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淞故述》者,余祖母舅細林楊先生所撰也。先生諱樞,字運之,細林其別號雲。學窺二西,文擅兩都,親教其子中丞朋石,及余父學憲公,俱成巨儒,博學雄文顯天下。嘉靖戊子,舉於鄉,仕臨江郡丞,卒於官。後以子貴,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先生遺集頗多,是述其一臠也。述之詳,具先生自敘中,余王大父一山公與先生密戚,並家九山間。嘉靖庚寅五月,手錄而輯訂之,存諸笥中,為家藏書。公字維敬,官興國縣尉,致仕家居,杜門著述,以博雅好古聞於詩。有《樵唱集》,他纂書不下數十種,是錄亦其一也。周楊家多故中落,向未付梓,邇來吾鄉樂義之士,不啻古人,儻肯捐貲鋟傳,以補松志所不逮,其有功於前修後進,良不淺矣。敬陳巔末,敢告長者。
選文
雲間九峰,陸寶為二峰。其土宜樹,人爭取之,夷為平陸矣。定庵曹公時中,擬以竿山補之,有《九峰補亡詩》。“山頭日月長吞吐,山下亂石難名數。小者臥伏如群羊,大者蹲踞如虓虎。生材中矢因得名。十笏天留給孤土。茲山合補九峰亡,後世視今應作古”。又以盤陀石、雨花洞、玉竇泉、箭竿竹為四詠,各有詩。先是鶴灘錢公福,嘗作檄小山補之,然小山蓋橫雲之餘壤也,故又名小橫山,勢不可二。竿在諸山之北,與鳳凰對峙,進竿次之,於義亦協。
湖泖之水,皆發源蘇之太湖,故每風自西北來,則水患暴溢。治水者,惟浚吳淞江入海,浚白茆以入大江。太湖之勢分,則松無水患,夏忠靖公嘗試之矣。正德辛巳冬,季司空充嗣,復浚二水,動三郡之眾,費巨萬,當時頗有誚者。今十餘年,雖雨浹旬,而無大患,皆其力也。司空,四川內江人。
“山東未息馬,山西尚揮戈。急起州縣兵,北開白茆河。海風裂面天雨雪,山高水深不見月。萬人鑿土如鑿山,河邊死者誰收骨?白茆河成如白虹,百里直與昆城通。將軍不待驅鬼工,平地遂作魚龍宮。問誰愛民如愛子?華亭盛侯古莫比。昔去今遠悲復喜,非汝身為白茆鬼。盛之德,河之水,千古萬古流無已。”此清江貝公瓊贈盛彥忠《白茆歌》也。彥忠,廣陵人,元末年為華亭丞。
“通海易,塞海難。請君反覆思兩端,雨暘愆期致澇乾。此與時政還相干,人力回天亦良艱。惟是築堤護圩田,此榮若舉人心安。單舸寡從相周鏇,東西遍閱陌與阡。佚道便民省笞鞭,低者增築令高堅。破者補綴令完全,可以蓄泄防未然。道元水經有本源,守敬議論非腐酸。前元特設水監官,仁發姓任號月山。此老水利亦精專,令君奇胸萬卷蟠。取用不竭如淵泉,縱橫曲直珠走盤。但厚民力毋傷殘,眼前活法人所便。古人陳跡亦蹄筌,吾君吾相聖且賢。將舉廢墜起陂偏,和氣充塞位兩間。堯水湯旱非所患,側聞西潭過高軒。移時不出吏侯門,方且索我詩稿看。感君西台舊歲寒,不惜千里披心肝。”此西潭陳公章寄祝水部詩也。弘治甲寅,工部徐侍郎貫治水江南,議開白茆港,泄水于海。時西潭貳瑞州,聞而寄之,錄備一說。
西潭公以刑部郎中調佐瑞州,時太守尚縉適滿任,庫有餘銀,積至萬兩,將自入。公至守,知不可隱,乃欲以其半污公,公不可,即請於上官,而附諸籍。門人錢福志其墓不及此,用表出之。
僉憲許公璘,致仕日,里人有被誣者,以五十金托蒙古賽氏子,丐公白之。公知其誣,直於官,得釋。而賽竟匿其金,不以酬,后里人以賽面質於公,公謝有之。前輩厚德如此。
相關
楊樞,樞字運之,自稱細林山人,華亭人。嘉靖戊子舉人,官至江西臨江府同知。是書乃所述松江一郡遺聞軼事,以補志乘之闕略者。松江本以吳淞江得名,明初因地多水災,故去水旁以禳之。此書標目,則猶仍其本名也。書中於
地理、人物、行誼、藝能、文字、題詠以及詼諧、瑣屑之事,無不備載。其藝文籍用宋孝王《關東風俗傳》例,載陸績《渾天圖》以下凡百餘種,悉其鄉人著作,可為徵文考獻之資。至於元楊維禎之名,或從木或從示,諸書參差不一。樞以歲月求之,謂字本從木。入明後以諸王有諱楨者,始改從示。其言殊臆測無據。又李至剛在永樂時,以善於附會深蒙傾險之識,而樞信《明一統志》之虛詞,反目以德量寬宏,惜《松江舊志》略而不載。亦未免涉回護鄉曲之私也。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