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紐

螭紐

螭紐,古印紐名。印章的鼻雕成螭形,故名。

簡介

青白玉螭虎紐小印章青白玉螭虎紐小印章

印紐名。印章雕成螭形,故名。

形式

螭形有蟠螭、穿螭和子母螭等多種形式,一般均雕刻精緻。

代表

西晉青白玉螭紐藩王玉璽

西晉青白玉螭紐藩王玉璽西晉青白玉螭紐藩王玉璽

印紐為圓雕螭虎,螭頭不是傳統的貓頭,而是鼠頭。玉質細密堅緻,無明顯風化現象。玉色古悶暗老,表面有濃淡不一的微黑絮狀紋理,印紐螭虎有自然天成的閃黃俏色。水銀沁淺淡,玉表有不少沙咬的斑點。整個玉印簡潔、明快、生動、蒼勁,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美學價值。

忠臣王乃西晉武帝時的藩王。據史料記載,晉武帝司馬炎代魏稱帝後,認為曹魏滅亡的原因,在於皇室沒有給宗室子弟們以權力,致使危亡時刻孤立無援,所以登基時一次就冊封了27位同姓王,首先派其中的10位到要塞重地都督軍事,並以設防地命名封王,其餘的17位則以忠、孝、文、武之類含義的文字命名封王,封號列在前,封號後面列人名,如八王之亂的參預者之一的齊王冏在徒升前的最早封號為武閔王冏。又如八王之亂最後勝利者東海王越在徒升前的最早封號為孝獻王越。該印“忠臣王冞”印文,完全符合這一文字形制。同時晉武帝的子孫皆為單名,並且有的還是一些不常用的古怪難識字,如八王之亂的另一位參預者長沙王乂,就是如此,該印文的“冞”字也具備這個特徵。不過當初晉武帝冊封同姓王時,尚未完全效法西周分封諸侯王的制度,直到登基後的13年,才採納衛將軍楊珧等人的建議,將要塞重地以外地盤,按戶口多少劃分成若干個大小不等的三種藩國,將未在朝中任職的親王分遣就國,並配以500010000人的軍隊,但是這些在京城過慣花天酒地、錦衣玉食生活的親王,留戀京城,又不敢違命,只好涕泣而去。至於要塞重地的藩王,則由皇帝親自掌握根據需要可以隨時調整,自此以後藩王以封地為號,本來晉武帝想以設藩國、分封藩王來藩衛王朝,結果事與願違,當他一死,那些握有重兵的要塞重地的藩王,就開始了爭奪中央統治權的16年混戰。

此印的工藝和印製極具魏晉風度。印文篆刻略顯粗糙,不及漢印篆刻古雅佳妙,卻不失古篆風範,又蘊藏新的風格,這是由於魏晉時楷書、行書、草書等書法甚行,學習篆書的人逐漸減少,因而印篆書寫技術有所退步,故該印不如漢印富有情趣,卻具有篆書、隸書兩種筆意,字型長方,筆畫均勻,排列整齊,布局合理,質樸大方,表現出了魏晉的時代風貌。

印紐螭虎造型生動,強調形體,螭虎鼠頭偏轉,昂首挺胸,扭腰擺臀,甩尾上卷,前足一屈一伸,後足著力下蹬,呈躍躍欲試之態,水滴眼上翹,頭頂兩側有後伏長尖耳,腦後飄一束長發,全身光素無紋,僅足爪以平行陰線作飾。運刀乾淨利落,雖然具有漢代玉雕遺風,但是不同於漢代的古拙渾樸的藝術風格,簡練質樸,雕工粗獷豪放,尺度自由準確,線條流暢,給人強烈的感受是氣韻生動。

至於螭虎為什麼是鼠頭,而不是傳統的貓頭,印石又為什麼是長方形,可能是晉武帝在冊封同姓王時,負責監製璽印的官員,為突出皇帝玉與親王玉璽的差別,以顯示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而特意為之。

該印印面尺寸比漢代同級印璽大了一倍左右,這是因為漢代的書寫材料為(木)簡牘,為防私拆,在簡牘寄出時,縛之以繩,繩打結處施以泥,泥上鈐蓋印章作為信驗,這就是所謂的泥封,故漢代璽印一般不超過3厘米;西晉由於紙張逐漸代替了竹(木)簡牘,而紙張的面積遠比泥封大,因而印石尺寸開始放大。隨著色印的使用,朱文也較漢代印章流行的白文清晰可讀,由此朱文印日多。該印的印石紅跡斑駁,包漿肥厚,印體下端珠砂滲入肌里達一厘米左右,從而說明該印用印方式是由泥封向紙上鈐色蓋印轉換時期的產物,據《北齊書·陸和傳》稱:“上樑武帝書,朱印名上”,這是迄今我國紙上使用色印的最早記錄,該印的問世比南北朝梁武帝時的紙上用印要早200多年。

細數印章篆刻相關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