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文
【寧封子】 〔《列仙傳》:“黃帝時人。”按:《帝紀》,黃帝時有寧封為陶正,或即此人。〕
黃帝之前,寧先生者,嘗游昆丘之外。有蘭沙之地,去中都萬里,其沙如細
塵,風吹成霧,泛泛而起,有石藍之花,輕而堅勁,千年一開,隨風霏霏,名曰
青藍花;又有魚鱉龍蛇飛於塵霧中。先生游其地,食飛魚而死,臥沙百餘年,蹶
然而起,形容復故,乃作《游海詩》曰:“青藍灼灼千載舒,百齡暫死食飛魚。”
【白帝子】 〔太白之精。〕
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處璇宮而夜織,或乘桴木而晝游,經歷窮桑滄茫
之浦。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為白帝之子,降乎水際,與皇娥燕戲並坐,撫桐
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云:“天清地廣浩茫茫,萬象回薄化無方。氵含天蕩蕩
望滄滄,乘桴輕漾著日傍。當期何所至窮桑,心知和樂悅未央。”白帝子答歌云:
“四維八埏眇難極。驅光逐影窮水域。璇宮夜靜當軒織,桐峰文梓千尋直。伐梓
作器成琴瑟,清歌流暢樂難極。滄湄海浦來棲息。”及皇娥生少昊,因號曰窮桑
氏。
【許由】 〔字武仲。隱居潁水之陽,堯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洗耳於潁
水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曰:“污吾犢口。”牽犢上流
飲之,由乃棄其瓢而去。〕
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以清節約聞於堯,堯乃遣使禪為天
子,由喟然嘆曰:“匹夫結志,固如磐石。采山飲河,所以養性,非以貪天下也。”
堯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云:“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古音虎)。山川麗
崎,萬物還普。日月運照,靡不記睹。游放其間,何所窮慮?(葉)嘆彼唐堯,
獨自愁苦。勞心九州,憂動后土。謂予欽明,傳禪易祖。我樂何如,蓋不盼顧。
河水流兮綠高山,(葉)甘瓜施兮葉綿蠻。(葉)高林肅兮相錯連,居此之處傲
堯君。(葉)”
虞帝《白虎通》:“舜,忄舜也。言能推信堯道而行之也。”母曰握登,見
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故姓姚氏
舜時,景星出,卿雲興,於是俊義百工相和而歌,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
糹�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八伯鹹進,稽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
陳。日月光華,弘於一人。”帝乃載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順經,
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賢善,莫不鹹聽。{鼓長}乎鼓之,軒乎舞
之。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舜以樂教天下,天下大治,彈五弦之琴,作《南風之操》曰:“反彼三山兮,
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來歌。有黃龍兮,自出於河,負書圖兮,委蛇羅沙。
案圖觀讖兮,閔天嗟嗟。擊石附韶兮,淪幽洞微。鳥獸蹌蹌兮,鳳凰來儀。凱風
自南兮,喟其增悲。”舜初聞歷山之耕者侵畔,乃往耕焉,田父推畔。後遊歷山,
見鳥飛,思親而作歌曰:“陟彼歷山兮崔嵬,有鳥翔兮高飛,瞻彼鳩兮徘徊。河
水洋洋兮清泠,溪谷鳥鳴兮嚶嚶,設定張�兮思我父母力耕。日與月兮往如馳,
父母遠兮吾將安歸?”
【方回】 〔堯時隱士。舜遷負夏,至鄧之墟,有秀士七人,曰雄陶、方回、
續牙、伯陽、東不訾、秦不虛、靈甫,皆不辟而至,為之七友。既禪,七人始逃
之。〕
舜葬蒼梧之野,有鳥如雀,常游丹海之際,時來蒼梧之野,銜青砂珠,積成
壟阜,名曰珠立。其珠輕細,風吹如塵,起名曰珠塵。今蒼梧之外,山人採藥時,
有青石圓潔如珠,服之不死。仙人方回遊南嶽,有七言贊曰:“珠塵圓潔輕且明,
有道服者得長生。”
【夏禹】 〔父鯀,娶有莘氏女曰志,是為修已。修已見流星貫昴,夢接意
感,孕歲有一月,堯帝戊戌五十八載六月六日,生禹於�道之石紐鄉。世傳堯眉
八彩,舜目重瞳,禹耳三漏。〕
禹年三十未娶,行塗山,有白狐九尾,造禹,塗山人歌曰:“綏綏白狐,九
尾龐龐。成子家室,乃都攸昌”。禹遂娶之,謂之女�喬。
【履癸】 〔是為桀。死於亭山。子淳維妻其眾妾,遁於北野,隨畜轉徙,
號葷育。逮周曰儼狁,漢曰匈奴。《傳》曰:“其先伯禹之後”是也。〕
桀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群臣醉者持不醉者,不
醉者持醉者。而歌曰:“江水沛兮,舟楫敗兮,我王廢兮。趣歸於毫,亳亦大兮!”
伊尹退而更曰:“覺兮較兮,吾大命格兮。去不善而從善。何不樂兮!”乃就湯
伐桀。
【商胥余】 〔箕子名,食采於箕,故曰箕子。周武王克商,封於朝鮮。箕
子施八條之約,遂乃邑無淫盜,門不夜扃,故東夷以柔謹為風,異乎三方。〕
紂為淫暴,作炮烙之刑,箕子諫不聽,乃解衣被發,佯狂而去之。遂隱而鼓
琴以自悲。乃作歌曰:“天乎天哉!欲負石自投河。嗟復嗟,奈社稷何!”
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
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之云:“麥秀薪薪,禾黍油油。彼狡童兮,
不我好仇!”殷民聞之,皆為流涕。
【墨允】 〔字公信,弟致,字公達。姓墨胎氏,夷、齊其謚也,其先,湯
封於孤竹。〕
周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
採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
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
於首陽山。
作者
蔣一葵,字仲舒,號石原,明代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進士,歷官靈川知縣、京師西城指揮使、南京刑部主事。有書齋曰“堯山堂”,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刻有王崇慶《山海經釋義》。作品有《堯山堂外紀》、《堯山堂偶雋》、《長安客話》。
《堯山堂外紀》是類似於史記的紀傳體通史,起上古黃、虞、三代至明初,附錄秦漢至宋元的歷史平價。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