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作品
基本信息
【作者】文同
【類別】:字畫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收藏
【文物現狀】: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絹本墨筆,縱131.6厘米,橫105.4厘米。
作者簡介
文同(公元1018一1079年),字與可,自號石室先生,又號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操韻高潔,能詩文,擅書畫,尤長於畫竹。後人稱他為“文湖州”。北宋皇佑年間進士,曾官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又受命守湖州,元豐初年任湖州太守,故人稱“文湖州”。傳為湖州竹派,影響深遠。
文同是北宋時期重要的文人畫家。他經常借畫竹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人品學養。運用墨色的深淺濃淡來描繪竹的各種狀態,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開創了“湖州竹派”,在當時和後代均產生了很大影響。其表弟蘇軾即曾從他學畫竹。文同一生愛竹畫竹成癖,《墨竹圖》即其傳世傑作。
作品評價
此圖用水墨畫倒垂竹枝,竹葉濃淡相間。史傳文氏之竹“濃墨為面,濃墨為背”,於此可見。筆法謹嚴有致,又現瀟灑之態。本幅無款,有“靜閒口室”、“文同與可”二印。詩塘有明人王直及陳質題詩。
畫墨竹始於文同。至於畫竹,他曾對好友蘇軾有過表露,說:“吾乃學道未至,意有所不適而無以遣之,故一發於墨竹”,可見畫竹是他宣洩情感,遣發胸懷的手段。蘇軾是中國文人畫理論的奠基人,也擅畫竹。由於文同、蘇軾等的倡導,宋元間畫墨竹之風大盛,名家輩出。如元代趙孟頫、李衍、柯九思、吳鎮、倪瓚,明初王紱、夏昶等等均以文同為宗師,後人則以“湖州竹派”稱之。竹也就與文人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全圖呈“S”形構圖,吳鎮在《墨竹譜》中將這種構圖稱之謂“俯而仰”。此圖竹竿曲屈而勁挺,似竹生於懸崖而掙扎向上的動態。《宣和畫譜》認為“竹本以直為上,修篁高勁,架雪凌霜,始有取也”,此種彎曲的竹子自然是不可取的。而據記載文同卻偏愛畫紆竹,或許正因為變形而又頑強向上的竹子,更能引起他的思想共鳴。此圖竹竿用筆自然圓渾,墨色偏淡,節與節之間雖斷離而有連屬意。畫小枝行筆疾速,柔和而婉順,枝與枝間橫斜曲直顧盼有情。此圖之竹葉更是筆筆有生意,逆順往來,揮灑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在墨色的處理上更富有創造性,以濃墨寫竹葉的正面,以淡墨表現竹葉的背面,使全圖更覺墨彩繽紛和有豐富的層次。綜觀全圖,竿、節、枝、葉,筆筆相應,一氣呵成。充分體現了文同非凡的筆墨功力和對竹的深刻的理解。
畫竹必須先愛竹,愛竹必先由觀竹而起,觀竹則必須親自養竹,文同即是這樣的。據說他在洋州時曾在居處遍植竹林,經常以竹為伍,細心觀察竹的不同形態,觀察竹在晴晦雨雪等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變化,做到“胸有成竹”。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也認為“有成竹於胸中,則筆墨與物俱化”,只有通過觀竹、愛竹,對竹的充分理解,執筆時才能不期而然地將胸中之竹納入毫端,這正是文同墨竹出神入化的原因。
畫家畫風
墨竹在唐代時即有,吳道子曾畫竹,王維也畫竹,五代時畫家畫竹者更多,但後人評論墨竹畫家時,無不首先提到文同。文同繼承和發展了唐以來畫墨竹的傳統,在畫墨竹上是一位具有承前啟後意義的重要畫家,他畫的墨竹很有獨創性,米芾說“深墨為面,淡墨為背”的畫法始於文同,文同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墨”的作用,創造性地寫出竹的性格與神韻,使他的墨竹畫超過了傳統的墨竹畫。
《宣和畫譜》、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等都對文同所畫墨竹有較高的評價。文同是一位視“竹如我,我如竹”的畫家,愛竹到了痴迷成癖的程度,據說他在洋州時曾在居處遍植竹林,經常以竹為伍,細心觀察竹的不同形態,觀察竹在晴晦雨雪等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變化,畫竹前先做到“胸有成竹”。只有通過對竹的仔細觀察和對竹的充分理解,執筆時才能不期而然地將胸中之竹納入毫端,這大概正是文同所畫墨竹出神入化的原因吧。古代文人,尤其是北宋時,把竹進一步人格化了,他們認為竹子更能象徵文人的氣節,在他們看來,竹既可以言志,更可以寄情,畫竹即畫人。文同畫竹可能也出於這個緣故,一是宣洩情感,二是抒發胸懷的手段。文同借水墨的淋漓酣暢和竹姿的挺撥瀟灑,來抒發自己的意興心緒,“意有所不適而無所遺之。故一發於墨竹。”蘇軾曾說:“文同畫竹,乃是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可見文同的墨竹內涵的豐富。
文同的畫竹不是信手拈來塗抹的“墨戲”,他筆下的竹子形象往往是比作有高尚情操的君子,也是自我人格的隱喻。後世的文人畫家正是從他墨竹畫中得到啟迪,豐富文人畫的意境開掘,促進了梅、蘭、竹、菊“四君子”畫的發展。文同的傳世作品極少,而這幅《墨竹圖》更是一幅稀世珍品。
墨竹的起源
相傳始於唐吳道子。一說,始於五代郭崇韜之妻李氏。
百幅中國名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偉大的畫家創造了不勝枚舉的傳世名畫。這些名畫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藝術寶庫,也是留給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應該欣賞、了解一些中國名畫,這不僅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 |
盤點流失在國外的稀世珍寶
圓明園罹難150周年之際,流失在外的上百萬件珍稀文物再次牽動人心。然而,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數量究竟有多少?這恐怕是一個誰也無法準確回答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得足以讓國人心驚肉跳,大得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而那些散落在海外的稀世珍寶,究竟在哪裡,能不能回家,更是讓國人糾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