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

藏戲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它在藏語文中被稱為“阿吉拉姆”,是‘仙女大姐”的意思,簡稱“拉姆”(即仙女)。藏戲藝術,歷史十分悠久,劇種流派眾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諾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薩雯蚌》《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蘇吉尼瑪》八大劇目已成經典,音樂唱腔韻味雋永,面具服飾五彩繽紛、瑰奇神異。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基本信息

藏戲流傳

藏戲藏戲

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民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藏戲的藏語名叫拉姆,意為“仙女”。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孕育形成

最早的藏戲

藏戲藏戲

白面具戲早於藍面具戲,但具體發端於何時,沒有確定的說法。據說,白面具戲唱腔“朗達”中穿插的“哎咳咳咳、哎咳咳咳”的叫喊聲,是直接模仿藏族早期祭祀儀式中動物的鳴叫聲發展而來的。8世紀時,藏族民間歌舞百戲,包括各種宗教藝術表演都已發展到一個高峰時期,這就為藏言辭高度綜合的戲曲藝術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8世紀建造的桑耶寺,在其壁畫上反映它落成的歡慶場面中,有三個白面具藏戲隊演出的畫面。一個在正殿大門處,另兩個在正殿左右兩側的院牆上。畫面一致,有七個戴白山羊皮面具的“阿若娃”(後改稱“溫巴”)、兩個甲魯、三個拉姆。其中一個拉姆在司鈸,靠近司鼓的伴奏者站著。這種演出形式,除拉姆少了四個,還少了一個司鈸的伴奏者外,與今天的白面具藏戲的開場儀式戲的演出形式完全一樣。

在噶廈財政機構“孜恰勒空”檔案文書登記中,各種藏戲或藏戲劇團均寫作“拉姆短嘎爾”。白面具戲中阿若娃的腰飾“貼熱”和手持的道具彩箭,在早期民間歌舞和藝術表演如“阿卓”“仲孜”(野牛舞)、諧欽、熱芭、林芝的羌博中都有所見,白面具戲與這些表演藝術的結構也都是由開場、正式節目(正戲)、結尾三段組成。據此可見,藏族最古老的白面具戲在8世紀時已基本形式,13世紀後才逐步豐富、完善,其發展的速度是比較慢慢的。

氂牛舞

氂牛舞早在吐蕃初期民問原始祭祀的圖騰擬獸舞蹈中就已出現。到7世紀松贊乾布頒布《十善法典》慶祝會上,就有人戴著獅、虎、牛等面具而舞(《西藏王統記》)。同一時期,在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歡慶圖》壁畫中心部位,就有一個戴著白面具的牧人逗引著兩頭由人扮演的氂牛翩翩而舞,旁邊有兩個坐著司鼓司鈸伴奏,其面具、服飾、道具有鼓鈸伴奏的整個演出形式與白面具藏戲形式大體一致。

到8世紀時,在桑耶寺反映該寺落成開光典禮慶祝場面的圓形壁畫下部,同樣有一個戴著白面具的牧人逗引兩頭人扮演的氂牛翩翩起舞,旁邊有一人站著司鼓伴奏。由此可見,氂牛舞對女面具藏戲的影響。如傳統劇目《卓娃桑姆》中反映白瑪金國的牧場上“卓達卓嫫”(牧民牧女)生活,因有氂牛伴舞,格外有喜劇情趣。氂牛舞同時也用於大型集會、遊行和慶典場合表演,易於形成熱烈和喜慶的氣氛。

“阿卓”鼓舞

在桑結嘉措醫著《亞色》中記載,桑耶寺落成典禮時,臣民們進行“阿卓”(藏族古鼓舞)“魯”(歌唱)、“鮮”(類似啞劇的舞蹈)等娛樂活動。山南地區乃東縣哈魯崗村至今還保留“阿卓”這咱古老的大型鼓舞隊,其領舞師的面具與早期藏戲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樣,戴面具者的名稱也同樣叫做“阿若娃”。

阿卓鼓舞隊有兩個領舞師“卓木”,兩個道白報幕員“阿拉”,十名鼓手,八名歌女,由他們來扮演人物角色和表演各種小情節。阿卓鼓舞的結構由開場舞蹈“薩江薩短”、正式節目(或稱正戲)和“扎西”(吉祥收尾)三段構成,這種結構形式與藏戲中完全一樣的。桑耶寺主殿不遠處,有赤松德贊為給他生了三個王子的后妃次央薩梅朵珍建造的神殿康松桑崗林。在這座神殿的壁畫中,有桑耶寺落成慶典的熱烈場面,其中有多種阿卓鼓舞隊、諧欽歌舞隊、宗教儀仗隊和白面具戲的表演畫面。同樣內容、形式和場面的壁畫,在桑耶寺正殿大門內右側牆上亦有一處。

藏戲改進

藏戲藏戲

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自治區政府在原覺木隆藏戲班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擔負起傳承和發展藏戲的任務,先後整理演出了一些《朗薩雯蚌》《文成公主》《諾桑王子》等傳統戲,同時還創作演出了一些現代題材劇目,劇團在保持藏戲原有的廣場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劇場舞台藝術方面的實踐,使藏戲由廣場走上舞台,有了燈光、布景和化裝,還開始使用管弦樂伴奏。

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新的劇目為黃南藏戲帶來了新的活力,如《意樂仙女》的伴奏,既有六弦等藏族傳統樂器,又加入以民樂為主的大型現代混合樂隊,在形成間奏的氣氛音樂的同時,可以直接為唱腔伴奏,改變了西藏藏戲用一鼓一鈸只為舞蹈和表演動作壓節奏,很少為唱腔伴奏的狀況。改進後的黃南藏戲布景和舞台美術富麗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

起源

藏戲壁畫藏戲壁畫

起源一

民間歌舞。藏族早期民間歌舞百戲中就已開始出現帶有戲劇色彩的藝術形式。一些藏史資料對此也曾 有記載。如《西藏王統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松贊乾布在頒發《十善法典》時舉行的慶祝會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躍,或飾嫠牛,或獅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獻技。奏大天鼓,彈奏琵琶,還擊饒鈸,管弦諸樂……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裝飾巧麗,持諸鮮花,酣歌曼舞,盡情歡娛……馳馬競賽……至上法鼓,竭力密敲……”;在桑吉嘉措的藏醫著作《亞色》中對民間歌舞的形式也有記載;“在桑耶寺落成典禮上,臣民們進行‘’、‘’、‘’等文藝活動。‘卓’是戴面具的鼓舞;‘魯’是只唱不舞;‘協’是即唱又舞。” 當時的演員全是僧人,表演時有時配上誦經為伴唱,這就形成了啞劇性的跳神頌佛祈願的新形式。這種表演形式在乃東縣哈魯崗村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那裡還保留著“阿卓”這種古老的大型鼓舞隊組織,其領舞師的面具與早期藏戲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樣,戴面具者的名稱也同樣叫作“阿若娃”。

起源二

民間說唱藝術。早在西藏的苯教時期,被稱作“”的口頭神話、歷史傳說故事已成為當時西藏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苯教已有專門從事說唱的故事師和歌唱家。在西藏歷史中,歷代都產生過大量民間故事,這些故事被用民歌、讚詞、韻句等形式把人物的話吟唱出來,使故事更加生動感人。這種演唱形式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這也是許多民間故事得以流傳至今的原因之一。例如產生於十一至十三世紀的藏族民間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其說唱性文體受佛教講唱文學的影響並有所發展,除獨白和對話是適宜歌唱的韻文之外,部分故事情節的敘述也改為可歌唱的韻文,而韻文的寫法採用的就是民歌體。此外,其他一些說唱形式,如“折嘎”( 意為吉祥的祝願)、“喇嘛嘛呢”等對藏劇的產生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喇嘛嘛呢”這種說唱藝術,其對藏劇的影響非常之大,藏劇的劇本就是喇嘛嘛呢藝人的說唱故事腳本。說唱藝術的特點還清楚地反映在藏劇表演中。如藏劇演出時有劇情講解人,他講到哪裡,演員就唱到哪裡;講解人以一種固定的念俑調介紹之後演員才能上場表演。

戲曲流派

藏戲藏戲

解放前,每逢雪頓節,各地的藏戲班子需要到拉薩來支差,為達賴及地方政府的官員獻戲。這些來支差的藏戲班子成了各地業餘戲班的骨幹力量。而各個地區的戲班,由於歷史地理語言風格造詣的差別,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的流派。在這些流派中,有屬於舊派的白面具派,有屬於藍面具的新派,也有獨腳戲。

屬白面具的舊派,有窮結的賓頓巴、堆龍德慶的朗則娃,乃東的扎西雪巴等。因舊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們的戲動作和唱腔都比較簡單,影響巴較小。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爾覺木隆、香巴四大劇團,他們的演出開始時,由戴藍面具的演員出場,故稱藍面具派。新派的表演藝術有較大發展,影響也比較大,慢慢就把舊派代替了。

表演程式

藏戲在幾百年的表演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

藏戲的演出,一般是廣場戲,少數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時,化妝比較簡單,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與紅脂,沒有複雜的臉譜。樂器也較簡單。打擊樂只有一鼓一鈸,演出時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觀眾介紹劇情發展情況。劇中人道白很少,演員專心致志地吟唱,由於廣場演出,演員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顯示出粗獷有力的性格。後台一般有幫腔,形式與川劇差不多。藏戲唱腔很多,大致分為表現歡樂的長調,藏語叫“黨仁”;表現痛苦憂愁的悲調,藏語稱“覺魯”;表現敘述的短調,藏語稱“黨統”等等。武功、舞蹈、技藝在藏戲演出中,也廣泛運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後,便出現一段舞蹈。舞蹈動作很多,爬山行船飛天入海騎馬斗妖擒魔禮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藏戲的演出時間可長可短,有的演幾小時,有的演一、兩天,過去連演幾天的情況也有。要演長,則細唱細作; 要演短,則用後台快板道白,敘述劇情,一下子跳過去。一般每台藏戲都可分為三大部分:

一是“溫巴頓”,意為獵人淨地,就是身著獵人裝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場,淨場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魯欽批”,即太子降福。就是著太子裝束者登場,象徵加持舞台,給觀眾帶來福澤。最後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著仙女裝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與人間共享歡樂。這就是藏戲開場的序幕。

二是“”,也就是正戲。

三是“扎西”,即告別祝福儀式,過去的戲班子演到這裡,就是通過集體歌舞,向觀眾募捐。

藏戲演奏

樂隊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各個藏戲劇種的“朗達”,基本上屬於無伴奏的清唱,即便在載歌載舞的場面里,也只是用鼓鈸兩種打擊樂器伴奏。以至今天,一些民間戲班仍然保持著這樣一種古老的伴奏形式。其中,昌都藏戲伴奏樂器另有笛子、“甲林”(藏式嗩吶)等,德格藏戲另有“甲林”(藏式嗩吶),甘南安多藏戲則有一個較大的由寺廟樂器組成的樂隊。

1960年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成立以後,樂隊開始擴大,並逐漸使用國內的各種民族樂器和個別的西洋樂器,藏戲的“朗達”也有了弦樂伴奏。自治區藏劇團的樂隊體制,以藏京胡、特琴、揚琴、六弦琴、曲笛和藏式嗩吶為主,適當地吸收二胡、大小提琴小號長號黑管雙簧管等。這種以民族樂器為主的混合小樂隊,分弦樂組(藏京胡、特琴、二胡、小提琴)、彈撥樂組(揚琴、高中音六弦琴)、管樂組(曲笛、梆笛、藏式嗩吶、小號、長號、黑管、雙簧管)、低音樂組(大提琴、低音提琴)、打擊樂組(藏鼓、藏鈸、串鈴、達瑪鼓)。不過,這種樂隊體制,直到目前尚處於實驗階段。

樂師

傳統藏戲的演出,只有一鼓一鈸伴奏,這就決定了鼓師和鼓鈸點的作用非同小可。因為藏戲的表演與內地戲曲有類似之處,大量的程式性歌舞表演動作,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要與鼓師敲出的鼓鈸點節拍相合,否則演員就失去了表演和舞蹈的依託,會無所措。 覺木隆藏戲班著名鼓師降村,就將他的司鼓藝術看作是自己“臉上的一雙閃爍的明眸,胸中的一顆熱烈搏動的心,一生所祈求崇拜的天國。”

後來發展了的藏戲身段舞蹈,完全按這個古老的鼓譜訣來打,顯然不夠了,如表演兩人見面來回揖禮致敬的動作,它就缺了一段音節。降村與戲師、演員緊密合作,結合當時的演員條件和藏戲藝術已經向前發展的情況,對原有的鼓鈸點,有的伸展延長,有的加以變化,有的新配鼓鈸點。

樂器

扎年琴
俗稱六弦琴,藏族古老彈撥樂器之一,現代藏戲專業團體樂隊中主奏樂器之一。民間老式扎年琴是兩根弦為一組音,共有六根弦三組音。藏戲樂隊中使用的高中音扎年琴,是其改造而成的,主要是改雙弦為單弦,高音扎年琴為四根弦,定音為6-25-1,中音扎年琴為五根弦,定音為3-6-25-1,擴展音域,增加發音的純厚和明亮度。

特琴
由漢族地區流傳發展而來,原用於“囊瑪”“堆諧”等民間歌舞的伴奏,已形成了一套具有西藏特色的演奏方法和技巧,在廣大藏族民眾中有深厚基礎,為他們所喜愛。特琴這一名稱,據有人考證,是漢語“低音琴”的譯音。它形似漢
族的二胡,但音量比二胡大,音色比二胡亮,一般琴筒為竹製,蒙山羊皮,硬弓。

藏京胡
由漢族京胡演變而來,但它演奏的弓法、指法完全不同於京胡,原為“囊瑪”“堆諧”等民間歌舞的主要伴奏樂器,藏族民眾十分喜愛。它的形制與京胡近似,琴筒稍大,尖細柔和的音色中略帶渾厚。

藏鼓
藏戲各劇種共同使用的一種長把子雙面圓形木製鼓。劇種不同,鼓的大小厚薄也不一樣。康巴藏戲、安多藏戲使用的是寺廟懸掛於木架的大法鼓。藏戲的伴奏鼓,發音渾厚、響亮,震撼力大,在藏族各種打擊樂器中,具有突出的音色特點。

藏鈸
銅製,中間隆起較大,呈水泡形。每副兩片,相擊發聲。不同的擊法,音色也不同。在藏戲、民間歌舞、宗教樂舞中普遍使用

甲林
藏式嗩吶。原為寺廟使用的重要宗教樂器,後為各個藏戲劇種所吸收,德格藏戲用作主要的伴奏樂器。木製,鑲以金銀珠寶,製作十分考究。

表演功夫

唱(朗達):
西藏地方民族戲曲劇種都以演唱各種人物傳記為主要內容。人們為了區分歌曲和戲曲,習慣地將戲曲唱腔稱為“朗達”(意為傳記)。藏劇唱腔高亢、嘹亮,均為自由節奏的散板。唱腔的運用主要是按照劇中人物的身份來確定,且專曲專用,不得隨便借用。藏劇唱腔主要有:長調[達仁]、中調[達珍]、短調[達通]、悲調[覺魯]、歌戲混合腔[諧瑪]、說唱混合腔[諧瑪當木]等。每個唱腔一般只能唱七字至九字句兩句,個別唱詞最多字數不得超過十三個。數板的詞句和字數可不受限制。

舞(曉卓):
藏戲基本上還是廣場戲,載歌載舞是藏戲的突出特點。舞蹈與劇情常常無直接關係,主要是為了烘托場上演出氣氛。舞蹈中只有少數動作帶有某種象徵意義,且多模仿勞動、生活和動物的動作。

韻(雄協):
是一種類似快板和數板的韻白,主要是在劇情講解者念講劇情,介紹演員出來演出等場合中使用。

白(給卡):
藏戲中過去一般很少使用口語道白,即使使用也主要是喜劇人物用來打諢插科,但在以後的表演中為豐富表演手段,便於觀眾了解劇情,已適當增加了這種道白。

表(朗菊):
指表演。藏戲中的表演藝術比較簡單、純樸。許多角色因戴面具表演,故演員不太注意面部表情的表演,角色之間也較少交流。

技(呂則):
指藏劇中的舞蹈技巧、武功特技等。這部分表演成分多從民間藝術形式中吸收而來。

諧:
指穿插表演的民族歌舞。它是民間歌舞與藏戲舞、唱和鼓鈸節奏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別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但其與劇情並無直接關係。 藏劇的演出服裝十分簡單,表演從頭到尾僅為一套,中間不再更換。演員一般也不用化裝,主要靠面具。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劇表演在表現底層勞動人民的角色時常在臉上抹糌粑面或鍋煙黑。西藏和平解放後,尤其是自治區藏劇團成立後,在人物造型方面曾作過多方面嘗試,如將面具上的圖案直接搬到臉上,成為一種臉譜;或比照壁畫上的人物形象來化裝;有時也使用話劇的化裝方法。但藏劇自身具有的傳統特色人物面具仍保留了下來。

角色行當

藏戲藏戲

藏戲中沒有角色行當的分工,戲班中一般只有劇情講解者演劇者、喜劇者、祝福者伴唱伴舞者等,尚未形成完整的行當體制。但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隨著大型劇目演出的增多,已逐漸形成各種角色類型,如在藝術發展最為豐富的藍面具戲中就有十三種。這些角色類型是:

男青年角色:
相當於小生,扮演年輕的國王、王子或貴族青年。如《文成公主》中的松贊乾布等角色;

男老年角色:
扮演老國王、大臣、頭人老爺等人物。表演要求穩重、威嚴。如《諾桑法王》中的老國王諾欽、《朗薩雯蚌》中的頭人老爺查欽等人物。

男配角:
扮演男性侍傭,或作擺設的天王、國王、大臣等。他們的戲一般很少。

女青年角色:
扮演仙女或空行母、農家女、鹿女、貴婦人、公主等人物。如《蘇吉尼瑪》中的鹿女蘇吉尼瑪、《諾桑法王》中的仙女雲卓拉姆等。

女老年角色:
扮演王后或母親等角色。其表演重唱工,表演要求穩重、端莊、嫻靜。如《諾桑法王》中的王后甲嘎拉姆、《白瑪文巴》中的母親拉日常賽等。

女配角:
扮演女侍傭、嬪妃、女伴、陪娘等角色,除個別戲外,在劇中基本上是“龍套”,僅為陪襯,侍立一旁,沒有一句台詞和唱詞。

反派主丑角:
扮演巫師、咒師、妖后、魔妃等被鞭撻、否定的主要反面人物。該角色在劇中有較多的戲,重說、俑、舞、表諸功,其插科打諢、詼諧幽默的表演均需有高深功夫。如《諾桑法王》中的巫師哈熱、《卓娃桑姆》中的魔妃哈江堆姆等。

反派次丑角:
扮演反派主丑角手下的管家、大臣、嬪妃、舞女等人物。他們的戲往往很重,有的甚至超過主丑角。其演技豐富,表演滑稽誇張,任意、自然。注重以誇張的道白、韻念和舞蹈身段進行表演,一般都有一套固定的技巧性動作和表演戲路。

小丑角:
扮演反派丑角手下的鷹犬、助手、幫凶、打手等。戲中常與反派丑角連在一起,互相配合表演。注重以道白和念誦作生活化的滑稽表演,如對上獻媚奉承,對下心狠手辣。其刻畫、模仿人物形象生動、準確。演出中有時離開劇情,作即興表演,或與觀眾嬉戲打鬧,或模仿、誇張、歪曲演員的表演動作,以製造喜劇效果

正丑角:
指劇中普通的正面角色。他們常以喜劇的手法,表現正面人物戰勝醜惡勢力,顯示其聰明才智和詼諧幽默的性格。

穿插角色:
指根據劇情需要偶爾穿插進來的角色。其戲雖不多,但又為劇情所必須。如《諾桑法王》中的仙翁和青年漁夫。

動物角色:
指劇中寓言性、神佛化身性的動物、靈怪等。

伴唱伴舞角色:
指開場時出場的溫巴、甲魯、拉姆三類演員和其他在正戲中不飾演角色的演員。他們在全劇中要始終為正戲角色伴歌伴舞。

劇情講解角色:
這是藏戲中特有的角色,一般由戲師擔任。在開場戲中扮演第一溫巴或第一甲魯;在正戲中也常飾演主要角色。該角色以一口快速數板式的連珠韻白念誦特技,來掌握指揮整個出。

基本面具顏色

面具面具

善者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純潔)
國王的面具——紅色(紅色代表威嚴)各種各樣的藏戲面具(7張)
王妃的面具——綠色(綠色代表柔順,清爽)
活佛的面具——黃色(黃色代表吉祥)
農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黃色,眼睛,嘴為一窟窿(代表農民老人的樸實敦厚)
女巫的面具——半黑半白(象徵其兩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 

申報非遺

藏戲藏戲

藏戲歷史悠久,具有縝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由於受到嚴格的宗教神規制約,藏戲在發展過程中受漢族文化影響較少,從表演內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風貌,所以在戲劇發生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藏戲的劇本也是藏族文學的一個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套用格言、謠諺和成語,甚至還在情節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學語言的精華。不過近年來,藏戲和內地的戲曲劇種一樣,在時代的變革中陷入了與現代藝術和娛樂形式爭奪觀眾和演出市場的競爭局面。資金缺乏、劇團生存艱難、藝術人才斷檔、傳統表演技藝失傳、理論研究薄弱等問題。各地藏戲發展面臨的危機,急需制定規劃對這一古老的少數民族劇種加以保護。

拉薩覺木隆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覺木隆藏戲是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方面發展最為完備豐富、影響最大、流傳也最廣的一種。覺木隆藏戲團是舊西藏地方政府惟一的帶有專業性的劇團,歸西藏地方政府“孜恰列空”和貢德林寺共同管理,但無薪俸。除參加雪頓節會演可得賞銀和食物外,其他時間則到西藏各地賣藝乞討度日。他們惟一的權力是可任意挑選演員。為此,他們持有西藏地方政府發的一紙文書,聲明他們所到之處,在業餘藏戲團體中如發現優秀的苗子或尖子,可馬上挑走,該團體不得阻攔。這個劇團開辦之初住在堆龍德慶縣覺木隆村的“雄白拉窮”泉水邊,故稱覺木龍藏戲隊。
覺木隆藏戲經過唐桑、米瑪強村、扎西頓珠等幾代藝術家的組織經營、精心創造和改革豐富,逐步興盛起來,還出了幾個著名的演員,如阿媽拉巴、阿媽次仁、阿古登巴、次仁更巴等。其中次仁更巴在覺木隆傳統特技上有很深的功夫,如躺身蹦子,藏戲中叫“拍爾欽”,雙臂平伸與地面成六十度轉大圈鏇舞,最多時能在一個大場地或大舞台上一氣轉四大圈,計有一二十個蹦子。覺木隆藏戲分布、影響的地區很廣。像江嘎爾劇團演出《朗薩雯蚌》和《文成公主》時,許多唱腔都是直接學用覺木隆的,其他一些獨具風格的劇團也有這樣的情況。拉薩、山南地區的藏戲團體,多數是屬於覺木隆派的。就是邊遠的亞東縣的四五個藏戲隊,也屬於覺木隆派。

日喀則迥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迥巴藏戲團是我國藏民族戲劇中最為古老、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我國藏戲以藍面具藏戲為典型代表,而藍面具藏戲是從迥巴藏戲班首先創建起來的。相傳藏戲始祖湯東傑布在六百多年前為造福雅魯藏布江兩岸人民,在其家鄉日吾齊的江上修建鐵索橋,為此募捐資財,以前藏區白面具藏戲形式為基礎,創建了第一個藍面具藏戲班。迥巴藏戲最早是以藏戲《頓月頓珠》而受到第十三世達賴時期的拉薩市民歡迎的。他們演出的傳統劇目有《智美更登》《朗薩姑娘》《卓娃桑姆》。擔任迥巴藏戲的34年戲師,額仁巴貢嘎是迥巴藏戲戲師的傑出代表。

迥巴藏戲,上承白面具藏戲十分古老的傳統,下啟藍面具藏戲,流傳於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縣。迥巴藏戲的表演、唱腔藝術在藏族民眾中享有崇高的名望,由於它的風格特點鮮明,表演精彩絕倫,既開創了新穎華麗的藍面具藏戲風格,又保持了藏族最為古老的發聲法,以及宗教祭祀與古老雜技糅合為一體的表演。因此,它曾被十三世達賴喇嘛授予金耳環和面具上日月金子徽飾。

日喀則南木林湘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湘巴藏戲——也稱“常·扎西直巴”。五世達賴時一個貴族叫扎西直巴,後來當過嘎倫。他命家鄉南木林“多確·常”的人學習江嘎爾藏戲,組織了一個藏劇團,逐漸演唱流行起來,因為都是在南木林山溝中的香河邊,就被稱為香巴藏戲。而後來,嘎廈的“則恰列空”登記為“常·扎西直巴”。八世班禪、九世班禪對湘巴較為重視,扶持了一段時間,逐漸壯大,自成一派。主要流行於南木林縣的多確、卡則、瓊、山巴等地。解放前夕的戲師根角,才藝出眾,樂觀調皮,諳熟劇本,他是八世班禪選定的戲師,在湘巴藏戲史上影響最大。早先湘巴藏戲不去拉薩支差,有一年迥巴藏劇團去拉薩支差參加雪頓節,過雅魯藏布江時翻船,死了不少藝人,剩下少數日吾齊藝人,到南木林找了一些湘巴藝人去了拉薩會演,被稱作“湘·日吾齊”。以後湘巴影響大起來,規定了《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和《直美滾頓》輪換去拉薩演出。湘巴藏戲整個風格特點較接近於江嘎爾,現在藝人多數已經去世。

日喀則仁布江嘎爾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江嘎爾藏戲發源地在仁布縣江嘎山溝。江嘎爾藏戲演出的劇目有《曲傑諾桑》《阿佳朗薩》《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有時也演《熱瓊娃》。演得最有影響的是《曲傑諾桑》,據說是戲師那加根據定欽雲巴·才仁旺堆寫的《諾桑傳記》和八世班禪、多仁班智達二人寫的一些書之精華,編演成當時的藏戲《曲傑諾桑》,因此也出了名。江嘎爾藏戲的影響僅次於覺木隆,是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劇團,唱得好是它的特點,類似漢族戲曲中的文戲,很受廣大民眾的稱道。其唱腔高亢渾厚,古樸粗獷,但裝飾頓音“陣過”沒覺木隆唱腔中的多,也沒發展得那么細緻豐富。它同迥巴藏戲一樣,所演的戲比較嚴格的按照“腳本”來,說的“雄”,就是劇情講介人的“連珠韻白”,唱腔中間穿插的舞蹈節奏都比較悠沉緩慢,表演也較為簡單,沒有雜技和特技。江嘎爾藏劇團每年參加拉薩會演後,回日喀則要在扎什倫布寺演出,班禪也來看。藏曆八月二日要趕回仁布到強欽寺演出。在夏天,它還要分別給“嘎廈托子”(嘎倫過林卡)、“仲果也節”(七品官以上過林卡)、“孜仲也節”(僧官過林卡)演兩三天戲。江嘎爾藏戲,在日喀則、江孜、仁布和白朗等地區較為流行,除職業性的劇團外,還有業餘團體在活動。現在嘎江爾藏劇團還有一些著名的藝人,如解放前最後一個戲師唐曲的兒子拉歸,75歲的藝人強巴和年輕藝人丹增等,活躍在江嘎爾藏戲傳統的藝術園地上。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久負盛名的藏戲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戲的傑出代表。其名稱是以本地五個極具吉祥意義的名稱而定,即:扎西雪巴(村名)、扎西妥門(村名)、扎西桑巴(橋名)、扎西孜(宗名)、扎西曲登(寺名)。
在五世達賴時期雅隆扎西雪巴每年必須前往拉薩參加“哲蚌雪頓”的藏戲演出,支藏戲差。這期間還需到拉薩的各寺院和部分西藏地方政府官員府邸進行表演。每年藏曆一月四日(藏曆年期間)到架桑寺獻演。
雅隆扎西雪巴鼓鈸伴奏、唱腔、服飾等與西藏其他藏戲不同。在表演過程中“唉哈哈哈哈”的叫聲,表現的是藏戲始祖湯東傑布看了自創的藏戲時滿意地發出笑聲的情形。

山南瓊結卡卓扎西賓頓

申報地區或單位:西藏自治區
白面具派藏戲瓊結卡卓扎西賓頓據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西藏藏戲藝術的一個著名演出團隊。瓊結卡卓扎西賓頓主要演出劇目為《曲傑諾桑》。該團以獨特的唱腔聞名於全藏,並且在藏戲演出過程中要表演一段名為《吉祥九重》的歌舞,這在其他藏戲演出中是沒有的。另外,該團的演員均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這也是其主要特徵之一。

黃南藏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黃南藏戲是青海黃南地區藏族戲曲劇種,在19-20世紀中期,流布區域曾經覆蓋了黃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目前主要流行於黃南地區。

黃南藏戲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它的發展經歷了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說唱階段;1740-1794年夏日倉三世時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階段;1854-1946年吉先甲時期的成熟階段;1910-1973年多吉甲時期的興盛發展階段;1980年以來的提高革新階段。

藏戲傳統劇目

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敬巴欽保》《德巴登巴》《綏白旺曲》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

中國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等,不但世代相傳,還在人和歷史、自然的影響互動下,被不斷地再創造。目前總共有7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占了22項,加上此前入選的崑曲、古琴、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已擁有26項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燦爛輝煌。 >>>進入文化百科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
《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
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
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崑曲古琴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族長調民歌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口頭或無形遺產,它包括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知識,各種語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族民間的音樂、舞蹈、禮儀、手工藝、傳統醫學、建築術以及其他藝術。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 福建南音 | 南京雲錦 | 安徽宣紙 | 貴州侗族大歌 | 廣東粵劇 | 《格薩爾王傳》 | 浙江龍泉青瓷 | 青海熱貢藝術 | 藏戲 | 《瑪納斯》 | 蒙古族呼麥 | 甘肅花兒 | 西安鼓樂 | 朝鮮族農樂舞 | 書法 | 篆刻 | 剪紙 | 雕版印刷 |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 端午節 | 媽祖信俗 | 崑曲 | 古琴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 | 比利時巨人和巨龍遊行 | 法國巨人和巨龍遊行 | 比斯萃薩巴比 | 斯洛伐克新兵舞 | 多聲部民歌 | 埃爾切神秘劇 | 喬治亞復調演唱 | 塞梅斯基文化空間與口頭 | 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徵 | 西西里木偶劇 | 亞塞拜然木卡姆 | 班什狂歡節 | 基努文化空間 | 托缽僧舞蹈儀式 | 波羅的海歌舞慶典 | 帕特姆流行節日 | 伏佳拉 |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復 | 歐隆克 | 卡魯斯儀式舞蹈 | 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 | 塔奎勒島及其紡織工藝 | 巴亥瑞康卡烏圓圈森巴舞 | 帕蘭克-德-聖巴西里奧 | 哥斯大黎加牧牛傳統和牛車 | 庫庫魯舞蹈戲劇 | 瑞賓瑙-艾基舞劇 | 艾爾-圭根斯諷刺劇 | 加利弗那語言舞蹈和音樂 | 奧魯羅狂歡節 | 梅拉鎮孔果聖靈兄弟會文 | 扎巴拉人口頭遺產與文化 | 安第斯卡拉瓦亞宇宙信仰 | 瓦雅皮人口頭和圖畫表達 | 巴蘭基亞狂歡節 | 奧連特兄弟會法國鼓樂 | 土著亡靈節 | 摩爾鎮馬隆人傳統 | 奈及利亞艾法預言體系 | 維布扎治療舞蹈儀式 |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瑪舞 | 邁基石化妝舞會 | 烏干達樹皮衣製作 | 朝比木琴音樂 | 亞饒-戴高文化空間 | 古勒-沃姆庫魯祭祀和舞 | 吉馬·埃爾弗納廣場文化 | 熱萊德口頭遺產 | 塔格巴納橫吹喇叭音樂及 | 尼亞加索拉索索·巴拉文 |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口頭傳統 | 黑拉里亞史詩 | 扎菲曼尼里木雕工藝 |坎科冉或曼丁成人禮 | 巴勒斯坦希卡耶說書 | 坦坦地區木賽姆牧民大會 | 佩特拉和維地拉姆貝都人 | 伊拉克木卡姆 | 薩那歌曲 | 阿爾及利亞古拉拉地區阿 | 蘭瑙湖瑪冉瑙人達冉根史 | 德拉邁茨鼓樂面具舞 | 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 | 銅鑼文化空間 | 《羅摩衍那》 | 印度尼西亞配劍 | 馬克-揚戲劇 | 歌舞伎 | 宮廷宗廟祭祀禮樂 | 博遜地區文化空間 | 伊夫高族群哈德哈德聖歌 | 能樂 | 鳩提耶耽梵劇 | 高棉皇家舞劇 | 板索里史詩說唱 | 吠陀聖歌傳統 | 哇揚皮影偶戲 | 淨琉璃文樂木偶戲 | 吉爾吉斯史詩彈唱阿肯藝術 | 馬頭琴傳統音樂 | 拉卡拉卡-湯加說唱舞蹈 | 邁達赫藝術 | 萬那杜沙畫 | 雅樂 | 沙士木卡姆音樂 | 游吟歌師歌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