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遺事》

《汝南遺事》

《汝南遺事》,四卷,計一百七事,李本固著,是明代筆記小說。

基本信息

選文

詔蔡、息帥臣來迓。
天興二年六月甲戌朔,六日己卯,上既誅富察官努,遂決意遷蔡,密詔蔡、息、陳、潁便宜總帥烏庫哩鎬,及征行總帥內族羅索,各遣軍馬來迓,俱諭以行期道路之約。
遣烏庫哩蒲鮮如蔡。
癸未,詔左右司郎中烏庫哩蒲鮮如蔡督治納缽,因其州廨,毋使擾民,且令密計運馬、芻糧之數。初,睢陽解圍,侍從官屬久苦飢窘,聞蔡州城池堅固,兵眾糧廣,鹹勸上南幸。惟官奴以去歲嘗從殿前都點檢內族斜烈過蔡,知其備御不及睢陽,力爭以為不可,復令於眾曰:“敢言南者斬。”眾以官努為無君,諷上使早為計。上素不平官努,遂以計誅之,及其黨故參政紇石烈牙吾、太男、阿里合之類。至是遣蒲鮮出覘虛實,則城池、兵糧果不足恃。蒲鮮以聞,時上已在道。及抵蔡,頗悔之。至其受敵,始以官努之言為然。
參政張天綱以亳州之變便宜遷授。
辛卯,上發自歸德,舟行百餘里。壬辰,至亳。癸巳,南幸亳。有鐵甲百副,有司征民負行,仍備糗糧以資老幼,留吏部侍郎、權參政張天綱、左右司郎中王大濟董其事。時亳人新附未安,集慶軍節度使王進、同知節度使事王賓復為事不法,失軍心。鎮防軍有曰崔立者,率眾攻進等,殺之。城中大擾,天綱以空名宣命,授立節度,其餘遷授有差,即令緩其負甲糧資之役,人乃安。天綱遣馳奏,且伏專擅之罪。上是之。
韓鐵住溺水死。
甲午,戶部侍郎韓鐵住迎上於泰和縣之介溝,雨潦積深,溝澮交溢,馬跌,溺水死。上聞而惜之。初,上之入歸德也,命鐵住趣恆山公仙來援。仙既逗遛不行,因留鐵住。聞崔立之變,鐵住求還歸德,及蔡,以路阻不進,娶婦居焉。其母、妻時困汴梁,人以為非,聞其死者,莫不快也。
石抹嵩拜上於馬前。
丙申,次新蔡縣之姜塞,縣令石抹嵩拜上於馬前。上問嵩出身,左右以經義乙科對,因奏以禮部尚書、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世績之子也。時世績亦扈從,兵亂之後,父子始相見。上嘉之,未幾,授嵩應奉翰林文字,以便養親。
完顏石刺古以應辦不職被決。
丁酉,次平輿。蔡州觀察副使完顏石刺古以應辦不職,決杖四十。時平輿縣殘圯,縣無一民,百物必須取給於蔡,匆遽之際,實不能辦。上意固安之,而近侍左右有不容者,互出惡語以恐官吏,石刺古懼而匿。上怒,因是有罰。
上入蔡。
戊戌,上入蔡。蔡之父老千餘羅拜於道,伏地呼萬歲,見上儀衛蕭條,無不涕泣。上亦歔欷者久之,自上發歸德,連日暴雨,平地水數尺,軍士漂沒甚眾。及入蔡始晴,複數月大旱,識者以為不祥。
尚書省約會征進。
己亥,詔尚書省為書寄恆山公仙,約會征進之期。上覽書,問宰臣誰為之。尚書右丞、兼樞密副使仲德對曰:“前應奉翰林文字王某也。”,上曰:“朕即位時狀元耶?”即賜召見。翌日,授尚書省都事。某辭以祖母喪服未除,不拜。彝命起復援焉。
兗王用安請幸山東。
壬寅,山東行省兗王用安知上欲遷蔡,遣人以蠟書言其六不可,大率以謂:“歸德環城皆水,卒難攻擊,蔡無此險,一也;歸德雖乏糧儲,而魚芡可以取足,蔡若受圍,廩食有限,二也;敵人所以去歸德者,非為我也,縱之出而躡其後,舍其難而就其易者攻焉,三也;蔡去宋境不百里,萬一資敵兵糧,禍不可解,四也;歸德不保,水道東行,猶可以去蔡,蔡若不守,去將安之?五也;時方暑雨,千里泥淖,聖體豐澤,不便鞍馬,倉卒遇敵,非臣子所能救,六也。雖然陛下必欲去歸德,莫如權幸山東。山東富庶甲天下,臣略有其地,東連沂、海,西接徐、邳,南扼盱、楚,北控淄、齊,若鑾輿少停,臣仰賴威靈,河朔之地可傳檄而定。惟陛下審察。”上以其言示宰臣。宰臣奏安用反覆,本無匡輔志,此必參議張介等議之。然業已遷蔡,無可議者,遂寢。

作者

李本固字叔茂,生於儒學之家,出生時家道中落,家境貧寒。自幼聰慧過人的他不辱家訓,刻苦讀書,至21歲時(公元1580年),庚辰科會試、殿士連捷,進士及第,授蒲城縣令。因任上政績卓著,幾年後被擢升為御史。巡視十庫(皇宮內庫)力糾權奸太監,為權貴所不容,最終,事危告歸。公元1589年,起補雲南道御史,出按三秦。在當地,本固先生又“摘債帥,征貪墨,壓強藩”,被時人稱為“西秦得人”。這之後,又按察雲南。那裡民族眾多,民俗複雜,但李本固先生凜以大義,土匪豪強都嚇得循聲而逃。這一時期,本固先生年少有為,仕途通暢。不幸的是,沒過多久,他回京復命,卻意外地捲入一場驚動朝野的“爭國本”的政治風波,最終,被神宗皇帝削職回鄉,達20年之久。及至光宗皇帝即位,詔起守法度而有政績的老臣,這才又任太僕少卿,後改任光祿卿。但沒過幾年,他又因上奏“忠叛即分,彰討宜決”一疏,被熹宗皇帝認為與時相忤,調南京大理事卿,不久,心灰意冷,辭官重歸鄉里,公元1638年病逝,時年80歲。死後追贈工部右侍郎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