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潢玉牒》

《天潢玉牒》

《天潢玉牒》筆記小說,不著撰人名氏。明《記錄彙編》,清《勝朝遺事》均收錄此書,是為解縉撰。縉字大紳,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

基本信息

簡介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稱該書“載明太祖歷代世系,及其自微時以至即位後事。略以編年為次。凡皇后、太子、諸王溢號封爵,皆詳列之。”但不足的是“起紀懿文太子諸妃所生,而高皇后所生者只成祖及周王二人,與史不符。蓋當時諛妄之詞,不足據為實錄者矣”。明成祖的身世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孫朱允文即帝位。因為懼諸叔王勢力坐大,用齊泰、黃子澄等謀,頒發削藩招令。周、湘、代、齊、岷諸王首以罪廢,次弟將及燕王朱棣。手握重兵,鎮藩北平的朱棣密與姚廣孝(僧道衍)、指揮張玉、朱能等謀,以指斥齊泰、黃子澄等為奸,並引祖訓,以“清君側”為由,於建文元年七月發動“靖難之役”。“靖難”之師揮兵南下,與明南軍大戰於長江南北,至建文四年六月,燕王率師渡江,從金川門進入京師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即帝位,改年號為“永樂”。永樂建元後,為後世留下了兩大疑案,一是建文帝的下落,再就是朱棣本人的身世出身了。朱元璋雖是老粗,明卻是以禮儀倫理立國的。奉程朱理學為正統。由於朱棣不是朱元璋欽定的皇位繼承人,而是以‘靖難”名義,通過武力從侄兒手裡奪取皇位的,所以從一開始受到正統臣子和文人的非難,按傳統理學宗法觀點,朱棣取得皇位頗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像,因而視之為“篡國”“不義”者大有人在。明既奉禮教名學,當然講究嫡長尊卑,懿文太子以長子得立,死後立嫡孫,這是天經地義的。朱棣要讓自己的即位順理成章,無非需要證明自己為馬皇后所生,與太子及秦、晉二王為同母。現在太子及秦、晉二王已故,建文帝又“焚於宮中”或“不知所終”,則自己為嫡長,當然有權繼承皇統,於情於理都是名正言順的了。所以,出於政治考慮,朱棣勢必要“認馬為母”。在永樂年間,《太祖實錄》曾經兩度修改。後修《永樂實錄》時則直接表明:“高皇后生五子:長懿文太子標,次秦憨王,次晉恭王,次上,次周定王橚。”即使在當時,信之者也不多,只不過在朱棣淫威之下,無人敢言而已。清作《明史》,也延續了這一說法,《明史本紀5(成祖)》稱其為“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然而,《明史列傳29》卻有:“(黃)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削周,是剪燕羽翼也。”這就是說,燕王與周王是同母,並不與懿文太子同母。按《明史列傳1(后妃)》,孫貴妃“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帝以妃無子,命周王橚慈母服三年,東宮、諸王皆期。敕儒臣作《孝慈錄》。庶子為生母服三年,眾子為庶母期,自妃始。”這說明周王是庶子,既然燕王與周王同母,當然並非嫡子。那么,朱棣的生母是誰?據潘梓章先生考,據《南京太常寺志》所載,孝陵神位中,“左一位淑紀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憨王、晉恭王,右一位碩妃,生成祖文皇帝。”這就是說,其生母應為碩妃,而太子及秦王、晉王也都是庶出。按野史說法,碩妃是高麗人,這樣一來,朱棣就有朝鮮血統了。呵呵,牽強解釋一下,所以朱棣後來特別喜歡朝鮮美女,朝鮮進貢的淑女很多,大都受寵,“永樂時,朝鮮貢女充掖庭,妃與焉。”其中一位權氏最為受寵,“善吹玉簫。帝愛憐之。七年封賢妃,命其父永均為光祿卿”,並曾伴隨朱棣北伐。話雖如此,但所謂《南京太常寺志》的說法出自守陵太監,再經民間流傳,難免以訛傳訛,真實性大打折扣,只能姑妄聽之了。按《明史紀事本末》,朱元璋對皇孫朱允文不太滿意,“太祖每令賦詩,多不喜。一日令之屬對,大不稱旨,復以命燕王,語乃佳”。故而朱元璋數次欲廢之而改立燕王,劉三吾勸諫:“若然,將置二王(秦王、晉王)何地?”於是作罷。這樣看來,朱棣也不是沒有嫡出的可能。更離奇的說法是朱棣為元順帝洪吉喇氏或瓮氏所生
《天潢玉牒》《天潢玉牒》
(此二人也可能並非一人)。按任愛傑先生引蒙古《黃金史綱》,“大都城破時,順帝的妃子弘吉剌氏已經懷孕三個月,沒有來得及逃出,躲在一個大瓮中避難。被明軍搜出後為朱元璋納為妃子,稱為翁氏。弘吉剌氏當時心想:“如果七個月後產子,則必然會被(朱元璋)當作敵人的兒子所殺。如果分娩在十個月後則會被(朱元璋)當作自己的兒子撫養。”於是向天祈禱再添三月孕期。果然懷孕十三個月才分娩,產下一子,就是朱棣。”蒙古史料顯然近乎於傳奇,有明顯的史詩味道,與中國漢代以前的史料近似(或更有過之),可信度同樣不高,不過朱棣“貌奇偉,美虬髯”,和朱元璋長得不太象,且勇武善戰,殺人如麻,倒是有點近乎那時的蒙古人。值得注意的是,經朱棣五次大規模北伐,蒙古的勢力遭到重創,從此各部落大都或歸順或遠遁,基本分崩離析,從此再沒有問鼎中原的可能性了。這種說法或者也算一種心理安慰吧。這和後來關於乾隆是漢人,為海寧陳氏所出的傳言有異曲同工之處。就現有資料而言,已無法真正確定朱棣的身世了(除非化驗DNA,呵呵),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朱棣並沒有建立新朝,他畢竟還是朱元璋的兒子,遵循的是朱元璋的舊制。如他對方孝孺所言,這只是家務事。血統之說不過一點談資而已。耐人尋味的是,心虛的統治者都喜歡編書,永樂五年朱棣下令撰著名的《永樂大典》,名為蒐集古今文獻,實為消除不利於己的觀點言論,編另一個目的則是焚書,官方之外自然是異端,為的是掩蓋歷史事實和制止獨立思考,便於“統一思想”。因為皇權之下,權力統治和思想控制本就是刀鋒的兩個刃。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