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61年屬三官人民公社,稱三官大隊;1984年稱三官村,屬三官鄉。轄馬王嶺、東王廟、大樹蓬、方家上、朱母山、丁家岸、姚廠、大明山、李十房、紙廠、三官廠、七家沖、神山、李家上、八房、林家沖、鄒家上、紫溪渡共18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三官廠。1992年有660戶、2245人,工農業總產值830萬元,人均收入1300元。義務教育普及率達100%,300多戶村民建造了磚瓦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新樓房
。
水利建設
三官村的農業向以產稻為主。因西部較高易旱,東部臨溪常遭洪澇,加上其他原因,1949年前常年畝產150公斤左右。50年代後期實現農業集體化以來,一直堅持不懈地進行水利建設。1962年,將五福壩由木樁小竹泥土壩改建為塊石漿砌滾水壩,提高了攔水灌田效率。接著在沿溪建造7座抽水機埠,開挖1.6萬多米灌溉渠,其中4000米主渠為塊石漿砌。在村西部興建大小山塘、水庫7座,總庫容為20萬立方米。通過以上水利建設,使85%的農田實現灌溉自流化。在村東部則累年進行整治加固沿溪防洪和開挖排水溝渠,以提高防洪排澇能力。
農業發展
三官村糧食已達到常年穩產。耕作制度由一熟提高到二至三熟,又進行大力開荒和改旱地為水田,使水田由1949年前的1500餘畝增至2325畝。1992年,糧食畝產650公斤,總產達1500噸。三官村在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發展蠶桑和茶葉。1992年有桑園600餘畝,村民家庭養蠶種1968張,產繭63噸;有茶園1000餘畝(其中集體茶園508畝),產茶2200擔。40年代前後,村區有著大片茂密的小竹林,尤其在沿溪一帶更茂,約有1000多畝。60年代起,由於毀林改田、改地,竹林面積銳減,目前僅剩400畝左右。然村民宅旁的紅竹、早竹等筍竹園有所發展,總計約有100畝。村有山林11000畝,其中毛竹林1200多畝、松杉林1800畝(以上在村境外,主要由水庫移民帶來)、人工營造松杉林1000多畝。改革開放後,適應市場需求,栽種楊梅500畝、板栗2000多株。1992年,農業總產值280萬元。
歷史沿革
三官村是18個自然村中規模最大的聚落,為安徽安慶移民遷至安吉的較早居住地。清鹹豐末年至同治初,因兵燹飢疫,原有居民大多亡散,出現村落殘破、田地荒蕪的凋敗慘象。同治末年起,清政府招徠移民墾荒,因湘軍、淮軍兵卒的牽引,安慶、桐城一帶的農民絡繹移來,自稱“安慶人”,用竹材作骨架覆以茅草或稻草,建起簡陋棚屋。民間習稱棚屋為“廠”,又因附近有三官廟,遂稱安慶人廠棚的最初聚集地為三官廠。安慶人定居後,除耕田種稻外,還在旱地上大片種植玉米(俗稱包蘿),玉米中套種黃豆。玉米成熟時正值農村“青黃不接”,故周圍單事種稻的缺糧農民紛紛前來借貸玉米,秋後歸還稻穀。安慶人的草房房蓋為圓棱“稻桶撲”形,似長形饅頭狀,為防房草被風吹散,並用草繩綁縛。走進堂屋,即見上方供奉的“天地君親師位”。從房式和所供神位,即可判定房主為安慶人。安慶人移民不斷增多,擴散至四周許多自然村落。後來,雖有一些河南人、湖北人和浙東各府人絡繹移入,但總以安慶人占優勢,以安慶話為當地流行方言。村境西側馬王嶺,因嶺形起伏似螞蝗,清《(同治)安吉縣誌》載為螞蝗嶺。然當地人卻相傳三國吳當陽侯、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在出征山越人時,戰馬死於此嶺,因名馬亡嶺,後雅化為馬王嶺。朱然死後,後人建將軍廟祭祀,廟在相鄰自然村將軍廟村。馬王嶺緊鄰有朱墓山,相傳為朱然衣冠冢。
發展前景
三官村的現代工業起步遲,但由於走的是以茶園為根基、由聯營進而獨資辦廠的道路,步履穩健,前景有望。1984年實行山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村幹部再三說服村民,將508畝茶園和茶廠留作集體經營。茶園和茶廠每年為村集體提供利潤15萬元左右。以此穩定的資金來源為根基,與三官鄉工業辦公室於1985年聯辦三官繭站,1986年聯辦三官經營服務部。同年又聯辦安吉板金門窗廠,該廠1992年產值250萬元。1987年聯辦三官絲廠,該廠1992年擁有職工500多人,年產值500萬元。1992年投資130多萬元,獨資創辦安吉縣第二磁性材料廠,職工80多人,生產鐵氧體、微型電機、喇叭磁鋼和玩具等磁性材料原件,當年產值達300多萬元。境內鄉、村工業企業的興起,為全村勞力開闢了廣闊的出路,全村有650多人從事工、商、運輸等業。1992年,全村工業企業產值550萬元。
三官村直接通往遞鋪鎮的公路開通。村民個體開設的商店、攤鋪也日益增多。公路兩旁工廠林立,新樓櫛比,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繁盛景象,成為三官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