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蔣緯國 |
1948年為安定裝甲兵部隊官兵生活,在南京市香林寺設立中學一所,收容裝甲兵子弟,以解決其教育問題,登記為「南京市私立宜寧中學」(現台中市私立宜寧高級中學),併兼任董事長。
在台灣,自從1964年的湖口兵變後,蔣緯國便從未被授與軍權;1964年,蔣緯國奉命開始籌劃三軍將校戰略教育,並且於1969年創設戰爭學院。1975年,蔣進階陸軍二級上將,並擔任三軍大學校長;1980年,蔣擔任聯勤總司令。1986年,自軍中退役,擔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1988年,聲明自己實為戴季陶之子。
1990年,國民大會選舉中華民國總統時,曾經有國大代表滕傑等人提議林洋港候選總統、蔣緯國候選副總統方式參選,但最後林洋港與蔣緯國都未參選總統與副總統,而由李登輝與李元簇參選並當選中華民國正副總統。
1993年,蔣受聘為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蔣緯國在民間社團中亦頗為活躍,是中華戰略學會的創辦人,並曾經擔任美生會中國總會會長、中德文化經濟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足球協會理事長、靜心國小第一任董事長等職;著有《國家戰略概說》。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會員。
1997年9月22日,蔣緯國因糖尿病病發症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對於軍事戰略研究頗有成果,被軍方奉為“軍事戰略學家”。
人物生平
1934年入東吳大學理學院及文學院。1936年赴德學習軍事。
1937年服役於德國九十八山嶽兵團,曾隨德軍參加德奧合併及出兵捷克蘇台德區兩次戰役。
1938年入慕尼黑軍校步兵科深造。
1939年結業,並赴美國陸軍航空兵戰術學校受訓。
1940年歸回,服役於陸軍第一師步兵第三團。
1943年與石靜宜結婚。
1944年秋出任青年遠征軍二O六師營長,後提升任副團長。
1945年調往裝甲兵最高指揮部教導總隊部,歷任處長、戰車團團長、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曾參加淮海戰役,遭到痛擊。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撤至台灣。
去台後,於1950年出任裝甲兵司令,其間曾戍守金門。
1953年再赴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深造。
翌年返台,調任"國防部"高級參謀。
1955年起供職於參謀本部,歷任副廳長、廳長。
1957年與邱愛倫結婚。
1958年調任裝甲兵司令。
1961年晉級中將,長期致力于軍事教育與研究。
1963年主持陸軍指揮參謀大學,
1968年出任三軍聯合大學副校長,改名為戰爭學院後,自任院長兼另一所三軍大學副校長。
1972年獲南朝鮮慶熙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1975年晉升陸軍二級上將,出任三軍聯大校長兼戰爭學院院長,併兼任眾多社團職務:台北扶輪社委員、"中德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足球協會理事長,曾創辦靜心國小、靜宜女子文理學院及"中華戰略學會",任副理事長兼常備理事。
1980年調任"國防部"聯勤總司令。
1984年出任"國防部聯合訓練部"主任,並執教於政治大學東亞所及淡江大學戰略所。
1986年7月就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參與主管軍方與情治系統業務。蔣經國去世後,曾幾次謀求國民黨最高權力。
1990年春,與林洋港聯手,參選正副"總統",再度落敗。
1990年4月當選"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後兼任國民黨中央憲政改革策劃小組成員、"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
1993年離開"國家安全會議",轉任"總統府資。
個人著作
《軍事基本原理》
《國家戰略概論》
《大戰略概況》
《柔性攻勢》
《國防體制概論》
家庭生活
身世之謎
以政壇佚事話說蔣家人物,80年來多皆集於蔣介石、宋美齡與蔣經國,而相比之下對蔣緯國卻報導甚少。就宋美齡逝世之際,Dake查找了一些資料後了解到:這是有原因的。蔣緯國的身世之謎歷來撲朔迷離莫衷一是。其中最盛傳的一種說法則認為他是與蔣介石情同手足的戴季陶之親生,蔣戴兩人曾有約定,彼此易子而教。對於這種朦朧縹緲的傳說,Dake自然無力從事考證,只得隨他們去說吧。但是,有幾點歷史事實則是客觀存在的:蔣緯國自出生之後一直在蔣家長大成人;8歲到上海入萬竹國小即隨同“庶母”陳潔如生活;9歲隨陳潔如赴廣州黃埔軍校,住在蔣介石官邸;10歲蔣介石誓師北伐,還將陳潔如與蔣緯國帶在身邊,可知父子情深非比尋常。
11歲時,蔣介石與陳潔如宣告離異,後與宋美齡結婚,但是並未將蔣緯國交由宋美齡撫養,而是先隨義母姚怡琴一起生活,後又托養給了吳忠信,拜吳忠信夫婦為“乾爹”與“乾娘”,由吳忠信夫人王唯仁女士一直帶養到送他束裝赴德留學為止。
蔣緯國後來進入蘇州東吳大學附屬中學就讀,畢業後進入東吳大學理學院物理系,並在文學院政治、社會、經濟學系旁聽。1936年西安事變後受父命遠赴德國研習軍事。歐戰前夕,奉命赴美,入美陸軍航空戰術學校受訓,並至美裝甲兵訓練中心研習裝甲戰術。1940年底回國入西北軍胡宗南麾下任少尉排長,抗戰結束前夕調青年軍任少校營長,內戰期間,32歲即出任少將裝甲兵副司令兼參謀長,直到去台。其間8年升了8級。
如以上述學歷仕途脈絡為主線、再以蔣經國因父子失和而赴蘇留學作為背景襯托,足以看出蔣介石對蔣緯國的培養之心與鍾愛之情。然而,蔣介石在世之日卻始終未讓蔣緯國進入過自己的權力中心,一直壓抑著他不讓出頭,即使是宋美齡始終“疏經親緯”,對蔣緯國“視如己出”,直到1975年4月7日蔣介石逝世之時,蔣緯國在長達27年的時間裡,軍階也只不過才升了一級,而且職務也只是當了個備受冷落的“三軍大學”副校長兼戰爭學院院長,遠被隔離在權力中樞之外而無從問津。
究竟——為什麼?
其實——有深意!
看多一些有關蔣介石的文史資料或是野史佚聞甚至只是影視作品的網友,想必都會得到一個強烈印象:蔣介石作為其個人,在軍事戰略上實在令人無能稱道乏善可陳,在文史哲理諸多方面也從未見過有何成就建樹,但是他在玩弄權術方面卻是堪稱出類拔萃爐火純青。從其師父陳其美將他薦到廣州當上孫中山的衛士算起,在半個多世紀裡,數遍華夏風雲人物,幾乎無人能出其右,辛亥元老,派系軍閥,最終無不拱手稱臣,不能不說此公在這方面頗有本領。再加上其所受教育是清末民初的極為保守的正宗封建傳統教育,對於“接班人”問題無疑會作提前周到之深謀遠慮。比較而言,蔣經國是原配嫡出且為長子,這在中國封建傳統的立嗣觀念里幾乎就是決定性的因素,再加上蔣經國回國之後屢表服從,才能方面似乎覺得尚可造就,還有諸多軍政大員的趨附奉承;而蔣緯國此時卻還在求學時期,才能方面既無表現也未定型,“庶出”肯定也是一塊很重的砝碼。古來立嗣便有立嫡、立長還是立賢之爭,腥風血雨兵刃相向,歷朝歷代屢見不鮮。而如今,蔣經國是嫡長子,還未見有不賢之象,所以立蔣經國為“太子”,不僅成為朝野共識,而且也是時勢使然。蔣介石先讓蔣經國名正言順地組建“三民主義青年團”,蔣經國任團中央常委,後來又搞了個“黨團合併”,“三青團”幹部原職平級帶入國民黨內,蔣經國一蹴而就當上了國民黨的“中常委”,從組織形式上正式進入“蔣家王朝”的領導核心決策中樞。
那么為何要壓制蔣緯國呢?另外,宋美齡很不喜歡蔣經國,但卻鍾愛蔣緯國,那么蔣介石為什麼不讓宋美齡撫養蔣緯國呢?
根據蔣緯國自己的說法,將他交給陳潔如、姚怡琴和王唯仁女士等相繼撫養,並限制他的發展,是為了避免造成兄弟鬩於牆。蔣緯國表示,宋美齡財多勢眾,如果將他交給宋美齡撫養,可能將來會造成很嚴重的鬩牆之爭。如果宋美齡憑藉財勢要擁立蔣緯國接班,大局就會難以收拾。姚、陳兩位夫人和王唯仁女士無財無勢,比較適合撫養他順利長大。網友們想必還記得我們都看過的《雍正王朝》里“四爺”、“八爺”奪嫡之爭,這就使我們更能理解蔣介石為了“蔣家王朝”的長治久安與內部穩定,實在可以稱得上是未雨綢繆老謀深算的了。
蔣介石逝世之後,蔣經國接班,權力實現了平穩過渡,但是蔣緯國的日子卻備受冷落更為難過,毫無升遷的希望,這就使得很多元老看不過去了。先是通過宋美齡給蔣經國打招呼,稱蔣緯國的“出處”應有合理的安排。詎料卻遭蔣經國拒絕。繼而“三軍大學”校長余伯泉直接向蔣經國進言,並且自願提前“退役”而且堅持力薦蔣緯國繼任,這才使得蔣緯國得以位列“上將”之尊。不料不久就因言不順耳而免去了蔣緯國“三軍大學”校長職務,改任“聯勤總司令”,並且經人轉告乃弟要安分守己乾好後勤,尤其不準“狂妄”指責中樞的決策。同時將他在上將里的排位從第八降到第十二,而且是軍中任職上將的最末一名。
1986年6月,已被調任“國防部聯訓部”主任的蔣緯國提出“退役”申請,復由國民黨“中常會”決議而出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1993年2月被免去“國安會”秘書長職,出任“總統府”資政。台灣傳媒認為,李登輝這一安排,標誌著蔣家正統正式退出政壇。
蔣經國逝世之後,蔣緯國不僅地位節節下滑,而且處境備感尷尬。他一方面要肩負某些使命去同以李登輝為首的“台獨”勢力抗衡,另一方面在李登輝仍然是國民黨主席時期,他又不得不到處強調黨內團結的重要性。就在國民黨“中常會”推舉李登輝為代理主席之後,決意商請蔣緯國去士林官邸向蔣夫人報告並且致意。由此後宋美齡指責該決議為“不合法”就可以想見,蔣緯國此行任務必不好受。
蔣緯國退出政壇之後,關注祖國統一大業,並對兩岸關係持樂觀態度。他常說:“我不想將來被子女們‘提’回大陸,乘身體尚好,我要自己走回去……”蔣緯國的這番愛國思鄉肺腑之言,與鄧小平當年所說的“香港回歸祖國之後,我要到香港的土地上去走一走……”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蔣緯國雖不是蘇州人,但他視蘇州為第二故鄉,因為他就讀蘇州東吳大學(含附屬中學)時,就與義母姚怡琴一起生活在那裡。他特別懷念“香雪海”的梅花。1992年1月,他致函蘇州昔日東吳同窗程金冠:“……但願蒼天佑我中華,早日統一,來年將能與諸友齊集母校同慶往後之校慶,並傾積愫……”
1993年2月,76歲的蔣緯國在美國探訪他的繼母宋美齡時,接受了美國一家報紙的採訪。蔣緯國在談話中讚揚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及他倡導的經濟改革。
蔣緯國說:“我對他的各種做法極為欽佩。”他還說,“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很好的事……我舉雙手贊成。”
1995年7月28日蔣緯國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赴台記者採訪時,對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持“樂觀”態度。他說,“我們中華民族已經屹立了五千年,怎么可能由於極少數人逆潮流而動,而致令國土分裂。”他向記者指出,中國歷史上經歷過多少次改朝換代,但中國卻是一脈相承。如果有人要搞獨立,不做中國人,那就不應再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到其他地方另立新國好了。
他表示的確很想回故鄉看看,尤其想念曾在那裡度過9年學生生涯的蘇州。“但目前台灣的情勢不允許我回去,只好再待將來了。”
生父之謎
蔣緯國到底是誰的兒子在歷史上一直是眾說紛紜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是戴季陶的兒子。雙鳳求凰
16歲那年,戴季陶和馬君武、宋耀如等人留學日本,遂和蔣介石有了交往。千里尋夫
戴季陶回國後,在妻子面前絕口不提這段東瀛情緣。日子也就一天天地過去了。不料有一天痴心的津淵美智子竟帶著兒子,千里迢迢,遠涉重洋,到上海尋找她心愛的這個男人和兒子的生身父親來了。中將升上將
蔣介石去世那年,蔣緯國的軍銜是中將,這已是他當上中將的第14個年頭。根據國民黨的規定,當了14年的中將若還未晉升為上將,則應強制退役,軍銜也隨之取消;上將則是終身制。而時任“總統”的蔣經國並不打算給蔣緯國晉銜。逝世
1997年9月22日,台灣前“總統府資政”蔣緯國在台北病逝,終年81歲。
據台灣榮民總醫院透露,蔣緯國患有高血壓、慢性腎絲球炎、糖尿病等病,於1996年11月住進榮民總醫院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住院期間,每周必須進行三次洗腎。1997年9月1日,蔣緯國因肺炎並發急性呼吸衰竭住進榮民總醫院加護病房治療,病情一直不穩定。
政治人物分類導航
蔣介石家族
關係 | 姓名 |
父母 | 父親蔣肇聰、母親王采玉 |
配偶 | 毛福梅(1901年—1921年)、姚冶誠(1911年—1921年)、陳潔如(1921年—1927年)、宋美齡(1927年—1975年) |
子女 | 長子蔣經國(毛福梅所生)、次子蔣緯國(傳為養子) |
長子蔣經國家族成員 | |
配偶 | 元配:蔣方良 情人:章亞若 |
子女 | 蔣方良所生:三子蔣孝文(妻子徐乃錦)、蔣孝武(妻子汪長詩、鄭綿綿、蔡惠媚)和蔣孝勇(妻子方智怡),女兒蔣孝章(丈夫俞揚和);章亞若所生:孿生兄弟蔣孝嚴(妻子黃美倫)、蔣孝慈(妻子趙申德) |
孫子 | 蔣友松(蔣孝武之子、妻子徐子菱);蔣友柏(蔣孝勇之子、妻子林姮怡)、蔣友常(蔣孝勇之子、妻子陸敬賢)、蔣友青(蔣孝勇之子);蔣萬安(蔣孝嚴之子、妻子石舫亘);蔣勁松(蔣孝慈之子) |
孫女 | 蔣友梅(蔣孝文之女);蔣友蘭(蔣孝武之女);蔣惠筠、蔣惠蘭(蔣孝嚴之女);蔣友菊(蔣孝慈之女) |
外孫 | 俞祖聲(蔣孝章之子) |
次子蔣緯國家族成員 | |
配偶 | 第一任妻子石靜宜,第二任妻子邱愛倫 |
子女 | 獨生子蔣孝剛(邱愛倫所生,妻子王倚惠) |
孫輩 | 孫子蔣友捷、孫女蔣友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