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居圖》[傳世名畫]

《富春山居圖》[傳世名畫]
《富春山居圖》[傳世名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書畫,畫家黃公望為鄭樗(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在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先生的決定下,《富春山居圖》2011年6月在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

基本信息

簡介

《富春山居圖》局部《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原由8張畫紙連成,全長848厘米。

《富春山居圖》始創作於至正七年(1347年),於至正十年(1350年)完成。畫作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富春山居圖》採用傳統的三遠並用構圖法,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富春山初秋時節的迷人景色,峰巒陂陀沉實,秋水長天遼闊,林木恬然,沙渚悠遠。如詩的畫面和嫻熟的筆法,將富春山美麗的風光,勾勒得令人心醉神迷 。

《富春山居圖》卷在數百年流傳中飽經滄桑。明成化年間,該圖卷一度為沈周收藏。弘治元年,為蘇州節推范舜舉所有。隆慶四年,落於無錫談志伊處。萬曆二十四年,歸於董其昌,不久轉給宜興收藏家吳之矩,再傳其子吳洪裕。

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清順治七年(1650年),吳洪裕病危,彌留之際要將它火焚殉葬。他的侄兒從火中搶出,但此時長卷已被燒毀5尺,焚成兩截。前段較小,長51.4厘米,因畫中恰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定名為《剩山圖》,流落民間;後段畫幅較長,約有6紙636.9厘米橫長,經過精心修復裝裱,將董其昌的題跋從畫尾移至畫首,跋中寫明此畫系黃公望為好友無用禪師所作,因此後段被稱作《無用師卷》,後被清廷收藏。

1933年,為避日軍戰火浩劫,《無用師卷》隨故宮重要文物南遷,15年輾轉過四川、成都、貴州、南京,最終被運至台灣,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而《剩山圖》也再幾經流沛後,於1956年走進浙江省博物館,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富春山居圖》前後兩段分隔300多年之後,《剩山圖》與《無用師卷》於2011年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富春山居圖》將在台灣合璧展出,暗喻海峽兩岸分合,亦使此畫作聲名大噪。

作者

作者黃公望作者黃公望

元代畫家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凝道人,江蘇常熟人。擅長畫山水,多描寫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淺絳風格為主,與吳鎮王蒙倪瓚並稱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訪司一名書吏,因上司貪污案受牽連,被誣入獄。出獄後改號“大痴”,從此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並曾賣卜為生。他學畫生涯起步較晚。然由於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繪山水,必親臨體察,畫上千丘萬壑,奇譎深妙。其筆法初學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後受趙孟頫薰陶,善用濕筆披麻皴,為明清畫人大力推崇,成為“元四家”(王蒙、倪瓚、吳鎮)中最孚眾望的大畫家。此外,畫作之餘,留有著述,如《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皆為後世典範之學。

歷史背景

《富春山居圖》,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

雖黃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陽市境內,但畫卷內容對比寬敞平坦的"富陽江"和山峰峻奇峽谷雄偉的"桐廬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72歲時為無用師[1]所繪,用三、四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每天不思茶飯的觀賞臨摹。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幸被吳洪裕的侄子及時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稱“剩山圖”;後段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

乾隆年間,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乾隆皇帝愛不釋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圖進入清宮。前者稱“子明卷”是後人偽造;後者是“無用師卷”,這才是黃公望的真跡。但乾隆皇帝認定“子明卷”為真,並在假畫上加蓋玉璽,並和大臣在留白處賦詩題詞,將真跡當贗品處理。直到近代學者翻案,認為是乾隆皇帝搞錯了。從而保住了一個完整的無用師卷“剩山圖”今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則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創作過程

《富春山居圖》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是元代著名書畫家黃公望的一幅名作,世傳乃黃公望畫作之冠。為紙本水墨畫,寬33厘米,長636.9厘米,是黃公望晚年的力作。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工書法、通音律、善詩詞,少有大志,青年有為,中年受人牽連入獄,飽嘗磨難,年過五旬隱居富春江畔,師法董源、巨然,潛心學習山水畫,出名時,已經是年過八旬的老翁了。黃公望把“畢生的積蓄”都融入到繪畫創作中,嘔心瀝血,歷時數載,終於在年過八旬時,完成了這幅堪稱山水畫最高境界的長卷——《富春山居圖》。它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峰巒疊翠,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此畫卷為六接的紙本,即是由六張紙連成的畫卷.黃公望(字子久)為元代最負盛名的畫師,在畫史上的影響頗大。他在《山水訣》中,明確提到模寫。他說:“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之。”子久作品存世不多,其中最佳者當屬《富春山居圖》。為了創作《富春山居圖》,他在“領略江山釣灘之勝”時,“袖攜紙筆,凡遇景物,輟即模記”。此畫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年),此時子久年近八旬,畫中所題文字表明,他為完成此畫而潛心觀察、揣摩費時三四年。張庚在《圖畫精意識》中記載了董其昌對此畫的讚譽,“子久畫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韻超逸,體備眾法,脫化渾融,不落畦徑。”

傳奇經歷

畫作被焚為兩截

明末清初,《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吳洪裕家有兩件寶貝,一件是《富春山居圖》,另一件就是《智永千字文》,後者是王羲之後人的一份書法。吳洪裕那時已疾病纏身,但是死也要看到它們燒掉,他被抬到院子裡,先看著燒完了千字文。——這幅書法目前已在中國消失,只有日本有,當時有兩份,一份在中國,一份在日本。但是《富春山居圖》還沒燒完,吳因為體力不支被抬進了屋子了,他的侄子吳靜安就從火堆里拿出來了這幅畫作,不過前面的部分燒殘了好幾尺,還掉了一尺多長的一塊,後面的大致完整。

乾隆皇帝擺烏龍

前邊的一段被定名為《剩山圖》,流落民間,至抗日戰爭時期,為近代畫家吳湖帆所得。當時在浙江博物館供職的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得此訊息,數次與吳湖帆商洽,吳湖帆終於同意割愛。1956年,《剩山圖》來到浙江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後面的一大截畫作,也是畫卷的主體部分,後被清廷收藏。乾隆年間,一副仿製的《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乾隆皇帝愛不釋手,並且在畫卷的空白處題寫評語五十五處。1746年,《富春山居圖》真品進入清宮,得以倖免。前者稱《子明卷》是後人偽造,後者是《無用師卷》,這才是黃公望的真跡。但乾隆皇帝認定《子明卷》為真,並在假畫上加蓋玉璽,並和大臣在留白處賦詩題詞,將贗品當真跡處理。直到近代學者翻案,認定是乾隆皇帝搞錯了。《無用師卷》和《子明卷》現都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臨摹版本
(圖)《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

除了吳洪裕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外,當時還有另一幅《富春山居圖》流傳在世。那即是明朝畫家張宏《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這幅畫是學術界公認的最接近原作的版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張宏是明末吳門畫壇的中堅人物,吳中學者尊崇之。

從張宏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中亦能看出他高超的畫技,筆墨疏朗,氣韻貫通。值得一提的是,張宏在臨仿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時,該圖還是完整的畫作,尚未被焚,所以後世將張宏這幅《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看作是研究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重要版本。

說到第三幅《富春山居圖》,就不能不提到明代著名書畫家沈周。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沈周手裡。自從得到這件寶貝,沈周就愛不釋手,把它掛在牆上,反覆欣賞、臨摹,看著看著,就看出了點問題:畫上沒有名人題跋。一時的非分想法讓沈周沖昏了頭,他根本沒有想到,像這樣的珍寶藏都要藏在最隱蔽的地方,怎么能大張旗鼓地張揚呢?果不其然,當沈周把畫交給一位朋友題跋時,就出了事。那位朋友的兒子,見畫畫得這么好就產生了歹念,把畫偷偷賣掉,還愣說畫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見到了被賣掉的《富春山居圖》,興奮異常,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當他籌集到錢,返回畫攤時,畫已經被人買走了。沈周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可是後悔已經晚矣。千辛萬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圖》,如今只剩下留在頭腦中的記憶了。沈周愣是憑藉著記憶,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

沈周丟失的真跡《富春山居圖》猶如石沉大海,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沒有訊息。後來,它又出現了,被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又把它賣給了吳洪裕的爺爺吳正志。吳洪裕繼承了《富春山居圖》,這才出現了臨終留下焚畫殉葬的遺囑,吳子文火中救畫的一幕。由於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太出名了,明清畫家都爭相臨摹,除了沈周背摹的那幅《富春山居圖》外,現在有籍可查的臨摹本還有十餘幅。 這些都成為《富春山居圖》流傳在世的真假畫卷。

作品賞析

構圖和布局

這件作品的不凡之處首先體現在構圖布局的章法和技巧上。富春江南起建德梅城,經過桐廬到富陽,在杭州注入錢塘江,沿途時而群山夾峙、灘多水險,時而丘低山遠、江寬流緩。古人稱讚說“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面對百里山川,畫家並沒有刻板的照搬,也沒有意義羅列兩岸名勝古蹟,而是則其要、刪其繁,“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隨著畫卷的展開,起首隻見一座高崗,猶如文章的開門見山,繼而平坡沙渚、水波不興;再接層巒疊嶂,江水似乎不見但是有山澗溪流暗通訊息,這一段山景是畫卷高潮做在,之後一路平緩,寂寥空闊,看去雖平淡,但是卻有著“無聲勝有聲”的筆法。使簡略的景物蘊含連綿不絕之意,結尾處有事一座山嶺陡立,與卷首呼應。整幅作品中,起伏的山形成自然的段落,水勢貫穿始終,景物疏密有致、起承轉合、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畫中峰巒疊翠、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畫中的峰巒曠野、叢林村舍、漁舟小橋,或雄渾蒼茫、或推潔飄逸,布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都生動的展示了江南的優美風光,可謂景隨人遷,人隨景移,達到了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

筆法和墨色

雖然黃公望出於董源、巨然一派,但是《富春山居圖》用筆利落,更簡約,更少概念化,因而也就更詳盡了表現了山水樹石的靈氣和神韻。畫中皴筆線條略長,平行交錯、亂而有序、條理清晰、線條疏鬆。筆法既有濕筆披麻皴,另施長短乾筆皴擦。用墨或擦或染,濃淡相間、乾濕有別,山水多以乾枯的線條描繪,樹葉用濃墨、濕墨,顯得山淡樹濃,在披峰之間還用了近似米點的筆法。濃淡迷濛的橫點,逞足筆力、唯情是求。更為難得的是,畫家在為山水傳神的同時,並未脫離山川形質,將客觀物象是自然狀態表現得恰如其分。整卷作品幾經簡約、空靈疏秀、墨色清潤、揮灑自如,堪稱展示山水畫筆墨意蘊的佳作,被後人譽為“畫中之蘭亭”。

黃公望極其注意層次感,前山後水的關係改變了傳統屏風式的排列,而是由近而遠的自然消失。並不誇張虛境和實境的對比,而是在虛實之間,用微妙的過渡層次加以渲染。畫中的樹木儘管未做細緻的刻畫,但是不同樹木的質感和空間對比都表現的幾位充分,連座位點綴的草亭人物,也都描繪的生動嚴謹、筆力合適。畫面僅用水墨渲染,若明若暗的墨色,經過這位大師的巧妙處理,超越了隨類賦彩的傳統觀念,自然地籠罩在景物之上,化為一種明媚的氛圍,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令人產生親切之感,反映了黃公望對客觀外界和主觀感受的高度尊重。

這樣的山水畫,無論布局、筆墨,還是以意使法的運用上,皆使觀者不能不嘆為觀止。正如惲南田所說,"所作平沙禿峰為之,極蒼莽之致。"

清初畫家惲壽平在讚賞此圖時說,“凡數十峰,一封一狀,數百樹,藝樹一態,雄秀蒼茫,變化極矣”。這幅作品在元代文人中,的確是一幅從真善真水中提煉概括出來的傑作。

歷史和將來

此後的數百年間,歷代文人都珍視這幅畫。據記載,這幅被稱為精品中的精品的名作,轉手與不少收藏家之間,飽經滄桑,差一點被當成富人的殉葬品化為灰燼。從此,這幅圖卷就分成長短兩段。一段被稱做《剩山圖》,長約51.4厘米,另外一段稱做《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長636.9厘米。2010年3月14日上午的兩會新聞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在回答台灣記者提問時講了一個故事:"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在杭州市),一半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溫總理的話,充滿了對兩岸"血濃於水"同胞情誼的深情寄託。

藝術成就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一生藝術之精萃的顯赫名作,長卷、紙本、水墨,高33公分、寬637分,是中國水墨山水的十大傳世之作、扛鼎之作。作者時畫時輟,有人估計此圖“經營七年而成”,作品題跋時他已八十二歲了。卷末有作者自題:“至正七年(1347年)仆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於南樓授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亹亹布置如許,逐鏇填札,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雲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無用過慮有巧取豪銳者,俾先識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十年青龍在庚寅(一三五○年)歇節前一日,大痴學人書於雲間夏氏知止堂。”下鈐白文“黃子久氏”、朱文“一峰道人”二印。因為“仆歸富春山居”句,遂以為題名《富春山居圖》。

畫卷《富春山居圖》表現了黃公望長期居留並觀察領略的優美的富春江山水。富春江即錢塘江上流,以流經浙江富春縣而得名,是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畫面山巒起伏,水流紆徊,有村落,有平坡,有草亭,有水閣,漁舟一二,點綴其間,“景隨人遷,人隨景移”,通過畫面如同身歷其境而又心情疏闊舒暢。筆墨方面,差不多運用了作者所有的表現手法,畫山峰多用披麻皴,乾淨利落,自由活潑,畫樹,近者用筆蒼老秀潤,遠處平行用米點。墨色層次豐富,透明而凝重。作為總結性的作品,把他到老來的全副家數都運用到畫面之中,又能“以簡馭繁”做到全卷高度統一。董其昌認為“此卷規摹董、巨,天真爛漫,”“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筆”。

價值評價

《富春山居圖》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晚年的心血之作,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它用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被譽為“畫中之蘭亭”。
山水畫家方向說,《富春山居圖》是當今國畫家必臨摹的古畫。“它被譽為中國山水畫長卷的‘第一神品’,我認為,在中國古代名畫中,它可以列入前五位。”方向說,,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繪畫毋庸置疑的代表作,它開啟了中國後世文人畫的傳統。“元代,知識分子不能科舉,心中壓抑,於是在繪畫中抒發胸臆,而不再像元代之前的宋畫那樣追求寫實,逐漸出現了文人畫的傳統,《富春山居圖》應算是鼻祖。”方向說。

《富春山居圖》傳世的經歷更為坎坷,由此被賦予了特別的價值和意義,如今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雙卷合璧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總理心繫名畫盼合璧

“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79歲才開始創作的,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傳。但我知道,現在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半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整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2010年3月“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答記者時的一席話,讓《富春山居圖》的團圓再次成為國人關注焦點。

《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

2010年6月中旬,浙江省省長呂祖善參訪台北故宮博物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的《富春山居圖》的“剩山圖”部分可以先到台北故宮博物院與“無用師卷”合璧展出。合展的《富春山居圖》亮相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在2011年6月舉辦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訊息傳出,業界一片沸騰。

2011年6月1日,一幅被火燒成兩段並分藏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經兩岸同胞的努力,終在時隔約360年後在台北合璧展出。

作品地位

黃公望的代表作品;

黃公望著名的山水畫代表作;

元代寫意畫風的典型之作。

地理視域

從地理環境的角度進行具體考量,《富春山居圖》描繪了從廟山塢、大嶺到沙洲島,富春江流經富陽境內風光最為佳麗與典型的一段風光,地理環境上的稀缺性與代表性,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了《富春山居圖》的歷史地位。地域差異在繪畫作品的技法中的體現更為直觀與明確,從用筆方面來看,披麻皴與雨點皴就是江南山水的最佳表現,《富春山居圖》中大量使用的披麻皴與雨點皴就是表現富春山水丘陵土質山坡的最出色技法。從繪畫之勢來看,區別於北方大山大水的高遠之勢,往往以雄壯凸起的巨峰為主景,而《富春山居圖》高遠、深遠和平遠“三法並用”,以全景式的構圖,表現出富春山水層巒疊翠、群山對峙、曲曲如屏的江南韻致。

經典意義

《富春山居圖》符合文人畫的幾個標準:一是文士身份,二是隱逸心態,三是寄樂於畫。楊維楨《西湖竹枝詞》對黃公望的評價是:“博書史,尤通音律圖緯之學。詩工晚唐”,鍾嗣成《錄鬼簿》卷下也說:“公之學問,不在人下,天下之事,無所不知,薄技小藝亦不棄。善丹青,長詞落筆即成,人皆師事之。”除了文士身份,隱逸心態與寄樂於畫尤為重要,如果說隱逸心態使畫家具備了與自然山水與心靈山水對話的可能性,那么寄樂於畫就是順理成章的結果。從繪畫功能論的角度,隱逸心態與寄樂於畫滌除了繪畫中的宗教、政治、世俗等功利性因素,使繪畫完全地轉向山水自然與內心世界。這不僅是文人畫的真諦,也是繪畫佳作形成的內在基礎。從這一視角來看,元代繪畫格局從院畫到文人畫轉型的實質是畫家心態的變化,這種轉變的引領者便是黃公望,明代畫壇領袖董其昌稱:“寄樂於畫,自黃公望始開此門庭耳。”

《富春山居圖》不僅承載了黃公望的文士心態與理念,而且承載著一個時代藝術觀念的變遷。不僅完善了蘇東坡以來“文人畫”的內涵所指,而且開創了“文人畫”發展的高峰形態。考量《富春山居圖》的創作動機與功能,其實相當的簡單:一是縱情富春山水的必然產物,正如題跋所言“興之所至,不覺亶亶布置如許”,“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二是文人心態使然。《富春山居圖》沒有過多的功利因素,為友人無用師和尚所繪,這就是千古名作的基本定位,畫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與宏構巨製原來是用來贈送好友的。這與當下市場經濟之下繪畫功利生態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三是繪畫傳播功能的轉換。從宮廷繪畫人倫教化的公眾傳播功能轉為注重心性表現的私人化狀態。正是由於這三個原因,造就了《富春山居圖》,注定了其文人畫的高峰地位。

作品啟示

《富春山居圖》的核心啟示應該歸結為“寄樂於畫”,這是經典產生的主體標準,這種經典的評判體系,指向的不是畫作本身,而是畫家。當我們追問“畫畫到底為了什麼,追求什麼?”的時候,不同的答案已經決定了畫家的定位與風格取向以及繪畫的成就。“寄樂於畫”是文人畫的核心定位,追求平淡天真、自然拙樸的趣味,抒發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懷,繪畫之意超越繪畫之技;“寄利於畫”是商品畫的核心定位,以功利性為目標,追求符合某些利益集團的審美口味,繪畫之技超越繪畫之意。當畫壇大多數畫家都“寄利於畫”的時候,繪畫大家與經典的產生機率就大打折扣,這或許是當下繪畫大家缺乏與經典缺失的根結所在。

作者軼事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據記載,黃公望三十一歲開始作畫,由於際遇的坎坷,到五十歲左右,也就是出獄後才專心從事山水畫創作。由於他熱愛自然,有較全面的文化修養,早期又在臨摹眾多的古代名家作品中練就了深厚的功力,胸中積累博大精深,使之一起步便顯示了藝術上的高格調。他以北宋大畫家董源的畫法為基礎,吸取其他名家的長處,融合在師法造化中獲取的營養,逐漸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面貌。他的山水畫大致有兩種風格:一作淺絳色,山頭多岩石,筆勢雄偉;一作水墨,皴紋較少,筆意簡遠逸邁,充分體現出“寄興於畫”的思想和“渾厚華滋”的筆墨效果。

黃公望與同時代的王蒙、倪瓚、吳鎮交往密切,詩畫互贈,切磋探討,常以合作山水畫為樂。他們不但都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繪畫風格,並致力於意境章法及詩文與繪畫的有機結合,共同把中國文人畫推進到一個嶄新的天地,因此獲得“元季四大家”的殊榮。而黃公望尤以卓越的成就兀立頂峰,對後世畫壇產生巨大影響,被推為“元四家之首”。黃公望與富陽有著不解之緣。他遍游名山大川,卻獨鍾情於富春山水,晚年結廬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陽市東郊黃公望森林公園內),在這裡度過了他人生最輝煌的時期,留下了一大批傑作。從此,黃公望的名字與美麗的富春江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富春江是造就他成為一代大師的搖籃,而他也為美麗的富春江增添了奪目的光彩。《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七十九歲高齡時開始創作的。這幅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的長卷,是他生活在富陽,又以富春江為題材推出的力作。

為了畫好這幅畫,他終日不辭辛勞'奔波於富春江兩岸,觀察煙雲變幻之奇,領略江山釣灘之勝,並身帶紙筆,遇到好景,隨時寫生,富春江邊的許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跡。深入的觀察,真切的體驗,豐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圖》的創作有了紮實的生活基礎,加上他晚年那爐火純青的筆墨技法,因此落筆從容。千丘萬卷,壑,越出越奇,重巒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現了富春山水的秀麗外貌,又把其本質美的特徵揮灑得淋漓盡致。這件宏幅巨製直到他謝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後傾注了大約七年的心血,這是畫家與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結晶。展開畫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帶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迴路轉,江流沃土,沙町平疇。雲煙掩映村舍,水波出沒魚舟。近樹蒼蒼,疏密有致,溪山深遠,飛泉倒掛。亭台小橋,各得其所,人物飛禽,生動適度。正是“景隨人遷,人隨景移”,達到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

這幅山水畫長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縱深展寬,空間顯得極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實和親切,筆墨技法包容前賢各家之長,又自有創造,並以淡淡的赭色作賦彩,這就是黃公望首創的“淺絳法”。整幅畫簡潔明快,虛實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妙,集中顯示出黃公望的藝術特色和心靈境界,被後世譽為“畫中之蘭亭”。時至今日,當人們從杭州逆錢塘江而入富陽,滿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畫,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富春山居圖》與兩岸景致在形質氣度上的神合,從心底里讚嘆作者認識生活,把握對象的神髓,進而提煉、概括為藝術形象的巨大本領。 元代以來,歷代書畫家、收藏家、鑑賞家,乃至封建帝皇權貴都對《富春山居圖》推崇備至,並以能親眼目睹這件真跡為榮幸,使得這卷寶圖既備受讚頌,也歷盡滄桑。在輾轉流傳過程中,曾引發出乾隆年間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曆皇帝神魂顛倒,誤判真偽;也曾因收藏家的酷愛而遭焚燒毀容之災。如今,它的前段珍藏於浙江博物館,後段藏於台灣。海內外炎黃子孫無不翹首企盼著祖國的統一,盼望寶圖早日珠聯璧合。

紀念品

同名郵票

2010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已正式批覆同意,將《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首發式放在誕生地富陽舉行。據了解,富陽早在1985年就向國家郵政部門提出申請,要求發行《富春山居圖》郵票,之後又曾分別於1992年、1995年、2002年多次申請。2004年,經國家郵政局批准,以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剩山圖》(《富春山居圖》前半卷)為藍本的“富春山居圖”個性化郵票曾在富陽首發。而此次發行的《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以《富春山居圖》整幅畫卷為藍本,共6枚,全套面值9.30元,郵票規格為60×30毫米。在2010年3月20日的《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首發式上,不僅有《富春山居圖》特種郵票(放大版)首發揭幕,來自大陸和台灣的畫家也將再次揮毫共作《富春山居圖》,並力爭舉行“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真跡到富陽圓合的邀約儀式。

辭賦作品

魯南辭賦協會主席韓邦亭先生創作了《富春山居賦》,全文如下:

乾坤浩浩,華夏泱泱。江山壯麗,民物蕃昌。巧奪造化之美,彩映人文之光。於是騷人作而文辭雅,大匠出而楮墨香。樂奏新聲,歌飛鼎盛之世;輝生長卷,韻起富春之江。

遙想子久援毫,攬千丘於神品;奇思出類,為百代之標程。名重四家,偏多燕趙之豪氣;胸懷萬壑,幾許晉宋之高風。年近八旬,始成巨製;時經三載,久負盛名。

觀夫《富春山居》一圖,其筆也蕭散,其氣也疏明。其墨也蒼老,其境也幽清。狀林泉而深秀,擷雲水之空靈。樹擁村舍,水漫沙汀。漁舟泛碧,杳靄無聲。涉平溪而波漾,經野渡而煙生。石蒼古以明潔,原為地設;木華滋而清潤,自是天成。古意顯精思,才接北苑;神品歸正脈,藝貫南宗。寫翠微以傳世,覺宇宙之無窮。是謂畫中之《蘭亭》也。

斯圖既成,藏家振迅。復有綠草經秋,黃楊厄閏。嘆西園之多舛,悲東海以揚塵。吳洪裕徒似葉公,真跡就火;乾隆帝全無風雅,贗品成真。而後佳構飄零,一存寶島之北;名圖輾轉,一在西子之濱。異地聯輝,長隔碧海;遙山同脈,當慰素心。

於今劫灰已冷,盛世洪休。情牽總理,意矚神州。寄深情于海峽,名家聯袂;期國寶之合璧,勝景同游。美政傳乎百族,多添麟鳳;長風駕於兩岸,喜馭驊騮。龍胄歡呼,承瑞露於天外;鴻祉共慶,布嘉聲于海陬。興定國之懋業,多邁古之新猷。沐和風而清玉宇,觀大卷以壯金甌。

於是歌曰:樹豐碑於藝苑兮,重此奎章。期寶鏡以重圓兮,馳譽十方。續炎黃之盛舉兮,喜上康莊。聚三荊而共語兮,其樂未央!

純銀紀念磚

2010年,正值《富春山居圖》成畫660周年之際,為重現稀世珍寶,重現“山水第一神圖”——《富春山居圖》傳世風采,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特推出國寶《富春山居圖》純銀紀念磚,首次以純銀紀念磚的形式將國寶畫卷完美“合璧”,完整呈現在世人面前。

2010年,正值《富春山居圖》成畫660周年,有感於國寶《富春山居圖》的傳奇經歷,童友明大師欣然接受邀請,半個世紀多的造幣經驗,一腔國寶情懷盡情釋放到這套國寶《富春山居圖》純銀紀念磚上。

高仿合璧版

紀念《富春山居圖》成畫660年

著名書法家劉藝先生親筆題跋珍貴發行

六位國學泰斗題跋
為紀念《富春山居圖》成畫660年,經台北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原作授權,中央文史研究館出品,三百年書畫老字號“榮寶齋”按原作1:1完美合璧。中央文史館館長袁行霈及歐陽中石、沈鵬、侯德昌、程毅中、傅熹年、舒乙六位國學泰斗在高仿合璧版《富春山居圖》上珍貴題識。

今名家的所有墨寶悉數保留,已成為當代書畫藏品中的曠世奇珍。“榮寶齋”按1:1全卷高仿,筆墨的暈染,細若髮絲的線條淋漓盡顯,確保書畫與真跡的精、氣、神、韻完美一致,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現任中國書協顧問的劉藝先生見到首次合璧的《富春山居圖》時激動不已,即興提筆在卷首題跋“丹青國寶,山水合璧”,十分珍貴。劉藝先生真跡題跋版《富春山居圖》限量發行200套。

故宮藝奇典藏版《富春山居圖》

『故宮藝奇典藏』為台北故宮博物院與artkey藝奇文創集團共同推出的數位真跡畫作品牌,旨在弘揚中華文化精髓,讓千古稀世書畫珍寶再現世人,彌補鑑賞家、收藏者以及投資客的往昔遺憾。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最具代表性的書畫作品達5400多件,皆為國家瑰寶,通過『故宮藝奇典藏』數位真跡作品百分百復原原作,滿足藝術愛好者收藏書畫珍品的願望。數位真跡DGA(DigitalGenuineArtwork),為國際上高質量原作複製再現畫作之泛稱,以專利高科技手段進行與原作相同材質及等比例的複製,用肉眼幾乎看不出與原作的差異。DGA通過特殊處理,可保持畫面長久逼真色彩,產品經由特殊表面的防塵處理能直接擦拭。目前國際許多博物館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在無法取得原作的情況下,均以DGA作為館藏作品典藏及展出。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山水合璧特展之際”,故宮藝奇典藏版《富春山居圖》也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商店及專營授權專櫃受到眾多書畫愛好者的追捧。

中國傳世名畫(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