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文
○晉置溫麻船屯
唐置左衛營、右衛營,復置經略寧海軍。唐末陳岩置九龍軍,偽閩置龍虎天霸等六軍,及控宸、探鶴、宸衛三都以自衛。迄於五季,有全勝、百勝、橫衝、海路、捉生、獲閩諸營。宋置崇節水軍,牢城外,則自京或他路更番屯駐。慶曆中,增置澄海。嘉祐初,並為威果。熙寧中,改為教閱廣節、不教閱保節。元豐中,置壯城及諸寨。紹聖間,罷遣戍兵,置有馬雄略。大觀元年,升帥府,置全捷。紹興初,福州置荻蘆、延祥二寨。泉州有水澳寨。乾道八年,始置,後改名永寧。今為永寧衛。淳熙十三年,統制韓俊,請復於城南中里置寶林寨,城東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海寇衝突,圍頭字真德秀,以寶林帶郭法石控海道,請增法石兵,而移寶林兵戍圍頭,立寶蓋寨,其正將衙,立於法石諸屯。並聽命焉。若漳州之中柵寨,則在龍溪中柵,保沿海寨,則在漳浦南詔塢,今為詔安縣。共寧海寨,在海口鎮外豪門。蓋紹安二年,漳守李勛請建也。
國朝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沿海地方,設立福寧、福州、左福州、右福州、中鎮東、興化、平海、泉州、永寧、漳州、鎮海一十一衛,大金、定海、梅花、萬安、蒲禧、崇武、福全、金門、中左、高浦、陸鰲、銅山、元鍾,一十三所大篔簹,清灣、高羅延、白石、東洋、麻嶺、北茭、五虎門、閩安、鎮石、梁焦山、小祉、松下、澤郎、牛頭門、璧頭、迎仙、沖沁、青山、嵌頭、吉了、峰尾、黃崎、小岞、獺窟、祥芝、深滬、烏潯、圍頭、官澳、田浦、峰上、陳坑、烈嶼、塔頭、高浦、濠門、海門、島尾、井尾、青山、後葛、古雷、金石、洪淡四十四巡司。永樂年間,復設烽火、南日、浯嶼三水寨。正統初年,侍郎焦宏,以其孤懸海中,乃徙烽火於松山,南日于吉了,浯嶼於嘉禾,各仍其舊稱。又設小埵、銅山二水寨(銅山在井尾地方)。至景泰二年,尚書薛希璉,又將井尾官軍移遷於銅山西門澳。後又以銅山水寨南哨,改為元鍾澳,仍屬寨轄焉。而安邊館則始自嘉靖七年,都御史胡璉選委各府佐理其事。今都御史王忬,又於流江、官井洋、松下、閩安、鎮邊、盤湄洲、泥滬、獺窟、圍頭、料羅、元鍾,各設游兵船雲。
○方畫
自福寧州流江以南,至羅源縣濂澳門,約五百里,則以烽火水寨轄之。自濂澳門以南,至福清縣午頭門巡檢司,約四百里,則以小埵水寨轄之。自牛頭門以南,至晉江縣祥芝巡檢司,約五百里,則以南月山水寨轄之。自祥芝以南,至漳浦縣井尾巡檢司,約四百里,則以浯嶼水寨轄之。自井尾以南,至詔安縣洪淡巡檢司,約三百里,則以銅山水寨轄之。自洪淡以南,至廣東柘林寨,約一百里,則以元鍾澳轄之。蓋所謂信地云爾。○將領
晉有典船校尉,唐經略寧海二軍,以刺史領之。宋有安撫司兵官、福建路兵馬副總管(按《宋史》,每路委文臣一員,充撫使以治民。武臣一員,充都總管以治兵。又按《三山志》云:福建路只有副總管一員,以路分鈐轄為之,後每路分轄鈐),福建路兵馬鈐轄一員(說見上),福建路兵馬都監一員(按《宋史》,路分都監,掌本路禁旅、屯戍、邊防、訓練之政令,以肅清所部。又按《三山志》,元豐後,福州各立路,分都監一員),東南路第十將副各一員(元豐間,置福州駐紮紹興,間移副將建州駐紮)。隊將二員(福州、建寧府駐紮各一員)。延祥寨水軍正副統領各一員,準備將:提轄官、訓練官、指教官、錢糧官,各二員,荻蘆寨水軍統領兼福州興化軍都巡檢使一員,緝捕官一員,準備將領二員,中柵、沿海、海口巡檢各一員。
國朝衛、所有指揮千百戶,巡司有檢巡,凡水寨統以把總指揮,而各衛、所歲輪指揮千百戶,各以其軍往聽節制焉。正統間,巡撫侍郎焦宏,奏改都指揮五員把總。又奏選都指揮一員,張翥提督浙、福、廣東海道。正統五年,御史成規奏革三省海道,除都指揮僉事王勝提督福建備倭。景泰四年,巡撫尚書孫原貞奏革各水寨把總都指揮,只委指揮五員,把總一年一更,其把總、指揮五年一代則。弘治十三年,依太監鄧原請也若元鍾澳之寧備,亦以指揮充之。而各要害游兵官,則指揮千百戶雜用。嘉靖三十一年七月,兵部又奏設參將一員,領敕握符,分守福興泉漳地方雲。
○七卒
宋澄海軍五百人,後改威果,增為五百一十人。全捷軍額如之。教閱保節軍五百人,後改除教閱二字,改名廣節軍,每指揮不得過五百人。壯城軍二百三人,延祥軍一千人,荻蘆軍五百人,中柵、沿海俱一百六人,寧海則七十人。國朝衛統五所,各軍一千人,共五千人。其五寨一澳烽火,則福州左中福寧共撥軍四千六十八人,今逃亡者三千人。小埵則福州右鎮東、梅花、萬安、定海,共撥軍四千四百二人,今逃亡者二千三百八十三人。南日則泉州、興化、平海共撥軍四千七百人,今逃亡者二千五百五十七人。浯嶼則永寧、福全、金門、崇武,共撥軍三千四百二十九人,今逃亡者一千四百六十八人。銅山則鎮海、陸鰲、元鍾,共撥軍一千八百二十二人,今逃亡者一千一百九十二人。元鍾則漳州、鎮海、銅山,共撥軍一千一百三十三人,今逃亡者四百七十八人。成化間,都御史張�欲軍得以休息,分作三班上班:今年二月上,明年二月下,下班替之。中班今年八月上,明年八月下,上班替之。下班明年二月上,後年二月下,中班替之。參差輪轉,大約一年有半年休息。休息者,月辦料銀一錢,以修戰舸。後又於出海者選退老弱,每人扣行糧四斗,月糧三斗,以待募兵之用。
作者
卜大同,明浙江秀水(今嘉興)人,字吉夫,號監泉。嘉靖進士。由刑部主事官至湖廣按察使。倭寇騷擾東南時,任福建巡海副使,邊備多所興革,使倭寇三年不敢犯。著有《征苗圖記》、《備倭圖記》及《監泉集》。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