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山前聞》

《枝山前聞》

《枝山前聞》,明祝允明撰寫的筆記小說。

基本信息

例文賞析

正經傳

上萬機之暇,留意方策,嘗以《尚書》、《咨汝羲和》、《惟天陰騭下民》,二節,蔡沉注誤,命禮部試右侍郎張智同翰林院學士劉王吾等改正。因通加研校,書成,名曰:《書傳會選》又以孟學當戰國之世,故詞氣或抑揚太過,今天下一統,學者不得其本意,而樂以見之言行,則學非所學,而用非所用。又命三吾刪其過者為《孟子節文》,不以命題取士。當時禮部劉什言:“《書傳》曰:‘凡前元科舉,《尚書》專以蔡傳為主,考其天文一節,已自差謬,謂日月隨天而左鏇。今仰觀乾,甚為不然。夫日月五星之麗天也,除太陽人目不能見其行於列宿之間,其太陰與五星,昭然右鏇。何以見之?當天清氣爽之時,指一宿為主,使太陰居列宿之西一丈許,盡一夜,則太陰過而東矣。蓋列宿附天舍次而不動者,太陰過東,則其右鏇明矣。夫左鏇者,隨天體也;右鏇者,附天體也。必如五星右鏇為順行,左鏇為逆行,其順行之日常多,逆行之日常少。若如蔡氏之說,則逆行多而順行少,豈理也哉?若不改正,有誤方來。今後學《尚書》天文一節,當依朱氏《詩傳》‘十月之交’注文為是。又如《洪範》內,‘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一節,蔡氏俱以天言,不知陰騭下民乃天之事,相協厥居乃人君之事。天之陰騭下民者何?風雨霜雪均調,四時五穀結實,立蒸民之命,此天之陰騭也。君之相協厥居者何?敷五教以教民,明五刑以弼教,保護和洽,使強不得凌弱,眾不得暴寡,而各安其居也。若如蔡氏之說,則相協厥居事付之於天,而君但安居自若,而奉天勤民之政,略不相與,又豈天佑下民,作之君師之意哉?今後當依此說。”

制度

今士庶所載方頂大巾,相傳太祖皇帝召會稽楊維禎,維禎戴此以見。上問:“所戴何巾?”維禎對曰:“四方平定巾。”上悅,遂令士庶依其制戴。或謂,有司初進樣,方直其頂。呈上以手按偃落後,儼如“民”字形,遂為定製。按洪武二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禮部右侍郎張智同各官奉聖旨:“恁禮部將士民戴的頭巾樣制,再申明整理。”智乃奏:“行先為軟巾,制度已嘗擬定,而小民往往成造破爛不堪紗羅,用紙粘裹,竹絲添花混同遣賣,有乖禮制。合行申禁仍前。違制者賣人、買人同罪。如此,則當時巾制乃太祖自定,恐非緣維禎與手技也。

輿地

皇朝輿地,前古無北猗與盛哉!然有可疑者一事,堯舜時以冀州為皇畿,四方皆二千五百里。今冀州之北能幾何耶?三吳在古不入職方,其民皆斷髮文身,以與蛟龍雜處,若空其地為最下也。今財賦日繁,而古之遺蹟不異。其水之不為害者天幸爾。萬一洚水不知何以處之,區區開築難以言善。
祝允明作品祝允明作品

沈孝子

吾邑之相城有一乞兒,姓沈,年在中歲,每詣沈隱君孟淵所請丐,幾所得,多不食而分貯之筒篚中,隱君初不為意,久而問焉,則曰:“將以遺老娘耳。”隱君始異之。潛令人偵其所為。丐至一岸旁,坐地出簞中飲食,整理之,擎至船邊。船雖陋,而甚潔。老媼坐其中,丐登舟陳食母前,傾酒跪而奉之,伺母接杯乃起。跳舞而唱山歌,作嬉笑以樂母。母殊意安之也。必母食盡乃更他求。若無得,則自受餒,終不先食之也,日日如之。凡數年,母死,丐始不見。隱君嘆詫,亦時少周之。此非有為而為,可謂真孝矣。

片言折獄

聞之前輩說國初某縣令之能,縣有民將出商,既裝載,民在舟,待一仆久不至,舟人忽念商輜貨如此,而孑然一身,仆又不至,地又僻寂,圖之易耳。遂急擠之水中,攜其貲歸。乃更詣商家,擊門問:“官人何以不下船!”商妻使人視之,無有也。問諸仆,仆言:“適至船,則主人不見,不知所之也。”乃姑以報地里。地里聞之縣,逮舟人及鄰比,訊之反覆,卒無狀。凡歷幾政莫決。至此令,遂屏人獨問商妻:“舟人初來問時情狀、語言何如也?”商妻曰:“夫去良久,船家來扣門,門未開,遽呼曰:‘娘子,如何官人久不下船來?’言止此耳。”令屏婦,復召舟人問之。舟人語同。令笑曰:“是矣。殺人者汝,汝已自服,不須他證矣。”舟人嘩曰:“何服耶?”令曰:“明知官人不在家,所以扣門稱娘子。豈有見人不來,而即知其不在,乃不呼之者乎?”舟人駭服,遂正其法。此亦神明之政也。

作者簡介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並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於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