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陽縣望仙村
1977年以前,村里沒有一家企業,以農業為主,種田還要靠貸款。年人
均收入不足60元,溫飽難以解決。
籌集資金
1977年下半年,村黨支部看準市場行情,籌集資金,騰出大隊幾間房子,因陋就簡辦起一家小五金廠,當年為村里增加收入4萬元。1978年改建為富陽電梯廠。村領導治廠有方,產品 適銷對路,不到一年,獲利1萬餘元。從此邁出了由窮變富的第一步。電梯廠是望仙村的"發家"企業,為了保證產品競爭能力,廠里建立從井道土建到電梯製造、安裝、調試、維修保養一條龍服務網路體系。高薪聘請高級技師辦技術培訓班,組織職工學習,提高技術水平。廠里重視產品信譽,提高售後服務質量。富陽電梯廠產品在上海、北京兩大城市占據了一席之地。1988年,上海勞動局發放給富陽電梯廠"電梯安裝許可證"。電梯廠有固定資產700多萬元,年產值400多萬元,利潤50多萬元。
經濟發展
1978年後,望仙人解放思想,大辦企業,至1992年,全村村級企業發展到70餘家,其中集體企業9家,個體企業60餘家,主要生產電梯、吊機、拉門、卷閘門。
力達機械廠是村里"龍頭"企業,建於1990年,總投資1000萬元,有職工2160餘人,廠房9300多平方米,主要生產汽車吊機,規格有:1噸、1.5噸、2噸、2.5噸多種引擎架,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1992年出口創匯1112萬元,廠里還成立了力達物資公司和力達工程運輸隊,年銷售額和運輸額達2000餘萬元。
村集體經濟
"拉門、卷閘門王國"
村集體經濟與個體聯戶經濟並駕齊驅發展,1979年起就有村民生產拉門、卷閘門。至1992年,望仙村60多家私營企業,有59家生產鋼拉門、卷閘門。走進望仙村,隨處可以看到村民在做鋼拉門、卷閘門,大多在自己家裡生產。在嶄新的樓房底層,有一堆堆銀光發亮的鋼條、鋁合金卷閘門原材料、零部件。加工成品,產品銷往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江西、新疆等省市自治區。僅女供銷員就有38人,生意做大做活,帶著村裡的供貨產品,活躍在各個網點。年生產量20多萬平方米,創產值2000多萬元。望仙村生產鋼拉門、卷閘門單位多、銷量大、產值高。素有"拉門、卷閘門王國"的美稱。1992年,全村工業總產值達4670萬元,交納國家稅金133萬元、工商管理費8萬元,人均收入達2200元。可稱得上富春江南岸首富村。
農業基礎設施
村級企業發展,經濟實力雄厚,為各項事業的建設奠定了基礎。農業基礎設施得到鞏固和加強,全村糧田旱澇保收面積達100%,水泥渠道縱橫交錯,為實現噸糧田打下基礎。望仙村人十分重視興辦教育,1992年投資30多萬元,新建國小教學樓一幢,總面積達1100平方米,購置了大量教學用具。完全國小6個班,103名學生,8名教師。還辦了幼稚園。教師的生活不斷提高。近年來,村里投資20多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建造了自來水廠,埋設了程控電話電纜線,平均每3戶人家有一隻電話機。建造了老年活動室、燈光球場等,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華國文、華法浩、華吉生、金中坤等村領導正在抓緊舊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新企業的興辦。1992年投資1200萬元,建造年生產3500噸各種高檔日用生活用紙的雪達造紙廠,1993年上半年可投產。1992年投資400多萬元擴建力達機械廠,購買先進設備。至1992年,連續三年被評為縣級雙文明村。
傳說
望仙村,傳說在很久以前,村裡有個惡婆婆,憎惡、刁難她的童養媳婦。媳婦忍辱負重,沒日沒夜地幹活,以求得一家人的溫飽和睦。一次,惡婆婆叫媳婦到江邊把醃菜大罈子翻過來洗一洗。媳婦力氣小翻不過來,坐在江邊青石上哭泣。此時,一位仙人變成衣著襤褸的老太太過來,問明緣由後,用那乾癟的手把大罈子輕易地翻過來讓媳婦洗。媳婦洗淨罈子回家,婆婆見狀大為驚疑,問清後知是仙人所為,即責令媳婦把仙人請回來,企圖祈求施捨,由窮變富。當媳婦帶著婆婆到江邊,那仙人早已不在了。在婆婆逼迫下,媳婦整天盪游在江邊,乞求仙人再出現,可仙人沒再出現。人們就把村名稱作望仙。
江西省望仙村
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望仙鄉,是望仙鄉政府所在地。地貌以半丘陵為主,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 175 米。境內丁溪河由南向北逶迤而過,有小(二)型水庫 1 座。這裡氣候宜人, 具有四季分明、氣溫適宜、光熱較優,無霜期長等特點,據氣象資料統計, 年平均氣溫 17.9攝氏度,無霜期約272天。
從上饒縣城出發,沿著寬闊的水泥路北行60公里,順著盤山公路而上,公路盤曲,愈行愈陡,似乎已到盡頭群山環抱之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人流如織。這,就是秀麗神奇的村——上饒縣望仙鄉望仙村,晉朝陶淵明描述的“世外桃源”就是她真實的寫照。
望仙河穿村而過,山明水媚,藏靈蘊秀,雄奇的石人公,如畫的天壇,三口鍋瀑布奇觀,九牛探河勝景,香火鼎盛的園山頂寺廟,讓人目不暇接;石人公優美的傳說,梨山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太平天國義軍藏寶的故事都在這裡流傳。
農業產業化逐步推進,天壇有機茶正在開發,皮薄籽少的南山西瓜培育成功,無公害蔬菜已在全村推廣。2003年,全村國內生產總值達1500萬元,完成財稅35萬元,村集體經濟超過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近1600元。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集鎮建設的加快、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中心村房屋整齊,街道寬廣,全村公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家家看彩電,戶戶通電話。
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事業取得新進展:積極改善學校的硬體設施建設。採取“外引內籌上爭取”的辦法投資 50萬元新建了里洲僑心國小、投資42萬元新建浮墩國小、投資36萬元新建中學實驗樓,並投資45萬元對中心國小教學樓進行了翻新重建,總建築面積達5400平方米。2003年通過“兩基”檢查。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進一步加大鄉村兩級公路改造力度。
礦產豐富,無煙煤已探明儲量達 400餘萬噸,石灰石儲量也逾千萬方,在與黃市鄉毗鄰的吉安村磁圩有小脈金礦;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