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印

六面印

一種特殊形狀的印章。象“凸”字形,上為印鼻,有扎可穿帶,鼻端刻一小印,其餘五面也刻有印文,故稱“六面印”。

簡介

六面印六面印

印章上鐫刻的有供撳印用的文字或圖案成為印面。

一枚印章上的印面數可有不同。多數的印章只有一個印面。這樣的印章,其頂部可以是平的,有的是圓滑的,還有的可有印鈕。其四周的側面可能也鐫刻有文字,但不是供撳印,而是屬於款識或題跋。例如我曾貼出的何震何雪漁的印章,六面都刻有文字,但只有“膝橫花間琴”屬印面;篆刻家何震刻的兩側面“雪漁仿漢”及“攜酒”屬款識;其它三面則是後來的擁有者、鑑賞者所加的題跋。

有的印章上下相對的兩面都為印面,可稱為“兩面印”。

印章六面體的六個面都為印面的可稱為“六面印”。立方體六面印的六個印面都為正方形。由於六面都要刻字,為避免相鄰的面互相穿透,每面的邊要留得稍寬,每面的邊長也不可能太小,一般適合刻較多的字。六個印面可以鐫刻不同的內容,可以做到一印多用,這特別適合書畫家的書畫印,書畫家在不同的書畫作品上撳不同的印面,就可以避免重複雷同。

代表作品

六面印六面印

六面印呈正方形,邊長1.8厘米,系壽山凍石制,色澤灰白,石質細膩,包漿瑩潤。印文一朱五白,風格各異,以仿漢印為主,刻工不俗,僅一面有小損。六面文字分別為:“華亭改七薌印”、“舒浩之印”、“雲汀畫印”、“萍橋”、“石年之印”、“何煜印”

查《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等資料,此印刻有五位清代畫家的名號。其中改琦名氣最大,他號七薌,華亭(今松江)人,系清代中期著名仕女人物畫家。舒浩,字萍橋,號則水道人,浙江寧波人,清晚期畫家。《海上墨林》稱其“工人物、山水、花鳥,工細縝密,雅秀天然”。包楷,號雲汀,浙江鄞縣人,工寫意人物,筆力挺健,黃慎(揚州八怪之一)後當首推之,《墨林今話續編》有載。石年,即清代花鳥畫家宋海,畫以字行,清末流寓上海。何煜(1852—1928),字研北,上海人,清代名畫家朱入室弟子,工花鳥,以賣畫為生達六十年之久。

一枚印章刻五位畫家的名號,此印的用途只有一種解釋———仿畫所用。從包漿、刻工判斷,六面印乃清代晚期之物。印章主人系誰,筆者以為有兩種可能:一為何煜。因何的生卒年代與其他四人比較最晚,且賣畫六十年,仿前人之畫以求高價似在情理之中。其業師朱即是仿畫高手。畫史稱朱臨張熊(號子祥,清代著名畫家)花鳥畫,“熊自視幾不能辨”,仿華(新羅山人)亦得其神仙。名師出高徒,何煜應是仿畫能手,六面印既可仿畫,又能自用;二為何煜同時代或稍後之無名畫家。迫於生計,仿畫乃不得已而為之,與今日之仿畫牟利不可同日而語。

六面刻印,難度很大,稍有閃失,前功盡棄,現已少有人為之。小小一方六面印,是清代晚期仿畫盛行的見證。

傳世六面印實物較少。這種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帶而佩,鼻端作一小印,連同其餘五個印面故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的一種典型風格為帶邊白文,每字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豎筆多引長下垂,末端尖細,猶如懸針,所以有“懸針篆”的俗名。這種風格雖然尚有筆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處,但很容易流於庸俗,遠不及漢印的相茂,故歷來篆刻家只偶一為之。

相關故事

六面印傳遞軍情 見證紅軍艱苦的游擊戰爭

六面印六面印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土地革命戰爭館陳列著一枚六面密印(又稱六面內章)。六面密印為木質印,印的6面均刻有花紋,其中5面花紋相似,另有1面雖四周有花紋,但中間是空的。這是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中浙南遊擊區用於秘密聯絡的一種印信。

1935年9月,紅軍挺進師政委劉英(曾任紅7軍團政治部主任)派專人呈送密印至泰南區,同時附有一封該密印使用方法的說明。

泰南區黨委、政府,二位同志:本日我交本隊伍手六面內章一顆,付爾區要急套用,內有空面填名字一個,不是大急不要用空面。用別面,即有蘇乾隊到區;有空面印到,即有大隊伍來,此印不可失落。如有白匪進功(攻),加蓋空面印,到,無論何處,有大隊伍來的。切切為要。專此順達祝爾平安。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九月十四日第七軍團劉英親付

一面密印雖然很小,但卻反映出當時鬥爭環境的艱苦和殘酷,更體現了紅軍指揮員高超的鬥爭策略和指揮藝術

遵義會議後,中央指示蘇區中央分局,命閩浙贛省委立即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突圍出來的部隊為基礎,組成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江長期活動。1935年2月,挺進師正式成立,粟裕任師長,劉英任政委,當時“人數五百三十八,長槍四百四十五條,重機槍四挺,輕機槍八挺”,所肩負的主要任務是:深入浙江,開展游擊戰爭,吸引和打擊敵人,策應主力紅軍的戰略轉移;配合友軍行動,保衛閩浙贛蘇區;在浙江發動民眾,實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蘇維埃革命根據地。

當時浙江是國民黨統治的心腹地區,沒有紅色根據地作依託。因此,挺進師深入到白區和敵人長期作戰是危險而複雜的。然而挺進師卻不畏艱險,運用靈活巧妙的游擊戰術,如“打回馬槍”、“8字形”、“6字形”、“電光形”、“長蛇形”、“分進合宿”、“奇襲夜襲”等,有效地打擊了敵人,粉碎了敵人的“清剿”,占領了許多市鎮和縣城,開闢了新的游擊根據地。

密印在當時的環境中,為取得鬥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1935年9月21日,敵人進攻泰南區,泰南區便使用密印發出了緊急調令。

閩東霞鼎泰中心縣第三連第六隊調到泰南區希馬上到達

緊急

公元一千九百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一日

調令中“霞”、“鼎”、“泰”分別指霞浦(福建境內)、福鼎(今屬福建省福鼎市)、泰順(浙江境內)。調令上蓋著紋面印,並加蓋空面印,說明情況緊急。閩東霞鼎泰中心縣第3連第6隊接到調令後,馬上趕赴泰南區,參加反“清剿”鬥爭。

六面密印既是一枚進行秘密聯絡的印信,又見證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艱苦的鬥爭。

細數印章篆刻相關知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