師,稱為“成周八師”。共十四師,達十四萬人以上。分封的諸侯國,都有一定的武裝力量。大國一般不超過三軍,小國也有一軍。
諸侯國的軍隊,周王都能調遣,實際上也屬於整個周王朝武裝力量的一部分。
西周的軍隊,名義上是由周王直接指揮和調遣,重大的征伐,周王常親自率兵出征。如果周王不親自出征,則指派重要的卿士統率中軍,作為全軍的指揮者。
軍隊的組成,以戰車為單位,一輛戰車謂之一乘。各級軍官,由地位與之相應的貴族擔任。最基層的甲士,則由最低級的貴族和平民充任。奴隸則在軍隊中服雜役。

西周刑罰
西周在《禹刑》和《湯刑》的基礎上,制定了《九刑》。《九刑》的主要內容,就是在於嚴厲懲治那些所謂“盜”、“賊”的行為,維護奴隸制度的基本法則和奴隸主貴族的根本利益。據《尚書·呂刑》所記,周代的刑罰,有墨(臉上刺字塗青)、劓(割鼻)、刖(斷足)、宮(男去勢,女禁錮)、大辟(斬首)五刑。此外,還有鞭刑和流放。判處五刑的律條,共有三千條。法網嚴密,遠遠超過了前代。
貴族犯法,往往可以獲得特赦,即使按律判刑,又可以“贖刑”。如墨刑罰一百鍰(一鍰為六兩銅),劓刑罰二百鍰等等,即可免刑。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對諸侯控制的加強
西周時期的諸侯國,也和過去一祥,都仿照王室的體制,建立地方性的政治機構,組建武裝和監獄。但是組織規模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都有一定的限制。
西周時期,王室對於諸侯有很大的權威。諸侯國君要定期朝見周王,要定時定製向王室繳納軍賦和貢稅,朝覲時還要貢獻特定禮物。周王可以隨時徵調各國的軍隊,被徵調的國君要隨同周王出征。王室要興建宮室或其他重大工程,各國要提供勞役。王室的重大祭祀,諸侯國君要親自前往助祭;周王有死喪、嫁娶和出巡,各國都有特定的義務。如果不遵守王命或違反規定,周王可以削減他們的爵位,另立國君,乃至廢除封地。
距離中原地區較遠的邦國或少數民族部落,也要定期入朝,不過時間隔得較長一些,數量和次數也少一些,如南方的楚國只是按時貢獻用於祭奠灌濾的“包茅”。它們都與周王朝建立了越來越密切的聯繫,都是周王朝的臣屬之邦。

西周發展

農業生產

青銅鼎是烹煮肉食的器皿青銅鼎是烹煮肉食的器皿

耕作方式

首先表現在出現了一些比較銳利的農具,當時一些有關農事的詩篇,都是說用比較鋒利的耜在“南畝”中開展耕作。這些專用農具都是比較鋒利的,當是金屬製造的。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鐵制農器的使用始於西周是可能的。
西周時期,盛行耦耕,即二人為一組,合力而耕。這樣,既較省力,動作又快,當是耕作方法的一個進步。
金屬農具的套用和耦耕的推廣,使開墾荒地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千耦其耘”的詩句,反映了成千上萬的人大規模耦耕的景象。

耕作技術進步
當時人們不僅能進行深耕、熟耘,而且也能使用綠肥和製造堆肥。“荼寥朽止,黍稷茂止”,就是把田間耨鋤的荼寥和雜草漚作綠肥,使黍稷等作物生長得更為茂盛。用火化、土化等方法製成的堆肥,也是常用的肥料。此外,對防治蟲害也非常注意。
由於耕作技術的進步,西周時期的農作物,如稻、粱、粟、麥、菽、稷以及桑、麻、瓜、果之屬,品種和產量都有了增加。《詩經》里保存著一些喜慶豐收的詩句。

井田制發展

西周耕作器具西周耕作器具

井田制度的發展

井田制度是奴隸制國家的經濟基礎,體現了中國奴隸社會生產關係的主要部分。它與宗法制度緊密相連,在西周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周天子在名義上是全國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者,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以天下宗主身份,將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給新舊諸侯,諸侯國的國君在封地範圍內又有最高的權力。
在諸侯國君的統轄範圍內,再將部分可耕地建立采邑,分封給卿大夫,形成卿大夫之家;各卿大夫之家,再將所屬範圍內的土地分封給士。這樣,各級奴隸主貴族各自成為所受分地的實際占有者。他們世代相承,役使奴隸耕作,形成層層相屬大小不等比較穩定的奴隸制經濟單位。

井田的疆理
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古代奴隸制國家的墾田是有限度的,主要集中在一些都邑的周圍。特別是王都和諸侯國都的近郊,比較好的熟田大都集中在這裡。這些良田,都是經過精心的疆理,按正南北和正東西的方向,有縱橫交錯的大小道路和灌溉溝渠,整治成十分方正的大小相連的方塊田,這就是標準的井田。
井田的疆理,一般是以每一方塊為一百畝(約合今三十一畝多),作為一個耕作的單位,稱為一田。縱橫相連的九田合為一井,面積約為一平方里。十井稱為一成,百井稱為一同。也有以一田為一夫,十夫為一井,再以百夫、千夫作為計算大田的單位的。
關於田地疆理,一定要考察土宜,使能充分發揮地利,而不能拘泥於一定的格式。如對郊外比較荒野的地區,在那一帶開墾不久的一些田地,就應當依據土地的肥瘠和整治的程度,進行合理的休耕輪作,要實行定期分配製度。

耕作庶民
耕作井田的農夫,仍然籠統地稱為“庶人”或者“庶民”。民,也作氓。奠(甸)是管理耕作奴隸的人,氓和庶人都是耕作奴隸。這些耕作奴隸都以夫計,周王在分封諸侯和賞賜臣下時,是把這種耕作奴隸成批地作為物品賜予的。
屬於那些卿大夫之家的采邑,規模比王室或公室的“國中”當然要小得多。為他們所有的“庶民”,其家室往往都集中在這些“公子”的邑里。這些“庶民”,長年在田間勞作,到秋收完畢,才能與妻兒一同過冬。在過冬時,他們還要為“公子”田獵,剝製獸皮,釀造春酒,收藏冰塊以及從事其他各種勞役。他們的妻女同樣是“公子”的奴隸,要為“公子”進行採桑、養蠶、織帛、縫製衣裳等勞作。
一般貴族,除了按等級各有封地之外,其中有在王室或公室擔任比較重要的官職的,還要在“國中”的田地里“分田制祿”,即按職位分得一定量的田地作為俸祿。卿大夫之家都要向公室繳納貢稅,而貢稅的徵收,大致是收穫量的十分之一。

私田
在井田制下,卿大夫以下貴族所分得的田地,不經王室或公室的特許,是不得隨意買賣轉讓,即“田裡不鬻”,因而稱為“公田”。
西周中晚期以後,在“公田”之外,一些奴隸主貴族又往往驅迫奴隸開墾荒地,增加份外的田地,有時王室也常將一些未墾闢的荒地或者山林隨意賞賜給下級貴族。這些田地,不屬於“公田”,不征貢稅,實際承認為他們所私有,稱為“私田”。
西周時期也有不少的自耕農民。他們多數是各級貴族的疏遠宗族成員,大都在所屬宗子的居邑附近,擁有一小塊耕地,過著比較獨立的經濟生活。但是他們也要向宗子繳納一定的貢物和服一定的勞役,對宗子也存在一定的依附性。他們也被稱為“庶人”,或者“小人”。還有一些逃亡的耕作奴隸,逐漸脫離了奴隸主貴族的羈絆,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

手工業發展

西周車馬西周車馬

手工業技術的提高
手工業技術的提高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公私需要的浩繁,周王朝很重視手工業生產。周王室和諸侯公室都擁有各種手工業作坊,有眾多的具有專門技藝的工匠,號稱為“百工”。這些作坊和工匠,都由官府管理,所謂“工商食官”。
西周時期,一些主要的手工業生產部門都有比較顯著的進步。
青銅器鑄造仍然是手工業生產的重要部門。西周初年鑄造的青銅器,其形制、紋飾和品種和商末大致相似。康王以後,才逐漸推陳出新,表現出一些新的風格和特色。
西周青銅器鑄造的地域分布,比商代要廣泛得多。周王室和諸侯公室,乃至一般貴族,都擁有規模大小不等的銅器鑄造作坊,乃至影響到比較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因此,這個時期的青銅器,既有共同的風格,又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某些地方性的特色。

青銅器發展

西周散氏盤為西周后期厲王時代的青銅器西周散氏盤為西周后期厲王時代的青銅器

西周青銅器的數量遠遠超過商代。歷代出土的西周青銅禮器、用具、兵器、工具、飾物,數以千計,近年更有成批的出土。
如1976年3月在陝西臨潼出土一批青銅器,達60件,其中的利簋的銘文載錄了武王伐紂的事,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同年12月又在扶風發現一個青銅器窖藏,內有微史家族的青銅器103件。
西周青銅器的類型比商代有了顯著變化。有些商代常見的器物,如酒器中的方彝、卣、觚、爵等,逐漸減少或絕滅,新器物又不斷出現,如樂器中的鐘,兵器中的戟、劍等。器物紋飾從繁縟趨於簡易,逐漸減少了過去所帶有的神秘色彩,器壁也從厚重而趨於輕巧。

其他手工業發展
陶瓷器的製作,西周時期有突出的發展。在陝西岐山、長安,河南濬縣、洛陽和江蘇丹徒等地的西周遺址和墓葬中,都發現了原始瓷器,有簋、豆、罐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安徽屯溪西周墓出土的原始瓷器,有碗、盂、豆、尊、盤等,數量和種類都超過前代。這些原始瓷器,基本上達到了成熟的程度,是中國瓷器史上的一個重大發展。
在陝西岐山鳳雛村岐周宗廟遺址中發現有少量帶有瓦釘或瓦環的繩紋瓦,這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瓦。當時的屋瓦還只用於屋脊和天溝。到西周中期,屋頂已全部鋪瓦,有板瓦、筒瓦,並逐漸有了瓦當。這是建築技術的一個重大進步。
西周時期車輛的製造,形制更為精巧,種類也有增多。車的部件和馬的佩飾有幾十種名目。製造一輛車,要有多種熟練工匠的密切協作,構成了綜合性的手工業。
玉器的套用,在貴族中更為普遍了。不僅用作華麗的裝飾,而且成為典禮中的禮器,如圭、璧等的製作都很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當時,還有比較發達的煤玉雕刻。

商業發展

西周。青色,略顯雞骨白色。西周。青色,略顯雞骨白色。

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業由奴隸主國家壟斷,在較大的都邑中都出現了市場,有管理市場的“質人”。交易的商品,除了比較珍貴的“寶貨”和兵器、牛馬、絲帛等各種物資外,還有奴隸。奴隸的價格,據銘文所記,五名奴隸才值“匹馬束絲”。
在商業交換中,主要的貨幣仍是以朋為計算單位的貝。銅也被用作交換手段。銅本身是一種重要的商品,同時擔負著貨幣的職能,後來就發展為鑄造銅幣。
民間的貿易活動,也在城邑內外展開,但一般數量較小,大都以物易物,相互交換一些日用必需品。“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詩句,反映了一般自由民以家庭手工業產品相交換的情景。

西周文明

科學思維

出土的甲骨文出土的甲骨文

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逐步發展和科學文化的進步,在西周宗教思想還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條件下,也產生了一些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思想因素。《尚書·洪範》把水、火、木、金、土這五種物質稱為“五行”。這五種基本物質,是中國自發的唯物主義思想因素髮生較早的物質基礎。五行觀念也就是中國較早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
《周易》本來是關於占卜的記錄,但它從當時人們的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來解釋占卜的卦爻,因而也含有一些比較科學的思想因素。所謂八卦,即從自然界中選取了天、地、雷、火、風、澤、水、山八種自然物,作為生成萬物的根源,而天、地二者又是總根源,這就是關於萬物生成的一種十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
《周易》把世界上千變萬化複雜紛紜的事物抽象為陰、陽兩個基本範疇,認為世界就是由於這一對具有對抗性的勢力交感而產生變化和發展的。而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又有它自身的歷史過程,當它發展到一定的極限,就會發生物極必反的現象,轉化到它的對立面去。這又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這些萌芽的科學思維,對後世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文化發展

金文——西周大盂鼎銘文金文——西周大盂鼎銘文

西周金文

西周流傳下來的甲骨文與青銅銘文,與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時期出土的器物較多,銘文的篇幅也較長,所以成為金文的主要部分。
容庚《金文編》收錄了20世紀50年代以前出土的銅器銘文近3000個單字,近數十年間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銅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這就說明西周時期是中國古文字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世傳周太史籀作大篆,經過長期流傳下來的籀文,在書法上與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處,但在當時是一般比較通行的文字,與銘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
西周金文一般有較長的篇幅,如毛公鼎近500字,記述了有關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史實,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臨潼出土的記武王伐商的利簋,岐山董家村出土的裘衛諸器等器,都載有銘文,更加豐富了關於西周社會歷史研究的內容。

西周詩文
現存《尚書》中的《周書》《逸周書》等,就是經過後人選編而保存下來的西周文獻典籍的一部分。這些篇章是當時的重要歷史文獻,文章結構複雜,文辭簡練,表現了當時嚴謹的文風。
《詩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有西周的詩歌三百餘篇。其中的《周頌》、《大雅》、《小雅》和《國風》中《周南》、《召南》以及其他部分篇章,是西周時期的作品。
這些篇章,有的是王室用於廟堂的頌歌,有的是貴族們的歡樂和怨尤聲,而國風中的大部分篇章是下層庶民的真情流露和對貴族統治者的憤怒控訴,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面貌。這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文化進步的重要表現。

十五國風
十五國風是十五種地方性的民歌,各有不同特點的聲調和風格。
雅與頌,也各有不同的格律,都能配樂歌唱,組成一定的樂章。這些樂章是國家制定的禮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套用相當廣泛。不僅國家的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需要有繁縟的舞樂;而且在一般貴族的社交宴享之中,也要應酬演唱一定的樂章。
所以,在當時的貴族教育中,對詩與音樂都非常重視,這對文學與藝術的發展,也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音樂發展
西周音樂的發展,表現在樂器種類的增多和音樂理論的發展。
當時的樂器除編鐘編磐和大小不同的鼓等打擊樂器之外,像琴、瑟等弦樂器,笙、竽等管樂器,也都出現。所謂金、石、絲、竹、瓠、革之音,大都齊備。
樂器增多,必須注意演奏的和諧,音律的理論也隨之有進一步的發展。中國古代有宮、商、角、徵、羽五聲,即五個音階。後來發展為十二律,分為六律六呂。由此形成了中國傳統的律呂學。

科技發展

岐山西周宮殿線描復原圖岐山西周宮殿線描復原圖

數學發展

周代很重視貴族子弟的教育,從幼童開始,就要教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號稱為“六藝”。
數學是其中的一門,可見有關數學的知識已廣泛套用於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並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周髀算經》開頭所舉的“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傳說是周公提出的,當然是假託,但在西周時期開始萌芽了這一算法,則是可能的。

天文學發展
西周時,天文學家觀測恆星,在黃道帶和赤道帶的兩側,確定了28個星座作為標誌,稱為二十八宿。依據這些星座,來確定天體的位置和許多天象,如日、月食等發生的位置。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節,這比觀測昏旦星象以觀察太陽所在位置而定季節的方法要精確。這是古代天文學的一大進步。
關於日食的觀測,《詩經·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確的記載。這次日食發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這是中國最早的以日月合朔為一月開端的記錄。
中國最早的天文觀測儀器是用以觀測日影的土圭,而最早裝置圭表的觀測台是周初在陽城建立的周公測景(影)台(遺蹟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鎮)。表高八尺,圭是與表相連的座子。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冬至的日影則最長。利用土圭觀測日影,就能比較正確地測定出太陽年的長度。

地理學發展
由於軍事、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需要,地圖在西周時期已經廣泛套用。如周公在選定洛邑城址時,就事先繪製地圖。
周禮》大司馬的屬官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大司徒的屬官有土訓“掌道(解釋)地圖以詔地事”,等等。
這些專職官吏各有專用的地圖,說明地圖的繪製已經相當發達。

醫藥學發展
西周時期,醫藥學業有所發展。《周禮》有醫師“掌醫之政令”,有食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等中國最早的醫學分科的文獻記載。
關於治療疾病的醫學理論,提出了“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以五氣、五聲、五色眡(視)其死生,兩之以九竅之變(觀察五官和大小便的變化),參之以九藏之動(觀察內臟的活動)”。
有關中醫的理論基礎,在此已經初步形成。同時,還提出要注意飲食和清潔衛生,有了預防疾病的初步觀念。這些都反映了西周時期醫學的發展。

西周衰亡

社會矛盾

西周分封諸侯的版圖西周分封諸侯的版圖

社會矛盾的尖銳

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激化 西周王朝經文、武時期的創建,到成、康時期趨於穩定,在這前後近百年間,是奴隸制度發展的極盛時期。但存在於這個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也在不斷增長。從昭、穆兩代開始,各種矛盾的發展日趨尖銳,不但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統治力量,而且使奴隸制度不斷遭到破壞,奴隸制國家從此走向了衰落的道路。
成、康以後,由於社會發展形勢的轉折,首先就在奴隸主貴族內部發生了比較急劇的升降起伏現象。如在昭、穆兩代,就有一部分原來地位較高的貴族,由於醉心於掠奪戰爭,不注意農業生產的經營,結果家道逐漸趨於衰落。
與此同時,一部分地位較低的或者後起的新貴族,他們銳意經營農業,設法招徠流散的奴隸和貧苦的自耕農民,千方百計擴大耕地,形成新的暴發戶。此外還有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如政治上的升降等等。這樣,就在貴族集團內部引起了興衰浮沉不定的波動,加劇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等級制度遭到破壞
在貴族之間興衰起伏不定的情況下,有些趨於衰敗的舊貴族,為了維持生計,往往將自己的田地出租或者作價轉讓給一些新的暴發戶。這對奴隸制國家土地所有制來說,開始造成嚴重的破壞。
由於貴族之間及其上下等級之間存在著利害衝突,貴族中的訴訟糾紛不斷增多,這又直接衝擊奴隸制的等級制度。這種現象,終西周之世不斷發生,這也是等級制度不斷遭到破壞的表現。
在奴隸主貴族內部,長期以來,不停頓地起伏升降,到了西周后期,失勢的舊貴族越來越多。他們的土地大都被兼併了,奴隸也幾乎被搶光了,地位一落千丈。他們懷著強烈的怨憤情緒,被迫下降到一般的國人行列中。
在奴隸主貴族的等級階梯中,士是最低層。他們一般只有少量的土地和少數的勞動人手,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要自己親身參加勞動,才能維持一家生計,但是他們既要充當國家機關的小吏,又是國家軍隊的武士。在繁重的兵役負擔情況下,荒蕪了田地,影響到家人生計。他們中的許多人因負擔過重,淪於窮困的境地。所以,他們也經常發出怨言。

與周邊各部矛盾的加劇
從西周中期開始,部分地方勢力和少數民族也不斷興盛起來。它們和周王室的矛盾逐漸加劇,不斷發生軍事衝突。
與周王室發生軍事衝突較早的,是南方的荊楚。周武王滅商後,為了加強對江漢地區的控制,在淮、漢之間分封了一些姬姓的諸侯國。周初,楚國懾於周王朝統治力量的強大,也表示臣服,定期向王室進貢“包茅”等物。
成、康以後,楚國的勢力日趨壯大,與周王室的衝突不斷加劇。周昭王十六年,第一次由昭王親自領兵伐楚,取得了勝利。到十九年下半年,又第二次出征。在渡漢水時,昭王坐上膠粘結的船隻,船到中流解體,昭王落水淹死,周軍大部喪亡。經過這次嚴重的挫敗,周王室失去了控制南方的力量,楚國便在江漢地區不斷地發展起來。
西北地區的犬戎諸部,周初以來,常來宗周朝貢。到穆王時,他們的勢力也強大起來,有時還侵擾到宗周附近。穆王親自領兵西征,但西征的結果,只取得四白狼、四白鹿而歸。從此西周王朝與犬戎諸部的矛盾也就不斷加劇。
正當周穆王西征犬戎的時候,東南地區淮、泗之間的徐奄諸部又乘機發動叛亂。周穆王聯合楚國才打敗了徐奄諸部,但自己損失也很大,降低了對東方的控制力量。

人民反抗

平遙古城牆平遙古城牆

人民的反抗鬥爭

在奴隸主貴族的殘酷壓榨下,廣大奴隸民眾過著“無衣無褐”、饑寒交迫的生活,而暴虐的人殉、酷刑更使他們朝不保夕。於是逃亡現象相當普遍。
很多反抗者往往群聚在山林湖澤之中,結成小股,開展武裝鬥爭,而被呼之為“盜”。說明奴隸的反抗鬥爭,已經發展成為小股的武裝起義。

西周衰亡

國人組成
西周中期以來,周王朝逐漸趨於衰落。到周厲王時期,由於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又爆發了國人暴動。
所謂“國人”,是指居住在“國中”的民眾,其中以平民為主。這些平民,多數是各級貴族的疏遠宗族成員。他們聚居在國中,成為“國人”的基本民眾。
同時,由於貴族內部的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許多失勢的貴族和貧困的士,社會地位不斷下降也在國中與一般平民雜處,成為“國人”的組成部分。他們對現實的不滿情緒,又加重了平民對當權者的憎恨。
另外,在“國人”中還有百工、商賈以及其他一些居於社會下層的民眾。

國人暴動

周厲王是一個貪婪暴戾的統治者。他在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統治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任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等人,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不讓平民前往采樵漁獵,斷絕了他們的生計。
同時,他還任意興師動眾,多次對外發動戰爭,都以失敗告終,這又給平民帶來沉重的負擔。他的橫徵暴斂,虐待人民的暴行,激起了廣大國人的憤慨,出現了“國人謗王”的情況。周厲王卻迷信衛巫,要靠巫術“監謗”,想以嚴密監視和屠殺來制止人民的議論。
國人敢怒而不敢言,在路途相遇,相互以目光表達各自的憤怒情緒。邵穆公警告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但周厲王仍繼續倒行逆施。不到三年,廣大的國人民眾實在無法忍受了,終於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民眾暴動。

共和行政
這次暴動,以聚居在宗周的“國人”為主。包括工匠、胥徒和宿衛王宮的軍卒,他們同憤怒的國人一齊進攻王宮。另外,四方的人民也紛紛起義。周厲王狼狽逃出王宮,在國人的追逐之下,渡過黃河,一直逃奔到彘(山西霍縣東北)。太子靜躲藏在召公家,被國人包圍,召公只得將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交給國人殺死,才保存了太子的性命。
國人暴動發生後,宗周一片混亂。於是召公、周公臨時主持政事,收拾殘局,號稱“共和行政”(一說由國人共推諸侯共伯和執掌王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現存史料中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這次暴動不僅趕走了周厲王,而且動搖了西周王朝的統治基礎,加速了它的崩潰過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厲王死,太子靜即位,是為周宣王。

宣王統治
周宣王即位之後,由於統治力量的削弱,對周邊各部和一些地方勢力更難以控制。
當時,對周王朝威脅最大的,是黃土高原上群翟部落中的獫狁。他們深入到關中,直接威脅到鎬京。他們掠奪財物,殺害人民,給渭涇一帶的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
面臨著如此嚴重的情況,周宣王不得不集中力量對付。他一方面派南仲駐兵朔方,加強防守力量;同時又派尹吉甫領兵北伐,深入到太原,取得了較大的勝利。獫狁遭到打擊,向北逃去,周王室所受的威脅暫時解除了。

宣王“中興”
周宣王在戰勝西北強敵之後,又派方叔帶兵南征荊楚,也取得一些勝利。又用武力迫使南淮夷進獻貢物,暫時控制了東南地區。在宗周以西,以秦仲為大夫,命他西征西戎,結果為西戎所殺。又召秦仲之子莊公兄弟五人,給了他們七千人的兵力再伐西戎,周宣王才勉強取得勝利。
周宣王用武力取得一些勝利,被後來的史家譽之為“中興”。其實,這些勝利不但沒有緩和各種社會矛盾,反而暴露了統治力量的虛弱。此後,便常常遭到失敗。特別是伐姜氏之戎,他調去的“南國之師”全軍覆沒。周王朝已經面臨著全面崩潰的危險。

民眾的反抗鬥爭
宣王時期,整個奴隸制度都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隨著王室衰微,諸侯國對王室的離心傾向不斷加重。周宣王違反嫡長子繼承制度,強迫魯國立武公的少子為太子。不久繼立為國君,引起魯國的內亂。他又出兵伐魯,另立魯孝公,更引起諸侯的不滿,“自是後諸侯多畔王命”。
長期的戰爭,人力物力損耗殆盡,兵源枯竭。後來,周宣王便採用暴力手段,在黃土高原大肆地搜捕逃亡的奴隸。這更激起了民眾的反抗鬥爭,加速了周王朝統治的滅亡。

西周王朝的滅亡
周宣王在位四十六年(公元前827年~前782年)。周宣王死後,子宮涅繼立,是為幽王。幽王初立時,宗周社會動盪不安,關中又連續發生強烈的地震,於是就有人驚呼:“周將亡矣!”
周幽王卻以“善諛好利”的虢石父為卿士,引起國人極大的怨憤。他又寵愛褒姒,廢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皇后,以褒姒子伯服為太子。朝政混亂,諸侯叛離。申後是申侯的女兒,申侯聯合戎人等部,於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發兵進攻宗周。幽王逃走,被犬戎殺死於驪山之下。宗周被戎人摧毀,西周滅亡。
西周王朝從公元前11世紀中武王克商開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死於驪山之下,前後共歷十二王,約280餘年。

西周評價

文化特徵

平遙古城牆平遙古城牆

周人在周原建國時,同時也形成了具有很大包容特徵性的文化體系周文化,他們和商人的關係是並存的,可是他的勢力不如商人大,國家不如商人大,人口不如商人多,但是他的文化有接受商人的影響,也有保存自己固有獨特的色彩,同時還接受了草原的影響以及西邊羌人的影響,它本身就是很有包容性的混合體。他以這種混合體的特點,在打敗商人以後,由於人少,要治理這么大的國家是很困難的,所以就建立了許多駐防的點,每個駐防的點到後來都變成了一個國家;從考古學上看最顯著的一個駐防點就是在今天北京附近的燕國所在地,從這裡看得清清楚楚,裡面有商人文化的地盤,有周人文化的地盤,也有土著民族文化的地盤,三者共存;由此可見周人又採取了所謂包容性極強的政策,對於舊日的敵人商人,採取尊敬、合作的態度,對於土著也採取合作、共存的態度,這種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周人是同姓不婚的民族,它以通婚的方式和其他的族群聯合在一起,同時以包容的方式來共存,不僅在燕國的地點如此,即使在長江邊靠近下游的當塗縣所出現的遺址也有同樣的現象。這種包容性極強的情況使得周人可以繼承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的傳統,那個傳統就是從一個交流混合體裡面構成的共同體系,它在周人身上得到延續。
那么,周人為什麼要用“華夏”稱呼自己呢?可能在古代“華”和“夏”兩個字是同一發音,讀急了變成一個字,慢讀了就變成兩個字,說實話,梧溪人到現在對這兩個字還是分不清,如果要他們念的話,這兩個字的發音是完全一樣的。“華夏”變成周人用來稱呼整個的族群,不過他並不叫它“周”,因為他承認有別處不是周,這種精神很了不起,使得中華民族可以成型。在周人幾百年的統治里,雖然它分出去的遠征軍或駐防軍的基地一個個變成國家,一個個逐漸地發揮了地方的特性,可是那些特性只是小異,基本上還是大同的,大的同點就是遠到新石器時代已經逐漸成型的共同體系;所以說中國文化的統一性比政治的統一性先出現,而且維持的時間相當長,等到周人強大的文化包容性與政治包容性出現以後,才造成了一個真正統一的政治秩序;這個政治秩序與剛才所講的文化體系相輔相成,替中國構成了一個永遠龐大而充實的核心體,這個核心體到了歷史時代以後繼續不斷的有人口的移植與人口的收容,不斷在吸收,也不斷在擴大,內涵極豐富,而且擴張性也很強,因此變成一個非常結實的文化大民族,它不會被打散,在世界上是個少見的例子。
例如世界上另外一個龐大的印度古文明,在印度四大陸上也有一個廣大的文化圈子,這個圈子的形成也是因為包容性很強、吸納性很強,可是它之所以長久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治秩序,是因為它的政治秩序里沒有像周人這樣強大的包容性,它只有文化的包容性而沒有政治的包容性,所以到今天,印度境內還是有種族的差異與宗教的差異存在。另外羅馬帝國也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治秩序,但是因為沒有充實的文化共同性,所以到後來雖然成為歐洲最主要的傳統,但仍無法維持長期的統一,因為它沒有文化的統一,所以政治也無法統一。以這兩個龐大的體系作為例證的話,可以看見中國的個案是很不一樣的,它使中國人無論到哪裡都稱自己為中國人。同時是中國無論怎么打也打不散的一個原因,並且造成了中國人觀念里所說的“分久必合”的影響。其實中國分裂的時期遠比想像中長,可是在腦海里,從來都只是記得統一的時候,不記得分裂的時候,這個原因就是在文化的秩序與政治是合一的。

歷史地位

西周大鼎西周大鼎

周人以蕞爾小邦,崛起渭上,不僅代替文化較高的大邑商,成為古代中國的主流,而且開八百年基業,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一個時代。在新石器時代的中國,若干平行發展的文化,各在一個地區滋生髮達,相互影響,彼此交流,遂使處保地方文化的面貌逐漸接近。但是今日號為中國的東亞大陸,在新石器時代並未出現任何一個主文化,其勢力範圍可以籠罩全局。商王國的文化圈可能遠超過其政治權力所及的範圍,但是商人與各方國之間,大多有戰爭及貿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約只有商王畿之內的人以此認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個廣泛的共同意識。
殷商時代可以看作一個主軸的政治力量,逐步擴張充實其籠罩的範圍,卻還未能開創一個超越政治力量的共同文化。因此殷商的神,始終不脫宗族神、部落神的性格。周人以小邦蔚為大國,其立國過程必須多求助力,因此在先周時代,周人崎嶇晉南陝右的山地,採擷了農耕文化及北面草原文化的長處,終於與姜姓部族結為奧援。此後翦商經過,也是穩紮穩打的一步步逼向殷都。天下歸仁,也未嘗不是多所招撫的另一種說法。及至克商以後,歷武王周公及成康之世的經營,周人的基本策略,不外乎撫輯殷人,以為我用,再以姬姜與殷商的聯合力量,監督其他部族集團,並以婚姻關係加強其聯繫,同時進用當地俊民,承認原有信仰。新創之周實際上是一個諸部族的大聯盟。周人在這個超越部族範圍的政治力量上,還須建立一個超越部族性質的至高天神的權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權也須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
於是周人的世界,是一個“天下”,不是一個“大邑”;周人的政治權力,摶鑄了一個周文化的共同體。周人克商,又承認商人曾克夏。這一串歷史性的遞嬗,代表了天命的交接,代表了一個文化秩序的延續。這是周人“華夏”世界的本質。中國人從此不再是若干文化體系競爭的場合。中國的歷史,從此成為華夏世界求延續,華夏世界求擴張的長篇史詩。中國三千年來歷史的主旨是以華夏世界為文化主流。四周的四裔必須逐漸進入這個主流,因為這個主流也同時代表了天下,開化的天下。西周中期以後,周人對西北采守勢,當系由於以草原文化為主的西北,本來不是農耕的華夏文化所能進入。周人對東南采攻勢,則因為當地農耕文化的地盤,原與華夏農耕的本質只有程度的高低,沒有根本性的互斥。
分封在外的諸侯,一方面是華夏的代表,一方面也與各地方原有的文化接觸與交流。西周三百多年來,華夏意識滲入中原各地,自西徂東,無往而沒有分封網的觸角伸入各地,當地文化層次,一方面吸收取新成分,一方面反哺華夏文化,經過三千多年的融合,西周代表的華夏世界終於鑄成一個文化體系,其活力及韌度,均非政治力量可以比擬。這一面過程中,政府不復僅以人治為本而趨於組織化與制度化。封建的分封制度不再只是點狀的殖民與駐防,而趨於由邦國與田邑層級式的組織。甚至世官世祿的貴簇社會,也因若干新興力量的出現,而較為開放。華夏世界的韌力,經厲王幽王兩度喪亂的考驗,王室的威權削弱了,但是華夏世界凝聚性之強,足以維護其世界於不墜。平王東遷,王綱不振,這一個政治體系竟可由強大的諸侯接過去,依舊維持了對外競爭的團結。齊晉先後領導華夏世界抵抗戎狄,攘御荊楚,只能歸之於華夏世界內部因共同意識而產生的文化凝聚力。
另一方面,西周文化不斷擴散,其文化的同化力也極為強大。任何文化體系本身若不具有普遍性和開放的“天下”觀念,這個體系就難以接納別的文化成分,也難以讓別的文化體系分享其輸出的文化成分。華夏文化在西周形成時,先就有超越部族的天命觀念以及隨著道德性天命而衍箋理性主義。為此,華夏文化不致有強烈的排他性。西周一代,周人文化的擴散,正由其不具排他性。春秋時期,南方的楚文化與中原華夏文化相激相盪而終逐漸融合,為華夏文化增添了更豐富的內涵,對南方文化的吸納而統攝為更廣大的華夏文化,這一成就,也當歸功於華夏世界有廣大的包容性及開放性。
華夏文化體系,兼具堅韌的內部摶聚力,及廣大的包容能力,遂使中國三千年來不斷成長不斷擴大,卻又經常保持歷史性共同意識。世界上若干偉大文化體系中有些有內聚力強的特質,如猶太文化系統;也有的包容力特強,如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兩大系統。中華民族的華夏文化卻兼具兩個特點,而且都異常強勁。
西周,是孔子心目中的典型,“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代言人,也正因為他體認了華夏文化的性格。儒家學說是華夏文化的闡釋,儒家理想人格是擇善固執,是以仁恕待人,這種性格,可稱為外圓(包容)內方(執善),也正是華夏性格的化身。儒家文化的基本性格成為中國文化的基本性格,而其成形期,正是在西周形成華夏文化本體的時候。

君主列表

君主 姓名 在位時間
周文王 姬昌 (公元前1106年至公元前1057年) 50年
周武王 姬發 (公元前1056年至公元前1043年) 14年
周公旦 姬旦 (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36年) 攝政7年
周成王 姬誦 (公元前1035年至公元前1021年) 15年
周康王 姬釗 (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996年) 25年
周昭王 姬瑕 (公元前995年至公元前977年) 23年
周穆王 姬滿 (公元前976年至公元前922年) 55年
周共王 姬繄扈 (公元前922年至公元前900年) 23年
周懿王 姬囏 (公元前899年至公元前892年) 8年
周孝王 姬辟方 (公元前891年至公元前886年) 6年
周夷王 姬燮 (公元前885年至公元前878年) 8年
周厲王 姬胡 (公元前877年至公元前841年) 37年
共和伯 姬和 (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828年) 攝政14年
周宣王 姬靜 (公元前828年至公元前782年) 46年
周幽王 姬涅 (公元前782年至公元前771年) 11年

東周概況

東周地圖東周地圖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幽王,滅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由鎬京遷都於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史稱東遷後之周王朝為東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東周為秦所滅,共傳25王,歷時515年,東周時期又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與戰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兩個時期。這一時期是中國的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一轉變是以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誌的。
周幽王死後,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鑒於鎬京殘破,又處於犬戎威脅之下,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衛護下,遷都洛邑,建立了東周王朝。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晉、楚、秦、魯、宋、鄭、衛、陳、蔡、吳及越等國。
東周時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戰國鐵犁鏵冠的出土,說明犁耕在中原已經得到推廣,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以農田灌溉為重點的水利建設高潮逐漸興起。水利工程有多種類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東周的建築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魯班,即魯國人公輸般,是土木工匠中的傑出代表,後人尊稱為祖師。
考古發掘所見東周的建築遺蹟,多為宮殿遺址,出土的建築構件以瓦當最為常見,還有青銅斗拱、青銅飾件和青銅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見東周宮殿建築的宏偉壯觀。東周時期,大國爭霸,戰亂頻繁。各諸侯國為其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幹線的基礎上,不遺餘力地將道路擴展到更為遙遠險絕的地方,因而在客觀上促進了交通的發展。
東周的絲綢西傳路線甚至橫貫歐亞大陸。當時馬車的使用已很普遍。這時,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襲擾和諸侯不斷蠶食下,大大縮小了,最後,僅剩下成周方圓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盤;同時,天子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喪失。天子不僅經濟上有求於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諸侯的擺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展自己勢力。

東周歷史

洛陽發現的東周天子六駕洛陽發現的東周天子六駕

東周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滅為止,共傳25王,前後經歷了515年。
東周實際上分為兩個時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為春秋時期;因孔子改編的魯史《春秋》而得名,其特點是天下權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諸侯;周元王元年到東周滅亡(公元前256年)35年後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為戰國時期。因西漢劉向所編《戰國策》一書而得名,其特點是權力重心繼續下移,由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階層興起。

春秋時期,是中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而戰國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

西周時期,周王保持著“天下宗主”的威權,可禁止諸侯國之間互相攻擊或兼併。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虛名,再沒有控制諸侯的力量,由此歷史也開始了一個列國紛爭的大動盪、大分裂時期。同時,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一些被稱為蠻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響或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很快趕了上來。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有的強大起來,有的衰落下去。於是,諸侯國互相兼併,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諸侯林立的情況,嚴重束縛了經濟文化的發展;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平王東遷以後,西土為秦國所有。它吞併了周圍的一些戎族部落或國家,成了西方強國。在今山西的晉國,山東的齊、魯,湖北的楚國,北京與河北北部的燕國,以及稍後於長江下游崛起的吳、越等國,都在吞併了周圍一些小國之後,強大起來,成了大國。於是,在歷史上展開了一幕幕大國爭霸的激烈場面。

首先建立霸業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內政,使國力強盛。又用管仲的謀略,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燕國打敗了北戎;聯合其它國家制止了狄人的侵擾,“存邢救衛”;公元前656年,齊國與魯、宋、鄭、陳、衛、許、曹諸國聯軍侵蔡伐楚,觀兵召陵,責問楚為何不向周王納貢。楚的國力也很強盛,連年攻鄭。但見齊桓公來勢兇猛,為保存實力,許和而罷。以後,齊桓公又多次大會諸侯,周王也派人參加會盟,加以犒勞。齊桓公成了中原霸主。
齊國稱霸中原時,楚國向東擴充勢力。齊桓公死後,齊國內部發生爭權鬥爭,國力稍衰。楚又向北發展。宋襄公想繼承齊桓公霸業,與楚較量,結果把性命都丟了。齊國稱霸時的盟國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國家,這時都轉而成了楚的盟國。
正當楚國想稱霸中原之時,晉國勃興起來。晉文公回國後整頓內政,增強軍隊,也想爭當霸主。這時周襄王被王子帶勾結狄人趕跑,流落在外。晉文公以為是“取威定霸”的好機會,便約會諸侯,打垮王子帶,把襄公送回王都,抓到了“尊王”的旗幟。公元前632年晉楚兩軍在城濮大戰,晉軍打敗了楚軍。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會盟諸侯,周王也來參加,冊命晉文公為“侯伯”(霸主)。
晉楚爭霸期間,齊秦兩國雄踞東西。春秋中葉以後,楚聯秦,晉聯齊,仍是旗鼓相當。但爭霸戰爭加劇了各國內部的矛盾,於是出現了結束爭霸的“弭兵”。公元前579年,宋國約合晉楚訂了盟約:彼此不相加兵,信使往來,互相救難,共同討伐不聽命的第三國。“弭兵”反映了兩個霸主之間的勾結與爭奪,也反映了一些小國想擺脫大國控制的願望。公元前575年晉楚於鄢陵大戰,楚大敗;公元前557年晉楚於湛阪大戰,楚又敗。這一期間,晉秦、晉齊之間也發生過大戰,晉獲勝。公元前546年,宋國再次約合晉楚“弭兵”,參加的還有其它十多個國家。會上商定:中小國家此後要對晉楚同樣納貢。晉楚兩國平分了霸權。
當晉、楚兩國漸趨衰弱時,長江下游的吳、越卻先後崛起爭霸。吳王闔閭執政時,重用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和原來的楚臣伍子胥,興兵伐楚,經五戰五捷而於公元前506年直搗楚國都郢。後來其子夫差先後打敗越、陳、魯、宋、齊,成為諸侯間的盟主。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94年被夫差所敗後一面臥薪嘗膽,積蓄力量;一面獻美女西施、鄭旦於吳。經過十數年的準備,終於大破吳師,逼得夫差自殺,吳國就此滅亡。這時,春秋時代行將結束,霸政已經趨於尾聲,但勾踐仍率兵渡淮,與諸侯會於徐州,成為春秋末期最後一個霸主。

東周體制

農業發展

河北興隆出土的戰國時代鐵范(鐮范)]河北興隆出土的戰國時代鐵范(鐮范)]

井田制的崩潰使農奴獲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勞動的興趣有所提高。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廣泛套用,農田水利建設的大規模興修,加快了農田的開發和精耕細作的傳統的形成,東周時期農作物的產量大幅度增加。

據文獻記載,東周時期,鐵制農具已多有使用。《國語·齊語》記載了管仲對齊桓公的話說:“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鉬夷、斤、,試諸壤土。”美金指的是青銅,惡金指的是鐵。惡金所鑄的鉬,即鋤;夷,即削草平地的鋤類;斤,形似鋤而小,主要為砍木平木工具;即钁,是掘土工具。考古發掘,提供了大量確鑿的實物證據。目前所知,至少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內蒙、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22個省和自治區140餘個地點出土過鐵制農具,種類有耒、鍤、鋤、钁、鐮、犁等。

銅量銅量

春秋時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戰國鐵犁鏵冠的出土,說明犁耕在中原已經得到推廣。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東周時期,以農田灌溉為重點的水利建設高潮逐漸興起。水利工程有多種類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

冶煉技術

東周古物東周古物

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深入開展,東周的銅礦冶遺址已發現多處,青銅器鑄造遺址在列國都城附近更普遍存在。湖北大冶銅綠山銅礦冶遺址山西侯馬鑄銅遺址是東周考古的重大發現,為研究東周的銅礦冶和鑄造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銅綠山古礦冶遺址以其宏大的規模和極其豐富的內涵,以及通過多學科綜合研究所提示的採礦、冶煉的高超水平,為國內外學術界所矚目。東周的青銅器主要指各國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饗或婚喪禮儀時所用的青銅禮器和樂器,也包括一些生活用具、車器、馬飾、兵器及工具等。這一時期的青銅工藝有很大發展,禮器種類有明顯變化,商代和西周盛行的酒器大量減少,蒸飪器與盛食器數量增多。東周銅器中,以各國諸侯和卿大夫的禮器數量最多,地位越高,享用數量越多。就禮器而言,有鼎、豆、壺、盤、尊等,樂器有編鐘,生活用具有帶勾和鏡等。從各地出土的銅器及山西侯馬鑄銅遺址出土的陶范考察,當時除採用渾鑄法外,已廣泛採用分鑄技術,即將器物的耳、足、環等附屬檔案鑄好之後,嵌在主體範中,然後灌注銅液,讓器身和附屬檔案熔鑄在一起。也有先將主體和附屬檔案分別鑄好,然後再用合金焊接。春秋中期以後,還出現失蠟法溶模鑄造技術,如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銅禁、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銅尊盤等,上下多層花紋皆纖細透空,即以這種技法鑄成。但一般工具和兵器仍用合范鑄造,而且一范多用。銅器花紋的製作已採用花版捺印的新技術,其它如鑲嵌、鎏金、金銀錯、細線雕等新工藝,使東周銅器的裝飾花紋富麗堂皇。

器械工藝

東周時期的金銀器工藝具有十分高超的水平。金銀器的出土地域也很廣闊,不僅中原,而且江南和塞北也出土各種金銀製品。中原地區的金銀器多為器皿、帶勾等,一般採用范鑄法製成,內蒙古、陝西等地出土的匈奴族金銀器,主要是首飾及馬具上的飾件。內蒙古杭錦旗阿魯柴登出土的匈奴王遺物之中,金器多達二百餘件,還有少量銀器。其中的鷹形金冠飾,虎、牛飾牌,虎、鹿扣飾等,製作方法包括范鑄、錘壓、雕鏤、抽絲、鑲嵌等,幾乎遍採金細工藝中的各種技術,足以代表戰國晚期匈奴王室金細工藝的最高水平。陝西神木納林高兔戰國晚期匈奴墓出土的鹿形金怪獸、金銀虎、銀鹿等,在各種動物形象上採用立雕或浮雕的手法,神態生動,形象逼真,達到寫實和裝飾意趣的高度統一。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螭紋帶金鼎和雙耳金杯採用環耳、銜扣、蓋、身等分鑄,再合范澆鑄或焊接成器的方法,工藝較為複雜,與青銅器的鑄造方法近似。

玉器雕琢

錯金銀轅飾錯金銀轅飾

東周時期,由於鐵制工具的廣泛使用,推動了制玉工具,尤其是磨製技術的改進,鏇轉的速度加快,並開始採用硬度更大的金剛沙粉。進步的工具和有效的磨砂,促進了制玉技術的突飛猛進。東周玉器多出土於墓葬,不但數量大,工藝也十分精湛。東周玉器承襲商殷、西周的傳統,制玉技術向精巧、華麗的新工藝方向發展。經歷春秋時期的過渡,至戰國初期,制玉技術有長足的進步。戰國玉器種類豐富多樣,造型優美,紋飾絢麗繁褥,不僅鏤雕及連鎖技術精湛,而且制玉與金銀細工結合,創造出許多精美絕倫的上乘佳作。最著稱於世的是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數量多達三百餘件,主要有玉璧、玉璜、玉佩、玉帶勾等佩飾及小件動物形飾物,形制典雅,製作精巧,尤以四節和二十六節龍鳳佩飾最為傑出,其設計之工巧周密,工藝技術之繁難程度,前所未有。戰國玉器已逐漸擺脫商用玉器的圖案藝術風格,向寫實方向發展。曲阜魯故城出土的玉馬,各部位刻劃細微,形象生動逼真。

漆器製作

東周漆木盤龍東周漆木盤龍

東周時期,鐵制的刀、鑿、錛、斧等木作工具的普遍使用,使以木胎為主的漆器生產,不僅提高了產量,也改進了質量。尤其在戰國時期,以青銅器的輕重多寡來顯示統治者身份地位的禮制已趨沒落,陵墓中的隨葬品,漆器逐漸增多。戰國漆器無論在產量、品種以及製作技術諸方面,都遠超前代,其原因與當時的社會

背景和經濟條件密不可分。戰國漆器大多數出自楚墓。楚國是戰國時期幅員最大的國家,已發掘的戰國墓也以楚墓為最多。漆器在楚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外,楚墓採用白膏泥密封墓室的方法,對保存漆器極為有利,這也是我們得以從楚墓中見到大量戰國漆器的重要原因。大中型楚墓中隨葬的漆器少則數十件,多至上百件。小型楚墓隨葬漆器的現象也十分普遍。說明漆器的使用已深入社會的基層。楚國漆器的種類繁多,生活用品有奩、盒、箱、幾、床,飲食用具有杯、盤、豆、壺,樂器有,武器有弓、盾、甲冑等。楚國漆器的木胎製作在延用傳統的研製、镟製成型工藝的同時,又開始採用卷木成型的新技術。夾紵胎漆器是在以麻織品成型的胎體上反覆多次塗抹漆灰,然後表面磨光,再髹漆彩繪。

夾紵胎漆器胎薄體輕,美觀實用,其成型技術是楚國漆器胎體製造工藝的傑出創造,具有不易變形和開裂的優點,而且開拓了漆器胎體用料的新途徑。楚國漆器的髹飾工藝又有進一步提高,彩繪技藝更為成熟。彩繪使用最多的顏色是黑色和紅色,以黑地朱繪為主,此外,還有金、銀、黃、綠、藍、赭、灰等多種顏色,形成楚國漆器艷麗多彩的風格。描金是彩繪的一種重要手法,楚國漆器的製作中多有使用。楚國漆器彩繪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有各種繁複的幾何花紋,還有表現人物、狩獵、宴享、歌舞以及禽獸的寫實圖案,形象生動,極富生活氣息。曾侯乙墓出土漆器種類之多,數量之大,製作工藝之精,舉世矚目。曾國在戰國之初即附屬於楚國,曾侯乙墓漆器的製作工藝與楚國漆器也大體一致,所以理應歸屬於楚國漆器的範疇。此外,四川出土的巴蜀漆器在楚國漆器的影響下,技術水平也有所提高,並逐漸形成一定的地區特色。

絲織技術

東周男子服飾東周男子服飾

東周時期,各諸侯國鼓勵發展蠶桑和絲綢的生產,加上鐵器的推廣使用促進了手工業機具的不斷革新,絲織技術迅速提高,絲綢的品種也更加豐富多樣,成為中國絲綢史上的重要發展時期。古代總稱絲綢為帛或繒。考古發掘所見的東周絲綢大致有絹、紗、綈、縑、縐、羅、組、絛、綺、錦、繡等品種。目前考古發現的絲織品多屬戰國時期。絲織品主要出土於楚墓,這是由於南方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有利於絲織品的保存。實際上,根據文獻記載,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絲織業東周時期也很發達。春秋絲綢迄今見於報導的考古發現尚不多。有關戰國絲綢的考古資料比較豐富,見於報導的出土地點主要在湖南和湖北。1982年發掘的湖北江陵馬山1號戰國中晚期楚墓,出土大量完整的絲織品,種類繁多,色彩斑斕,幾乎包括東周時期絲織品的全部品種,是東周絲織品的一次最集中的重要發現。出自棺內的衣衾共19件,此外還有巾、鏡衣、囊、枕套、棺套,以及木俑身著的衣裙等。

絲織品的種類有絹、綈、紗、羅、綺、錦、絛、組、繡等。絲織技術水平之高,令人驚嘆。絹在戰國絲綢中用量最大,其織造技術不斷提高。馬山1號墓的絹,經緯密度最大的達到每平方厘米158×70根,比春秋時期的絹更為細密。染色絹的品種較以前也有所增加。馬山1號墓絹的顏色多達6種。錦是楚國絲綢最富特色的種類之一。馬山1號墓的錦種類很多,二色錦有塔形紋錦等6種,三色錦有舞人、動物、紋錦等3種。舞人、動物、紋錦的紋樣橫貫全幅,織造時使用143個提花綜,充分反映當時已有相當先進的提花織機和嫻熟的織造技術。綈、組、絛是戰國時期出現的絲綢新品種。緯線起花絛和針織絛是戰國絲織技術的重要創新。馬山1號墓中出土的絛數量較多。針織絛帶結構複雜,除橫向連線組織外,還套用提花技術,編織方法巧妙,把我國針織技術起源的歷史提前到公元前三世紀左右。楚國的刺繡絢麗多彩,代表了楚國絲綢的最高水平。刺繡多以絹為地,以羅為地者也偶有所見。馬山1號墓的21件繡品,花紋各不相同。針法雖比較單一,但鎖扣十分均勻、整齊、線條流暢。較多地運用改變線條方向、排列方式、稀疏密度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禽獸的細部,突破了單調、呆板的傳統,給人以生動、多變之感。刺繡紋樣的構圖講究對稱平衡,動靜結合,色彩搭配適當。圖案的內容充滿神話色彩,鮮明反映了楚文化浪漫主義的特色,對後世刺繡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建築發展

彩繪漆畫《聘禮行迎圖》彩繪漆畫《聘禮行迎圖》

東周的建築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魯班,即魯國人公輸般,是土木工匠中的傑出代表,後人尊稱為祖師。考古發掘所見東周的建築遺蹟,多為宮殿遺址,出土的建築構件以瓦當最為常見,還有青銅斗拱、青銅飾件和青銅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見東周宮殿建築的宏偉壯觀。

瓦當即瓦擋,是中國古代建築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東周瓦當一般為泥質,燒制溫度較高,質地堅硬,呈青灰色,有半圓(簡稱“半瓦當”)和圓形的兩種。半瓦當最早為西周遺存,圓瓦當是從半瓦當發展而來的。圓瓦當始見於戰國早期遺址。

東周瓦當的圖案有動植物圖案、雲紋以及動植物變形圖案等。河北易縣燕下都出土的獸面紋半瓦當,雙獸相背,張口吐舌,首尾蟠曲,即為變體動物紋圖案。河北平山三汲出土的北域圖銅版,展示出陵園的平面布局,並有文字說明和各部分的名稱、長度,是研究東周建築史的珍貴資料。河北易縣燕下都東貫城出土的樓闕形飾件,不僅使我們得以直觀東周的樓闕結構,也進一步了解到當時權貴的實際生活情景。

貨幣特徵

春秋時期,隨著商業的發展,金屬鑄幣在貿易活動中日益顯示出其優越性,逐步取代西周時期廣泛使用的貝幣和各種實用貨幣,並開始形成幾個具有明顯特徵的貨幣體系和貨幣流通區域。這就是黃河中游周、晉的“布幣區”,東方齊國海濱地區的“刀貨區”,以及南方楚國的“蟻鼻錢”區。戰國時期,社會經濟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商品生產的需求加大,貨幣的流通量激增。春秋時期的貨幣流通區域,至戰國時期,範圍進一步擴大,突破了國家的界限,刀幣和布幣在許多國家並行。戰國中期以後,在北方以魏、秦為中心,出現一種新的貨幣體系——圜錢。戰國末年,齊、燕、秦出現圓形方孔錢,並最終統一了中國的貨幣。此外,戰國時期黃金的使用開始盛行,在南方的楚國,黃金鑄幣金版多有發現。
周、晉(三晉)貨幣。由農具錢演變而來的原始布,到春秋以後,逐漸脫離原來作為農具的遺痕,從實物貨幣的範疇分化出來,成為真正的金屬鑄幣。因為其首部仍保留著農具鏟有銎可以納柄的遺蹟,所以稱空首布。它是由農具鏟向戰國平首布發展的過渡。春秋早期,周、晉、衛出現由原始布發展而來的特大型平肩弧足布和聳肩尖足布,通長達13-16.5厘米。此外還有斜肩弧足、平首方足等形態,各有大、中、小型。戰國時期,周與三晉地區流行3種貨幣:平首布、刀化和圜錢。韓、趙、魏三國鑄行的貨幣,以布錢為主,刀化、圜錢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區也曾使用過。周的轄地主要實行圜錢。
齊國貨幣。齊國是海岱之間的東方大國,擁有山澤漁鹽之利,商業十分發達,一直保持自己獨立的刀幣體系,到其晚期才出現圜錢。刀化從春秋時期即流行於齊國,種類很多,厚大精美。從面文、形質看,越早形體越大,製作越精。而至後期,銅質漸粗糙,形體變小。銘文自春秋以來一直沿用“節墨之法化”、“節墨法化”、“安陽之法化”、“齊之法化”、“齊建邦法化”、“齊法化”幾種。其中前4種刀身外輪高於柄部,後兩種的刀身與柄部外輪齊高。大約到戰國中期威、宣之時(公元前378-前324年),齊國國勢達到鼎盛時期,齊國境內的刀幣皆統一於“齊法化”的形式。
燕國貨幣。戰國時期,燕國是北方大國,刀、布並行,燕明刀是其主要貨幣,晚期也鑄行過圜錢。
楚國貨幣。從春秋以來,南方的楚國就一直保持著它特有的銅鑄貝“蟻鼻錢”體系。進入戰國,蟻鼻錢的流通區域更加擴大,同時爰金盛行,隨著與各國貿易往來的增加,還出現布幣。
秦國貨幣。秦在商鞅變法以前,國力薄弱,鑄錢的可能性較小,且至今仍未發現史料記載與實物證據。若有鑄幣流通也可能是自其它國家流入的貨幣。秦孝公時商鞅去魏入秦,進行變法改革,秦國逐漸強大起來,鑄幣才有可能。戰國圜錢始於魏,而秦是魏的近鄰。魏流通的圜錢形式必因商鞅入秦而產生巨大影響。因而在商鞅變法後鑄行一兩圜錢是可能的。《史記·始皇本紀》載“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錢”一事,則是指正式實行方孔圓形的“半兩”錢。秦國貨幣大致有一兩圜錢、半圜錢、兩甾錢、十二銖錢、半兩錢等。

量器衡器

木衡、銅環權木衡、銅環權

春秋時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大批私田,井田制逐漸被破壞。各諸侯國為了增加收入,相繼進行改革,逐漸廢除井田制下的力役地租,承認私田的合法性,改為徵收田賦。在這種情況下,度量衡的需求日增,其制度也漸趨完備。戰國時期,封建生產關係在各諸侯國先後確立。為了便於商品交換和徵收賦稅,度量衡的套用更為廣泛,制度也趨統一。齊國的陳氏在奪取政權後,把容量單位制由四進位改為五進位,並制發了標準量器。現存的子禾子銅釜,器上有銘文,記載了明確的計量制度和管理措施,是有關度量衡制度研究的珍貴文獻。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在“開阡陌封疆”,徹底廢除井田制的同時,進行度量衡方面的改革,擴大了畝積制,行“平斗桶、權衡、丈、尺”之法,並在公元前344年頒發了標準量器——商鞅銅方升。商鞅頒行的度量衡制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打下了基礎。陝西出土的高奴禾石銅權,據始刻銘文可知,為戰國時期的秦國所制,但是在秦統一後繼續沿用,並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和秦二世紀元年又兩次加刻詔書予以驗定,反映出自戰國時的秦國至秦朝統一,其衡制長期保持穩定。這也是各諸侯國之間為便於彼此的貿易交往而採取的重要措施。迄今為止,東周的尺度尚屬少見,量器和衡器的發現則較多。

交通發展

東周時期,大國爭霸,戰亂頻繁。各諸侯國為其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幹線的基礎上,不遺餘力地將道路擴展到更為遙遠險絕的地方,因而在客觀上促進了交通的發展。東周的絲綢西傳路線甚至橫貫歐亞大陸。當時馬車的使用已很普遍。春秋、戰國的墓葬出土眾多的車馬遺蹟和遺物。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車馬飾尤具地方特色。東周的水路交通十分發達。為爭奪水路交通的控制權而引發的戰爭非常激烈。此外,東周的地圖以及符、節等交通憑證也有出土,使我們對東周的交通狀況得以全面了解。

春秋時期

東周至春秋時期玉編鐘最大玉編鐘實物尺寸( 高60mm 寬53mm 厚23mm )東周至春秋時期玉編鐘最大玉編鐘實物尺寸( 高60mm 寬53mm 厚23mm )
那時一些較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併戰爭。誰戰勝了,誰就 召開諸侯國會議,強迫大家公認他的“霸主”地位。先後起來爭當霸主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歷史上把他們稱為“春秋五霸”。
在諸侯爭霸的過程中,大國兼併小國,諸侯國數目逐漸減少,華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融合。春秋末年,長江下游和錢塘江流域的吳國和越國,也參加了爭霸戰爭。起初,吳國打敗了越國,強迫越國臣服。越王勾踐天天舔嘗苦膽,立志報仇。他注意增加生產,訓練士兵,積聚力量。經過長期努力,越國終於重新強盛起來,最後滅掉了吳國。春秋時期,鐵器已經在農業、手工業生產中使用。農業生產中使用鐵鋤、鐵斧等。鐵器堅硬、鋒利,勝過木石和青銅工具。鐵的使用,標誌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那時,也開始用牛耕地。耕作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起來。一些貴族把公田化為私田,逐漸採取了新的剝削方式,讓種田的勞動者交出大部分產品,保留一部分產品。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前476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國的戰國時期,經過春秋長期激烈的爭霸戰爭,到戰國開始,主要的諸侯國有齊、楚、燕、韓、趙、魏、秦等七國,歷史上稱之為“戰國七雄”。

戰國墓戰國墓

隨著水利的興修,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春秋中後期,各諸侯國的經濟得到發展,政治形勢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諸侯國內部卿大夫的勢力逐漸發展起來,著名的如魯國的三桓,齊國的田氏,晉國的六卿。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控制和瓜分公室,並互相爭鬥,以擴充領地。晉國的六卿爭鬥到最後,剩下韓、魏、趙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廢除了齊康公,自立為國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認。三晉和田氏的勝利,宣布了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殘酷政治法則。於是,以魏國的李悝改革為起點,各國爭相進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變法運動。變法的核心是將勞動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國家的賦稅收入。社會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統治者對物質享受的貪慾急遽膨脹。增加剝削量的最直接的辦法,是掠奪更多的土地,而掠奪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徑是戰爭。所以,這個時期戰爭頻繁。據統計,從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爭打起來,雙方動輒出動幾萬至幾十萬人。西漢末年的劉向,將有關這段歷史的各種資料編成一本書,取名《戰國策》,從此,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戰國時期。

朝代分治

曾廟始建於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曾廟始建於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

東周時期,周考王於公元前425年(周考王15年)封其弟於河南地,建立周公國,是為周桓公。這是周王朝最後一次分封。自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畢,連自己也是寄居於此周公國。

周桓公死,其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周赧王時,周惠公封其小兒子於鞏以奉王,號東周惠公。東西周分立,西周都河南舊於王城,東周都鞏。

西周自立國以來,一直採取討好各大強國的政策,尤其是秦國。秦國和周圍列強經常向西周和東周徵收賦稅和兵源。同時,西周和東周常相互傾軋攻伐。 周赧王在位時,周天子地位已經完全徒有虛名,其土地(周天子的王畿)也被韓、趙一分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為西周,仍都洛邑,以鞏附成周為東周,分別由東、西周公治理,周天子由成周遷於王城,依附於西周公。

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聽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萬戶降秦),秦王將周赧王貶爵為君,西周公為家臣,封於梁城(今陝西省韓城縣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國除,置九鼎於鹹陽(途中一鼎落於泗水)。自次年起(昭襄王52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紀年,然東周尚存,周朝尚未徹底滅亡。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東周君欲趁秦連喪昭襄、孝文二王合縱伐秦,秦莊襄王以呂不韋為大將,起兵十萬,執東周君而歸,盡收鞏城等七邑。周朝至此徹底滅亡。

東周王系

春秋時期(14位):
周平王 姬宜臼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20年)
周桓王 姬林 (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
周莊王 姬佗 (公元前696年至公元前682年)
周釐王 姬胡齊 (公元前681年至公元前677年)
周惠王 姬閬 (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2年)
周襄王 姬鄭 (公元前651年至公元前619年)
周頃王 姬壬臣 (公元前618年至公元前613年)
周匡王 姬班 (公元前612年至公元前607年)
周定王 姬瑜 (公元前606年至公元前586年)
周簡王 姬夷 (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572年)
周靈王 姬泄心 (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545年)
周景王 姬貴 (公元前544年至公元前521年)
周悼王 姬猛 (公元前520年)
周敬王 姬丐 (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477年)
戰國時期(12位):
周元王 姬仁 (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469年)
周貞定王 姬介 (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441年)
周哀王 姬去疾 (公元前441年)
周思王 姬叔 (公元前441年)
周考王 姬嵬 (公元前441年至公元前426年)
周威烈王 姬午 (公元前425年至公元前402年)
周安王 姬驕 (公元前401年至公元前376年)
周烈王 姬喜 (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369年)
周顯王 姬扁 (公元前368年至公元前321年)
周慎靚王 姬定 (公元前320年至公元前315年)
周赧王 姬延 (公元前314年至公元前256年)
周惠王 姬傑 (公元前255年至公元前249年)

各諸侯國

公元前11世紀末,周武王擊潰了商紂王的軍隊,建立了西周王朝。公元前11世紀末,周武王擊潰了商紂王的軍隊,建立了西周王朝。

除齊、晉、楚、秦、陳、蔡、吳及越等國外,還有:
1、宋國:在今河南省東南部和今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之間一部分土地。國都原在睢陽(今河南商丘西南)
2、魯國:有今山東省的東南部,國都在曲阜(今山東曲阜)。
3、鄭國:在今河南省中心部分,國都在鄭(今河南新鄭市)。
4、衛國:在今河南省、山東省之間北部,國都在濮陽(今河南濮陽)。
5、莒國:有今山東省安邱、諸城、沂水、莒、日照等縣之間,國都在莒(今山東莒縣)。
6、鄒國:有今山東省費、鄒城、滕州、濟寧、金鄉等縣市之間,國都在鄒(今山東鄒城市南)。
7、周王朝:戰國時期,只有今河南省孟津、洛陽、偃師、鞏、汝陽以及過黃河今溫縣一帶。國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東北)。 (雖名義上不是諸侯國,實際上已成諸侯國)
8、杞國:有今河南開封杞縣。
9、蔡國:有今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帶(今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
10、郯國:有今山東郯城西南地。
11、任國:有今山東省濟寧北部地。
12、滕國:約在今山東省滕州市西南地。
13、薛國:約在今山東滕州市東南地。
14、費國:有今山東省費縣東部地、另費是滑國的都邑,位於今河南省滑縣。
15、倪國:鄒別封之國,在今山東省滕州市東,一說在山東棗莊西北。
16、曾國:戰國初期,占有今河南商丘睢縣或河南省信陽市一帶,建都西陽(今河南光山西南)。
17、繒國:在今山東省蒼山西北,公元前567年為莒國所滅,後來又復國,到了公元前450年又被越滅亡。
18、邳國:在丹水與沂水的交接處,應在山東省南部,宋國的東面,郯國的南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