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中國名畫]

《開國大典》[中國名畫]
《開國大典》[中國名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的新中國開國大典深深地感動了著名畫家董希文。他決心用他的畫筆將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場面記錄下來。1953年9月27日,這幅名畫在《人民畫報》發表,受到人們的高度讚賞。1959年,國慶十周年,《開國大典》被收藏到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中。

基本信息


作品介紹

《開國大典》油畫《開國大典》油畫

《開國大典》描繪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天安門國慶典禮的盛況,一直被譽為“共和國成立的藝術見證”。1951年初,中國革命博物館遵照中宣部、文化部的指示,開始籌備建黨30周年繪畫展覽,這是新中國美術史上的一次風雲際會,繪畫界各名家的精品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很多作品都被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後來大家在總結中一致認為:好作品不少,但體現共和國成立的氣氛不夠。中國革命博物館研究員李仁才說:“作為國家級博物館所收藏的有關黨史的繪畫作品,沒有一件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力作顯然是不合適的。”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決定委託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一幅巨型油畫:《開國大典》。中央美院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37歲的青年畫家、知名教授董希文。兩個月後,巨型油畫《開國大典》(2米高、4米長)創作完成。此畫構圖巧妙,從人物到場面,其氣派足以反映泱泱大國的風度,在油畫藝術上的主要成就是創造了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中國油畫新風貌。

作者簡介

董希文1914年6月出生於浙江紹興,杭州藝專畢業後,曾在敦煌臨摹壁畫達3年之久,其素描、油畫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尤其擅長革命題材及人物畫的創作。在此之前,他曾為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畫過像,天安門城樓上第一幅毛澤東油畫像便出自他及其學生之手。1949年,他還受命為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的英雄代表畫像,他創作的《北平入城式》等作品也受到了好評。

創作過程

董希文董希文

董希文接到任務後,立即投入到《開國大典》的創作準備工作中。通過對開國大典的電影資料片和一些攝影圖片資料的研究,他認為資料里的領導人和廣場上的民眾沒在一個圖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董希文看來,要反映開國大典這一重大事件必須要有一個共和國開國領導群體與廣場民眾囊括在同一畫面中的“大團圓”構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開國大典所具有的“人民勝利”的偉大意義。董希文決定在創作中打破寫實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選擇畫面構圖。草圖上,毛澤東側身站在靠近中間位置,其他領導人都站在左邊,並占據了三分之一的畫面,右面則是廣場上的民眾。這樣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布局,按一般構圖規律來看似乎有失平衡,但它卻因此加大了領導人與廣場民眾一實一虛、一近一遠、一少一多的對比效果,更好地突出了節日氣氛。此外,按正常視覺規律,在毛澤東的右前側應有一根天安門城樓的大紅柱子,但董希文在草圖中卻將這根柱子抽掉了,這一大膽突破使廣場頓顯闊大,為整個畫面增添了不小的氣勢。建築大師梁思成看後,稱讚說:“畫面右方有一個柱子沒有畫上去……這在建築學上是一個大錯誤,但是在繪畫藝術上卻是一個大成功。”草圖畫好後,為慎重起見,董希文又請來徐悲鴻、艾中信、江豐、吳作人、羅工柳等名家為草圖把脈,大家對這幅作品的構圖很是讚賞,這使董希文對創作好《開國大典》充滿了信心。
《開國大典》草圖完稿後,董希文立即投入了緊張的創作之中。為了適應作品特定的歷史內容,董希文將西洋繪畫的各種表現技法和民族繪畫的長處結合起來,使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借鑑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使藍天與紅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形成強烈對比,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而在寫實描繪中,董希文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如在透視和光影的處理上,他沒有嚴格地按西方寫實繪畫中的素描要求去處理,而是根據畫面主題和總體需要以及民族審美情趣進行創作。為了增強地毯的質感,他還在顏料中摻上鋸木的木屑,其大膽創新由此可見一斑。對於畫稿中如何表現毛澤東的身高問題,艾中信建議說:“裡面的毛澤東再高大一些更好。”董希文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將毛主席的個頭加高了一寸,效果果然不錯。
不出兩個月,一幅高233厘米、長400厘米的巨幅油畫《開國大典》便從他手中誕生了。畫面上,藍天白雲,風和日麗,天安門廣場紅旗如海,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神采奕奕,氣度不凡。整幅作品構思宏偉,氣派非凡,喜慶熱烈,完美地表現了中國新生的輝煌氣勢。《開國大典》在油畫藝術上的主要成就是創造了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中國油畫新風貌。這是一個新型的油畫,成功地繼承了盛唐時期裝飾壁畫的風采,體現了民族繪畫特色,使油畫朝著民族化的方向發展。徐悲鴻看了《開國大典》之後,也興奮地說:“董希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應得一百分。”

賞析

《開國大典》《開國大典》

《開國大典》所描繪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時天安門國慶典禮的盛況。畫面主體為毛澤東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

觀此畫不由得耳邊響起了毛澤東主席代表著億萬中國人民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的聲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畫面上,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神采奕奕,氣度不凡,雖然只在左側占畫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調子的紅燈籠、紅柱子、紅地毯的襯托下非常醒目。毛澤東處於畫面中心,體現了領導全中國的核心,並與遠方千千萬萬的民眾遙相呼應。

天安門座北朝南,中央領導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澤東主席後面,處於逆光中。作者卻大膽地將中央領導人的位置移到左側一角,並且他們的朝向也不是正南,這樣就使這個領導人的集體脫離了逆光的背景,使畫面顯得明麗充滿喜氣。

另外,典禮當天是陰天有雨的天氣,作者也把它改為秋高氣爽的晴朗天氣,有天隨人願、清爽歡快之感。為了更好地布局,作者在畫面上加寬了左右兩邊紅柱子的實際距離,並把右邊的一組紅柱子搬到畫面之外,將欄桿、地毯、遊行隊伍平行舒展開,宏大的民眾場面就得以充分表現了。作者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還借鑑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使藍天與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造成強烈的對比。

在寫實手法的描繪中,畫家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加工,這些都是為了適應並強化畫面主題和總體的需要。可以看出,作者在此畫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畫技法與我們民族的審美觀相適應,特別在色彩處理上,強調色彩的單純,對比強烈。畫中強調了物體的固有色,減弱了隨光線、環境而異的西方畫法用色法。

由於歷史原因,此畫曾被修改過3次,第一次是在1954年後,修改時塗掉了國家領導人高崗,第二次修改是在1972年,塗掉了國家領導人中的劉少奇。直到1979年三中全會後,這幅畫才恢復了原貌。總之,這幅《開國大典》傾注了作者對新中國的無比熱愛,作者也通過這幅畫表達了全中國億萬人民對新社會、對中國共產黨、對人民領袖的無比擁護和愛戴,同時更描繪出了共和國燦爛輝煌的前景。

作品影響

1953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董必武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親自審閱參展的美術作品。當毛澤東看到這幅作品時,連連點頭稱讚道:“是大國,是中國。”“我們的畫拿到國際上去,別人是比不了我們的,因為我們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1953年9月27日,油畫《開國大典》在《人民日報》刊登,並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195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開國大典》的圖片,發行量數以百萬計,成為現代美術史上一幅家喻戶曉、影響深遠的著名作品之一。

修改情況

《開國大典》油畫被修改了三次。先是1955年“高崗事件”,高崗被定為反黨集團頭子,董希文奉命在畫上抹去高崗,好在高崗在畫面前排最邊上,不影響整體構圖,加上作者研究出了洗去油畫顏料的方法,使油畫的肌理及畫底層工藝免受破壞。作者用一盆鮮花取代了高崗。1971年,董希文再次受命修改《開國大典》,抹去劉少奇。此時董希文已是癌病晚期,是在兒子的攙扶下提筆塗改的。去掉了劉少奇的形象,讓後排的董必武向前走了一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決定恢復《開國大典》的本來面目,但此時,董希文已經去世,改畫的任務由著名畫家靳尚誼等來完成。靳尚誼等畫家是以董希文的創作原意臨摹的。董希文那幅修改過兩次的原作仍被收藏在博物館內。

中國傳世名畫(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