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翠凌天圖》

《蒼翠凌天圖》

髡殘所繪。髡殘的山水粗頭亂服,筆墨縱橫淋漓,善於乾濕互用,層次豐富,多幽深繁複之趣,寄託遠離塵俗的逃禪避世之情;與其畫面上的草書詩文互得益彰,給人曠達忘世之感。此圖筆墨沉著,先以濕筆淡墨而後以乾筆深墨層層皴擦,蒼茫渾厚,似有元人王蒙的面貌。然而其中也不乏凝鍊圓渾、簡潔空靈的中鋒勾勒,以及山頭石上之濃墨大點,恰似從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中來。

基本信息

簡介

髡殘性寡默,身染痼疾,潛心藝事。圖中畫家自題詩,並款署:“時在庚子深秋,石溪殘道人記寫。”鈐“石溪”、“電住道人”白文印二方。畫面崇山層疊,古木叢生,近處茅屋數間,柴門半掩,遠方山泉高掛,樓閣巍峨。山石樹木用濃墨描寫,乾墨皴擦,又以赭色勾染,焦墨點苔。

清秦祖永《桐蔭論畫》曰:“石道人髡殘筆墨蒼莽高古,蓋胸中一股孤高奇逸之氣畢露筆端。此段文字著意於蒼莽高古和孤高奇逸,前者論筆墨後者論氣韻。以此圖而言這個分析是精到的。

禪理的深奧玄妙,禪僧的機鋒警語,禪宗所特有的瞬間頓悟的思維方式,凝鍊含蓄的表達方式以及適度淡泊的審美情趣,一直都是“文人畫”所極力追求的,所以士人論畫都認為“畫貴有禪氣”,“禪氣”者正是以“禪”去觀察自然、理解自然、概括自然進而滲透在畫面上的一種特殊氣息。清初畫壇,“四僧”(殘、弘仁、朱耷、石濤)的畫風之所以能相對“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王原祁)而形成一股新的潮流,關鍵就在於“四僧”的畫作富於這種“禪氣”。清秦祖永在《桐蔭論畫》中說:“石道人殘筆墨蒼莽高古,蓋胸中一股孤高奇逸之氣畢露筆端。”的確,“四王”作畫著意於筆墨,而“四僧”論氣韻。

賞析

此圖筆墨沉著,先以濕筆淡墨而後以乾筆深墨層層皴擦,蒼茫渾厚,似有元人王蒙的面貌。然而其中也不乏凝鍊圓渾、簡潔空靈的中鋒勾勒,以及山頭石上之濃墨大點,恰似從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中來。山勢層巒重疊,顧盼、朝揖、賓主、向背分明。間以煙雲迂迴其間,使全圖密而不塞。《山水純全集》以為“通山川之氣,以云為總也”。其中前景樹石之後一片輕嵐,空靈靜寂,更是全圖的精神所在。這片雲氣一則襯托前景松樹的兀立,再則為此圖的中心人物的安置創造了一種靜謐的氣氛。山道曲折,有隱有現,溝通了整個畫面,似將觀者的視線從前景曲折盤鏇而上,直至高而遙遠的關隘。一股清泉從雲霧瀰漫的高處款款流下,時斷時續。山道由下而上,清泉由上而下,使全圖充滿著動感。

當我們的視線從下往上,最後迎著我們的是題識。這由長短不一的線所組成的圖案中,石溪向我們透露了繪畫所不可能表達的信息。題曰:“蒼翠凌天半,松風晨夕吹。飛泉懸樹杪,清磬徹山 。屋古摩崖立,花明倚磵披。剝苔看斷碣,追舊起餘思。游跡千年在,風規百世期。幸從清課後,筆硯亦相宜。霧氣隱朝暉,疏村入翠微。路隨流水轉,人自半天歸。樹古藤偏墜,秋深雨漸稀。坐來諸境了,心事托天機。時在庚子深秋石溪殘道人記事。”在這段帶有敘事性質的題畫詩中,石溪記述了他沐浴于山水自然之中的適意自在的感受,表達了自己能與大自然達到和諧和默契的滿足,表達了他心目中參禪與筆墨的關係。圖中小屋兩楹,坐落於古樹掩映之中,屋前輕嵐浮動,山道自此處始,清泉及此處止。在這山水的交匯處,殘道人撩幾而坐,“坐來諸景了”,一了而百了,好一個平和而無欲的境界。石溪正是在這種境界中達到頓悟的。他曾說:“殘僧本不知畫,偶因坐禪後悟此六法。”以禪入畫,畫中有禪,正是石溪山水畫的絕妙之處。

畫家簡介

髡殘(1612~1673年),字介丘,號石溪,自稱殘道人、電住道人、石道人,俗姓劉,湖南武陵人(今常德)。少棄舉子業,二十歲時出家為僧,初名智杲,後更名大杲。石溪是一個天資高妙、性情直硬、崇尚氣節的人,出家後交遊的主要是幾個明朝的故老遺民,如顧炎武、錢謙益等。擅畫山水,筆墨蒼茫,峰巒渾厚,風格雄奇磊落,與石濤號稱二石。

傳世作品

有《蒼山結茅圖》、《山高水長圖》、《蒼翠凌天圖》等。

百幅中國名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偉大的畫家創造了不勝枚舉的傳世名畫。這些名畫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藝術寶庫,也是留給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應該欣賞、了解一些中國名畫,這不僅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
《清明上河圖》
《步輦圖》
《搗練圖》
《韓熙載夜宴圖》
《鹿王本生圖》
《芙蓉錦雞圖》
《鵲華秋色圖》
《富春山居圖》
《歲寒三友圖》
《五牛圖》
《雙喜圖》
《流民圖》
《奔馬圖》
《開國大典》[中國名畫]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十六羅漢圖》
《匡廬圖》
《夏山圖》
《遊春圖》
《讀碑窠石圖》
《早春圖》
《溪山樓觀圖》
《五馬圖》
《秋庭戲嬰圖》
《女史箴圖》
《四梅花圖》
《枯木怪石圖》
《虢國夫人遊春圖》

《貨郎圖》
《四景山水圖》
《踏歌圖》
《千里江山圖》
《江山秋色圖》
《寫生蛺蝶圖》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秋郊飲馬圖》
《簪花仕女圖》
《輞川圖》
《漁父圖》
《幽澗寒松圖》
《楊竹西小像》
《墨梅圖》
《漁樂圖》
《廬山高圖》
《桃源仙境圖》
《葡萄圖》
《康熙南巡圖》
《蒼翠凌天圖》
《淮揚潔秋圖》
《蘭竹圖》
《桃實圖》
《人物龍鳳帛畫》
《田橫五百士》
《天王送子圖》
《江山如此多嬌》[中國名畫]
《重屏會棋圖》

《雲橫秀嶺圖》
《荷花鴛鴦圖》
《南山積翠圖》
《墨竹圖》
《歷代帝王圖》
《荷石水禽圖》
《關山行旅圖》
《醉眠圖》
《青卞隱居圖》
《三友圖像》
《朝元圖》
《蝦》[中國名畫]
《秋林圖》
《溪山行旅圖》
《高逸圖》
《採薇圖》
《潑墨仙人圖》
《太白行吟圖》
《江帆樓閣圖》
《四清圖》
《長江萬里圖》
《秋山問道圖》
《仿三趙山水圖》
《山鷓棘雀圖》
《錦石秋花圖》
《天都峰圖軸》
《溪山清遠圖》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

《明皇幸蜀圖》[李昭道]
《寄人籬下圖》
《職貢圖》
《清網閣墨竹圖》
《積書岩圖》
《珍禽圖》
《風雨歸舟圖》[中國名畫]
《墨蘭圖》
《照夜自圖》
《秋風紈扇圖》
《瀟湘奇觀圖》
《湘君湘夫人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