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山雜說》

《佑山雜說》

《佑山雜說》是明代筆記小說,作者是馮汝弼。

基本信息

原文

○青雲接手

餘業師丁一匏先生文華,吾庠夙學士也。嘉靖乙酉,提學進賢萬公,至嘉興考科舉,余與一匏同入試,一匏倉遽中忽謂余曰:“倘坐相近,試題為我一講。”余但唯唯,未解其意,然坐竟不相近,終日不得交一語。試畢,余問其故,一匏云:“吾甥吳恪者,昨夢汝至吾家,汝上座,吾下座,吾與汝俱變為虎,咆哮跳躍者久之,復為人。吾送汝出門,汝乘青雲上升,吾翹首望之,汝引手下接,吾亦得至青雲端。”意者此考,或得汝力也。及出案,余居首,一匏竟不與。余謂此夢特孟浪耳。後一匏以年資應貢,適新例超選,鬱郁不得意者屢矣。比因衰年,自分永棄,無復仕進之想。後數年,余舉進士,座主莆田林退齋先生雲同擢余為本房首卷,甚見愛厚,因問余所從學,以一匏對。未幾,退齋奉敕督學吾浙,因憶余言,一匏乃得謁選天曹,典教宜興者三年。余第在壬辰,然乙酉之考,已為之兆,而一匏仕進,亦兆於此矣。

○讀書必然貴

余嘗館於魯約齋先生家,一日,其子默夜讀,燈忽滅,即嗚嗚作聲,既而發狂語,連呼讀書必然貴,尿穢觸天地。吳音尿讀作詩,約齋問何詩?豈汝日間所誦“昔年曾向玉京游”之詩耶?默睜目大聲雲不是,是人尿。約齋云:“此先生所為耳,於我何與?”默復大聲云:“先生是爾所請者,罪歸家長。”約齋無以應,為之懇禱,翌日始蘇。時余病脾,醫用童便作粥,故云雲。以此知鬼神之事,未嘗無,而人生祿位,莫非前定也。 ○彩鳳雲霄 辛酉歲,余將赴省試,吾邑潘東淵先生鵾,以肇慶府通判家居,夢有人持黃紙一幅,上書彩鳳入雲霄,至長安門為余報捷者。東淵因賦詩云:“喜看彩鳳入雲霄,萬里風輕兩翮飄。德抱九苞歌昔日,文披五色瑞今朝。棘闈共賀登賢俊,楓陛夸奪錦標。”末二句未得。夢中不覺作吟喔聲,其室人喚醒,急索紙筆書之,擬續前韻,沉思復寐又得句云:“老我江湖忘想念,夢驚佳兆坐中宵。”翌日為我言之,是年余領鄉薦,明年舉進士。

○文章卜命

士之急功名者,往往惑於命星之說,視其予奪以為欣戚。而星命者,亦遂揚揚然。執其予奪以射厚利,及其說不驗,亦恬然不以為異。幸而偶驗,則更相傳播以為奇,其不驗者何限?固不置之齒頰矣。余素不喜此術,有言及者,曰卜之文章而已。嘉靖辛卯科,提學崇陽汪白泉先生臨郡,余與門人俞禮卿同試,索其卷觀之,余驚喜,謂其父界涇公曰:“必首案無疑矣。”次日謝考,海鹽王沂陽謂余曰:“貴庠首案,仍當屬子。”余曰:“已有人矣。”王問何人?余曰:“門下俞生也。”王遂求見,預賀之。及出案,俞果首案。及省試三場畢,王柘湖問余曰:“今科誰當中者?”余屈指曰:“余與君及俞禮卿、趙子相、沈子完、俞一清其在此六人乎?”及出榜,餘五人果中式,所遺者一清耳。是年沈子完病,不會試,餘四人連第壬辰進士乙未科。兩泉兄問今科吾縣當中何人?余曰:“沈子完孫斯立。”及開榜,果然。後一清亦中甲辰進士。余嘗謂卜之文章,其中者十八九,間有不中者,亦偶然耳。或曰:“然則人皆不必論命矣。”余曰:“文章好,即是命好,何莫非命?人之貧富壽夭,窮通得喪,皆命也。故曰得之不得。曰有命,命稟於有生之初,其理甚微,聖人尚罕言之,豈今術家所謂五星子平者,所能盡哉?”

○入門差

嘉靖癸巳二月,余在行人司,王柘湖謂余曰:“如此閒暇,何不學詩?”余遂勉強一絕云:“帝里鶯啼二月天,拋書無語對愁眠。無端窗下桃花雨,猶自紛紛點暮煙。”柘湖曰:“不好。”余問何處不好?曰:“都不好,入門差矣。此是晚唐格局,極卑弱,詩家所謂下乘禪者,公且勿作,且看古選,及盛唐人詩。”余如其教,數月不敢作。至八月十五日,司正柳公,倡中秋待月一律,余次韻云:“何人待月倚瓊筵?有客悲秋憶楚天。北闕衣冠蓬海上,西風鼓吹玉樓前。江鄉夢斷身猶寄,淮海雲橫雁不傳。兩度都城今夜月,清光千里照人圓。”柘湖曰:“近之矣。”及余檢古詩,已有“江鄉夢斷”一聯,以此知古人詩句有相類者,未必皆是祖述。蓋其情景相合,意興偶同耳。未幾余選科謫外,柘湖改刑部,亦外補,卒於滁。嗚呼!良友雲亡,其誰益?我對景興懷,愴然於邑。

○飛仙骨

余自幼不習詩,中會榜後,謂同年王柘湖梅曰:“倘公入翰林,余不能詩奈何?”柘湖笑作吳語云:“天坍自有長茶子(吳人身長者謂之長茶子)。”後柘湖選庶吉士,入翰林,有旨報罷,柘湖寄余詩云:“海上黃金十二樓,紫煙繚繞碧雲浮。可憐不是飛仙骨,咫尺三山隔弱流。”既而復開館,柘湖仍與選。余謂之曰:“君今作飛仙矣。向謂天坍自有長茶子,如今卻是短茶子。”柘湖身短,眾為絕倒。

作者

汝弼字惟良,平湖人。嘉靖壬辰進士,官工科給事中。以言事謫潛山縣丞,遷知太倉州。調揚州府同知,不赴。隆慶中追贈布政司參政。是書自記生平瑣事,率涉夢卜禨祥。其所記他人事,亦多不出此。末載種植數方,尤與全書不類。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