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學名:Psittacus erithacus)體長33~41cm,體重480~560g,平均壽命約50年。屬於大型鸚鵡,分布於非洲,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尾巴短,頭部圓,面部長毛,喜攀爬,不善飛翔。非洲灰鸚鵡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這也使得它們成為知名度最高的寵物鳥之一。主食各類種子、堅果、水果、花蜜、漿果等。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非洲灰鸚鵡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體長33-41厘米,體重480-560克,平均壽命約50年。屬於大型鸚鵡,尾巴短,頭部圓,面部長毛,喜攀爬,不善飛翔。身體為深淺不一的灰色,臉部眼睛周圍有一片狹長的白色裸皮;頭部和頸部的灰色羽毛帶有淺灰色滾邊,腹部的灰色羽毛則帶有深色滾邊;主要飛行羽灰黑色;尾羽鮮紅色;鳥喙黑色,虹膜黃色。幼鳥尾羽尖端帶有黑色,虹膜為淺灰色,隨著年紀漸長會變為黃色。奈及利亞地區的非洲灰鸚鵡體色一般較深。

雌雄分辨方法:從外觀雄性的頭形較闊大,眼角兩側略尖成杏形,雌性相反頭形較窄小,眼圈較圓。有2個亞種:非洲灰鸚鵡指名亞種(Psittacus erithacus erithacus)身上羽毛逞銀灰色,尾羽鮮紅色,喙部為黑色;非洲灰鸚鵡提姆那亞種(Psittacus erithacus timneh)外表跟指名亞種近乎相同,但體形卻明顯較小,身上的銀色羽毛則較深色,尾羽逞紅褐色,喙部為粉肉色,性格較活潑,相比沒那么害羞,模仿人語能力跟指名亞種不相伯仲。

棲息環境

非洲灰鸚鵡通常棲息在低海拔地區及雨林。群居性,喜愛在近河流與湖泊邊的樹上或棕櫚樹上棲息,通常數隻一起活動。非洲灰鸚鵡的人工繁殖在國際上非常成功,所以數量充足;但提姆那亞種則已面臨絕種

生活習性

該物種說話能力強,天資聰穎,智商高,以擅長模仿人語聞名。覓食的時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動,喜食各類種子、堅果、水果、花蜜、漿果等,有時也會至農作物田園中覓食,造成農業損失,尤其是玉米田。非洲灰鸚鵡可以在長途跋涉中搜尋果樹,尤其在旱季會季節性遷移。棲息時聚集大群,非常嘈雜,在休息和在飛行中都會發出嘎嘎的鳴叫、口哨聲和尖叫聲,除了能夠模仿人類的語言,也發現這種鸚鵡在野外可以模仿其他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聲音。

飼養非洲灰鸚鵡要選用堅固的金屬鳥籠,並有足夠空間以供活動,同時亦要預備不同種類的玩具滿足它們的好奇心並有助消磨時間,減低它們待在籠中的焦躁煩厭感,免得養成咬毛症。除了供給均衡營養的食物外,鈣質的補充尤其重要,它們生性善妒,害羞,希望受重視,若長時間受冷落,無聊,感覺沮喪很容易導致拔毛症的心理病,所以應給予大量玩具及足夠陪伴它們的時間。

繁殖方式

非洲灰鸚鵡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繁殖期開始於3歲左右,繁殖季節因地而異,東非約在1至2月及6至7月的乾燥季節。築巢在離地面10-30米高的樹洞內,通常一窩產2-3枚卵,偶爾4枚。孵化期28至30天,幼鳥剛孵出時只有14-16克重,5厘米長,約75-80天后羽毛長成,離巢期大約80天,圈養的非洲灰鸚鵡可以活到50歲。

剛引入飼養的非洲灰鸚鵡成鳥通常十分緊張與不安,尤其是野生。通常表現的非常焦慮,適應新環境的時間較長,它們算是中大型鸚鵡中比較安靜的種類,不常打擾它們就不太會吵雜,但是灰鸚也是中大型鸚鵡中較容易養成拔羽惡習的種類之一,無聊、焦慮、缺乏關愛、空間狹小、壓力、營養不均衡等因素皆有可能導致拔羽症,飼主宜多加注意和照顧,手養的幼鳥非常可愛迷人,它們過人的模仿能力使得主人在飼養的過程中特別有趣,許多幼鳥在主人用心教導之下就學會說話,是很理想的寵物鳥,須提供多樣性的食物,各種蔬菜、水果、種子、堅果、穀物需均衡提供,尤其是鈣質的攝取尤為重要,日常生活中可以添加維生素補充劑。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西從幾內亞比索起,東到肯亞西部。分布國家包括安哥拉、象牙海岸、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彭、加納、肯亞、奈及利亞、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偶進貝寧和多哥。

亞種分化

非洲灰鸚鵡(2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非洲灰鸚鵡指名亞種 Psittacus erithacus erithacus
2、 非洲灰鸚鵡提姆那亞種 Psittacus erithacus timneh

種群現狀

該物種已被認為種群整體數量下降,物種生存處於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主要是野生的非洲灰鸚鵡每年在國際貿易中被大量捕獲和交易。棲息地的快速喪失對該物種也具有顯著的影響,特別是在整個西非和東非。這些原因都是導致該物種快速下降的原因。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科學家們認為,鸚鵡雖然能言善辯,但這只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機械地模仿而已。這種仿效行為,在科學上也叫效鳴。由於鳥類沒有發達的大腦皮層,鳴叫的中樞位於比較低級的紋狀體組織中,因而它們沒有思想和意識,不可能懂得人類語言的含義,也不可能處處十分正確運用這些語言,所以有時甚至會不分場合,亂說一氣,令人哭笑不得。

在英國曾經舉行過一次別開生面的鸚鵡學話比賽,參賽的鸚鵡只需要講一句話便可,由裁判員根據這句話的內容和發音來進行打分。其中有一隻不起眼的非洲灰鸚鵡所講的一句話,受到了裁判和觀眾的特別讚賞,因而戰勝其他選手,獲得冠軍。當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以後,這隻灰鸚鵡先是向前後左右瞧了瞧,然後驚奇地叫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鸚鵡!”幾天以後,興奮異常的主人請了許多貴客到家中慶賀,為了在客人面前再次顯示這隻灰鸚鵡的“天才”,便又當眾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滿以為它能說出:“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貴客!”以博得大家的喝彩,不料灰鸚鵡見了雲集的貴客,卻仍然說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鸚鵡!”,使大家哭笑不得,也讓主人失盡了顏面、狼狽不堪。由此可見,鸚鵡學說話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並且只能學會一些有限的辭彙。

雌雄分辨方法:從外觀雄性的頭形較闊大,眼角兩側略尖成杏形,雌性相反頭形較窄小,眼圈較圓。有2個亞種:非洲灰鸚鵡指名亞種身上羽毛逞銀灰色,尾羽鮮紅色,喙部為黑色;非洲灰鸚鵡提姆那亞種外表跟指名亞種近乎相同,但體形卻明顯較小,身上的銀色羽毛則較深色,尾羽逞紅褐色,喙部為粉肉色,性格較活潑,相比沒那么害羞,模仿人語能力跟指名亞種不相伯仲。

2012年8月8日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報導,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學家發現,非洲灰鸚鵡擁有通過搖動盒子發出聲音判斷其中是否隱藏食物的能力。除了類人猿外,其他任何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人類幼童一般三到四歲以後才可以解決這種盒子問題,因此鸚鵡的推理能力堪比三歲小孩。

研究人員對維也納一個鸚鵡救助中心的6隻非洲灰鸚鵡進行測試,向這些鸚鵡展示了兩個盒子,一個盒子中放有核桃,而另一個盒子是空的。研究發現鸚鵡不僅判斷出搖晃時有聲音的盒子裡裝有食物,還隨即推理出,如果搖晃一個盒子沒有聲音,那么食物肯定在另一個盒子裡。在這樣的測試中,多數動物和人類幼童都無法理清盒子-聲音-食物的關係,鸚鵡卻做到了。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科學家們認為,鸚鵡雖然能言善辯,但這只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機械地模仿而已。這種仿效行為,在科學上也叫效鳴。由於鳥類沒有發達的大腦皮層,鳴叫的中樞位於比較低級的紋狀體組織中,因而它們沒有思想和意識,不可能懂得人類語言的含義,也不可能處處十分正確運用這些語言,所以有時甚至會不分場合,亂說一氣,令人哭笑不得。

在英國曾經舉行過一次別開生面的鸚鵡學話比賽,參賽的鸚鵡只需要講一句話便可,由裁判員根據這句話的內容和發音來進行打分。其中有一隻不起眼的非洲灰鸚鵡所講的一句話,受到了裁判和觀眾的特別讚賞,因而戰勝其他選手,獲得冠軍。當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以後,這隻灰鸚鵡先是向前後左右瞧了瞧,然後驚奇地叫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鸚鵡!”幾天以後,興奮異常的主人請了許多貴客到家中慶賀,為了在客人面前再次顯示這隻灰鸚鵡的“天才”,便又當眾揭開罩在鳥籠上的布,滿以為它能說出:“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貴客!”以博得大家的喝彩,不料灰鸚鵡見了雲集的貴客,卻仍然說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鸚鵡!”,使大家哭笑不得,也讓主人失盡了顏面、狼狽不堪。由此可見,鸚鵡學說話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並且只能學會一些有限的辭彙。

雌雄分辨方法:從外觀雄性的頭形較闊大,眼角兩側略尖成杏形,雌性相反頭形較窄小,眼圈較圓。有2個亞種:非洲灰鸚鵡指名亞種身上羽毛逞銀灰色,尾羽鮮紅色,喙部為黑色;非洲灰鸚鵡提姆那亞種外表跟指名亞種近乎相同,但體形卻明顯較小,身上的銀色羽毛則較深色,尾羽逞紅褐色,喙部為粉肉色,性格較活潑,相比沒那么害羞,模仿人語能力跟指名亞種不相伯仲。

2012年8月8日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報導,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學家發現,非洲灰鸚鵡擁有通過搖動盒子發出聲音判斷其中是否隱藏食物的能力。除了類人猿外,其他任何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人類幼童一般三到四歲以後才可以解決這種盒子問題,因此鸚鵡的推理能力堪比三歲小孩。

研究人員對維也納一個鸚鵡救助中心的6隻非洲灰鸚鵡進行測試,向這些鸚鵡展示了兩個盒子,一個盒子中放有核桃,而另一個盒子是空的。研究發現鸚鵡不僅判斷出搖晃時有聲音的盒子裡裝有食物,還隨即推理出,如果搖晃一個盒子沒有聲音,那么食物肯定在另一個盒子裡。在這樣的測試中,多數動物和人類幼童都無法理清盒子-聲音-食物的關係,鸚鵡卻做到了。

雌雄分辨

雌雄分辨方法:從外觀雄性的頭形較闊大,眼角兩側略尖成杏形,雌性相反頭形較窄小,眼圈較圓。有2個亞種:非洲灰鸚鵡指名亞種身上羽毛逞銀灰色,尾羽鮮紅色,喙部為黑色;非洲灰鸚鵡提姆那亞種外表跟指名亞種近乎相同,但體形卻明顯較小,身上的銀色羽毛則較深色,尾羽逞紅褐色,喙部為粉肉色,性格較活潑,相比沒那么害羞,模仿人語能力跟指名亞種不相伯仲。

2012年8月8日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報導,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學家發現,非洲灰鸚鵡擁有通過搖動盒子發出聲音判斷其中是否隱藏食物的能力。除了類人猿外,其他任何動物都沒有這種能力。人類幼童一般三到四歲以後才可以解決這種盒子問題,因此鸚鵡的推理能力堪比三歲小孩。

研究人員對維也納一個鸚鵡救助中心的6隻非洲灰鸚鵡進行測試,向這些鸚鵡展示了兩個盒子,一個盒子中放有核桃,而另一個盒子是空的。研究發現鸚鵡不僅判斷出搖晃時有聲音的盒子裡裝有食物,還隨即推理出,如果搖晃一個盒子沒有聲音,那么食物肯定在另一個盒子裡。在這樣的測試中,多數動物和人類幼童都無法理清盒子-聲音-食物的關係,鸚鵡卻做到了。

觀賞鳥大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