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居
簡介
葉聖陶北京故居位於東城區東部的東四八條。東四八條在明朝時被稱為正覺寺胡同,這是因為胡同里原來有座正覺寺的緣故。東四八條東起朝陽門內北小街,西至東四北大街,這一帶是北京保存比較完好的四合院街區,過去曾是達官貴人聚居地。
葉聖陶故居是胡同的71號,就位於胡同的中部路北,這是一座非常整齊的四合院,如意門雖不起眼但很講究,磚雕精細完好。走進院門裡面還有一個套院,院內垂花門和遊廊一應俱全且風格獨特,正房是葉聖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院內花草繁茂,兩株海棠樹鬱鬱蔥蔥,據說是葉先生親自栽種的。
由於靠近繁華的東四商業區,故居門口人來人往,在這裡是找不到葉先生童話里的寧靜和安詳的,但古老的庭院、和煦的微風還是讓人有些感動。
布局
葉聖陶故居為三進四合院,坐北朝南。小如意門一間,硬山合瓦清水脊,門楣有精美的磚雕圖案。門內有一字影壁,倒座房三間,門房兩間,皆為硬山合瓦皮條脊。一進院北為一殿一卷式垂花門通二進院。二進院北房三間,前帶廊,兩側各有耳房兩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廂房南帶耳房各一間;四周抄手遊廊,廊子帶有什錦窗。三進院有後罩房三間,西耳房兩間,均為硬山合瓦清水脊。
保護
1986年1月21日該院公布為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
蘇州故居
葉聖陶蘇州故居位於蘇州市十全街青石弄5號。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築,有青磚廊道,有方形立柱,布局開闊,平房呈丁字形排在庭院的西側和北側,庭院內紫藤懸垂,小徑逶迤。青石弄是滾繡坊內的一條S形窄弄,位於古城的腹地,是鬧中取靜的一處地方。1935年,葉聖陶用稿費買下這個住宅,當時他在上海開明書店工作,每月去一次上海,其餘時間都留在這裡寫作。葉聖陶原本打算在此地長住,後因抗戰爆發,葉家離開蘇州,輾轉他鄉。臨走前,葉聖陶將這處房子交給朋友照看,後來朋友又將房子轉手,幾十年中,此處陸續搬進幾戶人家。
1984年底,葉聖陶提出,把這處住宅捐給國家,各地的作家若到蘇州來體驗生活,能有一個適宜的地方住住,享受免費招待。1988年冬天,《蘇州雜誌》創刊,雜誌社先設在文聯大樓內,後屬意葉聖陶故居。1989年,由蘇州文聯出面,遷出了在青石弄5號居住的五戶人家,經過一年的整修,這裡重新恢復了古樸而明朗的風格,房舍整齊端莊,園子裡花木扶疏,四季常青。雜誌社於1990年春天正式遷入此處。雜誌社社長是著名作家陸文夫,許多作家到蘇州,曾來雜誌社坐坐。這所宅子雖然深處青石窄弄,卻是早已聲名在外。
人物簡介
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葉紹鈞,漢族人。字秉臣。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曾擔任多項職務。解放後,葉聖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也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葉聖陶於1988年2月16日於北京逝世,享年94歲。1894年,葉聖陶出生於江蘇蘇州吳縣。
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任國小教員。
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開始文言小說創作。
1915年,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尚公學校國文教員,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國小國文課本。後應聘到吳縣甪直縣立第五高等國小任教。
1918年,在《婦女雜誌》第4卷2、3號上發表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怡瑣譚》。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學李大釗、魯迅支持的新潮社,開始白話文學的創作。
1921年,與茅盾(沈雁冰)、鄭振鐸等人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文學為人生”的文學觀,並與朱自清等人創辦了中國新文壇上第一個詩刊《詩》。
1923年,進入商務印書館從事編輯出版工作,1928年發表了長篇小說《倪煥之》。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1930年,轉入開明書店,主辦《中學生》雜誌。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發起成立“文藝界反帝抗日大聯盟”。
抗戰期間,前往四川繼續主持開明書店編輯工作,同時還參加發起成立“文藝界抗敵後援會”。
1946年,回到上海後,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總務部主任及上海市國小教師聯合進修會和中學教育研究會的顧問。
1949年,到達北平,擔任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後任全國文聯委員。
1949年後,先後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央文史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連續五屆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和民進中央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