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印

古代肖形印的一種。多漢代銅印。虎的紋飾不一,有立、有奔、有臥、有昂首等,都具有漢畫風格。虎為四靈之一。《說文》:“虎,山獸之君。”黃易釋碑,引《兩漢博聞》旁註云:“取虎形鎮邪,以其威風異常也。”古代謂勇武之臣為“虎臣”。《詩經·泮水》有“矯矯虎臣”。稱勇士為“虎賁”,以其“若虎之賁走逐獸,言其猛也”。相傳虎印,古人多用以辟邪驅魔。
虎是十二生肖之一,排第三位,稱為寅。從古至今,虎都被譽為“百獸之王”,是勇猛與力量的象徵。中國人崇敬猛虎的威風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對虎圖騰的崇拜。早在“仰韶文化”時代,龍虎圖案便代表了力量與尊貴。在軍事上,在調兵遣將的兵符上面就用黃金刻上一隻老虎,稱為虎符。
肖形印
肖形印反映的內容十分廣泛 , 有描繪人物狩獵、搏獸、戰騎、飼禽、牛耕等情景以及鼓瑟彈琴、歌舞伎樂、車馬出行、乘龍跨虎等生動場面,而最常見的是虎、馬、鹿、羊、熊、龍、兔、駝、鵲、鷺、雞、魚、龜等動物 。
古肖形印是我國印章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有著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其藝術手段以古樸典雅的造型, 洗鍊傳神的筆觸、嚴謹的構圖、強烈的裝飾性以及沉鬱渾厚的風格, 於方寸之內, 創造出一個豐富多彩的微縮圖案。
其中,漢代肖形 印最為精彩。漢代肖形印中的人物、禽獸, 多數造型已十分準確洗鍊, 一望而知, 這些技者已具備精湛的寫實技巧和豐富的生活知識以及觀察能力。這些印,有的雖不過一厘米方圓, 卻將複雜、豐富的人物、動物表現得惟妙惟肖, 匠師們遊刃徜徉, 從容自得, 印面毫無緊迫雜亂之感, 是中國數千來的藝術瑰寶。

相關虎的成語
虎皮羊質
虎狼之國
餓虎攢羊
餓虎見羊
餓虎逢羊
縱虎出匣
以肉餵虎
養虎自遺患
養虎自貽災
養虎自齧
山上無老虎
三夫成市虎

人中龍虎
捋虎鬚
拉大旗作虎皮
畫虎刻鵠
畫虎不成反類犬
虎踞龍蟠
虎踞鯨吞
虎據龍蟠
虎盪羊群
虎黨狐儕
虎變龍蒸
狐藉虎威
狐假虎威
虎虎生威
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信”、“記”、“朱記”、“契約”、“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範圍擴大為表征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畫,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畫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篆刻名家
蒙漢良,字一艮,號笑成佛,祖籍廣西潯州郡。篆刻家,書法家,教授。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全國首屆現代篆刻藝術大展評審,廣西大學教授,肇慶學院客座教授,廣東省文化學會理事,香港書法家協會會員,蒙恬書畫院院長。從八十年代始其書法篆刻作品在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中國美協、中央電視台、西泠印社等國內外重大賽事中獲神品獎、特等獎多次,並在中國美術館等地展出,被諸多博物館、美術館收藏,收入《世界名人錄》、《中國印學年鑑》、《中國生肖印譜》、《中國印譜》和《當代篆刻家大辭典》等數十種,出版《影響中國歷史100名人---蒙漢良篆刻》、《古今100高僧印典》和《東方之子·著名書法篆刻家蒙漢良專輯》等專著十多種。被文化部、中國文聯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家”、“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等稱號。
蒙漢良藝術道法自然,汲古納今,古樸渾雄,風骨獨彰,大氣天成。創造了“漢良隸篆”、“漢良篆刻”之風格。

細數印章篆刻相關知識
印章一種雕刻和書法融合的藝術,是和中國書法、繪畫密不可分的藝術樣式。由於印章獨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鑑賞領域古玩市場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 |||
龜紐 印泥 朱文 篆刻 玉璽 西泠印社 印紐 印章 花押印 六面印 繆篆 摹印 泥封 泉紐 雙入側刀法 套印 邊款 閒章 肖形印 形肖印 印鼻 撥蠟 蟲鳥印 單入側刀法 浮雕印 半印 篆印 | 漢印 白文 補刀法 鶴印 虎紐 虎印 螭紐 環紐 回文印 九疊篆 連珠印 留刀法 遲刀法 六璽 龍紐 鹿印 馬紐 埋刀法 蜜璽 蜜印 蜜章 沖刀法 鼻紐 穿帶印 牛耕印 噴印 | 平刀法 錢紐 橋紐 秦印 輕刀法 刺刀法 澀刀法 蛇紐 磋印 雙入正刀法 台紐 太平天國木璽 壇紐 挫刀法 提梁紐 鐵筆 亭紐 圖案印 圖像印 橐駝紐 瓦紐 舞刀法 西漢印綬 辟邪紐 單入正刀法 象形印 | 電刻 反刀法 羊紐 陽文 陰文 飛刀法 印床 印規 封泥 鳳紐 伏刀法 元戳 鑿印 正入正刀法 朱記 半通 鑄印 覆斗紐 古鉩 琢印 子母印 廣陵王金璽 金印 開面 圖章 元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