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髡殘雨洗山根圖

清髡殘雨洗山根圖

此圖近畫岩崖古木,虬松閣榭等,淡水一泓,高士獨釣舟首。中景白雲繚繞,峰巒疊翠曲徑間有石級可緣攀而上。遠景幽岫逶迤,整個畫面表現了雨後山川的潔淨與幽寂。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此圖筆墨蒼潤,結構繁簡得宜,本幅左上行書自題五言詩云:“雨洗山根白,淨如寒夜川。納納清霧中,群峰立我前。石撐青翠色,高處侵扉煙。獨有清溪外,漁人得已先。翳翳幽禽鳥,鏗鏗聞落泉。巧朴不自陳,一色藏其巔。欲托蒼松根,長此對雲眼。”

作者簡介

髡殘(1612—約1692年,另說1612-1673)其畫蒼古淳雅。字介邱,號石溪,又號白禿、電住道人、壤殘道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俗姓劉,自幼喜畫,明亡後抗清失敗,落髮為僧,雲遊各地。43歲定居南京,卒於南京。為人剛直不阿,頗受當時名士欽佩,多與之交誼。工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宗法黃公望、王蒙。其繪畫章法繁複,筆法渾厚、凝重,善用雄健的禿筆和渴墨,層層皴擦勾染,達到筆墨交融,厚重不滯的效果。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並以濃墨點苔,顯得山深林密,草木華滋。髡殘存世作品較少,代表作有故宮博物院藏《層岩疊壑圖》軸、上海博物館藏《綠樹聽鸝圖》軸等,皆景致繁複,用筆沉著厚重,氣勢雄闊,反映了他的典型面貌。此外,還有南京博物院藏《蒼翠凌天圖》軸、上海博物館藏《蒼山結茅圖》軸、故宮博物院藏《雨洗山根圖》軸等傳世。髡殘在清初畫壇,與石濤並稱“二石”,與程正揆並稱“二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