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杭州馬寅初故居位於慶春路210號,建於清末民國初,系三層磚木結構樓房,總占地面積為461平方米,1936年馬寅初先生購買並居住。
2003年,浙江省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會開始修繕整理原故居,並籌建馬寅初紀念館,2004年9月,馬寅初紀念館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至2008年底接待觀眾11萬多人。
2000年7月省委辦公廳在浙委辦發[2000]34號檔案中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提請由浙江省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會在馬寅初舊居建馬寅初紀念館。同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復函同意建立馬寅初紀念館。
2006年杭州馬寅初故居與嵊州市浦口街道的馬寅初出生地故居被列為同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布局
嵊州馬寅初故居占地628平方米,建築面積1228平方米,坐南朝北,共三進,四周外牆磚砌、內牆板築。門廳三開間,臨街建築,條石門框,實榀門。第二、三進五開間,均為五柱七桁的梁式架頭結構,硬山頂,南單檐、北重檐。三進之間各有廂房連通,中有二個天井,前小後大,空氣流通,光照充沛。
第二進底層中間是廳堂兼作通道,東兩間為小客廳與賬房間(會計室),西次間是馬寅初父母臥室,也是馬寅初出生處。西盡間為馬家廚房。
第三進五間,東西兩間打通,是“馬樹記”酒坊的釀酒場地;中間廳堂,是連線東西的過道,是組合釀酒的樞紐,向北設門可通戶外,便於對外傳遞貨物。西廂北間為馬寅初臥室和上樓通道,東廂分別為酒坊師徒廚房和餐室。第二、三進樓上有迴廊相互聯通,俗稱“走馬樓”,原為馬氏兄弟居住。
現在馬寅初故居底層恢復原貌,擺設依舊,廳堂與客廳中間陳列雕花鏤空老式桌椅,配有古鐘、帽筒;臥室布置了轎式眠床、箱櫃等。賬房陳列賬櫃、文房四寶,廚房是老式灶台。
內室陳設
二樓稱“風節園”,陳列馬寅初生平事跡,以勤廉為民、剛正不阿、高風亮節為主線,以溪邊竹、池中蓮、詠蓮詩等為借喻,分《馬寅初大事記》《嵊州哺育了馬寅初》、《學界泰斗馬首是瞻》、《愛國愛民敢怒敢言》、《與時俱進求實創新》、《堅持真理捨生取義》、《生命不止自強不息》、《戒奢尚儉清廉淡泊》、《鄉情綿綿葉落歸根》、《後世楷模光耀人間》十幾個部分,將實物、照片、雕塑、創作畫與多媒體等現代技術融為一體。整個故居陳列歷史照片、圖表180餘幅(張),實物230餘件,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充分展現馬寅初愛國為民、清廉淡泊、剛正不阿的高風亮節。
故居人物
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字元善,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浙江嵊州人。曾擔任南京政府官員,新中國建立後曾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大學商學院院長兼教授、南京大學教授、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長、浙江大學校長等職。
l939年,面對黑暗的獨裁勢力,處於苦悶、徘徊、迷惘之中的馬寅初得到了共產黨人周恩來、王若飛等人的幫助,看到了國家的前途,認清並找到了救國救民之路,這是馬寅初人生的一大轉折。
1949年馬寅初任浙江大學校長,9月赴北京出席全國第一屆政協會議,會上被推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常務委員和財政委員會副主任,兼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1951年5月,馬寅初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離杭赴京。
1957年因發表“新人口論”方面的學說而被打成右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得以平反。他一生專著頗豐,特別對中國的經濟、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貢獻,有當代“中國人口學第一人”之譽。
1960年1月,馬寅初請辭北京大學校長職務。3月28日,國務院決定免去馬寅初北京大學校長職務。1963年又被免去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職務。
1978年初,馬寅初被安排為全國政協常委,並為全國政協大會執行主席之一。
1979年9月,平反後擔任北京大學名譽校長,並重新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委員。1981年2月27日,當選為中國人口學會名譽會長,1981年3月29日,當選為中國經濟學團體聯合會第一屆理事會顧問。
1982年5月10日,馬寅初走完了整整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駕鶴西行,魂歸道山,享年101歲。
展廳內容
馬寅初紀念館一二樓均為展廳,展出大量圖片資料和實物,觀眾普遍反映史料翔實,內容豐富。展廳內還配有2套多媒體,可連續播放200分鐘,成為展版的補充和擴展。在2樓展廳中還配置了42吋等離子電視,可以為參觀團隊播放馬寅初電視劇及專題片。
該館還印刷了中、英、日3種文字的小折頁,編印《馬寅初紀念館專刊》,免費發放。除了接待來紀念館參觀的觀眾,該館創立流動紀念館,製作活動展板,視頻短片,到社區學校去播放。
2008年,紀念館被列為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課堂活動基地。馬寅初紀念館已成為具有鮮明時代特徵、豐富人文內涵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學精神的傳播基地和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