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稱該書“載明太祖歷代世系,及其自微時以至即位後事。略以編年為次。凡皇后、太子、諸王溢號封爵,皆詳列之。”但不足的是“起紀懿文太子諸妃所生,而高皇后所生者只成祖及周王二人,與史不符。蓋當時諛妄之詞,不足據為實錄者矣”。明成祖的身世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文即帝位。因為懼諸叔王勢力坐大,用齊泰、黃子澄等謀,頒發削藩招令。周、湘、代、齊、岷諸王首以罪廢,次弟將及燕王朱棣。手握重兵,鎮藩北平的朱棣密與姚廣孝(僧道衍)、指揮張玉、朱能等謀,以指斥齊泰、黃子澄等為奸,並引祖訓,以“清君側”為由,於建文元年七月發動“靖難之役”。“靖難”之師揮兵南下,與明南軍大戰於長江南北,至建文四年六月,燕王率師渡江,從金川門進入京師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即帝位,改年號為“永樂”。永樂建元後,為後世留下了兩大疑案,一是建文帝的下落,再就是朱棣本人的身世出身了。朱元璋雖是老粗,明卻是以禮儀倫理立國的。奉程朱理學為正統。由於朱棣不是朱元璋欽定的皇位繼承人,而是以‘靖難”名義,通過武力從侄兒手裡奪取皇位的,所以從一開始受到正統臣子和文人的非難,按傳統理學宗法觀點,朱棣取得皇位頗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像,因而視之為“篡國”“不義”者大有人在。明既奉禮教名學,當然講究嫡長尊卑,懿文太子以長子得立,死後立嫡孫,這是天經地義的。朱棣要讓自己的即位順理成章,無非需要證明自己為馬皇后所生,與太子及秦、晉二王為同母。現在太子及秦、晉二王已故,建文帝又“焚於宮中”或“不知所終”,則自己為嫡長,當然有權繼承皇統,於情於理都是名正言順的了。所以,出於政治考慮,朱棣勢必要“認馬為母”。在永樂年間,《太祖實錄》曾經兩度修改。後修《永樂實錄》時則直接表明:“高皇后生五子:長懿文太子標,次秦憨王樉,次晉恭王,次上,次周定王橚。”即使在當時,信之者也不多,只不過在朱棣淫威之下,無人敢言而已。清作《明史》,也延續了這一說法,《明史本紀5(成祖)》稱其為“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然而,《明史列傳29》卻有:“(黃)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削周,是剪燕羽翼也。”這就是說,燕王與周王是同母,並不與懿文太子同母。按《明史列傳1(后妃)》,孫貴妃“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帝以妃無子,命周王橚行慈母服三年,東宮、諸王皆期。敕儒臣作《孝慈錄》。庶子為生母服三年,眾子為庶母期,自妃始。”這說明周王是庶子,既然燕王與周王同母,當然並非嫡子。那么,朱棣的生母是誰?據潘梓章先生考,據《南京太常寺志》所載,孝陵神位中,“左一位淑紀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憨王、晉恭王,右一位碩妃,生成祖文皇帝。”這就是說,其生母應為碩妃,而太子及秦王、晉王也都是庶出。按野史說法,碩妃是高麗人,這樣一來,朱棣就有朝鮮血統了。呵呵,牽強解釋一下,所以朱棣後來特別喜歡朝鮮美女,朝鮮進貢的淑女很多,大都受寵,“永樂時,朝鮮貢女充掖庭,妃與焉。”其中一位權氏最為受寵,“善吹玉簫。帝愛憐之。七年封賢妃,命其父永均為光祿卿”,並曾伴隨朱棣北伐。話雖如此,但所謂《南京太常寺志》的說法出自守陵太監,再經民間流傳,難免以訛傳訛,真實性大打折扣,只能姑妄聽之了。按《明史紀事本末》,朱元璋對皇孫朱允文不太滿意,“太祖每令賦詩,多不喜。一日令之屬對,大不稱旨,復以命燕王,語乃佳”。故而朱元璋數次欲廢之而改立燕王,劉三吾勸諫:“若然,將置二王(秦王、晉王)何地?”於是作罷。這樣看來,朱棣也不是沒有嫡出的可能。更離奇的說法是朱棣為元順帝洪吉喇氏或瓮氏所生(此二人也可能並非一人)。按任愛傑先生引蒙古《黃金史綱》,“大都城破時,順帝的妃子弘吉剌氏已經懷孕三個月,沒有來得及逃出,躲在一個大瓮中避難。被明軍搜出後為朱元璋納為妃子,稱為翁氏。弘吉剌氏當時心想:“如果七個月後產子,則必然會被(朱元璋)當作敵人的兒子所殺。如果分娩在十個月後則會被(朱元璋)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於是向天祈禱再添三月孕期。果然懷孕十三個月才分娩,產下一子,就是朱棣。”蒙古史料顯然近乎於傳奇,有明顯的史詩味道,與中國漢代以前的史料近似(或更有過之),可信度同樣不高,不過朱棣“貌奇偉,美虬髯”,和朱元璋長得不太象,且勇武善戰,殺人如麻,倒是有點近乎那時的蒙古人。值得注意的是,經朱棣五次大規模北伐,蒙古的勢力遭到重創,從此各部落大都或歸順或遠遁,基本分崩離析,從此再沒有問鼎中原的可能性了。這種說法或者也算一種心理安慰吧。這和後來關於乾隆是漢人,為海寧陳氏所出的傳言有異曲同工之處。就現有資料而言,已無法真正確定朱棣的身世了(除非化驗DNA,呵呵),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朱棣並沒有建立新朝,他畢竟還是朱元璋的兒子,遵循的是朱元璋的舊制。如他對方孝孺所言,這只是家務事。血統之說不過一點談資而已。耐人尋味的是,心虛的統治者都喜歡編書,永樂五年朱棣下令撰著名的《永樂大典》,名為蒐集古今文獻,實為消除不利於己的觀點言論,編另一個目的則是焚書,官方之外自然是異端,為的是掩蓋歷史事實和制止獨立思考,便於“統一思想”。因為皇權之下,權力統治和思想控制本就是刀鋒的兩個刃。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