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

焦桐

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只工作了475天,卻用實際行動鑄就了感天動地的焦裕祿精神。當年他親手栽下的幼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焦桐”。在全面建設中原經濟區的今天,我們要栽下一棵棵精神的“焦桐”,讓它們在中原大地根深葉茂、茁壯成長。

基本信息

樹名

焦裕祿同志在蘭考縣只工作了475天,卻用實際行動鑄就了感天動地的焦裕祿精神。當年他親手栽下的幼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焦桐”。在全面建設中原經濟區的今天,我們要栽下一棵棵精神的“焦桐”,讓它們在中原大地根深葉茂、茁壯成長。

焦桐樹焦桐樹

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期間,為治理"三害"帶病深入基層,總結出"扎針貼膏藥"治理沙 丘。他帶頭植樹造林,廣栽桐樹。焦裕祿同志生前倡導栽種的泡桐樹如今已成為蘭考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這棵泡桐樹是焦裕祿同志於1963年春新手栽種,並在樹旁留影紀念。蘭考人民為緬懷焦裕祿同志,稱這棵泡桐為"焦桐"現在焦桐生長茂盛,每到春天數不清的桐花綻放,人站在樹下頓感心曠神怡。該樹1978年被縣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周圍園區歷經幾次修葺,環境風貌煥然一新。此處是來蘭考參觀者的必游之地?焦桐"已成為焦裕祿精神的象徵。

琴名

東漢蔡邕曾用燒焦的桐木造琴,後因稱琴為焦桐。泛指好琴。

典源

《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下〉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僬尾琴”焉。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彈琴於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憘!以樂召我而有殺心,可也?”遂反。將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來,至門而去。”邕素為邦鄉所宗,主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彈琴者曰:“我向鼓弦,見螳螂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螂為之一前一卻。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於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矣。”

典源譯文

吳人有燒桐煮飯時,蔡邕聽了火燒的聲音,曉得桐是一種好木材,於是請製造成琴,果然聲音好極了,但琴尾是焦的,時人名之為“焦尾琴”。從前,蔡邕在陳留,鄰人請蔡邕吃飯,及去而酒已經喝完了。屏風后面有客人在彈琴,蔡邕至門悄悄一聽,說:“噢!以樂叫我而有殺心,為什麼呢?”就逕自回去了。蔡邕素為鄉里所尊敬,主人立即追趕他,並問他是什麼原因,蔡邕原原本本告訴了他,都為之奇怪。彈琴的人說:“我前鼓弦,見螳螂對著鳴蟬,蟬將去還沒起飛,螳螂忽前忽退。我心驚肉跳,惟恐螳螂捕捉不了蟬。這難道就是所謂殺心形於聲音嗎?”蔡邕笑著說“:實在是這樣啊。”

同源典故

入爨尾半焦帶火焦桐憐焦尾暗辨桐聲桐尾桐薪鳴灶桐遇知音炊爨得琴材焦尾焦桐焦梧桐焦琴爨下焦爨下聲爨下余爨桐爨琴爨余材琴得焦桐翠桐入爨蔡邕琴薪余

運用示例

唐 張祜《思歸引》:“焦桐彈罷絲自絕,漠漠暗魂愁夜月。”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音入 藍橋 ,響振瓊瑤,卻是羨焦桐一曲巧,芳心頓消。”

龔爾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鈍庵》詩:“日夕而不至,焦桐起離情。”

唐 賈島 《投孟郊》詩:“願傾肺腸事,盡入焦梧桐。”

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第一折:“夜深了也,取下我這焦尾琴來,撫一曲遣我的心悶咱。”

唐 李鹹用《山居》詩:“焦尾何人聽,涼宵對月彈。”

人名

焦桐,原名葉振富,台灣高雄人,1956年8月21日生,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藝術研究所碩士,曾任《商工日報》副刊編輯、《文訊月報》編輯,《中國日報》“人間”副刊副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