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介紹
人口分布
我國的烏孜別克族共有1.4萬多人,主要居住在北疆的伊寧、塔城、木壘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烏魯木齊以及南疆的喀什、莎車和葉城。其中,70%在北疆,以伊寧市最多,其次在木壘縣烏茲別克族鄉、奇台縣、吉木薩爾縣。30%在南疆,以莎車縣和葉城縣最多。南疆的烏孜別克族以農業與商業為主,北疆的烏孜別克族以商業與畜牧業為主。
在全世界範圍內看,烏孜別克族主要分布在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具體人口如下:
國家 | 該國總人口 | 其中烏茲別克族人口 | 在該國人口中的占比 |
烏茲別克斯坦 | 2016年1月1日人口3157.46萬 | 2525萬 | 80% |
阿富汗 | 2016年1月1日人口3327.8萬 | 306萬 | 9% |
哈薩克斯坦 | 2015年8月1日人口1756.3萬 | 52.69萬 | 3% |
吉爾吉斯斯坦 | 2015年7月1日人口595.5萬 | 85.75萬 | 14.4% |
塔吉克斯坦 | 2014年人口836.11萬 | 127.92萬 | 15.3% |
土庫曼斯坦 | 2014年人口531萬 | 26.55萬 | 5% |
中國 | 1.48萬 | ||
俄羅斯 | 499,862 | ||
沙烏地阿拉伯 | 300,000 | ||
巴基斯坦 | 2005年 | 70,133 | |
烏克蘭 | 22,400 | ||
澳大利亞 | 5,000 | ||
美國 | 15,960 | ||
土耳其 | 45,000 | ||
白俄羅斯 | 2009年 | 1,593 | |
蒙古國 | 560 |
3221.41萬人,在加上分散在其他國家的個別人,全世界的烏茲別克族人口約3250萬--3300萬人。
來源
16—17世紀,居住在塔什乾、撒馬爾罕、花剌子模、安集延、布哈拉等河中地區、費爾乾納地區城市的烏茲別克商人,以及目前屬於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州、賈拉拉巴德州的烏茲別克族人,以及目前屬於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各地的烏茲別克族人沿著古代“絲綢之路”經新疆到中原經商。明清之際,不少商人在新疆定居下來,形成了今天中國的烏孜別克族。民族語言
烏孜別克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葛邏祿語支,烏茲別克語目前有三種字母: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和阿拉伯字母拼寫的文字,烏茲別克斯坦的烏茲別克族使用拉丁字母(過去使用西里爾字母),阿富汗的烏茲別克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中國的烏孜別克族亦使用阿拉伯字母,不過,在1990年以後逐漸普及了跟烏茲別克斯坦一樣的拉丁字母,越來越多的新疆烏孜別克族民眾會使用拉丁字母的烏茲別克文字。由於烏孜別克族在中國非常分散,日常生活中根據所處的環境一般通用維吾爾文、哈薩克文。
宗教信仰
烏茲別克族全民信仰伊斯蘭教,屬遜尼派。自元、明以後,越來越多的烏孜別克族人定居新疆。居住在喀什、葉爾羌、阿克蘇、伊犁、奇台等地的烏孜別克族人民自發捐款、捐物、出工,建造了一些規模較大、氣勢宏偉的清真寺,作為他們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
烏孜別克族人民嚴格遵守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蘭經》、《聖訓》,履行必修功課。伊斯蘭教對烏孜別克族人民的影響深刻地體各個方面。
烏孜別克族老年人吃飯前,一般用雙手摸面作都瓦,這是一種古老的宗教祈福儀式,在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烏孜別克族是保持這種傳統最好的民族之一。
民族由來
874年,中亞薩曼王朝建立,薩曼王朝多年採取戰爭、貿易的方式,將大批突厥遊牧民裹挾到自己的版圖內,同時也有大量的突厥語遊牧民南下,這些人主要有葛邏祿人、卡拉吉人、阿兒渾人、烏古斯人等,他們同當地的波斯人,塔吉克人混居、融合,形成了被稱為撒爾塔人的一個以定居農業生活為主的新群體,這便組成了烏孜別克族的基本構架。
1231年,花剌子模王朝被蒙古滅亡,大批在花剌子模當兵的突厥語遊牧民四散逃亡。1312年到1340年,朮赤的“五世孫”月即別執掌金帳汗國,他大力推崇伊斯蘭教,因此,人們把他領導下的金帳汗國稱為月即別汗國,他將這些花剌子模王朝的殘兵敗將整合到一起,匯集到自己帳下,其中有阿蘭人、欽察人、烏古斯人、保加爾人、撒爾塔人等突厥語族,統稱月即別人(烏茲別克人),烏茲別克族至此形成。15世紀,金帳汗國瓦解,原本其組成部分的突厥白帳汗國強大起來,形成了月即別聯盟,即烏茲別克聯盟。
1451年,昔班建立了昔班汗國,以花剌子模王朝殘餘力量欽察人為主的烏茲別克聯盟南下,重新回到花剌子模故地,與當地說突厥語的撒爾塔人融合在一起,又給烏茲別克人添加了新的血液,當地的居民逐漸融合到烏茲別克人中。昔班的後裔建立的布哈拉汗國的首都在布哈拉,浩罕汗國的首都在安集延,清代人用布哈拉、安集延指代兩國,把烏茲別克人叫布哈拉人、安集延人。安集延人這個名稱,一直使用到民國時期。
1934年,盛世才召開新疆第二次民眾大會,確定烏孜別克族為漢語的正式音譯,把國外的烏孜別克族依然寫作烏茲別克。
風俗習慣
生活禮儀
烏孜別克族注重禮節,尊重長者,說話行路均讓長者先。騎馬外出時若二人同行,則長者在前,幼者在後,男在前女在後。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後握手;婦女相見,手放胸前鞠躬後可擁抱。用餐時,長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還分席用餐,一般情況下孩子和婦女要另設一席。過去許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飯前飯後都要洗手。現除牧區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烏孜別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調匙。吃飯時嚴禁脫帽,不能當著客人的面咳嗽。
烏孜別克族好客,對遠道客人盛情款待。他們常用抓飯招待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點,否則被認為是對主人的不恭。老年人吃飯時常用雙手摸面作“都瓦”(一種祝福的宗教儀式)。
烏孜別克族的婚禮,習慣在女方家舉行。先是雙方父母協商討休錢,是說以後要是男方提出離婚而需付給女方的款項。
在烏孜別克族的傳統習俗中,青年男女結婚必須遵循先長後幼的原則。即:1、兄未婚,弟不可娶;2、姐未嫁,妹不可先嫁;3、弟不可娶妻,妹不可嫁人。
烏孜別克族婦女生育時,丈夫不能進入產房。產婦在七天內不得外出。孩子誕生後,即向親友報喜,親友則備禮祝賀。產後第二天,舉行命名禮。
飲食習慣
烏茲別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為主。麵食以饢最為常見,民間烤饢有:撒馬爾罕帕特爾(Samarqandpatir),阿克囊(Oqnon),庫里恰(Kulcha),皮牙子饢(Piyoznon),吉扎饢(Jizzanon)等數種。
抓飯(Palov)是烏茲別克族飲食中占第一位,無論任何場合,婚慶、節日、喪葬、接待客人,聚餐必須有抓飯,烏茲別克族抓飯品種很多,主要有:塔什乾抓飯(因為大米顏色深,被一些人稱為黑抓飯)、安集延抓飯(在新疆一般被翻譯成碎肉抓飯),撒馬爾罕抓飯、布哈拉抓飯、花剌子模抓飯、吉扎克抓飯、納瓦依抓飯、婚慶抓飯,茶館抓飯等,而且每一種抓飯的製作方法不同,味道也有特色。
烏茲別克族嗜好喝茶,喜歡喝紅茶、綠茶,奶茶是烏孜別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燒奶茶一般用銅壺或鋁鍋,先將茶水煮沸,然後加入牛奶燒煮,攪勻,待茶乳完全交融後,再加適量的食鹽即成。飲時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烏孜別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較簡單,多以切小塊的饢泡奶茶。
烏孜別克族典型傳統風味食品主要有:納仁(Norin)、朵麗瑪(Do`lma)、瑪斯塔巴(Mastaba)、瑪士霍爾達(Moshxo`rda)、迪姆拉瑪(Dimlama)、尼沙拉(Nisholda)、哈斯普(Hasip)、哈勒姆(Xalim)、蘇麥萊克(Sumalak)、烤包子(Somsa)、格勒門德(G`ilmindi)、肉湯(Sho`rva)、瓦罐湯(K`o`zasho`rva)、鵪鶉湯(Bedanasho`rva)、混沌(Chuchuvara)、包子(Manti)、於普喀(Yupqa)、青包子(Ko`ksomsa)、吉孜(Jiz)、佳孜(Jaz)、烤肉(Kabob)、手抓羊肉(Beshbarmoq)、饢坑肉(Tandirkabob)、喀贊喀巴布(Qozonkabob)、雞蛋餃子(Tuxumbarak)、彩色包子(Ranglimanti)、馬腸子(Qazi)等。
服飾搭配
烏孜別克族男女都喜歡戴小花帽,小花帽的形式很多,有帶稜角的,有的則不帶稜角,帽子頂端和四邊繡有幾何形和以花卉為主的圖案,有的老年人戴的花帽圖案少,有的則無圖案,花帽為紫紅、墨綠、黑色、棗紅色的金絲絨和燈芯絨。烏孜別克婦女戴小花帽(do`ppi)時外披長花色頭巾,再穿上帶有花紋的馬靴,顯得別有一番風韻。在春夏季節里,她們穿上寬大多褶的花連衣裙,再配上項鍊、手鐲、戒指等裝飾物,這就為她們增添了不少姿色。婦女夏天穿絲綢襯衣、連衣裙等,老年婦女的褶多且寬大,顏色單調,青年婦女的色彩艷麗,胸前繡有各式花紋和圖案,並綴上五彩珠和亮片。冬天喜歡穿狐皮、裘皮大衣。
烏孜別克婦女戴的首飾樣式繁多,質料考究。金、銀、珠、玉、絨、絹精工製成的簪、環、花,錯落有致地戴在頭上,再配上精美玲瓏的耳環、金光閃爍的項鍊、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時裝模特的風範。
男子的服飾式樣也不少,他們多喜歡穿一種長衫,長衫沒有紐扣和口袋,腰問系一條三角形繡花腰帶,腳蹬馬靴和膠質套鞋,顯得瀟灑而精神。夏季,男子喜歡穿白色襯衣:這種襯衣的領口開襟處、領邊和袖口繡有幾何圖花紋。
烏孜別克族男子夏季喜歡穿綢制的套頭短袖襯衣,襯衣的領口、袖口和前襟開口用紅、綠、藍相間的絲絨繡成各種圖案花邊。春秋穿過膝的長袷袢,腰束綢緞或棉布製成的三角形繡花腰帶。冬天穿毛衣、毛褲、羊皮襖等。男女四季都要戴“朵皮”帽子。
歷史沿革
民族起源
烏茲別克族的先民由粟特人、馬薩蓋特人、花剌子模人和南下的突厥語人群融合而成。古代粟特人主要生活在中亞細亞的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澤拉夫尚河流域,也稱為河中地區。公元前2世紀,屬於阿爾泰語系的突厥人開始陸續進入中亞細亞地區。隨著交往的加深,當地土著的粟特人部落受其影響,逐漸演變成操突厥語的人群。根據活動區域的不同,這部分人一直被稱為突厥人、布哈拉人、費爾乾納人、花剌子模人、撒馬爾罕人。
公元874年,來自西亞的波斯人建立薩曼王朝,大力推行中央集權制度,建立了中亞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並將古波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波斯文化。
960年,中亞的葛邏祿、烏古斯、阿兒渾、卡拉吉等突厥人南下,回紇人建立起喀喇汗王朝,喀喇汗王朝國力強盛,於公元999年滅亡了波斯人的薩曼王朝,1004年消滅于闐國,成為強大的中亞帝國。此時中亞開始了大規模的突厥化進程,突厥人與伊朗人相互融合,突厥文化與波斯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突厥—波斯—伊斯蘭文化。喀喇汗王朝同時是中亞封建制度最終取代奴隸制的時期。
烏茲別克這個名稱來源於公元14世紀時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欽察汗國)的突厥化統治者蘇丹·穆罕默德·烏孜別克汗,《元史》上稱為“月即別”、“月祖伯”等。金帳汗國在烏孜別克汗的統治下,國勢曾一度強盛,在當時被稱為“烏孜別克汗國”。然而好景不長,從公元14世紀中葉開始,金帳汗國便因汗位之爭而陷入了連年的戰亂之中。
到了公元15世紀,國困民乏的金帳汗國終於土崩瓦解。這時,作為金帳汗國組成部分的白帳汗國日益強盛起來,其統治範圍內的農牧民被泛稱為烏孜別克人。
1451年,穆罕默德·昔班尼建立起了“昔班尼汗國”,當時生活在中亞細亞水澤地帶和草原山林地帶的突厥部落,就是組成昔班尼汗國的主要部落。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昔班尼汗率領烏孜別克人遊牧民南下,通過多年征戰,最終建立了強大的布哈拉汗國,確立了在河中地帶和費爾乾納河流域的統治地位。這樣,南下的烏孜別克遊牧民與當地從事農業的突厥—伊朗薩爾特居民雜居在一起,開始了新的大融合。由於南下的烏孜別克人的語言與當地居民相同或近似,加之他們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的統治地位,從而促進了現代烏孜別克族的形成。
歷史發展
由於中亞細亞的河中地區與中國新疆毗鄰相望,地理環境相似,經濟文化互補性較強,所以很早以前,烏孜別克人的祖先們就從中亞遷入中國新疆地區。
14世紀時,金帳汗國與元朝中央政府有大規模的商業往來。到了明朝(與北元)時期,雙方的商業往來更趨繁榮,經常互派使者和官家商隊。16世紀至17世紀,從布哈拉、撒馬爾罕等地東來的中亞商人以中國新疆的葉爾羌為中轉地,經營絲綢、茶葉、瓷器、皮張、大黃和各種土特產,有的還途經阿克蘇、吐魯番至肅州(今甘肅酒泉),將貨物轉銷中國內地。在這段時期,來自中亞的一些商人開始留居新疆一些城市。
18世紀初,從中亞陸續遷入新疆定居的烏孜別克人日益增多,其居住地也由南疆擴展到了北疆。18世紀50年代,清政府在平定準噶爾統一新疆後,與以烏孜別克人為主的浩罕汗國、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且一直友好往來了六七十年。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社會生產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從而也就從客觀上為烏孜別克商人與中國新疆地區的貿易往來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經商過程中,烏孜別克人足跡所到之處,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居留地。他們長年累月往返於同一路線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許多落腳點,有些商人還由於偶然原因不能夠返回遙遠的故鄉,便滯留該地,置產安家,娶當地女子為妻,成為當地的居民。當時,烏孜別克人較集中地居住在喀什噶爾、葉爾羌、阿克蘇以及北疆的烏魯木齊、伊犁、塔城、奇台、木壘、英吉沙等地。19世紀中葉,烏孜別克人遷居新疆的除商人外,還有農牧民、手工業者、知識分子、宗教職業者和一些貧民。
19世紀70年代後期,浩罕、希瓦、布哈拉等汗國先後併入俄國。烏孜別克商人的貿易活動也被納入沙皇俄國對中國新疆的貿易活動中。商業貿易也發展成為除長途販運至新疆在“熱斯太”(烏孜別克語音,意為“商業繁榮區”或“集市”,是經常性的商業區)上銷售外,還開辦了許多“洋行”。當時在烏魯木齊、喀什、伊犁、塔城等地都有由烏孜別克商人開辦的“洋行”。這種新的大規模的貿易方式必須具有完備的設施,定點經營,設立貨場、客棧、貨運運輸及飼養業等,客觀上為烏孜別克商人在新疆的定居創造了條件。隨著這種貿易的進一步發展,中亞細亞的烏孜別克勞動者也
就陸續來到新疆參加以貿易為中心的各種勞務活動,久而久之便在新疆定居下來。這一時期,一些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烏孜別克知識分子,因不滿沙皇俄國的黑暗統治,也輾轉移居新疆。這類人人數雖然不多,但因其本身具有的社會影響力,所以也可以視為中國烏孜別克族來源的一個途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很長一段時期內,由於戰爭導致的社會動亂及中亞地區連續發生的自然災害,致使一些居民逃避他鄉或者移居國外。由於中國新疆地區已有烏孜別克人定居的歷史基礎,客觀上存在著血緣上和社會方面的廣泛聯繫,中亞細亞的部分烏孜別克人投親靠友,來到新疆定居。以後,這種以血緣為紐帶的正常往來一直延續至今。
到了20世紀30年代,遷入新疆的烏孜別克族也由商人擴大到社會的各個階層。
他們遷入新疆後,在當地民族的幫助下定居下來。其中,居住在城鎮的烏孜別克人主要從事商業、手工業或者從事教育、醫療、文藝等行業;而居住在農牧區的烏孜別克人則與維吾爾、哈薩克等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從事園藝業和農牧業生產。共同的生產生活實踐,加深了各民族間的交往和了解,也促進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共同發展。
現代介紹
1938年,“新疆烏孜別克文化促進會”宣告成立,在促進烏孜別克族文化教育活動的同時,積極配合抗戰宣傳,並通過“烏孜別克—維吾爾協會”,把烏孜別克人民捐獻的物資集中起來運往前方,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
1945年,在三區革命最艱苦的時期,各族人民民眾紛紛向臨時"革命"政府捐獻財物,僅1月14、15日兩天,伊寧市的烏孜別克族人民就捐獻了5000多隻綿羊。許多烏孜別克族婦女還把自己的手鐲、戒指、珍珠等貴重飾品在捐獻大會上當場獻出,極大地鼓舞了各族人民的鬥志。
1951年4月,新疆省舉行第一屆各族各界代表會議,烏孜別克族共有11位代表出席,他們直接參與討論國家大事,表達了烏孜別克族人民熱切嚮往社會主義新生活的共同願望。1954年初,烏孜別克族人民以飽滿的政治熱情,積極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次普選,推選出了代表自己意願的人民代表。根據共和國選舉法規定,在新疆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均有一定數量的烏孜別克族代表。如當時的伊寧市,烏孜別克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總數的4.5%,出席伊寧有關區、鄉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為21人,占代表總數的5.4%。
1954年3~9月,新疆先後成立5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1955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正式成立。由於烏孜別克族人口少,居住分散,所以沒有條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但是在自治區及地、州、縣(市)中,烏孜別克族人民同實行自治的新疆各民族一樣,享有充分而平等的民主權利,共同管理本地區的地方性事務,一些烏孜別克族人還擔當了各級領導職務。
1987年7月2日,在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大南溝成立了烏孜別克民族鄉,這是全國惟一的烏孜別克族民族鄉。該鄉位於東段天山北支博格達山腳下,這裡水源充足,牧草茂盛,發展畜牧業的條件得天獨厚。據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資料顯示,1990年,全鄉共有346戶,2383人,其中烏孜別克族612人,哈薩克族1544人,漢族152人,維吾爾族38人,塔塔爾族37人,鄉長由烏孜別克族人擔任,11名鄉幹部中共有5名烏孜別克族。大南溝烏孜別克民族鄉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畜牧業以養殖綿羊為主,兼養牛、馬等。全鄉共有耕地1500多畝,從事農業的人口為600多人。改革開放以來,烏孜別克民族鄉在大力發展畜牧業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起以畜產品為原料的深加工工業。
文化藝術
音樂舞蹈
烏孜別克族是一個喜愛歌舞的民族,他們的傳統音樂內容豐富,有民間歌舞音樂、說唱音樂、古典音樂等許多種;
烏孜別克族傳統樂器有:“咖爾乃“(Karnoy)、"嗩吶"(Surnay)、“都塔爾”(Dutar)、“斜格乃”、“熱瓦甫”(Rubob)、“彈布爾”(Tanbur)、“暢”(Chang)、“薩塔”(sato)、“吾德“(Ud)、”咖弄”(Qonun)、“笛子”(Nay)、“雙笛”(Qo`shnay)、“暢闊卜孜”(Chang-qo`buz)、“海拉克”(Qayroq)、“(烏茲別克式)冬不拉”(Do`mbira)、“納嘎啦”(Nog`ora)、“塔爾”(Tor)等彈撥樂器以及手鼓(Doira)、撒帕依等打擊樂器等,表演時彈唱,表達情感十分自如。
烏孜別克族能歌善舞,傳統音樂曲調優美、節奏明快、韻律婉轉,有獨唱、齊唱、對唱等多種形式,民間說唱也十分豐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以《黑眉毛的姑娘》(這首歌也叫:《掀起你的蓋頭來》)、《埃爾帕米希》、《古魯黑拉·蘇勒坦》等最為流行。有歌必有舞,烏孜別克族舞蹈優美輕快而富於變化,舞姿舒展,展示濃郁西域風情的《阿伊江》、《烏帕爾》、《塔納瓦爾》、《哈拉增》等民間舞蹈最為流傳。
民族文學
烏孜別克族的民間文學極為豐富,英雄史詩《阿勒帕米西》,阿里舍爾·納瓦依的敘事長詩《法爾哈德和希琳》等流傳廣泛。
詩人瑪赫穆德·麥赫穆爾,是一位具有民主主義思想傾向的詩人,在作品中,總是無情地鞭笞封建統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麥赫穆爾的作品在烏孜別克文學發展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
詩人穆克米(1850~1903)繼承了烏孜別克前代古典作家的創作傳統,並以自己傑出的作品從題材內容、藝術手法和語言形式等方面,豐富了烏孜別克的文學寶庫,並將烏孜別克文學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扎克爾江·哈里穆罕默德·吾里(1858~1909),筆名菲爾海提,浩罕城人,詩人,1896年定居於新疆莎車。菲爾海提繼承了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特別重視詩歌的藝術形式,諸如音律、韻腳、聲調等。因此,他的作品以流暢優美見長,至今在烏孜別克族民間被譜曲傳唱。《釋放你的獵物吧,獵手》是菲爾海提具有代表性的傑作。
民族刺繡
烏孜別克族婦女善於繡花,靈巧的雙手既為自己打扮,也常為丈夫的手帕、菸袋和襯衣上繡花,使他們的衣飾成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
烏孜別克族的建築中,有很多具有中亞的建築藝術和建築風格。其住房一般為土木結構的平頂長形房屋,這種房屋造形別致,獨具風格。
“安集延牆”烏孜別克人稱為“滑稽泥牆”,是一種用柵欄將土坯連線固定成一個整體的建築,適合在沙漠或沼澤地等地基不穩定的地帶建造。烏孜別克族房屋建築中有一種叫“阿瓦”的,還遺留著他們古老的傳統建築藝術痕跡。“阿瓦”頂樓呈圓形,有的樓頂覆有鐵皮,防止漏雨,開有玻璃窗,木門成拱形,有的還設有拱廊。
南疆的烏孜別克人住的一般是平頂而稍有傾斜的長方形土房,屋牆很厚,冬暖夏涼。屋外用土牆圍成一個院落,過去,在院內離院門1米左右的地方通常砌有一堵土牆。住宅前一般都搭設葡萄棚遮陽,葡萄藤枝密蓋其上,棚下就成了夏日涼爽的活動場所。庭院內一般還栽有花卉和其他果樹,打掃得十分乾淨。
室內牆壁上挖有許多壁龕,壁龕周圍用雕花石膏鑲砌起來,形狀多種多樣,別有一番情趣。壁龕內放置各種用具和擺設,既實用又美觀。過去,冬季多採用壁爐取暖,進入到21世紀初,使用壁爐的家庭已經不多見了。烏孜別克族冬季取暖的火塘與其他民族不同,可以把褥子放在火塘上,把腳伸到褥子裡取暖。也有一些人家,在室內挖一個小坑,坑內放置火爐,煙筒直通室外。坑上橫置木板,再鋪上毯子以供坐臥。
生活在北疆牧區的烏孜別克人一般住氈房。氈房一般高約三米,占地二三十平方米。下部為圓柱體,上部為圓弧形。用紅柳木交錯連線成木柵欄作氈房牆,在氈房牆外圍上芨芨草編織的草簾,然後再圍上白氈。圓弧形頂部用撐桿搭成骨架,外部全用白氈覆蓋。頂部留有天窗,上用一塊活動毛氈覆蓋,可以隨時開閉。這種氈房與哈薩克牧民的氈房基本相同,可以隨時拆卸,適合牧民四季遷徙。冬季,烏孜別克牧民一般都住在固定的土屋或木屋。
傳統節日
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過“肉孜節”前的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齋,吃齋飯時,親友鄰里要互相邀請,如有客至,主人要熱情款待。古爾邦節要屠宰牛羊炸油餅,吃手抓肉和抓飯以及民間特有的風味食品“那仁”。
納烏魯茲節是烏孜別克族的春節,是最為隆重的節日,在公曆3月21日舉行,這時還要舉行“蘇麥萊克”儀式,屆時以村為單位,大家自帶各種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鍋熬熟後共餐。在此過程中,人們聚在一起進行歌舞娛樂活動,預祝風調雨順、人畜兩旺。
民族名人
帖木兒(Temurlane或AmirTemur)(1336年4月8日~1405年2月18日),生於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夏勃茲)。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橫跨歐亞的帖木爾帝國的奠基人,帖木兒帝國開國君主(1370年-1405年在位)。
昔班尼汗(MuhammadShaybaniKhan,1451~1510),中亞烏茲別克昔班尼王朝的創建者,著名軍事統帥。舊譯沙亦虬、沙伊伯。
兀魯伯(MirzaUlug`bek1394-1449),中世界世界著名天文學家
巴布爾(ZahriddinMuhammadBabur1483-1530)出生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市,是統治印度次大陸的莫臥兒帝國的開國君主、詩人,著作有《巴布爾自傳》,是第一個為自己寫自傳的國王。
艾里西爾·納瓦依(AlisherNavoiy)出生於阿富汗赫拉特,是烏茲別克文學奠基人、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政治活動家。著作有《法爾哈德和希琳》等大量詩集文學作品。
納斯爾丁·阿凡提(Xo`jaNasiriddinafandi)前蘇聯俄羅斯族著名作家索洛維耶夫·列昂尼德·瓦西里整理了流傳於中亞、西亞、新疆、中東地區關於阿凡提的各類故事,並且按照順序排列下來,編寫了《納賽爾丁阿凡提傳》,該書作者按照故事發生的前後順序得出結論:阿凡提出生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布哈拉市。
納克什班迪(Naqshbandiy)
賈拉里丁曼古拜爾迪(JaloliddinManguberdi)
盧福提(Luftiy)
馬合穆德·麥赫穆爾(?~1844)詩人。馬合穆德·麥赫穆爾是一位具有民主主義思想傾向的詩人。
穆克米(1850~1903)詩人。穆克米繼承了烏孜別克前代古典作家的創作傳統。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現實社會,敢於抨擊一切黑暗勢力,歌頌勞動人民,具有明顯的民主傾向。穆克米在烏孜別克族的詩歌史上豎起了一座高大雄偉的豐碑。
扎克爾江·哈勒穆罕默德·福爾凱特(1858~1909)浩罕城人,詩人,1896年定居於新疆莎車。福爾凱特繼承了烏茲別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再娜甫·斯的克(1930-)女,祖籍烏茲別克斯坦瑪爾古蘭市,現為新疆喀什人,著名的舞蹈家。1947年畢業於喀什師範學校,1949年被錄取為新疆歌舞團舞蹈演員,1950年至1952年在省文化幹校深造。現為中國舞蹈家協會新疆分會副主席,新疆烏孜別克文學會副主席。1953年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舞蹈會演中,所表演的維吾爾族民間舞蹈打鼓舞獲一等獎。1956年作為新疆文化代表團成員,赴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5國演出,表演的舞蹈《打鼓舞》、《盤子舞》、《項碗舞》均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創作的舞蹈有《春天舞》、《棉花》、《伊犁賽乃木》、《塔里木姑娘》、《頭巾舞》、《葡萄架下》、《紡織廠的兩姐妹》等20餘個,她用優美的舞蹈動作表現了各族人民對祖國的熱愛,對未來的嚮往,歌頌了美好的幸福生活。
泰來提·納斯爾(1940~)新疆烏孜別克族文化研究協會現任會長,1940年生於新疆伊犁,1993年由軍隊轉業,曾是新疆作家協會駐會作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泰來提·納斯爾又是一位歌詞作家和作曲家,由他填詞並譜曲的具有濃郁的烏孜別克民族特色的歌曲有《望著她》、《花期》、《紅蘋果》、《歡唱》、《能說否》、《知音》等,音樂的鏇律甚至飄出了國界,在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也頗有影響。
卡里莫夫: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現任總統;
伊爾馬托夫:(RavshanErmatov)世界著名足球裁判員,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五次獲得亞洲最佳裁判員稱號,也是世界盃歷史上執法次數最多的裁判員。
夏米力·夏克爾(ShamilShakir)出生於新疆奇台縣,國家一級演員,新疆軍區文工團團長。
葉爾夏提·馬力克(ErshodMalik)現任烏魯木齊市絨山羊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分別擔任新疆農業大學、新疆大學兼職和客座教授,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西部開發突出貢獻獎、全國星火項目先進個人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許庫爾·亞里坤(ShukirYalqini)新疆烏孜別克族現代及當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劇作家、詩人和文學家、新時期烏孜別克戲劇藝術的奠基者。
烏斯馬諾夫(AlisherUsmonov)世界富豪前33名,已加入俄羅斯國籍,是俄羅斯首富,鋼鐵大亨,英國阿森納俱足球樂部二老板。
阿卜杜拉·卡德里(AbdullaQodiriy)作家,(1894.04.10–1938.10.04)現代烏茲別克文學奠基人之一。
卡西姆加諾夫(RustamQosimjonov)2014年曾經獲得過西洋棋世界冠軍。
薩里占·沙里波夫(SalizhanSharipov)烏茲別克太空人,出生於吉爾吉斯斯坦,加入俄羅斯國籍。
民族飲食
烏孜別克族人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奶製品,蔬菜吃得較少,多吃羊、牛、馬肉。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饢和奶茶。烏孜別克人的主食主要有抓飯、饢、納仁、海勒瓦、包子、烤包子、涼麵等。饢的做法與漢族的烤燒餅相似,用麵粉略加鹽水稍稍發酵後烤制而成。許多人在面內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外脆內軟,稱為油饢。此外還有肉饢、窩窩饢、片饢等。
奶茶是烏孜別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燒奶茶一般用銅壺或鋁鍋,先將茶水煮沸,然後加入牛奶燒煮,攪勻,待茶乳完全交融後,再加適量的食鹽即成。飲時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烏孜別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較簡單,多以切小塊的饢泡奶茶。
抓飯是烏孜別克族招待賓客的風味食品之一。用大米、新鮮羊肉、清油、胡蘿蔔、洋蔥等原料做成。先將肥嫩的羊肉切成小塊用清油煎炸,然後放入洋蔥和胡蘿蔔絲,加鹽、孜然等佐料後在鍋內炒,加適量水,約20分鐘後將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燜約三四十分鐘。這樣做出的抓飯油而不膩,極有營養。餐前主人先拿來精工細做的洗手壺和接水盆讓客人依次洗手,然後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食。抓飯也有不放肉而放葡萄乾等乾果的,俗稱甜抓飯或素抓飯。
“那仁”是烏孜別克族極富民族特色的食物,由肥牛肉、羊肉、風乾的馬腸或熟肉干、蔥頭、鹽、味素、麵粉、皮芽孜為原料。做法是先將煮熟的肉切碎,和煮熟的面片或米飯攪拌在一起,盛在盤中,再加上皮芽孜,灑胡椒和優酪乳子,攪拌混合,用手抓食。這種食物一般只在節日或招待客人時才做。
海勒瓦是烏孜別克人一年四季均要食用的一種老幼兼宜的食品,製作的原料主要有羊油、麵粉和白糖。做法是將羊油放在鍋內用文火燒熱,把麵粉倒入油鍋中,用勺子反覆攪拌調成糊狀,等麵粉變黃直到熟了的時候,再把白糖水摻入調勻即可食用,色、香、味俱全。
米腸子和面肺子是烏孜別克人喜愛的傳統小吃,做法精細。首先將羊肺、羊腸且清水洗乾淨,把已經洗好的麵筋,用清水拌成麵糊,擠入羊肺葉,接著灌入清油、食鹽、孜然粉調成的湯汁,紮緊氣管,即成面肺子。米腸子是將大肝、羊心、羊腸油切碎,和大米攪拌在一起,放入適量的胡椒、孜然、食鹽等調料,拌成餡,然後再把餡灌進羊腸子裡,紮緊兩頭,即成米腸子。一般把面肺子和米腸子一起放在鍋里煮,煮熟後切成片,蘸上醬油、醋、辣椒麵食用,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口感極佳,是上等的民族風味小吃。
民間體育
烏孜別克族的民間體育活動多在傳統民族節日裡舉行,有時也在百花盛開、陽光明媚的節假日裡舉行。由於長期和其他兄弟民族雜居相處,烏孜別克族的民間體育與維吾爾、哈薩克族大體相同,喜好賽馬、叼羊、摔跤等活動,這些活動既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廣泛的民眾性。
擊木
擊木又叫“嘎里特克”,是俄語借詞。這一比賽活動最早由塔塔爾人於1851年從俄國引進到伊寧。因為它對場地和器具的要求簡單,又有利於增強臂力,培養目測力和判斷力,所以很快就在伊寧地區普及起來。到了近代,逐漸成為烏孜別克族民眾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
比賽的器具分小木柱和擊木棒,都用木製成。小木柱長18厘米,直徑約5厘米,共10根,每隊5根。擊木棒長約80厘米,一頭直徑約7厘米,一頭直徑約5厘米。每兩根擊木棒編一個號,每個隊員配備兩根同號棒。比賽場地長22米,寬6米。場地正中劃一中線連線兩條邊,中線兩邊隔1.5米各劃一條平行線作為起步線。場地兩底線中心點上各劃3米見方的區域作擺木區,擺木區平行於中線的一條邊線叫初次進攻線。
比賽分甲乙兩隊進行,每隊人數相等,可以單數,也可以雙數。比賽開始後,甲方隊員依次從乙方擺木區初擊線後面向本方擺木區內擺成圓形的小木柱擲擊。擲擊時,只要將任何一個小木柱擊出擺木區外,即可移至中線處繼續擲擊,直至將其餘小木柱擊出擺木區外,然後,再另擺一個圖形,再從初擊線處開始擲擊,先擊完所商定的某一種圖形的隊或人為勝者。如果先擊的一隊首先擲擊完小木柱,後擊的一隊在最後一輪中也緊接著擊完小木柱,則判所剩擲擊棒多者為獲勝者。
賽馬
在烏孜別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馬被視為力量和速度的象徵,備受烏孜別克族人民的喜愛。賽馬項目分男子和女子,運動員年齡不限,騎手多為少年男子。參加比賽的馬匹,幾個月前就要進行挑選和訓練。賽馬場一般為平坦的大草場,原為直線跑,後改為環形,賽程一般10-30千米。
賽前,領隊帶領騎手繞場兩周,同觀眾見面。騎手們頭戴花帽,或者裹上藍色的或粉紅色的絲綢頭帕,左手引韁,右手執鞭,顯得精神抖擻。參賽馬匹不具馬鞍,經騎手精心打扮,額頭翹起“朝天辮”,鬃毛編成辮子,紮上鮮艷的綢帶,馬尾打結捲起。這時的賽馬場上,匹匹賽馬毛色油亮,打著響鼻,急不可待,躍躍欲試,更增添了賽場熱烈而緊張的氣氛。繞場完畢,人馬一字形排列於起跑線上,隨著裁判的一聲令下,群馬如箭離弦,風馳電掣。騎手們縱馬揚鞭,你追我趕。觀眾們大聲喝彩,聲震原野。當一匹匹賽馬疾馳之時,騎手們低伏馬背,一面揚鞭催馬,一面嫻熟地揩試著奔馬眼帘周圍的汗水,因為汗水流進馬眼裡會直接影響馬的速度。這極為壯觀的場面,常使人山人海似的觀眾歡呼跳躍,助威的吶喊聲如大海潮湧。比賽結束後,取得名次的騎手依次排列於指揮台前受獎,享有很高的榮譽。
摔跤
烏孜別克族摔跤歷史悠久,相沿成習,逐漸發展成為民眾性的民間體育節目。大凡眾人聚在一起,只要有比較鬆軟的土地,就可擺開架勢摔上幾跤。摔跤時不分體重級別,有時一跤定勝負,有時則施行三跤兩勝制。凡有傷害對方的動作都算犯規。
來自新疆木壘縣烏孜別克鄉的大力士---阿布拉甫,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著名的摔跤選手,前後多次獲得木壘縣各屆民運會95公斤級摔跤冠軍,昌吉州各屆運動會多次獲得摔跤冠軍,2011年更是獲得了全國民運會押加比賽95公斤以上級別冠軍。
叼羊
叼羊是烏孜別克族青年男子普遍參加的民間體育娛樂活動,傳說叼羊活動起源於中世紀。當時,突厥各部落主要從事遊牧業,而狼是牲畜的死敵,因此,牧民們對狼特別仇視,他們一旦獵獲了狼,便將狼馱於馬背上奔跑,大家一擁而上,爭相搶奪,以此開心娛樂。後來發展成一種專門的娛樂形式,並由叼狼改變為叼山羊或叼山羊羔的民眾性娛樂活動。叼羊是一種激烈的馬上活動,是一場力量和勇氣的較量,是比賽馬和騎術的一項活動,多在節日和喜慶集會時舉行。叼羊多在平坦開闊的大草地上舉行,分為個人和集體兩種比賽形式。習慣認為,吃了被叼的羊肉,能除病免災,而且會交好運。
烏孜別克人民把叼羊看成是祈求幸福的儀式。他們認為,如果叼到羊的人把羊扔到誰家的門口,就表示給誰家送喜訊來了,這家的主人就得給叼羊的人和馬披紅戴花,熱情招待。如果是在婚禮時叼羊,那就更有風趣了。太陽剛升上東方,參加婚禮的人就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走出氈房,聚會在廣闊的草原上。大家都到齊後,新郎和新娘從主婚人手裡接過宰好的肥羊送到人群中心,隨著新郎的一聲長嘯,叼羊活動就開始了。剎那間,騎手們分成兩方,激烈爭搶。只見他們時散時聚,左右馳騁,角逐得難分難解,直到黃昏才住手。這時,草場四周圍觀的人鼓掌慶賀,勝利者高舉奪得的羊,向人們揮手致意。舉行婚禮的人家會高興地宴請大家歡樂通宵,盡興方散慣。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