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亞塞拜然木卡姆是一種結構嚴謹的傳統樂種,十分適於即興表演。木卡姆被視為亞塞拜然的古典音樂,吸收了源自民族的歌頌英雄業績的行吟詩人的曲調、節奏和表演技巧,在全國各地的各種場合都能聽到木卡姆的演唱。這一含有裝飾音的樂種,由一位男性或女性歌手演唱,與傳統樂器的演奏,特別是“塔爾”(長柄11弦琴)、卡曼沙(四弦琴)、達夫(一種大型手鼓)的樂手配合表演。木卡姆不可能以固定的形式流傳,流行的各種樂曲版本,都是由不同的宗師傳承下來。他們培養各自的弟子,使其具備即興發揮的微妙藝術素養和熟練的技巧,能夠表現該樂種的多種藝術形式,這些藝術形式也就賴以保存下來。特點
木卡姆的當代表現形式反映了亞塞拜然不同時期的複雜的歷史,尤其是和波斯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以及其他土耳其語系民族的交往。亞塞拜然木卡姆和伊拉克的“瑪卡姆”,波斯的“拉迪夫”和土耳其的“瑪卡姆”具有相同藝術特徵。 表演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要進行即興創作或是“重新作曲”。這種主要以亞塞拜然城市生活為基礎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許多農村的曲調、韻律和表演技巧。在亞塞拜然全國各地的各種表演場地都能聽到木卡姆的鏇律。表演形式
過去,木卡姆主要是在兩種世俗場合表演:婚宴和私人家庭舉行的藝術行家的聚會。蘇非派修士和被稱為塔茲(ta`zie)或莎比(shabih)的宗教戲劇藝術家也從事木卡姆的表演。一些官方組織的比賽或是民間自發組織的非正式比賽經常會幫助一些較有造詣的音樂家確立聲望。
現在地位
不幸的是,20世紀社會和政治的動盪,尤其是亞塞拜然被併入蘇維埃聯盟之後,過去那種適合木卡姆發展的社會與宗教的城市環境已不復存在。另外,演出技藝和傳承方面的嚴重西化消損著木卡姆的美學特點與表現形式。隨著社會和政治的劇變,尤其是亞塞拜然融入到蘇維埃聯盟之後,過去那種適合木卡姆發展的城市環境已不復存在。政府對宗教的寬容態度以及強調在音樂教育中應使用記譜法,只是眾多影響木卡姆前途命運的眾多因素中的兩個。今天木卡姆唱片和表演的日漸豐富,表明許多現代亞塞拜然人對這種傳統音樂的認可。然而,由於來自意識形態和商業領域發展方面的壓力,這種獨特的口頭文化遺產變得越來越模式化,保留下來的只是一些靠記譜或錄音流傳的曲目。這種發展模式嚴重威脅了木卡姆獨特的即興發揮的本質和長久以來口頭傳授的流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