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侗族歌曲]

侗族大歌[侗族歌曲]
侗族大歌[侗族歌曲]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鏇律”。

基本信息

簡介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

“漢字有書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這首侗家的歌謠很清楚地指明了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侗歌。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從古至今,他們敘事、傳史、抒情等都是通過口傳心授。也正因為如此,侗族文化儘管經受過歷史的風風雨雨、人間滄桑,它仍以一枝獨秀保存下來,並逐步引起世人的關注。

侗族大歌,侗語稱為gallaox或galmags,俗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嘎老是大型之歌的意思,又含有古老之意,它是侗族詩歌里的精粹。從文學方面來看,傳統大歌多系一些長篇的抒發男女愛慕之情的抒情歌或展示故事情節的敘事歌或勸人為善的說理歌,內容極其豐富。它揭示了古代侗族社會生活的面貌,反映了在一定歷史時期內人民思想感情的特徵,贊善貶惡的道德品質,追求幸福自由的理想。同時,它保留了侗族古代詩歌體裁形式的特徵和極其精煉、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

從音樂方面看,在音樂上形成了多種結構形式與表現手法。其中在集體性的歌唱中產生了套用多聲部來表現內容的手法,是中國前所發現的民間最完善的一種民間合唱形式。大歌屬支聲復調音樂範疇,演唱形式是領唱與眾唱相結合,分高、低聲兩部。主鏇律在低聲部,高聲部是派生的,與一般以上聲部為主鏇律的合唱規律相反。行家們評論侗族大歌的音樂“和聲完美,歌音洪亮,氣勢磅磁,豁達開朗。”在這一帶的侗族村寨中存在著民間傳統的集體歌唱習俗和歌隊組織(或稱歌班)。

侗族大歌在侗語中侗歌種類繁多,按內容、詠唱場合可分禮俗歌、踩堂歌、酒歌、情歌。
禮俗歌多以大歌形式詠唱,如開路歌和攔路歌等。一般為一人領唱眾人和唱,女生兼有二部合唱。歌詞或傳統,或即興而作。踩堂歌主要在逢年過節時唱,主要有進堂歌、薩歲歌、逗趣歌、父母歌、私奔歌等。在喜慶節日和待客酒宴上,主客雙方常對唱酒歌,雙方開始以問答形式唱開席歌,接著姑娘唱敬酒歌,酒至半酣,雙方對唱盤歌,一問一答,答不上者飲酒。飲宴結束,客人唱謝席歌。情歌多為單人獨唱,青年男女“月堂”里行歌坐夜或在山坡上共同勞動時,都用情歌來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情歌內容豐富,節奏自由,感情奔放,結構短小,曲調纏綿,婉轉悠揚,和諧美妙。攔路歌、踩堂歌、酒歌等節奏也很自由,唱腔舒暢爽朗,或熱情奔放、氣勢磅礴,或輕鬆舒展,各具特色。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間音樂所罕見的。大歌的演唱場合是比較講究的,除平時訓練外,大歌在重大節日、集體交往或接待遠方尊貴的客人時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標誌性建築鼓樓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稱為"鼓樓大歌"。

侗族人民視歌為寶,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侗族大歌作為侗歌中最精華的組成部分,它的演唱內容、表現形式,無不與侗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現。

內容特點

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也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內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之聲,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現打架罵人、偷盜等行為,人們甚至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般。
大歌的結構一般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來構成;大歌的演唱場合是比較講究的,除平時訓練外,大歌在重大節日、集體交往或接待遠方尊貴的客人時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標誌性建築鼓樓里演唱。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領唱(獨唱)與眾唱相結合,它與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不同。大歌的主鏇律是在低聲部,高聲部是派生的。低聲部是眾唱的,聲音大;高聲部由1個或2、3個歌手在低聲部鏇律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即興變唱。但有時高聲部也可為主鏇律,即當低聲部唱一個漫長的持續低音時,唱高聲部的歌手以自己較為鮮明的鏇律線,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變體,它雖源出低聲部,但都超過了低聲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鏇律。
侗族人民個個能歌善唱,侗鄉被譽為歌的海洋。侗歌講究押韻,曲調優美,歌詞多採用比興手法,意蘊深刻。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構成一段,若干段組成一首,每首歌開始有一個獨立性段落,稱為序歌,中間部分由若干句組成,然後有一個尾聲部分,形成首尾呼應的結構。

種類

侗族大歌從演唱的場合來看,可分鼓樓大歌,戲曲大歌,場外大歌三類,其內容和曲調不盡相同。

鼓樓大歌是由主寨姑娘陪客寨男子或主寨男子陪客寨姑娘在鼓樓中唱的歌。內容主要是對唱情歌。曲調主要有《哎嗬頂》、《安賽》和《嘎索》三種。,這種歌通常依流傳的村寨而得名,如流傳在高增的大歌調稱為《嘎高增》即“高增之歌”。《哎嗬頂》調子是因領唱者先以高音領唱“哎啊頂”(意即“情友啊”)三個音後眾人即和而得名;《安賽》得名亦如此;《嘎索》有“多種音調之歌”的含意,《嘎索》的詞較短,而重於曲調的變化。聲音摸擬蟬鳴鳥叫,非常悅耳動聽。

戲曲大歌俗稱《嘎瓦》(意即“觀眾之歌”),是在演侗戲時用以總結歸納一齣戲或一場戲的思想、內容並向民眾致謝對唱的歌。《嘎瓦》多是男女混聲合唱,氣勢磅礴,莊嚴宏偉。由於歌詞是最節後一句有“瓦鄉也”(眾鄉親呀)向觀眾致意之詞,因而稱為“嘎瓦”。

場外大歌主要有《嘎塞困》(攔路歌)和《嘎臘問》(童聲大歌)。《嘎塞困》是在外村客人到來,主寨的青年姑娘用布匹、紡車、凳子等物攔住路口對唱的歌。主方設一障礙物唱一曲歌;客方對上一曲,撤一障礙物,直到全部對答,撤完障礙物方能進寨。《嘎臘問》是一種句式短小、曲調歡快的歌曲,為兒童遊戲時所吟唱。

此外,侗族大歌亦可按性別和年齡分為“男聲大歌”、“女聲大歌”、“童聲大歌”等種類。隨著時代的變遷,侗家歌師們為豐富大歌的內容和種類,滿足人們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創作出許多歌唱新生活、讚美新時代的混聲大歌。

民間文化生態

任何一個民族的民間文藝的產生、發展、演變和消亡都與一定的社會文化生態相關。民間的社會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間文藝就存在於民俗文化環境之中。民俗對民間文藝的影響除一般表現為整體效應外,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某一文學藝術總是深深紮根於某一民俗環境之中。侗族之所以能創造出震驚世界的藝術瑰寶--侗族大歌,這和侗族的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開的。侗族是一個愛好和平、團結的民族,他們的各種民俗活動都以集體為主,例:集體做客、集體對歌等等,這些充分體現了侗族人民的友誼、團結、愛美和群體意識較強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審美觀的一種外在表現形態,即在直覺狀態中去體驗愛情、人生;發現、領悟、尋覓、感嘆人生的究竟和意義,同時也展現出侗族人民對人生的執著、熱愛和追求。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現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具體闡述。

1、鼓樓文化對大歌的影響

鼓樓文化可以說是侗族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縮影。侗族建寨先建鼓樓。鼓樓主要流行的南部方言區(黎平、從江、榕江、湖南通道、廣西三江、龍勝等地),侗族大歌也主要流傳在這一地區。鼓樓的功能除聚眾議事、傳遞信息和報警外,它還是重要的娛樂場所,是大歌演唱和傳承的重要場所。一般重大節日活動的對歌大都在鼓樓中進行,在平日裡如果有外寨客人(歌班)來訪,主寨的歌班也邀請對方夜間進入鼓樓唱歌。每當夜幕來臨,雙方歌班雙雙進入鼓樓,在專設的長凳上面對面排坐著,關於這一情景早在宋代的《老學庵筆記》中有所記載:"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數人吹笙導之"。高聲坐歌班中間,全寨男女老少都圍在歌班周圍,對唱開始時,在牛腿琴的伴奏下,首先由主隊唱迎客內容的歌,客隊回唱《贊鼓樓》,當這兩首寒喧性質的禮節歌唱完後,才進行正式的大歌對唱。之所以把讚美鼓樓的歌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禮節放在對歌的最開始,是因為他們認為讚美了鼓樓,就等於讚美了寨上修建這座鼓樓的主人。
例:你們鼓樓真是高,
一層一層接上雲,
仰首望掉"包頭"難見頂,
就象矮人爬樹難登尖。
你們的鼓樓頂上啊,
形態奇特變化萬千,
它象蜜蜂的窩千孔萬眼,
它象一盞明燈已經撥亮,
永遠掛在你們寨子中間。
--摘自贊鼓樓歌《你們鼓樓接雲天》
從這首歌中我們不難看出,侗族人民對鼓樓多么的重視,鼓樓在侗族人民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在進行正式大歌對唱時,一般都要唱幾天幾夜,甚至唱到一方輸歌為止。因此我們說,鼓樓不但是大歌演唱的場所,而且在這固定的場所不定期舉行的長期的、頻繁的民眾性音樂活動是產生大歌這種復調音樂的強大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象這樣酷愛音樂的民族,在他們以音樂美的尋求中,具有復調特點的侗族大歌的產生和發展便決非偶然了,之所以說它是大歌傳承的場所是因為歌師們利用農閒在鼓樓休息、乘涼之機,在此向人們傳授大歌,可見鼓樓對大歌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2、"外嘿"、"外頂"對大歌的影響

侗族是一個團結、愛好交往的民族,有著集體作客的習慣。"外嘿"就是集體出動到另一寨子去集體做客,主寨總是熱情接待。迎賓儀式既風趣又別致,既隆重又歡樂,唱"攔路歌"(侗語稱為嘎莎困)便是傳統的迎賓習俗的第一步。每當客方的民眾(一般指歌隊)進入主方的必經路口或門樓前,主人則會用板凳、木柴、竹桿、繩子等雜物設定障礙,堵住路口,由主寨姑娘攔住客方的後生(或主寨的後生們攔著客方的姑娘),唱"攔路歌"唱出各種攔路的理由,接著客方的姑娘或後生們則唱起開路歌。

主唱:砍根青刺把路攔,
杉樹擋在寨門邊,
根根杉樹有枝椏,
你把哪枝剔上前。

客唱:青刺攔路攔不住,
杉樹不能擱寨邊,
不怕杉樹枝椏多,
我先提斧吹樹尖。

主唱:我們攔路不讓行,
寨口築起三道門,
一道門樓一番理,
講清道理才準進。
客唱:莫攔大路放人行,
攔路也要看情形,
你們攔路該去攔那有錢客。
何必攔住單身納漢不放行……
---摘自《這路你們不能過》
就這樣客方逐一推翻對方攔路的種種藉口,一唱一答,一來一往,主客雙方場合的氣氛非常熱烈,每當客人們用歌答覆了主方提出的逗趣性盤問後,主方則拆去一件攔路的障礙物,一直到把攔在路上的障礙物完全拆除乾淨將客人迎進寨為止。攔路歌中一問一答既風趣又耐人尋味,免不了有人要問主寨明明是去歡迎客人的到來,為何要"編造"各種禁忌以示拒絕呢?
其實這是故意逗趣、刁難。"攔路"也並非攔路,而是一種特殊的迎賓習俗,正好體現了侗族人民的幽默、風趣、豪爽的民族性格。舉行完攔路歌這種特殊的迎賓儀式,主客雙方的青年男女便開始廣泛的、生動活潑的社交活動,以尋找配偶為目的,是民眾活動、群體歌唱,這種兩寨青年之間在約定的時間進行的民眾性社交活動,侗家叫"外頂"。在客人離去時,主方又唱起出寨攔路歌,表示挽留。攔路不但抒發彼此之間的感情,又能考察對方的智慧和能力,而且體現了侗族迎賓送客的禮節,這種村寨之間結群交往的習俗,促進了侗族大歌的繁榮與發展,增進了村寨間的友誼與團結。

3、行歌坐月對大歌的影響

侗族青年男女的愛情是建立在"行歌坐月"這種古樸的社交活動之中的,他們一般長到十四五歲便開始進入這種社交活動階段。每當夜幕來臨,男青年三五成群哼著歌、彈著二弦琴或琵琶,串巷走寨去找姑娘們行歌坐月,姑娘們則聚集在"月堂"--某一姑娘家或鼓樓等公共場所紡紗、繡花等候著小伙子們的來臨,互相對歌,他們用歌聲來互訴衷情,選擇情侶,在這種習俗活動對大歌的產生髮展有著重大影響。

4、對歌習俗對大歌的影響

談到對歌首先要從大歌的組隊情況講起,侗族對演唱大歌的人有著特殊的要求,凡是參加大歌演唱的男女歌隊都要經過嚴格的訓練,而且這種歌隊組織情況比較特殊。侗族大歌的歌隊最少要有3人以上組成,多到十幾個人,歌隊的成員一般按姓別分成男班和女班,其中按年齡大小,劃分為大、中、小班,同一宗族的男歌隊和女歌隊之間不能互相對歌,這些歌隊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指導老師,也就是前面提到歌師"嗓嘎",他們年青時期都是著名的歌手,老了以後就擔任歌隊的老師。在侗族大歌隊中有一種不成文的有出有進規定,進就是充實年齡較小的成員,出是歌隊中有的成員年齡大了或者結婚成家了就退出,所以歌隊採取了一種階梯式的結構,最小的只有5-6歲,最大的二十幾歲,大的則以年齡而論,必須由比他小的來替補。
在對唱時必須是男女對唱兩個相等的部分,因為大歌是一種領眾合分高低部分合唱的多聲部歌曲,其中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領唱與眾唱相結合,所以歌班中要選拔出領唱和唱高聲部的歌手,高音侗語叫seitgal或sohseit、sohpangp,意為雄聲、雄音、高音。

這種唱高音的歌手是從小就開始培養,一般同時培養3人,但在演唱中不論歌隊在有多少人,唱高音的只有一人,或者3人輪流擔任,除此之外,其它成員唱低聲部,侗語稱為maixgal或sohmeix、sohtaemk,意為母聲、母音、低音。但是侗族大歌的主鏇律卻在低聲部,高聲部是派生的。另外,高音在歌班中通常也可充當自然領袖(一般當歌師不在時)。因此,一般高音者為"歌頭",享有一定的聲譽,在演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侗族大歌在演唱時所以會有高、低兩個聲部之分,這就要與侗族大歌的室內性聯繫起來進行探討了。
因為最能體現侗族審美意識的就是"室內對歌"這個顯著的特徵,"室內性"同時又是大歌產生的契機關鍵。歌唱的室內性早在明代就有所記載。室內多指(鼓樓、月堂等),在室內坐著長歌聚敘,老是唱著一個單鏇律,久而久之演唱者自然就會感到單調乏味,因此這必定會驅使歌手們去尋求更美、更豐富的歌唱效果。那些喉音作者便在齊唱過程中偶爾出現"分岔"、"加花"的即興創作,這就喚起歌者們的多聲部審美意識,也就自然的形成了支聲復調,侗族歌手對它們的解釋:高聲部象樹枝岔,不時從主桿上分出去",這個"主桿"也就指的是低聲鏇律,因為侗族大歌的合唱規律筆者前面講過,低聲部系眾人齊唱,從侗族大歌這種時分時合的合唱、對唱規律中可以看出侗族歌手們雖不懂得和聲、音程之類的專業辭彙,但他們源於對生活的主桿與分岔、曲與直、分與合等復調思維方式都是存在的,室內性的歌唱、對唱習慣無疑對歌手們的復調審美意識與復調思維方式的形成起著催化作用,對歌時很多歌詞都是見子打子,即興創作,這種創作就由高聲領唱承擔,眾人則低音附合,這就形成了多聲部;另外這種室內性還展現出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沒有任何的避諱和顧忌,更表現出這一民族的青年們的思想上沒有受封建意識的影響,在行動上是較為自由的。
從文學角度看,侗族大歌的歌詞形式是由雙音節向單數音節句發展,與漢文古詩歌由四言向五言、七言的發展形式相似,從中體現了侗族文學與漢族文學的密切聯繫,也可能是漢文化傳入侗族地區後而吸收漢族先進文化的結果。在音樂上,侗族大歌的大部分屬於五聲音階羽調式歌曲,它多半用二聲部合唱,大小三度的和音是侗族民間合唱風格特徵的主體音程,廣泛的被採用;其次,純四度,純五度的結合也較頻繁,由於侗族大歌幾乎都是羽調式,所以它的縱向結合多系侗式小主和弦的和音。
從歌手們對歌的歌名角度看,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間文學保留的一種古老詩歌形式。
例:SaisEESgaenhjuh,
Mapgacbuhmaihlianxdanl,
Musyuhlamcyaoc,
MixwoxmaenlMUP?
Daolseivyahdaenglpieek,
Nuvxaopnyaencsingcjuhxangpwoxmieah,
Pieekonglagsyanc,
XaopbuhNancmap,
Toukgacgeelyagcsac,
(eesgaemhnyac)
戀在心間,來找也未相見。
日後忘我,不知在哪一天。
等到桃樹開花,我們再莫來相連。
若你真情不忘,但各在各家勞分兩邊。
他也難來,怎不可憐我痴戀。
--摘自《侗族民間文學史》
這首歌句不光有長短之分,而且在句與句之間押韻。即第一句歌的末音節韻與第二句歌的中間一音節的韻相複合,第二句的末音節與第三句歌的中間一音節的韻複合。例:juh與buh、daeml與lamc......。從這首侗族大歌可以看出侗族人民有他們自己對音樂的審美觀、民族欣賞習慣與心理素養,這是他們創造多聲部合唱的內在基礎。在大歌對唱時,高聲部由歌手盡興發揮,低聲部則是眾歌手們讓聲音在主鏇律"6"上持續很長時間,他們相互換氣,使得歌聲連續不斷,侗家歌手們對這種唱法的解釋是:低聲部持續的聲音象潺潺流水,高聲部則向樹林中的蟬蟲鳥叫。這種審美感染力,早在清代已有文獻記載:"(侗人)前者唱於(即吁)而隨者唱,連袂而歌,於焉喁如眾樂,彼天地間亦何嘗有寂牆耶。《秀庵記》洞人唱法尤有效……接組互和,而以侯音佳者唱反音,眾聲抵則獨高之,以擬揚其音,殊為動聽。"

5、語言對大歌的影響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維形成的載體。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侗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區,北部方言區包括天柱、劍河、三穗、新晃、錦屏、玉屏等;南部方言區包括黎平、從江、榕江、通道、三江、龍勝等。侗語以南部方言為主,因為南部方言保持了較為古老的面貌,侗語的聲韻母比較簡單但聲調較為複雜,大部分地方的陰調因聲母的送氣與否而各分兩個調,共有九個(l、p、c、s、t、x、v、k、h),其中有六個入聲調(l、p、c、s、t、x),因此說起話來富有音樂感,極為悅耳動聽。有人說聽侗家人講話,如聽歌聲一般。這種說法正說明了語言在音樂形象思維的過程中,在音樂鏇律的構成中,無疑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侗語的特點就是聲調多,多達九個調值,字調的高低是相對的,其升降變化是有規律的,它的抑揚頓挫的變化無固定音高和音律可循,又對鏇律音調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所以侗族人民在自己那具有音響美的語言中經過長期的加工,提煉尋求出美的音樂鏇律與美的和聲--侗族大歌。

6、侗族樂器與侗族大歌的互動關係

一個民族的獨特的民族樂器往往是伴隨該民族歌唱或載歌載舞之中產生和發展的,大歌的復調形式同樣與侗族民間樂器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侗族的民間樂器是大歌繁榮和發展的直接催化劑。侗族常用的樂器有蘆笙、木葉、彈琵琶、二弦琴(牛腿琴)……等。明鄺露《赤雅》說:"侗……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長歌閉目、頓首搖足,為混沌舞。"⑥侗族的這些樂器與大歌一樣都與仿聲有著淵源的關係,在侗族的《蘆笙祭詞》中有這樣的說明:"當初做蘆笙時,蘆笙師傅是到江邊去聽水聲,並以水聲的高低和和聲來調節蘆笙的高中低音"。這實際是侗族樂器模擬天籟之聲,緣於仿聲的有力的說明。
在侗族的所有樂器中演唱大歌時最主要的伴奏樂器是琵琶、牛腿琴,兩者一起為大歌伴奏時,在齊奏為主的基礎上即興加花或加強節奏而產生和聲效果,樂師們在演奏中使樂器發出的這種和聲效果給歌手們提供了和聲美的直感,促進了歌手們審美意識的形成。在歌手中有的歌手自彈(牛腿琴)自唱,唱的調子和彈的調子不一樣,彈的調子是為唱的作鋪墊,打和聲,但兩種調子卻是非常的和諧。這些都驅使驅使大歌這種復調歌曲的誕生,反過來這種復調歌曲的發展又促進了二弦琴、琵琶等樂器演奏的不斷發展,由此不難看出,民族樂器與民族聲東在藝術上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它們之間必然要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向前發展。

歷史發展

侗族大歌的形成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這種獨具特色的中國民族音樂像是被隱藏在山林、海洋里的一蔟蔟鮮艷的奇葩和一串串美麗的珍珠,日夜散發出迷人的清香,閃耀著熠熠的光芒。直到解放後全國進行土地改革期間,才為老一輩音樂家肖家駒、郭可諏等發現,並組織音樂工作者深入黎平縣侗族山區去收集發掘、記錄整理。
1959年10月黎平縣侗族民間合唱團組織強大陣容晉京演出,為人們帶去有聲有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唱響,打破了侗族大歌長期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狀態,引起強烈的反響,當時中國唱片社還為侗族大歌錄製了唱片。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邁出的重要一步。
黎平縣的侗族合唱團,從解放以來,已有35名侗家青年男女到過法國、義大利、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唱《侗族大歌》。1986年10月3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組織侗族合唱團11人,首次出國赴法國巴黎,參加秋季藝術節活動,她們在巴黎夏樂宮演出非常受到歡迎,僅謝幕就達37次。1994年春節文藝晚會和2001年的春節文藝晚會,黎平縣侗族大歌隊演唱的《蟬之歌》、《布穀催春》等侗族民間的歌曲,從而使黎平縣這朵藏在深山裡的民間藝術奇葩,名揚海內外。

傳承價值

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之一,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侗族大歌中的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中外民間音樂所罕見,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會結構、婚戀關係、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社會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然而,隨著人類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實施,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現代文化、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的全面衝擊。侗族大歌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後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尷尬境地。保護和傳承侗族大歌能對侗族地區的文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長期發展的因素

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由心境,四周的自然環境和習俗所造成的一般條件所決定的。其實從新的視點來看,我們可以理解到,侗族大歌這種藝術,決定於侗族大歌所在民族即侗族的民族心理、侗族人居環境和侗族社會制度、侗族文化習俗。因此我認為可以將這些決定因素概括為文化土壤中的三大養分。是這三大養分使得侗族藝術得以存在和發展,它便是民族主體心理意識、民族居所、侗族社會形態。其中社會形態起到基礎性作用。

一、侗族大歌產生的文化根源——侗族社會“款”文化

侗族是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民族,自古以“款”(侗語稱kuant)的社會形態存在。馬克思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是基礎性作用。在古老侗鄉前面我們所說的侗族大歌的文化土壤中的人文環境,事實上是“款”這種社會形態存在延伸出來的。侗族大歌講究集體協作,其實也就是建立在“款”文化之上。

侗族社會構造由大到小是大款中款、小款、村寨、“抖”(doux)、補臘(buxlagx)。大款一般有數百個村寨,中款一般有四十到八十個,小款一般十來個寨。有的小至七八個。山寨小的有十幾戶人家,數十戶人家,或近百戶,大的寨子一般三四百,個別特大的有五六百甚至上千戶。如肇興侗寨就達千戶之多,唐朝侗寨史書記載“千戶唐朝”。小的寨一般一到兩個姓氏,建一座鼓樓,大的寨子有兩座到三座鼓樓,如唐朝侗寨七百戶就有四座,平等侗寨六百戶就有十二座。侗寨按姓氏、家族又分各“抖”。“抖”侗音,漢譯為“群”。“抖”內又分“補臘”,其中“補”是“父親”之意,“臘”是“兒子”之意,“補臘”合稱就是“父子”。一般一個大的補臘有五十戶,小的為二三十戶。當一個“補臘”發展超過五十戶後,就從原“補臘”組織中獨立分出去。古書記載“從前我們做大款,頭在柳州,尾在古州”,可見當時侗族社會這個“款”是多么龐大壯觀。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
侗族社會以“款”的方式存在,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秦始皇南下嶺南之地,兵分三路,其中西路軍就是往現侗鄉之地。秦始皇三軍中只有西路軍在戰爭中大敗而歸,未能統一侗區。當時侗民就是以“款”的形式全民出動,出沒在叢林山間,令秦軍捉摸不透,弄得秦軍團團轉。古時侗民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參戰,在一致對外的情況下,各款聯盟形成最大隊伍。這種社會形態使得侗民向來就有一種關心集體、熱愛集體、服務集體的心理。這種集體意識使得鼓樓文化得以形成,集體做客(weexyeek)得以發展。

侗族是一個的民族。這一點是肯定的。但如果沒有“款”文化,他們也只是愛歌,能創造出許多優秀民歌來,但那些民歌不一定能體現集體協作,不一定能產生多聲部,更不能確定能產生無指揮、無伴奏的音樂形式來。“款”的社會存在決定了集體意識的社會意識。“款”里分“抖”,“抖”里分“補臘”,也就是說,他們這種集體意識在根本上說是血緣維繫的,因此集體意識能形成一個長期而穩定的自覺的民族意識。因而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侗族大歌的產生也就不足為奇。

二、侗族大歌得以發展傳承的因素之一——民族主體心理意識

侗族是一個愛好和平團結民族,他們的各種民俗活動都以集體為主,例:集體做客、集體對歌等等,這些充分體現了侗族人民的友誼、團結、愛美和群體意識較強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審美觀的一種外在表現形態,即在直覺狀態中去體驗愛情、人生;發現、領悟、尋覓、感嘆人生的究竟和意義,同時也展現出侗族人民對人生的執著、熱愛和追求。“款”文化給侗民帶來強烈的集體觀念,服務集體而不求回報是侗民古來一直保存的良好傳統。這種傳統在侗族地區被稱weexwagx,即“為公共服務”。多做善事的公益意識使得人們自覺的捐資、捐物建立鼓樓。而鼓樓又是侗族村寨政治、文化、娛樂中心。侗族大歌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侗民樂於參加唱歌,男女老少齊上陣,每逢佳節都聚在鼓樓唱大歌。侗民淳樸的思想意識、貼切自然的心胸使得他們靜下心來唱歌。待人熱情、團結互助等等優良民族心理使得民族主體在這清美秀麗的卻又近乎於封閉的生態空間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侗鄉一派和諧氣象。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
三、侗族大歌得以傳承的因素之一——侗族社會狀態

侗族社會在“款”文化的根基上,形成了自己民族心理,團結、友愛、待人熱情,關心集體,進而使得侗民心理上沒有什麼複雜想法。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淳樸的民風使得侗鄉歷來和諧團結,然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侗族社會一直很和諧又使得侗族大歌得以歷經千年而傳到今天。

從歷史角度看來,侗族從未建立過自己民族的政權。但是侗族卻像是一個沒有國王的王國。“款”的存在,讓人們自己當家作主,自己定下的行為規範即“款約”自覺地用來約束自己。侗族人就是這樣使得他們的社會一直安定和諧。沒有了過多的社會動亂與紛爭,侗民們安心地過著小日子,使得文化從未間斷過。文化的繁榮反過來又促進了他們的社會和諧。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們這種封閉的生活環境使得他們的社會歷史車輪前進得很緩慢。他們一直生活在原始社會狀態中。

作者:吳平歡,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驚人魅力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
一直徘徊在音樂殿堂之外,像一個懵懂的孩童,對音樂一竅不通,而且拒絕接受時下滿街巷流行的歌曲,一直把自己放牧在沒有歌聲的草原。

《論語。述而》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孔子聽一曲韶樂,驚嘆天下竟有著如此美妙的音樂!以至於吃肉都沒有味道。我想,那一定是音樂的魅力。

黎平縣位於貴州東南部,地處三省交界,是全國最大的侗鄉,人口約近48萬,具有濃郁的侗族風情和獨特的侗族歷史文化,侗族大歌更是振聾發聵。1986年,黎平縣6位侗族姑娘走出國門,參加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登上世界樂壇,舉世聞名;2001年春節聯歡晚會,中央電視台也特意安排了侗族大歌,讓國人一睹了風采。可見,侗族大歌已不再是待字閨中了。

2000年國慶前夕,黎平舉辦了規模宏大的首屆鼓樓文化藝術節,其中侗族大歌比賽占了很大的比重。

黎平的幾位朋友好客,特意安排了一頓風味極佳的牛癟,盛情難卻,他們用比腦袋還大的瓷碗盛酒,一不小心被一碗碗的泡酒摞翻了。

第二天爬起來已是日上桿頭,當然,開幕式那熱烈的場面錯過了。

我渾身疲憊地走向黎平縣民族師範主會場時,黎平古城那凸凹不平的街道已涌滿人群,熱鬧非凡,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進入黎平縣民族師範,就看見了一座剛修建完畢的鼓樓,鼓樓前台就是歌台了,偌大的操場上人頭攢動。去得晚了,隔得較遠,歌台的場面看得不太清楚,只隱隱約約地聽到音箱裡傳來遙遠模糊的歌聲。

朋友扛著相機硬是撥開人群把我拉到歌台旁邊,雖說是接近深秋,但還是熱不可奈,我躲開朋友跑到學生宿舍三樓。位置高了三層,遠離了熙攘的人群,歌台場景倒一目了然,頗有些俯視的感覺。

操場上不下千人,有不少扛著相機背著大包的外國友人,都在翹首等待侗族大歌的開始。

演出前,整個會場顯得安靜、莊嚴,又覺得神秘。

侗族大歌比賽開始,只見一群穿著富有民族特色盛裝的青年男女陸續走上台來。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
青年男女一律裹著新的頭帕,黑得賊亮的對襟衫,一束腰帶勻稱束在腰上,這種打扮使他們精神而又風流倜儻。姑娘們更是艷麗,銀飾品爍爍生輝,那刺繡精緻的裙裾把侗族姑娘映襯得花枝招展,統一是尖而軟的布鞋。

他們迤儷邁上歌台,分兩列站齊,面容極其虔誠,有如教堂般的莊嚴,頓時台下鴉雀無聲。

第一次見這種場面的歌唱,被他們的感召力和氣勢懾住。

雄渾的木琴聲錚然響起,恍若深谷般傳來,打破短暫的喘息,有如久遠而曠古的召喚,恍然之間,這個民族篳路藍縷、披風斬浪,那粗獷原始的赤腳而舞,從遠古時代艱辛的跋涉而來了,我的思緒引入遙遠深邃的記憶和遐思中。

就在這木琴聲的呼喚之下,起伏的群山蒼渺的森林鼓起瑟瑟的濤聲,由遠而近,飄渺的低吟淺唱仿佛從天而降,由朦朧而清晰,在朦朧和清晰中又分明有虎嘯狼嚎猿啼,又似百鳥鳴春。同時還有小橋流水江河怒嘯,台上那十多位侗族漢子和少女演繹著神秘了千年的侗族大歌,侗族祖先的藝術得到再一次升華。

整個場面沒有專業的指揮,看似凌亂,但亂得有規律,純粹的地道的民間合唱。

這動人的鏇律,深遠的、無窮盡的訴說,是侗家人幾千年的智慧和勞動的融合,使之達到和諧。這就是1986年,黎平的6位侗族姑娘在法國巴黎更樂劇院讓洋人拍案叫絕的侗族大歌?

所屬民族

侗族大歌侗族大歌
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的一員,據傳是古代越人的後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國貴州、湖南、廣西等省,現有人口260多萬,主要從事農業林業生產,而在貴州省黎平縣是全國侗族聚居最多的縣,有侗族人口35萬。侗族居住的地方不僅風光秀美、民風淳樸,而且侗族也是一個極富創造性的民族,有民諺說:“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花橋。”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捕捉與欣賞的民間音樂。

發展現狀

歌師年逾古稀大歌后繼乏人
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之一,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侗族大歌中的復調式多聲部合唱,為中外民間音樂所罕見,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欣賞價值。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會結構、婚戀關係、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社會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新中國成立之前,因侗族無文字,長期以來只能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世代相承,鮮為人知。因此有些外國學者在論及中國音樂時妄加斷言,稱“中國音樂一直是單聲部的”(1911年德國萊比錫出版的《中國音樂補遺》,費吾爾著;“中國音樂根本沒有多聲部進行,更不必談和聲與和弦了”(1933年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阿爾斯特著的《中國音樂》)。當時的中國音樂家和文化人也很少了解或根本不知道侗族大歌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民間多聲部音樂,故無人出來反駁。
其實侗族大歌的形成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這種獨具特色的中國民族音樂像是被隱藏在山林、海洋里的一蔟蔟鮮艷的奇葩和一串串美麗的珍珠,日夜散發出迷人的清香,閃耀著熠熠的光芒。直到解放後全國進行土地改革期間,才為老一輩音樂家肖家駒、郭可諏等發現,並組織音樂工作者深入黎平縣侗族山區去收集發掘、記錄整理。
1959年10月黎平縣侗族民間合唱團組織強大陣容晉京演出,為人們帶去有聲有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唱響,打破了侗族大歌長期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狀態,引起強烈的反響,當時中國唱片社還為侗族大歌錄製了唱片。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邁出的重要一步。
黎平縣的侗族合唱團,從解放以來,已有35名侗家青年男女到過法國、義大利、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唱《侗族大歌》。1986年10月3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組織侗族合唱團11人,首次出國赴法國巴黎,參加秋季藝術節活動,她們在巴黎夏樂宮演出非常受到歡迎,僅謝幕就達37次。藝術節執行主席馬克爾維多,在觀看後激動地說:“美極了!美極了!在東方一個僅有百多萬人口的侗族能夠創造和流傳這樣古老純正,如此閃光的藝術,在世界上實為罕見”。
1994年春節文藝晚會和2001年的春節文藝晚會,黎平縣侗族大歌隊演唱的《蟬之歌》、《布穀催春》等侗族民間的歌曲,從而使黎平縣這朵藏在深山裡的民間藝術奇葩,名揚海內外。
然而,隨著人類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實施,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現代文化、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的全面衝擊。侗族大歌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後繼無人、瀕臨失傳的尷尬境地。
侗族大歌的保護和“申遺”
隨著侗歌在國內外頻頻亮相,貴州省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對其給予了更多的關注。1984年榕江縣,在縣裡的中國小開展了“侗歌進課堂”實驗,其影響力擴展到黎平、從江、錦屏,並輻射到湖南、廣西等侗族地區。“侗歌進課堂”前前後後經歷了18年的風雨,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於沒有經費來源、沒有制度保證、沒有師資支持,使得其在實踐中存在一定困難。在從江縣高增鄉,因外出打工的人增加,歌手存在嚴重的斷層現象,會唱侗族大歌的大都是50歲以上的老人,年輕人學唱侗歌的已寥寥無幾。
自然生態需要保護,人文生態也需要保護。像侗族大歌這樣的珍稀“物種”,應當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得到科學有效地搶救和保護。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永遠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協調發展、不斷進步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之中。居於這樣一種現實狀況和人文理念,黎平縣提出了“搶救、保護、繼承、發展侗族大歌”的行動計畫。
在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地區貴州省黎平縣岩洞鎮已建立侗族大歌保護試點基地,通過一系列活動建立大歌文化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研究和制定侗族大歌歌手、歌師的獎勵及命名政策;將侗族大歌納入學校的音樂教育體系之中;發掘、搶救和整理瀕臨失傳的大歌作品,進行文字記載、製作出版物等等工作。
“若不唱歌青春好像流水過/人過三十好似綠葉變枯黃/人生一世多短暫/春秋已度心有餘/而力不足/歲月如梭你我各奔前程/此時相聚應永記心中”—這是侗族大歌中一隻曲子的歌詞大意,充分說明了侗族對於歌曲的熱愛。願這悠揚、神秘,宛如天籟般悅耳的大歌永世長存,也願這夢幻般的鏇律讓世人同醉。

產生土壤

侗族喜歡依山傍水落寨。寨前有溪流,寨邊有古樹,寨後有青山。侗族人民用雙手開發了這片秀麗的山區;用汗水澆灌了這片富饒的寶地;用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侗族大歌就是在這塊沃土裡逐漸形成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群侗族的姑娘和後生,在山上勞動,休息時,大家坐在大樹下說說笑笑。說也巧,他們的笑聲逗樂了山上的百鳥百蟲,頓時山上山下百鳥齊鳴,百蟲齊唱,聲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先有後,有起有落,動聽極了。姑娘後生們被這優美的聲音所吸引,大家側耳靜聽,都陶醉在那鳥鳴蟲唱之中。於是他們模仿著各種蟲鳥的聲音學唱,有的學高音,有的學低音,越學越有勁,越唱越動聽。就這樣年復一年,侗族的“嘎侖朗”(楊梅蟲歌)、“嘎吉喲”(蟬歌)、“嘎國朵”(國鳥之歌)、“嘎夜”(青蛙歌)等多聲歌……“嘎老”誕生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隨著侗族人民多聲思維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嘎老”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逐漸豐富,形成侗族民間歌曲的一大種類,也是藝術水平最高的一類,引起了國內外音樂界人士的普遍關注。

大歌種類

侗族地區歷史上曾劃分為若干個“洞”,每個“洞”管轄一大片地區(若干村寨)。隨著歷史的發展,有的洞泛指哪一片地區已經弄不清楚了,但“六洞”、“九洞”、“十洞”卻一直沿用。“六洞”以黎平的肇興皮林和從江的龍圖貫洞為中心;“九洞”以從江的增沖、信地為中心;“十洞”以黎平的岩洞、新洞為中心。侗族大砍主要流行在“六洞”、“九洞”、“十洞”地區以及與之毗鄰的地區或村寨。榕江縣栽麻鄉的苗蘭、宰盪、加所一帶,古屬“九洞”範圍,也是大歌的流行地區之一。由於演唱場所、表演形式和演唱人員性別及年齡的不同,大歌可分為“鼓樓大”、“聲音大歌”、“禮俗大歌”、“敘事大歌”、“兒童大歌”、“戲曲大歌”;或者分為“男聲大歌”、“女聲大歌”、“童聲大歌”等。鼓樓大歌,侗語叫“嘎得樓”,這是不同村寨男女歌隊在鼓樓對歌演唱的主要歌種,其它以中心襯詞來稱謂,有“嗅嗬頂”和“乾賽”兩種,內容多為情歌。“乾賽”是正式對歌的主要曲調,也是“嘎老”的主體,各地男女聲都有自己的聲腔,多以流行地區來命名,如“嘎蘭”(苗蘭的歌)、“嘎滴”(曹滴洞的歌)、“嘎宰盪”(宰盪的歌)等。聲音大歌,侗語叫“嘎唆”(alsoh),它不是鼓樓對歌的主要歌種,而是對歌過程中的精彩插曲。多數是應聽眾的要求或歌隊為了顯示自己的嗓音才演唱,俗稱“換嗓子”。聲音大歌歌詞短小,以展示音樂曲調為主,常常摹仿蟲鳴鳥叫,接腔時由幾個歌手輪換唱高音,此起彼伏,優美動聽,最能發揮歌隊的整體演唱水平。從音樂的角度看,聲音大歌是侗族多聲歌精華中的精華。歌名常冠以魚蟲鳥獸或季節時會的名稱,如“嘎侖朗”(蟬歌)、“嘎夜”(青蛙歌)、“嘎三月”(三月歌)等。敘事大歌,侗語口叫“嘎君”(aljenh)或“嘎盡”(aIjebl)。它既是民歌的一種,也是曲藝的一種。按歌詞體裁,可分為唱故事的“嘎君”和道理的“嘎鄉”兩種;按音樂唱腔,可分為“嘎君”和“嘎盡”兩種。歌名常以故事的主要人物名字或中心內容來命名,如《珠郎娘美》、《金漢列美》、《孝順父母》、《勸懶人》等。禮俗大歌,侗語叫“嘎禮鄉”(alliixxangh),是各種禮俗場合演唱的多聲歌的總稱。一般分為“攔路歌”、“酒禮歌”、“踩堂歌”三種均由領唱和合唱構成。兒童大歌,侗語叫“嘎臘溫”(allagxuns),這是兒重遊戲娛樂時唱的多聲歌。歌詞短小,曲調歡快,以齊唱為主,合唱為輔。歌名多根據內容來定,如“螞蟻歌”、“小山羊”、“探外婆”等。戲曲大歌,侗語叫“嘎瓦”(alwagx),是侗戲演出時唱的多聲歌。多用於一齣戲的開場或收場,或是仙人、官人出現的場面,由前台、後台的演職員一起唱,氣氛熱烈。沒有固定的歌名。“嘎老”之所以叫做大歌,一是它要由侗族民間合唱隊來演唱;二是它有兩個聲部;三是它的五式演唱是在鼓樓當著眾人放聲歌唱;四是歌詞長大,長歌四五十分鐘才唱完一首,往往給人以“長歌閉目”的感覺。
大歌流行地區村村寨寨都有大歌隊,這些大歌隊都是民間業餘組織。由男女自由組合,少者四五人,多者十多人不等。男女歌隊又按年齡分為:兒重歌隊、少年歌隊、青年歌隊、成年歌隊、老年歌隊等。

大歌隊伍

兒童歌隊

是在歌師或歌兄歌姐的指導下,接受大歌的啟蒙訓練,以學唱童聲大歌為主,也兼學別的大歌,培養興趣。

少年歌隊

是在歌師或歌兄歌姐的指導下,開始全面的大歌訓練,少女歌隊往往邊紡紗、做針線活,邊學歌練歌,各種歌種都要學,為對歌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有客隊進寨對歌,就站在旁邊見習。
青年歌隊
是在歌師的指導下,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大歌曲調和唱詞,具有較高的演唱技能,是本寨與客隊對歌的主力,有時亦主動出訪別的村寨。成年歌隊,平常協助歌師對歌弟歌妹進行訓練,當好青年歌隊的參謀,是青年歌隊強有力的後盾。

老年歌隊

主要為青少年歌隊作示範,亦是老有所樂的需要,以唱敘事大歌為主。歌隊中最有名望的是歌師,他們是歌隊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般年齡較大,閱歷較為豐富。歌師應具備下列條件:一是原來就是優秀歌手,久經對歌的鍛鍊;二是精通各種大歌和演唱方法;三是掌握大量的歌詞,並能改編和即興創作;四是作風正派,為人師表,有組織領導能力;五是有奉獻精神。歌師是侗族人民中最有民族文化知識的人,最受人們尊敬和愛戴。為弘揚侗族的優秀音樂文化,格江縣文化部門,把民族音樂引進學校。並在車江國小建立金蟬侗族少兒藝術團,以學習演唱侗族童聲大歌和其他優秀民歌為己任。取得顯著的成績,成為侗鄉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一面旗幟。

演唱場所

侗族是熱情好客的民族,特別注重村寨之間集體交往-----“為也”。“為也”是兩個村寨或兩個族群集體作客和集體迎客的社交活動。屆時,客寨幾乎傾寨出動,歌隊、耶隊、蘆笙隊、侗戲班是主力,主寨亦傾寨出動迎客待客。“為也”期間,主客雙方開展許多民眾性的歌舞活動,如迎、送客人興“攔路對歌”、在鼓樓坪進行“蘆笙比賽”和“耶堂對歌”,在戲樓演出侗戲,其活動的高潮是男女歌隊在鼓樓里對唱大歌。鼓樓對歌,往往連唱幾天幾夜。對歌開始,雙方先唱“噢嗬頂”,這是一種節奏稍快的禮節歌,主方唱歡迎歌,客方唱讚美歌,互相謙讓一番。'接著主客雙方對唱情歌,從“相會歌”到“相戀歌”、“相恨歌”、“約逃砍”,依次進行。曲調以“乾賽”為主,主方唱二套(3首),客方還一套,就這樣一唱一答地唱下去。唱者越唱越有勁,聽者越聽越高興。雙方交鋒,難解難分,直到老人出面勸說,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鼓樓。

藝術價值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間文聲復調合唱歌曲,除少數地區男聲演唱鼓樓大歌時用三弦大琵琶伴奏外,其餘均為無伴奏十天指揮合唱。大歌的基礎調式屬自然五聲羽討式。但亦有調式轉換的情況。常見的音程關係是三度、五度、四度、七度、二度,極少六度,不用八度和其他變化音程。其中三度是大歌女聲復調中的基本音程關係,而三度無論大小都是協和音程。對四度、七度、二度等不完全協和或不協和音程的出現,侗家人亦很習慣。大歌基本上是兩個聲音,低音部是主要聲部,由眾人齊唱;高音都是派生的,由一人領唱或由多人輪流領唱,這是大歌的一個特點,也是侗族人民對民間合唱的一種創造。特別是演唱聲音大歌時,襯腔由幾個歌手輪流領唱,模擬蟲鳴鳥叫,此起彼伏,不僅使歌聲連綿不斷,同時求得音質、音色、音量的對比。而低音都轉入一個長主低續音,退到從屬的作為背景的地位,把主角讓給高聲衝擊,讓它自由地發揮。“侗族大歌”是中國最早發現、最早搬上舞台、最早編輯出版、最早在世界上演出並受到世界音樂界所矚目的一個歌種。這樣一種美好的音樂確實代表了我們國家的一個方面的水平。世界上曾經有這么一個論調:中國只有單聲音樂,中國音樂是單線條地思維的。事實上我們中華民族有豐富的多聲部音樂,侗族大歌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侗族大歌的存在和發展,是侗族人民的驕傲,是整箇中華民族的驕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