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匡廬圖》五代時期,荊浩作品,絹本水墨,縱185.8厘米,橫106.8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匡廬圖》畫的是廬山及附近一帶景色,結構嚴密、氣勢宏大,構圖以“高遠”和“平遠”二法結合,而其深遠、奧妙、飄逸盡得其當。畫法是皴染兼有,皴法用小披麻皴,層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畫出,充分發揮了水墨畫的長處,正如他自己所說:“吳道子畫山水,有筆無墨;項容有墨無筆,吾當采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此畫也的確具有非凡神韻和獨特風格。此圖右上端有“荊浩真跡神品”六字,傳為宋高宗筆跡。
此圖描繪的是廬山景色,採用全景式構圖,山峰高遠、深遠皆具,充滿欲升之勢,雄偉縹緲又峻峭挺拔。山間有 飛瀑、小亭、木橋,林木蔥蘢,嵐氣繚繞。全畫不施色,水墨結合,筆法嚴謹,體現了五代時期山水畫走向成熟的特徵。
《匡廬圖》中,一峰高聳,雄偉秀拔,兩側群峰競立,雲霧繚繞,飛流直下,屋舍、小橋與林木、山石互為掩映,氣勢壯闊,意境幽遠。細觀之,圖下澗水蒼茫,一葉扁舟正欲離岸,似引領觀者入畫境。山麓屋宇錯落,籬木環繞,飛澗擊石,長橋連岸,一人騎馬若觀山景。往裡則入深山,危岩峭壁,松柏參天,一線懸瀑如白練扶搖而下,林蔭間又現庭院,漸入佳境。這種上留天,下留地,中間立意定景:主峰突仄,群山環抱,峰、頂、巒、嶺、岫、崖、岩、谷、峪、溪、澗、瀑、泉等一一呈現,有路、有橋、有樹木、有屋舍、有人物、有車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畫面雄闊,景物逼真,此之謂“全景式”山水。其後關仝、李成、范寬繼承並發揚,奠定了北宋全景式山水畫的格局。
創作背景
五代的繪畫大師(隱逸畫家)荊浩所畫,他是水墨山水畫演變的關鍵人物,他將唐代吳道子的筆描與項容的潑墨技法結合,擴展筆墨描寫山水的能力。荊浩的畫風后來由關仝、李成和范寬繼承,演變成永恆不朽的巨碑式山水。《匡廬圖》是一幅仿古作品,保留五代山水的特徵,但是結合了北宋宮廷畫院的風格,再現與隱逸主題相關的山水形象,向荊浩這位雄偉風格山水之父致敬。
賞析
《匡廬圖》為全景式山水,整體氣勢雄偉奪人,細部刻畫又甚精到。當中挺立一峰,崢嶸崔鬼,秀拔欲動;兩側而下,群峰競立,如芙蓉初綻;山間有飛瀑如練,雲氣、屋宇、橋樑、林木,曲折掩映。正如畫上元人韓嶼題詩所說:“翠微深處著軒楹,絕磴懸崖瀑布明。”全畫一派雄奇、壯美、幽深的氣象,使人感受到畫家駕馭大自然生命力的寬闊胸襟。
全圖由下而上,由近及遠,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在境界上則是從“有人之境”而漸入“無人之境”。
第一個層次,畫面下端,一泓澗水,一葉扁舟,船夫撐篙正欲靠岸,似乎將觀賞者帶入畫境。由石坡而上,山麓畫有屋宇院落,竹籬樹木環繞,屋後有石徑抱危崖逶迤而上。崖腳煙水蒼茫,有長堤板橋,一人騎馬觀景,悠然自得。這一層可稱近景。
第二個層次,可稱中景、兩崖間有飛瀑噴瀉而下,擊石分澗,似聞其聲。攀援而上,一橋橫架於溪澗之巔,兩邊危壁,松柏參差,矗立入雲。橋左方又一座林蔭庭院,窗明几淨。這一層可謂漸入佳境。
再往上,第三個層次(圖4),雖是遠景,卻分外醒目。主峰兀立,兩側煙嵐飄渺,諸峰如屏,相互映照;又一飛瀑如練直下,落入虛空,使人聯想起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這一層次是畫中最佳勝境,也是畫家最著力處。
看此畫,仿佛隨著船夫的導遊,登上了遊覽山中美景的旅程。巍峨主峰為主景,兩疊泉流、兩座屋宇、危棧小橋則是其中幾處精彩的“景點”,而那位騎馬觀景的人物,則把觀者的視野引向畫外任憑浮想的空間。畫的構境使人領略到荊浩大山大水的藝術特徵。
在筆墨表現上,雖還沒有完全擺脫唐以前山水畫的裝飾因素,但在真實感和體積感的追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皴法的成功運用,是荊浩對山水畫技法發展的一個重要貢獻。此圖以中鋒畫山石,結態波曲,略似解索;山頭和暗處皴法類似小斧劈,再施以淡墨多層暈染,以表現陰陽向背。在唐代李思訓父子的青綠山水中,山石只有鐵線勾勒,然後填彩,藉助於暈染和色彩明暗表現凹凸起伏,當時還未形成皴法。歷史記載中的唐代水墨山水畫,至今未見公認的真跡。《匡廬圖》可以視為我國水墨山水畫初創時期的傑作,其用筆用墨及皴法值得仔細研究。
在墨的變化上,除了濃淡之外,尤其重視黑白對比。畫中瀑布是用濃墨重筆“擠”出當中一脈泉流,隨著這條白色長帶的正斜角度不同,兩邊的黑色,或可視為山石,或可視為陰凹處,或可視為虛空。飛瀑的動勢也由此產生多種形態神采。這種以黑“擠”白的手法,至今仍被許多畫家沿用。畫中畫平水,改變了唐人似魚鱗瓦片的勾線之法,而以淡墨烘染水面,顯示出水的明暗變化,並以舟、橋等物暗示出水的存在。表面雲氣,也改變了前人的細勾填粉法,只用水墨渲染,顯得空靈多姿而自然天成。雖然唐人張彥遠早就有“運墨而五色俱,謂之得意”的新觀念,但就山水畫而言,只有荊浩之作使人們初步領略到這種“得意”的藝術情趣。
畫作筆法
本幅畫與范寬《溪山行旅圖》不同,近、中、遠三景並未全部放在畫幅的中軸線上,而是將近景的松石、茅舍移至畫面右下角,中間以廣袤的水域隔開,與左上方體積龐大的遠景主山相對。畫家採用「平遠」和對角線的構圖設計,與宋人《岷山晴雪》十分類似,都受到北宋末流行的小景山水畫的影響,這暗示《匡廬圖》的成畫年代應晚於十一世紀。
主峰由垂直片狀的山體結組而成,山石的輪廓用尖銳轉折的筆法勾勒,邊緣整齊,彷佛刀切割過,渲染則是在巖面內側施濃墨,靠近輪廓的外側留白。這一類山岩的造型、筆描與南京棲霞山出土的十世紀浮雕,或是傳世貫休〈十八羅漢圖〉上的山石相近,帶有平面、程式化的風格,因此顯現出濃厚的仿古意味。
描繪山石的皴法是從范寬變化而來,畫家以密如雨點的皴紋,刻劃岩石粗礪堅硬的質理。然而,除了點、擢的中鋒用筆外,還可見到側鋒斜砍的筆法。這種「小斧劈」皴的使用,在李唐《萬壑松風圖》可以見到典型的例子,顯示〈匡廬圖〉與北宋末宮廷畫院的風格密切相關。
前景幾株松樹佇立於煙霧中,松乾的質理和尖細的松針描繪十分細膩寫實,可見畫家觀察自然入微,並且具備高超的寫生技巧。據荊浩《筆法記》記載,他隱居於太行山洪谷,嘗見古松「皮老蒼蘚,翔鱗乘空,蟠虬之勢,欲附雲漢」,為之驚異,遂攜帶紙筆寫生,得數萬本。〈匡廬圖〉這位畫家的畫藝真可謂得到荊浩的神髓。
匡廬圖》以中鋒鉤石,鉤樹枝葉,鉤屋舍,“形如古篆隸,蒼古之甚”,而其用以刻畫山石紋理的短筆點皴,後人或謂之似“小斧劈”,或謂之似“小披麻”,與其老到的鉤筆相較,則皴筆還顯然處於成熟過程中。但這已經是開天闢地的創舉。在用墨上,除了加強淡墨渲染,以顯現山石樹木的層次、質感外,更創為黑白映襯,如畫中的飛澗及懸瀑,以濃黑映襯白水,分外引人注目,至今仍被廣泛採用。
題詞
畫上題詩曰:
翠微深處墨軒楹,,絕磴懸崖瀑分明。借我扁舟盪空碧,一壺春酒看雲生。
鑑別
對《匡廬圖》的真偽存在的疑問中,有兩點需要加以解釋:一是荊浩有否可能去過廬山;二是為什麼這幅畫在清代以前從未見有人記載著錄。
關於第一點,根據晚唐五代的社會情況,荊浩除了在唐亡前有可能南下廬山之外,五代十國分裂局面下是很難成行的。但是未去過廬山,並非絕對畫不出廬山。廬山久已聞名於世,相傳秦末有匡俗先生廬居此山,故又名匡廬。漢代司馬遷《史記·河渠書》中就自敘“南登廬山”;東晉顧愷之畫過廬山會圖、雪霽望五老峰圖;南朝宋宗炳《畫山水序》中提到“余眷戀廬、衡”;唐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均曾來游,白氏留下“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的名句。因此,荊浩即使未曾親臨廬山,也完全可能以眾多前人文字、圖畫為參照,加上自己在太行山、王屋山的感受,創作出臆想中的廬山圖。
關於清以前無著錄的問題,確是事實。然而畫面上卻有宋、元人題字。這就存在著三種可能性:一種是現存著錄書籍不全,或記述有遺漏;二是此畫原先另有題名(宋以前畫上無題,題目由後人擬定著錄),至清代被改為現名;三是後人偽造之作。目前所見最早著錄此畫者是清初孫承澤,孫系山東益都人,明崇禎進士,入清後官至吏部左侍郎,富於收藏,精於鑑別。在《庚子消夏記》一書中列有“荊浩廬山圖”條目,記述了他從“故家”——明王朝的顯貴人物之家,買到此畫,“絹素如銀板,對之令人色飛。上有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六字,下用內府之寶印。又有元人韓嶼、柯九思二詩”。他的記載與此畫完全相符。偽作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其後,此畫進入乾隆御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阮元等編撰的《石渠寶芨續編·寧壽宮》著錄,將題目改為《匡廬圖》,這很可能是乾隆所為,畫上有他的題詩二首,另有大臣梁詩正、江由敦的和詩。阮元在其所著《石渠隨筆》中,也記述了此圖。
孫永澤將此圖定名為《廬山圖》,所據不詳。也許是受了畫面上元代柯九思題詩的影響。柯九思曾參與鑑定元代內府收藏的書畫,他在這幅畫上題詩道:“嵐漬晴薰滴翠濃,蒼松絕壁影重重。瀑流飛下三千尺,寫出廬山五老峰。”他斷定畫的是廬山,是否因畫中飛瀑而臆測,或者另有所據,有待進一步查考。
收藏
《匡廬圖》的收藏與流傳大體經歷為:北宋佚名—南宋高宗內府—元代內府或韓嶼、柯九思—明代“故家”—清初孫承澤—乾隆御府—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對於這樣一件流傳有序的作品,可以推斷為荊浩真跡,至少也應是宋人摹本或其傳派畫家之作。《匡廬圖》對研究荊浩藝術具有重要價值。但此畫在藝術表現上似乎還不足以代表荊浩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對照他的理論著作《筆法記》對筆墨的認識,尚存在不少差距。
作品價值
◎水墨山水畫成熟的標誌;
◎代表了荊浩的繪畫風格和成就;
◎是中國宋以前具有山水全景模式的典型作品。
匡廬詮釋
“匡廬”即匡山,也就是江西的廬山。傳說殷周時期的名士匡裕,結廬隱居於此。定王徵召,匡裕不應。定王派使者查訪,不見匡裕,只見空廬。“匡廬”所在之山,由此得名“匡山”,最後定名為“廬山”。因為廬山位於南方的江西,而荊浩是北方山水的代表,學者們對《匡廬圖》疑慮重重,猜測種種,怎么也想不通:一個北派山水的鼻祖,為什麼去畫南方的山水?而且,由此一炮走紅。
作者介紹
荊浩(889—923),字浩然,今山西沁縣人。生活於唐末至後梁之間。荊浩博通經史, 因避唐末戰亂隱居於太行山的洪谷之中,自號為洪谷子。荊浩擅畫佛像,尤妙山水,被視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除山水外,荊浩在壁畫創作方面也有很大造詣。因隱於太行山,朝夕觀察山水樹石的變化,分析總結了唐人山水畫的經驗,創立了北方水墨山水畫派。傳世作品有《匡廬圖》等。
中國傳世名畫(一)
百幅中國名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偉大的畫家創造了不勝枚舉的傳世名畫。這些名畫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藝術寶庫,也是留給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一個人在其一生中,應該欣賞、了解一些中國名畫,這不僅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