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篆刻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狹義的篆刻專指後人所謂的治印之學;廣義的篆刻則泛指一切雕琢技法。中國特有的具有藝術價值的印章鐫刻。因古代印章多以篆書入印而得名。篆刻二字,最初見於楊雄的法言:“童子雕蟲篆刻是也。”
篆刻也是刻印印章的一種,但卻是藝術家將學術,素養化作個性所表現出來的藝術。
篆刻是一種特有的傳統藝術,從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歷史。 篆刻,顧名思義,即是用篆書刻成的印章,是一種實用藝術品。它又稱為“璽印”、“印”或“印章”等,這些稱呼都因時而異。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即現在稱為甲骨文)。這些文字刀鋒挺銳,筆意勁秀,具有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戰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璽”為天子所專用,大臣以下和民間私人用印統稱“印”。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稱“璽”或“寶”,官印稱“印”,將軍用印稱“章”,私人用印稱“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時寫作「瑑」,從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用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為“竹”。其實在古代凡屬於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的範圍,都可稱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合整理,書分八體,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書時,稱為“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型。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制,但仍以篆書作印,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也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學。而此治印之學也有人直接稱為“刻印”、“鐵筆”、“鐵書”、“刻圖章”等。
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端午節、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媽祖信俗、南音、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宣紙傳統製作技藝、侗族大歌、粵劇、格薩(斯)爾、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花兒、西安鼓樂、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呼麥等22個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起源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歷經了十餘個朝代。在這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篆刻藝術出現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一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稱為“古代篆刻藝術時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以時代來劃分。篆刻發到了唐、宋、元時期,則處於衰微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於楷書的套用取代了篆書,同時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藝術走上了下坡路。這種形勢到了元末出現了轉機,畫家王冕發現了花乳石可以入印,從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藝術進入了復興時期。明清以來,篆刻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流派紛呈。在這一時期文彭、何震對流派篆刻藝術的開創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系文徵明的兒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了“燈光石”凍石可以當做治印材料。經過他的倡導,石材被廣泛的套用。在這以後的一段時期內篆刻藝術流派紛呈現,出現了程邃、丁敬、鄧石如、黃牧甫、趙之謙、吳讓之等篆刻藝術家,一時間篆刻藝術呈現出了一派繁榮的景象。直至近現代篆刻大師吳昌碩、齊白石,從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歷史。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並且更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可稱得上“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中國文字隨著時間的綿延、空間上的歧異發展,蘊涵了動人的多樣風貌,在印面之內跌宕生姿,以一種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現出來,小小方寸之內充滿了時間的古樸和空間的渾厚,雖幾經更迭,仍能以溫潤的光澤、古雅的韻趣,引人玩味,這就是篆刻的藝術。
篆刻,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從玉(說文的注釋上說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據《漢書 祭祀志》載:“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
遠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但印面並無本來意思的文字,只有象徵血緣集團的記號,附加在同時代的青銅器或旗子上。雖說是記號,確有一定的讀音。到了周代,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大為興起。各種大小形狀都有,一般分為白文,朱文兩種。秦代是中國文字由“籀書”演變成為篆書的時期,印的形式也更為廣泛,印文圓潤蒼勁,筆勢挺拔。
漢代印章到達興盛,史稱漢印,字型由小篆演變成“繆篆”。漢印的印形制、印紐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岡曾說:“印之宗漢也,如詩文宗唐,字文宗晉”。 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制,但仍以篆書作印。 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型態,篆刻遂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舉。
傳統認為,篆刻必先篆後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說。篆刻本身是一門與書法密切結合的藝術。篆刻家的作品與刻字鋪師傅刻出的領工資用的印章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寫”的,講究章法篆法,後者是靠“描的”,並不計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講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學習篆刻的同時一定要十分認真地選擇篆書碑貼臨寫,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便會明顯覺得篆印時的便利,不少初學者重刻輕寫,往往事倍功半。
章法就是一個字或一個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藝術、比較複雜而變化多端,實在是篆刻藝術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練的刀法而無高明的章法,必無佳作可言。尤其是成套成組的創作,必須方方有變化,更要顯示作者在章法上的功底。故在設計印稿時應反覆構想。這一點,篆刻大師吳昌碩慎重的創作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根據文字具體的筆畫、筆勢、形體及字與字之間的相互關係設計出相宜的形式。
種類
周璽印秦朝以前,不論官印或私印都不稱為印,統稱為“璽”。這是中國印章最早的名稱。璽有大有小,大的幾寸見方,小的只有幾分。印質有銅有玉。璽印採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氣勢雄健挺拔。小璽則比較清麗。
秦漢官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混亂的六國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統一的字型─小篆。在當時社會,小篆是規範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規範用字。
秦印的形式與以往不同:四周多採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內。
唐代印章仍用篆體,但和六朝以前有很大區別。
秦漢印印文多用謬篆,刻白文。
唐代因用印色直接蓋在棉紙上,官印一律採用朱文,當時也有人用隸書入印。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但到金代則用「九疊篆」入印。宋元私印變化很多,用途廣泛,質地除銅、玉外,又增用象牙、犀角之類。當時並且以能看到朱紅印泥印在書畫作品上,產生藝術效果。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疊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數是闊邊粗朱文。
清代官印半邊用漢篆,半邊用滿文。常設正規官,官印是方形;臨時派遣的官,官印是長方形,叫做“關防”。
流派
徽派
篆徽派從何震開始,後有以下幾位:巴慰祖(1774~1793)字穆青,又號垢道人。
胡唐(生於1759年)又名長庚,字子西。
董洵(生於1740年)字企泉,號小池。
蘇宣,字爾宣,號泗水。
汪關,字尹子。
程朴,字元素。
朱簡,字修能,號畸臣。
以上都是遠追秦漢,自出新意的高手。
徽派的印章特點加強了對秦漢印長處的吸取,篆法簡潔,章法平正。刀法多採用沖刀,線條凝練。
魯派
(山東派、齊魯派)代表人物:劉興、孟國波、李家棟、張誠、司彬鈺、李暘銘。
浙派
浙派名家最著名的為:
胡震(1814~1860) 字不恐,號鼻山,師事丁敬
奚岡(1746~1803):字鐵生,工山水
浙派的特點,用刀多采切刀法,線條粗獷,運刀任意不羈。給人老辣痛快的感覺。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有以下八位:
丁敬(1695~1765):字敬身,精隸書
黃易(1744~1802):字小松,善畫並工隸書
奚岡(1746~1803):字鐵生,工山水
陳豫鍾(1762~1822):字俊儀,工畫蘭竹,善制小印
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善古隸
錢松(1818~1860):字叔蓋,曾摹刻古印兩千餘方
趙之琛(1781~1852):字獻甫,善畫花卉
晚清名家
晚清名家有以下多位:
趙之謙(1829~1884):號益甫。曾苦工漢印、瓦當
吳昌碩(1849~1908):字倉石,為近代罕見之書畫印全精大師。是上海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
黃士陵(1849~1908):字牧甫,治印初學皖派,後力宗周秦印璽。印風平正中見流動。
當代名家
齊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是中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
來楚生(1903-1975):浙江蕭山人。是詩、書、畫、印四絕的著名藝術家。
鄧散木(1898--1963):生於上海,在藝壇上有“北齊(白石)南鄧”之譽。
工具
刻刀
初學可備大小適中的一把,能備有大小不同的數種更好,除選購外,可用廢鋼銼、廢白鋼車刀改制。為防滑手須纏以紗繩。刀尾宜磨成亦方亦圓,可崐作處理印面的輔助工具。
印泥
以西冷印社及漳州的產品為最好。如果無條件可用一般的辦公用品(如工字印泥,但不可用海綿印泥)。印泥宜放瓷質印泥缸中,須常用牙質或塑膠的印筋攪拌。
初學用印床便於動刀,但熟練者常不用印床,以便執石之手靈活轉動配全合受刀,印床有木製、金屬制多種,自製印床價廉實用。(只要買一付元寶螺絲)。
筆墨 硯刷
筆一般以5、6號圭筆為宜。刷子可用舊棕絲自扎,也可用舊牙刷、舊油畫筆代替,用以鈐印前刷清石章底部殘剩的石屑。
印規
幫助鈐印時定位的工具,類似於木工用角尺,可自制。鈐印後印規暫不稱動,如鈐得不清晰,可將印章緊貼印規重複鈐印。
紙
複印印稿可用薄而吸水的毛邊紙、毛太紙等,鈐印可用連史紙、薄宣紙。
砂紙鏡子
磨印石開始可在廢砂紙、水泥地上磨,然後再用砂紙磨至細潔為度(可備鐵砂、水砂粗細不同的兩種)。小鏡子用來反照印文。
印筋
攪拌印泥用,可用牙、骨製品,也可用舊塑膠牙刷柄,但不可用金屬的。
執刀
執刀如同執筆,一般是無定法的。各種執刀都有利弊。無非是適應刻者的習慣。看篆刻作品的好壞,並非觀摩操作表演。但採用適合自己習慣的執刀法可有助於刻好印。編者喜歡採用的執刀法,如同執鋼筆。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執定,無名指、小指輔於中指之後,角度約45°。靠上述三指的關節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運刀方向不變,象打拳一樣便於向外發動。熟練後還可變換刀刃角度、方向,隨意運刀加工細節之不足。
印石
青田石
產浙江青田。最名貴的是“封門青”凍石,一般印石中以青田石最易受刀。
壽山石
產福建壽山。最名貴的是“田黃”,價同黃金,呈黃色半透明。昌化石產浙江昌化。最名貴的是“雞血石”。因石質紅斑鮮艷如雞血而得名。但一般昌化石常含有鐵質的砂釘、易傷刀刃。
巴林石
產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福黃石質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巴林石中雞血石,有“草原瑰寶”之美譽,該石溫潤脆爽,軟硬適中,宜於鐫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賞之餘,不禁產生豐富的遐想,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稱巴林極品石是集“壽山田黃”之尊,溶“昌化雞血石”之艷,蘊“青田封門青”之雅的印壇奇葩,其評價正可為巴林石之寫照。巴林石石質細膩,溫潤柔和,軟硬適中。
其它還有浙江寧波的大松石、山東掖縣一帶的菜石、磨刀石(又稱羊肝石)及目前開採的石源,很多採用爆破,故出售的普通石章往往有裂紋,還有以蠟填嵌裂口的,需要仔細選擇。
分類
按照印文的凹凸,可以分為朱文印(陽刻、陽文)和白文印(陰刻、陰文)。
按照用途和使用場合,可分為官印、私印。
其它分類如肖形印等等……
秦以前印章稱鉨(同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規定皇帝用璽,一般人的印章稱印。漢代皇帝、皇后、諸王等所用印章稱璽。官印、私印又出現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稱。唐代稱寶。宋元時,又有記、朱記、圖章、戳子等名稱,並從此將印章作為藝術品來欣賞、創作。
發展
篆同瑑,篆是一種書體,一般說法就是用篆書來刻制印章便是篆刻。印章由文人自己動手刻制是在明末,王冕發現用花乳石可以刻印,繼而文彭、何震大力投入,篆刻一藝於是廣為發展。(另一說由文彭始)後起之蘇宣、朱簡、汪關等帶領,風氣大盛,篆刻遂與書、畫分庭抗禮,成為中國美術之一環。當型態成熟之後,逐漸有了不同的風格,而風格的異同,匯集成不同的流派。程邃、巴慰祖、胡唐、汪肇龍為徽派四大家。
清初至中葉,丁敬、黃易等人擺脫徽派影響,從漢印再出發,開創浙派,這兩大流派主掌了整個印壇。稍後,鄧石如精於書法,特別是篆文隸書,結合書與印,所謂《印從書入,書從印出》,不再囿於古印,有了新的面貌,這一風格延續到目前影響極為深遠。清末民初,黃士陵、吳昌碩、齊白石諸大家,各有風貌。
材質
印章材料有銅、金、銀、鐵等,明清多用葉蠟石,青田石中的凍石,壽山石中的田黃、田白,昌化石中的雞血石等。技巧
構成篆刻藝術的主要條件為篆法、章法和刀法。印章文字主要用篆書。宋元前大篆、繆篆、鳥蟲書均入印,後多用小篆,另有將篆書筆畫摺疊均勻,填滿印面,稱九疊篆。近代亦用隸、草、楷書入印。篆刻要求書法藝術的修養,所謂刀中見筆。章法是指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即“分朱布白”,遵從虛實疏密、欹側均衡 的藝術規律。以增減、屈伸 、挪讓、呼應等方式處理。清代篆刻家將虛實疏密關係概括為疏可走馬、密不通風、計白當黑的布局規則。欹側均衡則指以輕重、起伏、離合等關係於參差不齊中求得統一和諧。另外還可以筆畫的粗細肥瘦、框線欄格的安排及擊邊的方法求得多變和殘缺的趣味,使布局變化豐富。
刀法指下刀的方法不同引起刀痕面貌、趣味的差異。古人鐫刻用刀如用筆,故刻印刀又稱鐵筆。刀法因人、因流派各異,有挺健、流暢、奔放、沉著等眾多面貌。
款識是篆刻藝術的附度部分。有邊款、頂款等稱呼,隋代有印背加刻鑄造年月日的,為最早的印款。明代則在印側刻款識文字,內容有作者姓名、時間或詞句等。書體有楷、草、隸、篆、行書等,陽、陰文均有。它與印面篆刻相映成趣。
印稿寫法
寫印稿前須磨細面,如磨石時力度不無法均勻,會出現印面傾歪斜,須注意變換印石方位,初學者寫印稿方法如下:
一、反寫法:先將印稿設計透明度較好的紙上,翻過紙側依照“反稿”用鉛筆摹寫上石,再用毛筆複寫一遍。如臨印,可將印譜倒頭放置,在選臨的印拓邊置一小鏡,即依鏡中印章樣摹寫上石。印稿上石後,宜用鏡子對照原作仔細審視,作進一步的修正。
二、水印法:1、先將毛邊紙(或毛太紙等)復於印面,在手掌中壓一痕跡,然後在紙透上壓痕範圍內用濃墨臨寫或設計印稿(初學者可先用鉛筆)2、將墨跡乾透的印稿復於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紙石浮移位。3、用乾淨毛筆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濕的清水,再用乾淨的毛邊紙吸乾多餘的水分。4、復二三毛邊紙於印稿上,用指甲均勻地研磨後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晰,可用筆稍加勾描掌握水印法的關鍵是:經細砂紙磨平後印面殘剩的粉質不要去。以濃墨寫印稿,宜待墨稿乾透以後再濕水,以微濕均勻為要,刻者可不斷實踐中逐漸改進方法。
朱文刻法
刻朱文印與刻白文相反,即留下筆畫、印邊,刻去除此以外的所有空地。也有雙刀流失作業法,一印分四次刻法,最後收拾印邊,剔去筆畫、印邊之外的殘留部分。印不必刻得過深,刻刀須緊貼筆畫,否則刻成鈐出後令人覺得白文變細,朱文變粗。無論刻朱文白文,宜一次完成,即儘可能刻得周到,要刻出寫寫的筆意。根據印文具體情況隨時調整運刀速度,轉換刀刃方向和角度也很重要。大印要重而沉著,小印宜輕而流暢。切忌不掌握輕重徐使筆畫斷裂,或刮削重複致全印死板。一切須勤學苦練,方能心手相應,運用自如。
臨刻古印
學習中國傳統藝術,無論書、畫、刻印,臨摹是必經之路。秦漢印是篆刻史上的一座高峰,它的成就可以比之於唐詩、宋詞、元曲。臨刻古印開始主要選擇秦漢印中比較平正、質樸一路的印以滿白文為佳。到有了相當的基礎後,也可再選擇有特別的巧思或古拙奇宕一路的印,就象寫字先臨楷書,再臨行草一樣。辦法是用水印法上石後,先以鏡子校對,要力求寫得與原印接近,刻好後,可用手指染墨輕拍印面,再同鏡中的原稿核對修改。
臨刻名家
明清以來各派名家印,是我國輝煌的篆刻藝術遺產中的又一高峰。各派的不同特點在印章中方寸之地呈現出神采各異的風貌。臨刻名家印,可根據“取法乎上”的原則,在徽派、浙派、晚清四大家(吳讓之、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及其他如趙叔孺、趙古泥等名家印中選擇接近自己性格的一類。初學一般宜選臨工整一點的。朱白文都要臨,同樣也要熟記特點,仔細比較,學以致用。
效果檢查
初學者臨刻印章,一般不能一次奏效,儘管刻時小心,或許還會有不到之處。這時可用於指薄蘸墨的輕拍印面,然後用小鏡對照原印,尋找不似之處加以修改,努力做到酷肖原印。並可用敲擊、研磨等手段摹仿原印的殘破效果。對照原印的過程是提高的過程,要花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一來研究對照。前人說:“小心落墨,大膽奏刀”,修改是次要的。如果是創作,則更應把精力化在構思章法上,章法不好,全印失敗,再怎么也改不好了。以後在寫印稿時要做到:印寫得不滿意,寧可磨去重寫,也不隨便動刀,如該印實在寫不好,不妨留作下次選用,這次可別選一方印練習。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等,不但世代相傳,還在人和歷史、自然的影響互動下,被不斷地再創造。目前總共有7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占了22項,加上此前入選的崑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已擁有2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進入文化百科 | |||||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 福建南音 | 南京雲錦 | 安徽宣紙 | 貴州侗族大歌 | 廣東粵劇 |
《格薩爾》史詩 | 浙江龍泉青瓷 | 青海熱貢藝術 | 藏戲 | 新疆《瑪納斯》 | 蒙古族呼麥 |
甘肅花兒 | 西安鼓樂 | 朝鮮族農樂舞 | 書法 | 篆刻 | 剪紙 |
雕版印刷 |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 端午節 | 媽祖信俗 | 崑曲 | 古琴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
中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細數印章篆刻相關知識
印章一種雕刻和書法融合的藝術,是和中國書法、繪畫密不可分的藝術樣式。由於印章獨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鑑賞領域古玩市場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 |||
龜紐 印泥 朱文 篆刻 玉璽 西泠印社 印紐 印章 花押印 六面印 繆篆 摹印 泥封 泉紐 雙入側刀法 套印 邊款 閒章 肖形印 形肖印 印鼻 撥蠟 蟲鳥印 單入側刀法 浮雕印 半印 篆印 | 漢印 白文 補刀法 鶴印 虎紐 虎印 螭紐 環紐 回文印 九疊篆 連珠印 留刀法 遲刀法 六璽 龍紐 鹿印 馬紐 埋刀法 蜜璽 蜜印 蜜章 沖刀法 鼻紐 穿帶印 牛耕印 噴印 | 平刀法 錢紐 橋紐 秦印 輕刀法 刺刀法 澀刀法 蛇紐 磋印 雙入正刀法 台紐 太平天國木璽 壇紐 挫刀法 提梁紐 鐵筆 亭紐 圖案印 圖像印 橐駝紐 瓦紐 舞刀法 西漢印綬 辟邪紐 單入正刀法 象形印 | 電刻 反刀法 羊紐 陽文 陰文 飛刀法 印床 印規 封泥 鳳紐 伏刀法 元戳 鑿印 正入正刀法 朱記 半通 鑄印 覆斗紐 古鉩 琢印 子母印 廣陵王金璽 金印 開面 圖章 元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