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文化空間

銅鑼文化空間

越南人又稱之為“西原鑼鉦音樂”,2005年11月25日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文化簡介

銅鑼文化空間銅鑼文化空間

鑼鉦,是鑼與鉦的合稱,是音調很相近的兩種銅製打擊樂器

鑼,盤狀。從外形看,鉦與鑼雖均為“形圓”,但鉦的正中卻有一半球狀凸出部。俗話說“有乳為鉦, 無乳為鑼”。鉦聲清亮,鑼聲低沉。中國清代姚燮《今樂考證》引《宣政雜錄》云:“鉦即錚,形圓,如銅鑼。宋志曰:‘鉦,如大銅疊,南蠻之器也。'”同書又引《通鑑音釋》曰:“今之銅鑼,是其遺制。”

文化起源

MC-2銅鑼文化空間

越南西原鑼鉦音樂起源於東山文化(ancient Dong Son civilization ),屬於東南亞青銅時代晚期至早期鐵器時代文化。一般認為年代在公元前 3 世紀~公元1 世紀。流行於越南中西部昆嵩、嘉萊、多樂、多農、林同五省。涉及屬於南亞語系(Austro-Asian )與其他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inguistic Groups ,又稱馬來-玻里尼西亞語系)的巴拿、色登、摩農、克何、羅曼、埃第、嘉萊等十七個少數民族。

有人稱銅鑼文化空間起源於古代東南亞的東宋(Dong Son)文明,在東南亞也被稱為銅鼓文化。越南的銅鑼文化以其演奏方式為特徵。每個演奏者攜帶一個直徑在25到80厘米不等的鼓。男女村民們依據村別以3到12面鼓分組。不同的排列和節奏配合不同的儀式,例如,祭獻小牛犧牲的儀式,為稻米祈福的儀式,悼念儀式和收穫慶典。這一地區的銅鑼並非在當地製造。他們從鄰國傳入,並調試成自己所期望使用的音調。

文化象徵

MC-1銅鑼文化空間

越南中部高地的銅鑼文化空間覆蓋了多個省份和近17個屬於太平洋-亞洲和太平洋中南部諸島族群的少數民族。這些人靠傳統農業生活並且發展了自己的工藝傳統、裝飾風格和房屋類型。他們最為普遍的信仰來源於對祖先的祭拜、薩滿教和萬物有靈信仰。這些信仰組成了一個神秘的世界,同日常生活和季節周期緊密相關。(他們相信)每一面銅鑼里都隱藏著一個與古代銅鑼一樣強大的男神或女神。每個家庭必須至少擁有一面銅鑼以表明他們的財富、權力和聲望,並得到它的保護。在很多的儀式上還使用一套銅管樂器,而銅鑼毫不例外地出現在所有社會生活儀式上並且是主要的儀式器具。

鑼鉦與西原各族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表達了他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的喜怒哀樂。他們的一生離不開鑼鉦。鑼鉦響起在迎接嬰兒出生的“吹耳禮”時,響起在告別亡人的“棄墓禮”上,也響起在祭祀、婚嫁、迎新年、慶新稻、閹牛節、賀新居、送征人、慶戰功等儀式。

西原人主要信仰薩滿教。認為鑼鉦聲是在人類、神和超自然的世界之間交流的“語言”。他們認為每面鑼鉦的背後都有一位神。鑼鉦越古老,神權就越大。每個家庭至少有一面鑼或鉦,它是家庭財富的象徵。(有時,一面鑼鉦價值兩隻大象或20 頭水牛。)同時,鑼鉦的多寡也是確認家族威望高低的標誌。每個村莊,依規模大小,分別有3 -12 支男子(或女子)鑼鉦表演隊。每逢節慶,人們在一壇壇竿子酒旁圍著篝火踏著震撼山林的鑼鉦聲翩翩起舞,為西原增添了浪漫神秘的氣氛。

藝術價值

MC-3銅鑼文化空間

鑼鉦藝術在雄偉的西原歷經千百年的發展,種類繁多,其直徑為25 ~80 厘米不等。鑼鉦因民族、地區而異,可以單獨或成套使用,每套2 至12 面不等;也有18 至20 面為一套的(如嘉萊族)。每人只敲一面的西原編套鑼鉦,配合嫻熟,以豐富的和聲方式演奏出多音級的曲調。鑼鉦表演的規模、節奏與韻律,又依儀式內容不同各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稱:“我欣賞了越南頗具特色的鑼鉦音樂,也看到了西原各民族鑼鉦樂隊獨特的樂器。這是越南特有的非常美妙精彩的傳統文化。西原鑼鉦音樂獲得‘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

為了大力宣傳這項“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越南郵政部門於2007年11月21日發行了一套郵票。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口頭或無形遺產,它包括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知識,各種語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族民間的音樂、舞蹈、禮儀、手工藝、傳統醫學、建築術以及其他藝術。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 | 福建南音 | 南京雲錦 | 安徽宣紙 | 貴州侗族大歌 | 廣東粵劇 | 《格薩爾王傳》 | 浙江龍泉青瓷 | 青海熱貢藝術 | 藏戲 | 《瑪納斯》 | 蒙古族呼麥 | 甘肅花兒 | 西安鼓樂 | 朝鮮族農樂舞 | 書法 | 篆刻 | 剪紙 | 雕版印刷 | 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 | 端午節 | 媽祖信俗 | 崑曲 | 古琴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和蒙古 | 比利時巨人和巨龍遊行 | 法國巨人和巨龍遊行 | 比斯萃薩巴比 | 斯洛伐克新兵舞 | 多聲部民歌 | 埃爾切神秘劇 | 喬治亞復調演唱 | 塞梅斯基文化空間與口頭 | 立陶宛十字架雕刻及其象徵 | 西西里木偶劇 | 亞塞拜然木卡姆 | 班什狂歡節 | 基努文化空間 | 托缽僧舞蹈儀式 | 波羅的海歌舞慶典 | 帕特姆流行節日 | 伏佳拉 | 阿爾巴尼亞民間低聲部復 | 歐隆克 | 卡魯斯儀式舞蹈 | 亞美尼亞杏木雙簧管音樂 | 塔奎勒島及其紡織工藝 | 巴亥瑞康卡烏圓圈森巴舞 | 帕蘭克-德-聖巴西里奧 | 哥斯大黎加牧牛傳統和牛車 | 庫庫魯舞蹈戲劇 | 瑞賓瑙-艾基舞劇 | 艾爾-圭根斯諷刺劇 | 加利弗那語言舞蹈和音樂 | 奧魯羅狂歡節 | 梅拉鎮孔果聖靈兄弟會文 | 扎巴拉人口頭遺產與文化 | 安第斯卡拉瓦亞宇宙信仰 | 瓦雅皮人口頭和圖畫表達 | 巴蘭基亞狂歡節 | 奧連特兄弟會法國鼓樂 | 土著亡靈節 | 摩爾鎮馬隆人傳統 | 奈及利亞艾法預言體系 | 維布扎治療舞蹈儀式 | 姆班德或耶路撒勒瑪舞 | 邁基石化妝舞會 | 烏干達樹皮衣製作 | 朝比木琴音樂 | 亞饒-戴高文化空間 | 古勒-沃姆庫魯祭祀和舞 | 吉馬·埃爾弗納廣場文化 | 熱萊德口頭遺產 | 塔格巴納橫吹喇叭音樂及 | 尼亞加索拉索索·巴拉文 | 中非阿卡俾格米人口頭傳統 | 黑拉里亞史詩 | 扎菲曼尼里木雕工藝 |坎科冉或曼丁成人禮 | 巴勒斯坦希卡耶說書 | 坦坦地區木賽姆牧民大會 | 佩特拉和維地拉姆貝都人 | 伊拉克木卡姆 | 薩那歌曲 | 阿爾及利亞古拉拉地區阿 | 蘭瑙湖瑪冉瑙人達冉根史 | 德拉邁茨鼓樂面具舞 | 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 | 銅鑼文化空間 | 《羅摩衍那》 | 印度尼西亞配劍 | 馬克-揚戲劇 | 歌舞伎 | 宮廷宗廟祭祀禮樂 | 博遜地區文化空間 | 伊夫高族群哈德哈德聖歌 | 能樂 | 鳩提耶耽梵劇 | 高棉皇家舞劇 | 板索里史詩說唱 | 吠陀聖歌傳統 | 哇揚皮影偶戲 | 淨琉璃文樂木偶戲 | 吉爾吉斯史詩彈唱阿肯藝術 | 馬頭琴傳統音樂 | 拉卡拉卡-湯加說唱舞蹈 | 邁達赫藝術 | 萬那杜沙畫 | 雅樂 | 沙士木卡姆音樂 | 游吟歌師歌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