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吳昌碩,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8月1日生於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一個讀書人家。幼時隨父讀書,後就學於鄰村私塾。10餘歲時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點,初入門徑。
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與清軍戰於浙西,全家避亂於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後死於饑饉。後又與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雜度日,先後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數年,21歲時回到家鄉務農。耕作之餘,苦讀不輟。同時鑽研篆刻書法。
同治四年(1865)吳昌碩中秀才,曾任江蘇省安東縣(今漣水縣)知縣,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東令”印記之。
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內與吳興施酒(季仙)結婚,浙江歸安縣(今屬吳興縣)菱湖鎮人。結婚後不久,為了謀生,也為了尋師訪友,求藝術上的深造,他時常遠離鄉井經年不歸。
光緒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蘇州定居,後來又移居上海。31歲以後,移居蘇州,來往於江浙之間,閱歷代大量金石碑版、璽印、字畫,眼界大開。後定居上海,廣收博取,詩、書、畫、印並進;晚年風格突出,篆刻、書法、繪畫三藝精絕,聲名大振,公推藝壇泰斗,成為“後海派”藝術的開山代表、近代中國藝壇承前啟後的一代巨匠。
二十二年被舉為安東(今江蘇省連水縣)縣令,到任一個月便辭官南歸。
三十年夏季,與篆刻家葉為銘、丁仁、吳金培、王等人聚於杭州西湖人倚樓,探討篆刻治印藝術,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吳昌碩被推為首任社長,藝名益揚,有《缶盧集》、《缶盧詩存》、《缶盧印存》及書畫集多種刊行。
七十歲後又署大聾。中國近代傑出的藝術家,是當時公認的上海畫壇、印壇領袖,名滿天下。
1927年11月6日,吳昌碩突患中風,在滬寓謝世,享年84歲。
1933年11月,遷葬於浙江餘杭縣塘棲附近超山報慈寺西側山麓,墓地坐落於宋梅亭畔。墓門石柱上刻有沈淇泉(衛)所撰聯語:"其人為金石家,沉酣到三代鼎彝,兩京碑碣。此地傍玉潛故宅,環抱有幾重山色,十里梅花。"吳昌碩的繪畫、書法、篆刻作品集有《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等,詩有《缶廬集》。吳昌碩有三子一女,次子吳涵、三子吳東邁均善篆刻書畫。
年譜簡編
1844年甲辰1歲9月12日(農曆八月初一)出生於浙江省安吉縣鄣吳村(當時隸屬孝豐縣)。
1865年乙丑22歲是年中秀才。
1866年丙寅23歲與父遷安吉城內居住。
1869年己巳26歲赴杭州,就學於詁經精舍,從名儒俞樾習國小及辭章。本年編成《朴巢印存》。
1872年壬申29歲赴上海,得識高邕之。
1873年癸酉30歲在安吉從縣教諭潘芝畦學畫梅。再赴杭投詁經精舍。在杭識吳伯滔。
1874年甲戌31歲秋,赴嘉興客杜筱航(文瀾)曼陀羅館,識鐵老金樹本,與談詩及識古器之法。
1875年己亥32歲赴試武林。
1879年己卯36歲集拓所作印成《篆雲軒印存》。攜往杭州就教於俞樾,俞極讚許,為之署端並題辭。
1880年庚辰37歲寓吳雲(平齋)兩礨軒,以《篆雲樓印存》請教,吳云為之刪削,更名為《削觚廬印存》。識吳秋農、金心蘭、顧茶村、胡三橋、方子昕等。與楊峴(見山)訂交。
1882年壬午39歲居蘇州。友人薦作小吏以維持生計。與虞山沈石友訂交。
1883年癸未40歲因公赴津沽,在滬識任伯年。在析津(今河北大興縣)識楊香吟。由析津回滬,與虛谷、任阜長締交。任伯年為作《蕪青亭長小像》。是年在蘇州由潘瘦羊之介,與收藏家潘祖蔭納交。
1887年丁亥44歲至滬,任伯年為作《棕蔭納涼圖》。
1889年己丑46歲在蘇州。時伯年來訪,為之作《酸寒尉像》,自題詩。施旭臣、譚復堂為《缶廬詩》作序。
1890年庚寅47歲居上海。識吳大澄。
1891年辛卯48歲日本國書法家日下部鳴鶴(名東,字子暘,江州人,1838--1922)來華,與先生納交。
1892年壬辰49歲任伯年又為作《蕉蔭納涼圖》。
1893年癸巳50歲在上海編選壬辰以前所作詩三卷刊行,題名《缶廬詩》。
1894年甲午51歲在北京以詩及印譜贈翁同龢。中日戰爭爆發,參佐吳大澄戎幕,北上抗日。
1895年乙未52歲任伯年為作《棕蔭憶舊圖》、《山海關從軍圖》。十一月,任伯年病歿滬上,作詩哭之並撰聯。
1899年己亥56歲十一月,得同里丁葆元保舉,任安東縣令,一月即辭去。
1900年庚子57歲日本河井仙郎投先生門下。
1903年癸卯60歲自訂潤格。編選壬寅以前所作詩為《缶廬詩》第四卷,連同前刊三卷,又《別存》一卷合為一冊。
1904年甲辰61歲移居桂和坊19號,名其齋曰“癖斯堂”。趙子云投入門下。
1909年己酉66歲在滬與高邕之、楊東山發起成立上海豫園書畫善會。
1912年壬子69歲至杭州與西泠諸友宴集。本年始以字行。
1913年癸丑70歲西泠印社成立,任社長。秋,梅蘭芳來會。重訂潤格。王一亭投拜門下。遷住北山西路吉慶里923號。
1914年甲寅71歲參入九老會。上海書畫協會成立,任會長。
1915年乙卯72歲上海“題襟館書畫會”推先生為名譽會長。
1920年庚申77歲日本長崎首次展出其書畫,東京文求堂繼刊《吳昌碩畫譜》,長崎雙樹園刊行《吳昌碩畫帖》。諸樂三列為門弟子。
1921年辛酉78歲赴杭西泠印社宴集。《漢三老碑》被日商購去,與西泠同仁奔走呼籲,作畫義賣,終募款八千大洋將碑贖回。日本朝倉文夫為范銅像。
1923年癸亥80歲潘天壽由諸聞韻引見來謁,撰聯以贈。門弟子陳師曾卒。
1925年乙丑82歲沙文若(孟海)由王賢引列為門弟子。
1927年丁卯84歲11月29日逝於滬寓。
親屬成員
曾祖:芳南,國子監生;
祖:淵,舉人,官海鹽教渝;
父:辛甲,舉人,截取知縣;[15]
夫人:章恭人,死寇難。續娶施恭人,精勤慈儉,能佐先生成其志。繼配夫人施氏;[15]
子女:育、涵、邁、女一。育殤。涵出為從父後,能記得印與繪事,邁及婦、女並工篆隸,互傳先生一藝以自名;
孫子:長鄴、瑤華。
往事略集
背景離鄉,尋師訪友
吳昌碩生於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一個讀書人家。鄣吳村是一個峰巒環抱、竹木蔥蘢的山村,風景十分清幽。在這樣的山村中度過他的童年時代。幼年時求知慾很旺盛,好學不輟。起初跟著他父親念書,後來往鄰村的一個私塾中去就學。每天翻山越嶺,來往十多里路,雖遇風雨從不間斷。他十多風韻猶存時即嗜刻印,磨石湊刀,反覆不已;他父親見他近於此道,加以指引,遂得門徑,益樂此疲。
十七歲那年,太平軍從安徽直指浙西,清軍尾隨而來,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所不為,人民不堪清兵蹂躪,四處逃亡,流離顛沛,輾轉於荒山野谷之中,此時,吳昌碩的弟妹先後死於饑饉。後來他又與家人失散,獨自一人到處流浪,替人家做短工、打雜差過日子,時常以野生植物和樹皮草根充飢。他在湖北、安徽等省流亡達五年之久,歷盡千辛萬苦,到二十一歲那年才回到家鄉,與老父相依為命,躬耕度日。
吳昌碩於耕作之餘酷愛讀書。但家裡藏書不多,為了滿足日益增強的求知慾望,他常千方百計去找更多的書來讀。有時為了借一部書,往往來回行數十里路,也不以為苦。他借到了書,就廢寢忘食,烯膏繼晷,讀了又讀。閱讀中摘了許多筆記,有時甚至把整部整卷的書抄錄下來,以便反覆研讀。遇到疑難,必請教師友,絕不含糊過去。
正由於書籍這樣難得,他對之非常珍愛。直到晚年,他看到一些殘編斷簡,必設法加以收集和補訂,慎重地保存下來,這個習慣正是在早年的艱苦條件下養成的。
他早年就極愛鑽研與篆刻、書法有關的文字訓詁之學,對於當時一般人視為做官"敲文磚"的八股文,卻不大感到興趣。二十二歲那年,在縣裡學官的迫促下,他勉強去應了一次考試,中了個秀才以後,就絕意場屋,不再赴考,一直依游幕和鬻藝為生。到了五十三歲那年,他一度被舉為江蘇安東(今漣水縣)縣令,因不慣於逢迎長官、鞭撻百姓,到任只一個月,便毅然辭去。從此他就厭棄官場生涯,專心致志地從事文學藝術上的深造。
二十九歲那年,他離開家鄉,到人文薈萃的杭州、蘇州、上海等地去尋師訪友,刻苦學藝。起初他從俞曲園學辭章和文字訓詁之學,為時約兩年,為他後來的深造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蘇州,他結識了當時知名的書法家楊藐翁,向他請教書法和辭章。藐翁工八分書,尤善寫擘窠大寫;於漢碑能遺貌取神,著筆欲飛,而古茂之氣溢於紙墨。博學多聞,對經學有精湛研究,所作詩文也簡練凝重,為人尤耿介鯁直,不諧流俗。吳昌碩敬佩他的為人和治學,曾誠意備函要求列於門下。藐翁覆信婉謝,表示願以換帖弟兄相稱。書中有"師生尊而不親,弟兄則尤親矣。一言為定,自首如新"等語,措辭極為懇摯。儘管藐翁這樣堅決地謙辭,吳昌碩仍然以師尊之禮相待,在所作詩篇中有"藐翁吾先師"之名,並自稱"寓庸齋內老門生",足見其尊師重道的熱忱。
正由於他待人以誠,求知若渴,各地藝術界知名人士都很樂意與他交往,其中尤以任伯年、張子祥、胡公壽、蒲作英、陸廉夫、施旭臣、諸貞壯、沈石友等人與他交誼尤篤,相互切磋,幾無虛目。同時他又從知名收藏家鄭盦、吳平齋、吳愙齋等人處看到不少歷代彝器文物和名人書畫真跡,臨摹欣賞,摘錄考據,經年累月,孜孜不倦,既擴大了視野,又開拓了胸襟,學術修養有了提高,藝事也隨之大進。
吳昌碩早年學習刻印,初師浙派,後又融合浙皖兩派之長,參以鄧(頑伯)、吳(讓之)、趙(撝叔)諸家,而歸其本於秦漢,發揚秦漢人"膽敢獨造"的精神,深得純樸渾厚之趣;既能融會前人法度,又善於變化,絕不為清規戒律所囿。正如他自己所說:"鋌險醫全局,塗岐戒猛驅"。
他於書法最重臨摹《石鼓》文字,畢生精力盡瘁於此。他寫《石鼓》常參以草書筆法,不硜硜於形似,而凝鍊遒勁,氣度恢宏,每能自出新意,而人尋味。所作隸、行、獨草,也多以篆籀筆法出之,別具一種古茂流利的風格。偶作正楷,挺拔嚴毅,自始至終一筆不苟,尤見功力。三十多歲時,他始以作篆籀的筆法繪畫,苦無師承,後經友人高邕之介紹,求教於任伯年。伯年要他作一幅畫看看。他說:"我還沒有學過,怎么能畫呢?"伯年道:"你愛怎么畫就怎么畫,隨便畫上幾筆就是了。"於是他隨意畫了幾筆,伯年看他落筆用墨渾厚挺拔,不同凡響,不禁拍案叫絕,說道:"你將來在繪畫上一定會成名。"吳聽了很詫異,還以為跟他開玩笑。伯年卻嚴肅地說:"即使現在看起來,你的筆墨已經勝過我了。"此後兩人成了至交,始終保持著師友之間的友誼。
在師友們的熱心指引和鼓勵下,吳昌碩對作畫有了信心,根據他平日細心觀察、體驗積累起來的生活經驗,再加上廣泛欣賞與刻苦學習,他所作的畫不斷地出現嶄新的面貌。
吳昌碩對作畫雖著重創新,但也不反對模仿,不過他認為取法要高。他對青藤、雪個、清湘、石田、白陽諸大家極為推崇,每見他們的手跡,必悉心臨摹,吸收它的精華。他又能熔合晚清各家長處於一爐,然後遺貌取神,加以創造革新,以極度簡練概括的筆墨來表現深邃的意境,抒發豐富的思想感情。他所作的畫筆恣墨縱,不拘成法,外貌粗疏而內蘊渾厚,虛實相生,能縱能收,疏可走馬,密不容針,這正是"大處著眼,小心收拾"的結果。
夫人架鶴,喪事從簡
1917年,吳昌碩的繼配施氏夫人在上海去世。吳昌碩委託他一位姓陳的朋友從簡辦理喪事。除幾位同道摯友和施氏的親朋好友前來弔唁,吃了一頓豆腐飯,就命兒子扶施氏靈柩返回故鄉,葬於安吉縣鄣吳村附近的鳳麟山上。喪事過後,那位姓陳的朋友交給吳昌碩一份奠儀單。吳昌碩接過一看,不覺驚得:“我不是說過一律謝絕嗎?怎么還有這些奠儀?”再一看,奠儀中有一元、二元,也有七、八元,十多元的。送禮的大都是親戚、摯友,還有一些左鄰右舍,卻沒有過去曾向他要過書畫的達官權貴的名字。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這些,吳昌碩早在逃難江淮皖鄂,流落蘇州街頭,幕游揚州鹽運署,受任一月安東(今江蘇連水)縣令中飽受了。為了感謝親朋摯友的弔唁和饋送的奠儀,照當時的做法,應當去書店買來“謝唁帖”,填上名字,按奠儀單每人一張作為回謝。但是,吳昌碩卻拿來宣紙,親筆用工楷書寫謝唁,然後一一送上門去。
一貫樸素,待人親切
1912年是海派書畫的重大轉折時期。那一年,上海匯集了一大批前清高官,其中有帝師太傅、大學士、尚書、總督、巡撫、布政使,如陳寶琛、沈曾植、張謇、陳三立、朱祖謀、康有為、曾熙、李瑞清、張元濟、鄭孝胥等。這些高官名臣、碩學鴻儒在上海完成了從封建末代官吏到近代書畫家的華麗轉身。他們已不是像任伯年、蒲華、虛谷那樣的民間畫家,而是名流中的名流,一出山就大大帶動了海派書畫的市場行情。第二代海派書畫代表人物吳昌碩,便是這一年定居上海。10年後,吳昌碩重修潤格:堂匾三十兩;楹聯三尺六兩、八尺八兩;橫直整幅三尺十八兩,四尺三十兩,山水視花卉例加三倍;刻字每字四兩……每兩為銀圓1圓4角。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每月收入為600銀圓,吳昌碩書畫收入遠遠超過北大校長及教授。
吳昌碩畢生從事藝術研究和創作,專心致志,數十年如一日。晚年,他在藝術創造等方面雖都有很高深的造詣,但他不僅絕不驕矜,反而比先前更加謙虛。他時常對人工智慧說:"我學畫太遲,根柢不深,天資也不高,僅僅做到多看、多畫而已。"他自謙地把所作的畫比作"健藥",又說:"學畫未精書更劣,似雪苔紙拼塗鴉。"(《余疑庵草書。為一亭》)
直到七八十歲的高年,還以讀書、刻印、寫字、繪畫和吟詩作為日課,樂之不疲。誠如他自己在一首題畫詩中所描述:東塗西抹鬢成絲,深夜挑燈讀《楚辭》;風葉雨花隨意寫,申江潮滿月明時。古人常用"鐵硯磨穿"這句話來形容一個人為學的勤奮,這當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吳昌碩晚年卻確實曾經把友人趙石農所贈一個虞山(江蘇常熟)砂石製成的硯池磨穿一個小孔。吳昌碩自小養成了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反對奢糜,凡衣、食、住各方面都十分簡單,對物力非常珍惜。在上海時,他住在北山西路吉慶里十二吃。住的是一幢極普通的三上三下的"弄堂房子",因此有許多友人認為這樣的房屋與他當時的"身份"太不相稱,不止一次地慫恿他另覓新居,遷往滬西一帶的"高等住宅區"去住;最好自己造一座花園洋房,以娛晚景。事實上在當時要這樣做也不太難。可是他往往莞爾一笑,說道:"我有這樣的樓房住,已經心滿意足了。想當初我剛到上海的時候,跟張子祥一道租一間小房住,連陽光也很少照到;裡面擺了兩張床和一張畫桌,就塞得滿滿地,兩個人沒有迴旋餘地,那才真狹窄呢?
儘管他自奉儉約,待人卻一點也不吝嗇,樂於助人。如遇親友有病,他就出錢幫助醫療;對身後蕭條人,他就毅然以料理喪葬和撫育遺孤為己任。這樣的事例是很多的。1912年是海派書畫的重大轉折時期。那一年,上海匯集了一大批前清高官,其中有帝師太傅、大學士、尚書、總督、巡撫、布政使,如陳寶琛、沈曾植、張謇、陳三立、朱祖謀、康有為、曾熙、李瑞清、張元濟、鄭孝胥等。這些高官名臣、碩學鴻儒在上海完成了從封建末代官吏到近代書畫家的華麗轉身。他們已不是像任伯年、蒲華、虛谷那樣的民間畫家,而是名流中的名流,一出山就大大帶動了海派書畫的市場行情。第二代海派書畫代表人物吳昌碩,便是這一年定居上海。10年後,吳昌碩重修潤格:堂匾三十兩;楹聯三尺六兩、八尺八兩;橫直整幅三尺十八兩,四尺三十兩,山水視花卉例加三倍;刻字每字四兩,每兩為銀圓1圓4角。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每月收入為600銀圓,吳昌碩書畫收入遠遠超過北大校長及教授。
他對勞動人民的態度,跟一般士大夫階級迥然不同。記得在他寓居蘇州時,有一次,從友人家裡回來,途中遇雨,在一個廢園中避雨,遇到一個賣豆漿的人在一起,交談之下,賣豆漿者知道他是一位畫家,就要求他為自己作一幅畫,他即慨然允諾。過了幾天,賣豆漿者到他寓所里取畫,他果然早已認真地為他繪了一幅,並且題一首詩,敘述這次邂逅經過,以作紀念。
鼓勵青年,完成心愿
吳昌碩非常珍視青年人習藝的積極性,在仔細觀賞過他們帶來的作品之後,必先肯定它的優點,再三予以鼓勵,然後再婉轉地提出一些中肯的批評,指點今後努力的方向。即使作品確實十分幼稚,他也決不會盤抹煞,一定要誠懇地加以誘導,絕不使他們灰心。正由於他能這樣懇摯而剴切地教人,青年們在受到教益之後,往往會終身不忘,受用無窮。像當代卓有成就的國畫家潘天壽早年即曾受過吳昌碩的鼓勵和指導。
吳昌碩曾歷經艱辛,他對貧苦的青年藝人更樂於加以掖助,使他們能達到自己的願望。當時他認識了一個青年人,在一家藥鋪里當學徒,他愛好刻印而苦於所見不廣、又無人指點。看了他的篆刻作品,吳昌碩覺得很有才華,便授以刻印要訣、並且把他介紹到老友沈石友家住了幾年,所見既廣、藝事也就大進。經過長時期的刻苦鑽研,終於成為一位知名的篆刻家,那就是別號泥道人的趙石農。
當時,各地有志於藝術的青年,輾轉託人介紹,前來執卷問學的日多。他憶及自己早年學藝的艱難,同時更為了給藝術界培養新生力量,只要他們有一定的天才和毅力,他就欣然地加以啟迪,不辭勞瘁。他的及門弟子很多,其中造詣尤為突出的在早期應推陳師曾,晚期要數王個簃。
愛梅也愛狗肉
勞家是塘棲旺族,勞少麟民國初期曾擔任國務院僉事,後告老還鄉,回到塘棲。聽說鎮上一些旺族汪家、姚家、吳家、陸家等與吳昌碩先生多有往來,且有不少大師的書畫墨寶,便也托人向吳求字求畫,哪知大師一聽勞的官場頭銜,偏偏託詞不給,急得他四處探聽先生的脾性嗜好,動起腦筋。
這年冬末,雪後初晴,吳昌碩先生又像往年一樣,到超山踏雪尋梅。行至超山腳下,見路旁梅林之中有一新搭的草舍,頗為雅致,而且,寒風中除了飄來濃郁的花香外,還別有一股誘人的香味,便不覺停了腳步。這時,只見草舍里踱出一位老者,與吳點頭通姓後,隨即邀他入內小坐。先生見他舉止有禮,談吐不俗,便進去閒談。不一會,那老者說是正巧備有野味,不妨喝上一杯。結果端上來的雖不是什麼野味,卻是先生最愛吃的狗肉。於是乎,兩人邊飲邊吃邊談,很是投機。
兩年後勞少麟做壽,前來祝賀的親友們發現,廳堂上已經掛出不少吳昌碩的字畫佳作。
感悟親情
吳昌碩初配夫人姓章,新婚不久即於兵亂中死於飢病,後於29歲時續聘菱湖施氏夫人。育有子女六人。吳昌碩早年生活飽經憂患,17歲時因兵亂隨父出逃,甚至有過幾乎餓死的苦痛經歷。這一段流離失所的生活,使吳昌碩失去了不少骨肉至親,這使他更懂得家人親情的可貴,所以吳昌碩成家後的家庭生活是溫馨而和睦的。“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位以畫風豪邁凌厲著稱的藝術巨匠,在面對子女時,卻表現出更多的深情和溫厚。
畫柏諷哈同
1914年,吳昌碩寓居上海。有一天,靠販賣鴉片和房地產投機起家的英國冒險家哈同來到吳家,說是為了做生日,想請吳昌碩代畫一張三尺立幅。不料吳昌碩是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平素最憎惡的就是這班在中國為非作歹的洋人。無論哈同怎樣誘以重金,也根本不予理睬。後來,哈同一看不行,依仗自己是英、法兩租界工部局的董事,一面指使爪牙去吳家威逼恫嚇,一面托當時在上海畫界聲望略遜於吳昌碩的吳杏芬、沙輔卿等人向吳說情。吳昌碩礙於同道情面,便磨墨提筆畫了一幅柏樹圖,但柏樹葉子卻畫得比正常的要大得多。在還沒題款的時候,哈同就來取畫了。他拿起畫卷,橫橫直直地看了好一會兒,仍然不明其意。於是問道:“先生勞神揮毫,敝人不勝榮幸之至,但不知畫的何物?”當他得知畫的竟是不倫不類的柏樹時,便強作笑臉問道:“柏樹葉子為何竟如此之大?”吳昌碩說:“不妨倒過來看看。”哈同看後說:“倒過來卻像葡萄。”吳昌碩佯裝認真地說:“我也是這個意思。”哈同不解地問:“為何要倒畫呢?”這時,吳昌碩忍不住笑了,說:“我是按照你們辦事的邏輯畫的,你們喜歡顛倒,把黑說成白,把好說成壞,把人吃人說成慈悲,當然我給你的畫也只好顛倒掛了。”一聽此話,哈同真是氣得滿臉通紅,哭笑不得。但吳昌碩是上海首屆一指的名畫家,因此也不敢發他的脾氣。且這畫又是自己請求的,真是自討沒趣,後悔莫及。
銅像戲題
吳昌碩是杭州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日本雕塑家朝倉文夫酷愛吳昌碩的書畫金石,1920年慕名來華,與先生結成忘年之交。回國後,朝倉文夫運用洗鍊的手法,塑造了一尊吳昌碩的半身銅質胸像,並親自將塑像送到杭州。吳昌碩觀後,讚嘆不已,並在銅像之後題字道:“非昌黎詩,詠木居士;非裴岑碑,呼石人子;鑄吾以金,而吾非范蠡,敢問彼都之賢士大夫,用心何以。辛酉八月昌碩戲題年七十八。”字裡行間流露出這位藝術大師的寬廣胸懷。之後,吳昌碩將此塑像置於印社的小龍泓洞內。
一天夜晚,皓月當空,沿湖的亭台樓閣沉浸在一片幽靜之中。吳昌碩吃完晚飯,與弟子王個簃出門散步。突然,只聽吳昌碩一聲驚呼:“啊喲,我頭好疼。”王個簃不覺一怔,正想發問,卻見先生手指前方。王個簃朝先生所指方向一看,只見幽暗的小龍泓洞裡亮著數支蠟燭,微弱的燭光映出一位正在合掌跪拜的老婦身影。原來,這位老婦錯把吳昌碩的胸像當成佛像了。吳昌碩皺眉道:“見此情景,我怎能不頭痛呢?”
篆刻生涯
少年時他因受其父薰陶,即喜作書,印刻。他的楷書,始學顏魯公,繼學鍾元常;隸書學漢石刻;篆學石鼓文,用筆之法初受鄧石如,趙之謙等人影響,以後在臨寫《石鼓》中融匯變通。沙孟海評:吳先生極力避免“側媚取勢”,“捧心齲齒”的狀態,把三種鐘鼎陶器文字的體勢,雜糅其間,所以比趙之謙高明的多。吳昌碩的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黃道周之章法,箇中又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之影響,大起大落,遒潤峻險。
他的篆刻是從“浙派”入手,後專攻漢印,也受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等人的影響。成為一代宗師。他的畫起大落,善於留白,或對角欹斜,氣象崢嶸,構圖塊面體積感極強。他的篆書個性極強,印中的字饒有筆意,刀融於筆。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現出雄而媚、拙而朴、醜而美、古而今、變而正的特點。篆刻方面吳昌碩上取鼎彝,下挹秦漢,創造性地以“出鋒鈍角”的刻刀,將錢松、吳攘之切、沖兩種刀法相結合治印。所以他的篆刻作品,能在秀麗處顯蒼勁,流暢處見厚朴,往往在不經意中見功力。
篆刻作品
《壽山老坑巧色雕獅鈕》、《作了天下事》、《讀遍千古書》、《好學為福》、《黑青田》、《一月安東令》、《湖州安吉縣》、《泰山殘石樓》、《湖州安吉縣》、《泰山殘石樓》、《園丁生於梅洞長於竹洞》、《暴書---》、《千尋竹齋》、《千尋竹齋》3刻、《吳俊卿信印日利長壽》、《安吉吳俊章》、《雷浚》、《鮮鮮霜中菊》、《歸仁里民》
書法生涯
吳昌碩的楷書,開始學習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顏魯公,隸書學習漢代石刻,篆書學習石鼓文,吳昌碩的行書,學習黃庭堅、王鐸風格。 吳昌碩最擅長畫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影響最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運刀和章法融入繪石梅畫,形成了有金石書法味道的獨特畫風,他常常用篆書用筆方法寫梅蘭,狂草畫葡萄,筆力渾厚老辣,氣勢雄強,布局新穎。在構圖方面,喜歡用"之"和"女"型的構圖格局。在用色方面很像趙之謙,喜歡用濃麗的顏色,尤喜愛用西洋紅,色澤強烈鮮艷。吳昌碩的篆刻,今天學習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廬從1898年開始就向吳昌碩請教,並向日本篆刻界介紹,產生極大的影響。
在吳昌碩的書法創作中,無疑以篆書、行草為主,但吳昌碩學習隸書的時間並不短,在青年時期便曾臨習漢碑,如“張遷碑”、“嵩山石刻”、“張公方碑”、等,同時又受到鄧石如、吳讓之、楊見山等人的影響,筆法近似楊見山,他在三十五歲時書的一幅隸書還是“張遷”的風格,結體方正,用筆尚拘謹、小心。吳昌碩晚年所書隸書,結體已變長,取縱勢,如這幅“奉爵稱壽,雅歌吹笙”,用筆雄渾、飽滿,從一些線條看,具有篆書的痕跡,可以說這時吳昌碩早已將篆、隸溶為一體了,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面目。
吳昌碩的楷書遍臨《漢祀三公山碑》《張遷碑》《嵩山石刻》《石門頌》等漢碑。中年以後,博覽眾多金石原件及拓本,選擇石鼓文為主要臨摹對象。數十年間,反覆鑽研,並不以刻意模仿徒求形似為滿足,參以秦權銘款、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文字的體勢筆意,故所作石鼓文凝練遒勁,自出新意,風格獨特。60歲後所書尤精,圓熟精悍,剛柔並濟。喜將石鼓文字集語書寫對聯。晚年以篆隸筆法作草書,筆勢奔騰,蒼勁雄渾,不拘成法。
繪畫生涯
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於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布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用色上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強烈鮮艷。名重當時的畫家任伯年對吳昌碩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畫拍案叫絕,並預言其必將成為畫壇的中流砥柱。吳昌碩作畫用“草篆書”以書法入畫;線條功力異常深厚。雖然從狀物繪形的角度看其線條的質感似乎不夠豐富、切實,但恰恰是捨棄了形的羈絆,吳昌碩的繪畫才步入了“意”的廳堂,從而形成了影響近現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漓的“大寫意”表現形式。
吳昌碩繪畫的題材以花卉為主,學畫較晚,40歲以後方將畫示人。前期得到任頤指點,後又參用趙之謙的畫法,服膺於徐渭、朱耷、揚州八怪諸畫家的畫藝,從中受惠甚多。他酷愛梅花,常以梅花入畫,用寫大篆和草書的筆法為之,墨梅、紅梅兼有,畫紅梅水分及色彩調和恰到好處,紅紫相間,筆墨酣暢,富有情趣,曾有“苦鐵道人梅知己”的詩句,借梅花抒發憤世疾俗的心情。又喜作蘭花,為突出蘭花潔淨孤高的性格,作畫時喜以或濃或淡的墨色和用篆書筆法畫成,顯得剛勁有力。畫竹竿以淡墨輕抹,葉以濃墨點出,疏密相間,富有變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為“雙清”或“三友”,以寄託感情。菊花也是他經常入畫的題材。他畫菊花或伴以岩石,或插以高而瘦的古瓶,與菊花情狀相映成趣。菊花多作黃色,亦或作墨菊和紅菊。墨菊以焦墨畫出,菊葉以大筆潑灑,濃淡相間,層次分明。晚年較多畫牡丹,花開爛漫,以鮮艷的胭脂紅設色,含有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葉相襯,顯得生氣蓬勃。荷花、水仙、松柏也是經常入畫的題材。菜蔬果品如竹筍、青菜、葫蘆、南瓜、桃子、枇杷、石榴等也一一入畫,極富生活氣息。作品色墨並用,渾厚蒼勁,再配以畫上所題寫的真趣盎然的詩文和灑脫不凡的書法,並加蓋上古樸的印章,使詩書畫印熔為一爐,對於近世花鳥畫有很大的影響。
繪畫作品
《天竹花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花卉十二屏風》、《梅花》、《花卉四屏》、《牡丹》、《蘭石圖》、《松石圖》、《花卉》2幅、《紫藤圖》、《雜畫冊(之—、二)》、《依樣》、《天香露圖》、《杞菊延年》、《泥盆菊草圖》、《牡丹圖》、《牡丹水仙圖》、《大富貴》、《佛像圖》、《富貴神仙圖》、《紅梅圖》2幅、《薔薇蘆桔圖》、《秋艷圖》、《三千年結實》、《人物》、《三千年結實之桃》、《神仙福壽》、《石梅》、《石竹圖》、《松梅圖》、《歲寒交圖》、《桃石圖》、《瓜果》、《燈下觀書》等
詩文生涯
吳昌碩善作詩文,苦吟數十年,未嘗間斷。所作詩篇以傲兀奇崛古樸雋永見長,一般地說用典較多,不甚通俗,但有些絕句純用白描手法,活潑自然,接近口語,具有明麗俊逸的特點,風格上與民歌很相近。所作題畫詩寄託深遠,頗有浪漫主義氣息;評論前人書畫,尤多獨到見地。早年所作五古,有一部分含有諷刺意味,揭露了當時黑暗社會某些不平現象。他的散文作品寫得不多,大都是序跋、考證和題畫小品之類,寫的都很樸質淳厚,平易近人。題畫小品中尤多精心之作。發抒生活實感,鞭撻醜惡現象,頗能以少勝多;讀時依稀與作者一燈相對,娓娓而談,意味非常深長。
光緒三十年(1904)夏,篆刻家葉品三、丁輔之、吳石潛、王福庵等聚於杭州西湖人倚樓,探討治印藝術,發起創立一個研究金石篆刻的學術團體,定名為"西泠印社",邀請吳昌碩參與其事。1913年重陽節印社正式成立,各地金石學者紛紛參加,公推他為社長。當時他為印社撰聯云:"印詎無源?讀書坐風雨晦明,數布衣曾開浙派。社何敢長?識字僅鼎彝瓴甓,一耕夫來自田間。"這正是他一貫的沖淡謙虛襟懷的具體表現。
個人影響
在近現代中國書畫史上,一代宗師吳昌碩的光芒無疑是最為耀眼的,他的藝術影響到他以後的二、三代人,眾多現代繪畫大師或出自他的門下,或受他的藝術影響,如近代海派諸家、北京畫派的陳師曾、齊白石等,現代最具實力的幾大家傅抱石、李可染、黃賓虹等無不源自於吳昌碩,吳昌碩是晚清最有成就的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為“後海派”中的代表。吳昌碩的藝術貴於創造,他以書法入畫,藝術上別闢蹊徑,甚至齊白石曾說:“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指徐渭、朱耷和吳昌碩)門下轉輪來(有時還寫“青藤老缶門下轉”)。”
吳昌碩的藝術不僅使中國藝術大師獲益不淺,而且也讓東洋日本藝術家頂禮膜拜。日本著名篆刻家河井荃廬曾向吳昌碩請教多年,並向日本篆刻界介紹,產生極大的影響。日本人稱讚吳昌碩為唐代之後的第一人,他30歲時求教於名重當時的畫家任伯年,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畫,任伯年拍案叫絕,並預言吳昌碩必將成為畫壇的中流砥柱。日本書畫界對吳昌碩極為推崇,專門鑄造吳昌碩半身銅像,贈西泠印社陳列。
藝術大師吳昌碩誕辰160周年上海、杭州、蘇州等地舉辦了一系列文化活動,以紀念這位大師的不朽功績,緬懷吳昌碩等前輩藝術家“勵精圖治,藝弘中華”的精神,如吳昌碩紀念館、西泠印社等都舉辦大型活動,中央電視台攝製的電視片《藝術大師吳昌碩》也在9月初播出過。浙江安吉縣和杭州市舉辦紀念吳昌碩誕辰160周年活動。
傳承
作為海派繪畫的創立者,吳昌碩是一位開創了一代藝術風氣的大師,他的藝術對於中國近現代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20世紀以來,許多傑出的畫家如:齊白石(1863-1957)、王震(1867-1938)、趙子云(1874-1955)、陳師曾(1876-1923)、陳半丁(1877-1970)、朱屺瞻(1892-1996)、劉海粟(1896-1994)、錢瘦鐵(1897-1967)、王個簃(1897-1988)、潘天壽(1898-1971)、吳茀之(1900-1977)、諸樂三(1902-1984)、來楚生(1904-1975)、朱宣鹹(1927-2002)等都受到吳昌碩藝術的影響與啟示,他們是研究吳昌碩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實踐者,在對吳昌碩藝術的學習、傳承與研究中,也對於闡釋,承襲與引領近中國現代花鳥畫的發展歷程具有了相當重要的價值與作用。傳統中國畫歷來重視摹仿師承,吳昌碩的傳人在對吳昌碩的研究中,反映了對其技法和觀念的評價,其成敗得失對於中國近現代繪畫藝術研究具有的實踐與引領一代風尚的意義。
作品行情
2004年嘉德春季拍賣會上吳昌碩的力作《花卉十二屏風》以高價格成交,創下了吳昌碩書畫作品的最高紀錄。吳昌碩作為與虛谷、蒲華、任伯年齊名的“清末海派四傑”,是在中國新舊文化交替的歷史背景下,對於傳統中國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的關鍵人物,他是金石畫風從晚清過渡到民國的主要繼承者。
書法解讀
(一)《西泠印社記》:
《西泠印社記》是吳昌碩71歲時為紀念西泠印社成立而書寫的碑文,辭章與書法俱佳,是吳昌碩人書俱老時期小篆藝術風範的傑作。
下面從用筆、結字和章法等方面對《西泠印社記》進行具體分析,使我們在臨習這一範本時,做到胸中有數,有的放矢。
《西泠印社記》在用筆上,打破了秦漢以來小篆筆畫一味均勻的慣例,明顯地增加了提按動作,行筆速度也有緩急之別,使線條呈現出粗細的變化,採用中鋒、側鋒、藏鋒和露鋒等相結合的用筆方式,使線條形成多形狀、多勢態的的筆畫,筆力雄健、筆意恣肆,毫無雷同之感。這在吳昌碩之前的篆書都是不曾有過的用筆方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書寫時融入了隸書和楷書的筆意。因此,我們在臨習時,首先要明確其筆法的基本特徵,體會吳昌碩篆書在起、行、收時豐富多變的手法。
在結字方面,《西泠印社記》也不同於傳統小篆勻稱平整的結體特徵,而是採取了結體錯落的結字法則。大篆在結字上似乎也存在著參差錯落這一特點,但不夠明顯,總體上依然追求的是均衡之美,而吳昌碩在《西泠印社記》中把結體的錯落推向了極致,使其篆字顯現出跌宕多姿的字形特徵。可以說,對小篆這種在結字上的改造也是吳昌碩的獨創。此外,我們在臨習還要注意不宜過於強調垂腳,中宮也不宜偏上,要有“蜾扁”之趣。
作為一篇紀事文章,《西泠印社記》是寫在大約高寬為4:3的界格內,因而在章法上整篇排列整齊,氣度連貫。臨寫此類章法的篆書要注意字不要頂格,四周要留有一定的距離作為行距字距,格中每字大小形態也要略有不同。這樣,才能在通篇整齊的章法中顯現出變化來。(崔志強撰文)
後世紀念
吳昌碩紀念館
吳昌碩紀念館,1995年9月12日建成開館。坐落於上海浦東川沙鎮附近華夏文化公園,占地6畝,按原上海山西北路吉慶里12號吳昌碩故居式樣建造,為二層石庫門建築,辟有“藝術生平”、“作品陳列”、“臥室”、“畫室”、“海上畫派”5個廳室。建館後,經常輪換陳列吳昌碩書畫篆刻作品和有關生平活動史料,以及吳昌碩的藝術創作用品、生活用具等,為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還多次舉辦中、日、韓三國書畫篆刻交流活動。
浙江吳昌碩故居
吳昌碩故居,地處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鄣吳鎮鄣吳村上街。故居是座四合院式的深宅大院,原有主樓、東、西側廳、倒廳和“狀元橋”、半月池等建築,總占地約2500平米。吳昌碩在此度過了二十二個春秋。
吳昌碩墓
吳昌碩墓,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超山大明堂外西側200米山坡上,1989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高2米、直徑3米。墓碑刻“安吉吳昌碩先生墓”八字。高1.4米,寬0.65米。系諸樂三補書。墓右前側亭內立墓表一通,記述其生平事跡。,墓台下左前方塑吳昌碩全身立像一軀。
中國著名書法家(古代及近代)
秦·漢 | 李斯|趙高| 胡毋 | 敬程邈 | 史游 | 曹喜 | 杜度 | 崔瑗 | 崔實 | 張芝 張超 | 羅暉 | 趙襲 |張昶 |韋誕| 姜詡 |梁宣| 田彥 | 韋少季 | 蔡邕 陳遵 | 王次仲 | 師宜官 |梁鵠 |
三國 兩晉 南北朝 | 皇象 | 邯鄲淳 | 劉德升 | 鍾繇 | 鍾會 | 索靖 | 衛覬 | 衛瓘 |衛恆| 杜畿 杜恕 | 杜預 | 陳暢 | 司馬攸 | 羊忱 | 李式 | 李定 | 王廙 |衛夫人| 李廞 羊固 | 王導 | 王恬 | 王洽 | 王珉 |王羲之|王獻之|王玄之| 王徽之 王淳之 |王允之|王濛| 王修 | 王綏 | 王珣 | 郗愔 | 郗超 | 庾亮 | 庾翼 謝安 | 許靜民 | 張翼 | 謝敷 | 康昕 | 張弘 | 羊欣 |范曄| 王僧虔 | 王慈 蕭子云 |蕭衍| 陶弘景| 王長孺 |趙文淵| 鄭道昭 | 崔浩 |
隋·唐 五代十國 | 智永 | 虞世南 | 歐陽詢 |褚遂良|薛稷| 李世民 | 歐陽通 | 孫過庭 張旭 | 陸柬之 | 李邕 | 李隆基 | 李陽冰 | 賀知章 |李白|顏真卿 柳公權| 徐浩 | 裴休 |懷素| 高閒 | 楊凝式 | 李煜 | 徐鉉 |
宋·元 | 歐陽修|范仲淹| 李建中 |蔡襄|蘇軾|黃庭堅|蔡京|米芾| 薛紹彭 趙佶 | 趙構 | 岳飛 | 秦檜 | 陸游|范成大| 張孝祥 | 朱熹 | 張即之 | 姜夔 吳琚 |趙孟堅|方回|文天祥| 趙孟頫 | 鮮于樞 |
明·清 | 董其昌|文徵明| 李東陽 | 王鐸 | 詹景風 | 鄧石如 |吳讓之 |
民國 | 董作賓|吳昌碩|齊白石 |
中國藝術與藝術家
“中國藝術長廊--798藝術區參觀” 7月27日展覽活動,參觀了繪畫、雕塑、卡通、電影、標本與玩偶等展覽。根據相關的藝術專業,發布詞條任務。要求:人物和作品都需要配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