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福建南音(south-music of Fujian )屬於中國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由清唱與器樂兩部分組成,亦稱“南曲”、“南樂”、“南管”或“弦管”等,流行於閩南晉江、龍溪和廈門市,在台灣、香港及南洋群島(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華僑旅居地區也很盛行。南音所用的樂器,主要有洞簫、琵琶、二弦、三弦、拍板等。洞簫共9節、長1.8尺(約59厘米),與唐代的竹製管樂器尺八規格一致;琵琶、拍板等也與唐代垂拱二年 (686)建造的泉州開元寺拱樑上飛天女伎手捧的樂器相似;琵琶至今仍橫抱彈奏,有如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中的琵琶彈奏姿勢。南音中之諸多曲名,有曾見之於漢、唐文獻記載中的《摩訶兜勒》、《陽關》、《漢宮秋》、《後庭花》、《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婆羅門》、《太子游四門》等,及宋詞曲牌的《沁園春》、《念奴嬌》、《浪淘沙》等,故南音有“唐宋遺音”之稱。
南曲在民間流傳,有賴於社團組織的傳承和傳播。清代以來在泉州、廈門和晉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團成立,並有專業的教師傳藝。建國以來,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會。還建立了專業的南曲音樂團。
起源
一般認為南曲起源於唐,形成於宋:
(1)據文獻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軍入閩,他們帶去了唐代“大曲”傳播於民間。大曲與當地民間音樂的相互影響和吸收,從而產生了別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樂器琵琶的演奏姿勢是斜抱著彈奏。所用筒簫嚴格規定為一尺八寸。這兩件樂器的演奏姿勢與形制與唐舊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稱有不少與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稱相同。如《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梁州曲》、《婆羅門》等。
(4)宋代“南戲”五大名劇:《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和《琵琶記》,南曲也演唱這些劇目。
成因
南樂起源於泉州南部,以閩南語泉音為主,始於何時,民間有種種傳說,未見歷史文獻記載。但從南樂的音階、曲牌、樂器等分析推斷,它可能起源於唐代之
前。泉州南音同其他中華傳統文化一樣,有著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它是從中原傳到閩南來的,與歷史上的三次南遷大移民有關。一是晉永嘉衣冠南渡。晉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後晉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稱晉江。幾年前,南安豐州廟下晉代古墓葬出土發現部曲印章,可見當年入泉的士大夫連他的部曲都遷來了,也就是說他們帶來了中原文化。二是唐末王潮、王審知兄弟入閩。王審知之侄王延彬在南安設招賢院,招賢納士,中原士人紛紛南遷。三是北宋覆亡。宋都南遷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趙宋皇族的南外宗正司也自臨安遷來泉州。士大夫南遷帶來的中原音樂,這些音樂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孕育出泉州南音來。南唐顧閎中的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即可印證。
南樂的五聲音階“工六×乙士”,與古代的“宮商角征羽”相同,而其工尺譜正產生地隋唐。從南樂曲牌來看,出自唐以前的有摩訶、兜勒、子夜歌、清平樂、折柳吟、陽關曲、漢宮秋、後庭花等;出自唐宋“大曲”的,有三台令、梁州曲、甘州曲;出自佛曲的有婆羅門、太子游四門等。這些充分證明了它與隋唐音樂的聯繫。
分類
南曲音樂包括“指、譜、曲”三類:
“指”是有詞有譜和註明琵琶指法的大曲。
“譜”是無詞而有琵琶指法的器樂演奏譜。原有十三大套,後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譜”,以“四”(四時景)、“梅”(梅花操)、“走”(八駿馬)、“歸”(百鳥歸巢)四套最為著名
“曲”即散曲(亦稱草曲),在南曲音樂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於千首。
樂器
樂器方面,南樂所用的南琶,腹大頸細。橫抱彈奏姿勢,與豎抱的北琶迥然而異,卻和泉州開元寺內的飛天樂伎及敦煌壁畫上的飛天造型十分相似,只有從古畫和出土的陶俑中才能看到,唐代《韓熙載夜宴圖》中人物彈琵琶的姿勢就是這樣。琵琶在唐代的樂隊中有指揮整個樂隊的作用,而南樂的琵琶在南樂中也同樣有指揮整個樂隊的作用。唐初洞簫為一尺八寸長,現在其他樂隊中洞簫均是二尺多,沒有統一規格,而南樂的洞簫卻嚴格規定以一尺八寸為標準,又稱“尺八”,十目九節,其長0.6米,延用唐代洞簫規制,聲韻渾厚深沉。南音的拍板與唐以前的“節”相同,二弦與魏晉“奚琴”相似,三弦由秦漢時代的弦樂衍變而成。
雕刻在泉州開元寺鎮國塔、大雄寶殿、甘露戒壇的南音古樂器,計有吹、拉、彈、拍的樂器多達37件:拍板、琵琶、尺八、二弦、三弦、嗩吶、品簫和雙鈴、四寶、響盞等上下四管,一應俱全,而且還有較少見的笙及扁鼓等。人們比較熟知的是大雄寶殿的12尊飛天樂伎,但還不夠全面。在東塔須彌座40幅浮雕中,有圖《天人贊鶴》,圖中身著飄帶的天人,一個吹笛,一個雙手按拍著古制六板的南音拍板。這幅浮雕,與東塔共存至今七百多年。拍板早就從西域傳入中土,唐代列為胡部之樂。唐宋時的拍板都是六板,也有五板。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中樂工手上的拍板就是六板。泉州南音現在的拍板普遍為五板,與大雄寶殿和甘露戒壇木雕的五板拍板一樣,而東塔的石雕拍板直承唐制為六板。開元寺中擁有六板與五板的拍板,正符合拍板歷史的發展軌跡。
樂律方面,南音的管門從隋唐以來的“清商三調”演變而來,音韻學方面,南音的音韻和晉代的音韻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用閩南話演唱南曲,其中就有許多中原古語的辭彙和音韻完好地保存至今。
樂隊
南曲的樂隊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兩種不同組合:洞管——洞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品管——品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種。
②下四管樂器有南噯(中音嗩吶)、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叫、鐸(木魚)、四寶、聲聲(銅鈴)、扁鼓,共十種,故又稱“十音”。在惠安一帶有用雲鑼、銅鐘、小釵和笙等。
上四管屬絲竹樂隊、下四管屬吹打樂隊。
影響
南樂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塊“活化石”,被稱為“晉唐遺音”。音樂界權威人士曾得出結論:“中國的音樂是全世界最古的音樂,而中國音樂之中,則以南音為最古。”南音的基礎是唐代“大曲”,在中國音樂史上,唐代的宮廷音樂是中國封建社會貴族音樂發展的最高峰。隨著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中原戰亂,貴族、官宦和地主紛紛南遷,唐玄宗統治時期形成的“大曲”,被帶入福建,為南曲起了催生的作用。後來在廣泛流傳和演唱過程中,南樂又受到元曲、崑曲、弋陽腔、佛曲和地方戲曲的影響,豐富了藝術的表現內涵。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等,不但世代相傳,還在人和歷史、自然的影響互動下,被不斷地再創造。目前總共有7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占了22項,加上此前入選的崑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已擁有2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進入文化百科 | |||||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 福建南音 | 南京雲錦 | 安徽宣紙 | 貴州侗族大歌 | 廣東粵劇 |
《格薩爾》史詩 | 浙江龍泉青瓷 | 青海熱貢藝術 | 藏戲 | 新疆《瑪納斯》 | 蒙古族呼麥 |
甘肅花兒 | 西安鼓樂 | 朝鮮族農樂舞 | 書法 | 篆刻 | 剪紙 |
雕版印刷 |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 端午節 | 媽祖信俗 | 崑曲 | 古琴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
中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盤點中國曲藝曲種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一個由56個民族構成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幾乎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本民族的曲藝“說唱”形式。 |
好來寶| 白族大本曲| 花燈說唱| 壯族末倫| 貴州琴書| 潞安大鼓| 四川諧劇| 藏折嘎 | 九江文曲| 尺唱| 桂林零零落| 福建南音| 壯族蜂鼓說唱| 京族彈唱| 天琴彈唱 | 尼吶哩| 瑤族鈴鼓| 打溜子| 湖南瓦鄉歌話| 雞毛竹| 神農架龍鳳鼓 | 土家圍鼓| 竹柝曲| 來帕爾| 嘣嘣妥| 伊若樂| 天津岔曲| 平鼓彈唱| 內蒙古陶力| 龍頭琴彈唱| 扎年彈唱| 烏力格爾圖道| 溜子說唱| 湖北土家小曲表演唱| 口弦琴| 瑪克塔拉| 岱日查| 笑呵亞熱| 花腰傣鋩鼓說唱| 吉林才談| 嘛哈哩| 古爾魯 | 恩施三才板| 彝漢雙語相聲| 吉林獨角戲 | 青海白嘎爾 | 哈調彈唱| 藏語說唱表演| 吉林鼓打令(唱談)| 都它爾彈唱| 廣東小曲表演唱| 西藏相聲| 瓦鄉歌話 | 酋水土鼓| 格薩爾說唱| 上海滑稽戲| 太平歌詞| 梨花大鼓| 西城板| 滑稽大鼓| 八角鼓 | 花鈸大鼓| 十不閒蓮花落| 馬頭調| 鑼鼓曲| 冬不拉彈唱| 說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