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技藝

雕版印刷技藝

將文字、圖像反向雕刻於木板,再於印版上刷墨、鋪紙、施壓,使印版上的圖文轉印於紙張的工藝技術,稱雕版印刷。在古代,雕版印刷又稱版刻、梓行、雕印等。雕版印刷技藝隨著時代發展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目前唯有揚州還保存著這項技藝,揚州中國雕版博物館裡保存的近30萬塊雕版版片也是國內罕見。

文化標籤

雕版印刷技藝雕版印刷技藝

雕版印刷技藝

時間:2006年

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地區:江蘇

編號:Ⅷ-78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揚州市

簡要介紹

雕版印刷技藝雕版印刷技藝
將文字、圖像反向雕刻於木板,再於印版上刷墨、鋪紙、施壓,使印版上的圖文轉印於紙張的工藝技術,稱雕版印刷。在古代,雕版印刷又稱版刻、梓行、雕印等。

雕版印刷的工藝過程是:將書稿編訂後,由善書者依版式寫於紙上,經校對後反貼於木板,再由刻工逐字雕刻,即成印版。印刷時將印版和紙張分別固定於刷印台,用棕刷沾墨均勻施於版面。鋪紙後於紙面給以均勻的壓力,印版上的圖文就轉印到紙張上,從而完成一次印刷。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後一經開印,就顯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優越性。目前,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是在敦煌發現的印刷於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剛經》,印製工藝非常精美。
雕版印刷技藝隨著時代發展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目前唯有揚州還保存著這項技藝,揚州中國雕版博物館裡保存的近30萬塊雕版版片也是國內罕見。

起源與發展

三地“雕版印刷技藝”捆綁申報“世遺”三地“雕版印刷技藝”捆綁申報“世遺”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不晚於隋代(公元7世紀初)。其發明和推廣套用,大大降低了書籍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加速了信息知識的傳播,推進了社會文明的發展。中國古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雕刻技藝、簡帛制度、筆墨紙張的套用,以及浩瀚的典籍,都為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明代學者胡應麟說:“雕本肇自隋時,行於唐世,擴於五代,而精於宋人”。(見《少室山房筆叢》),概述了雕版印刷的起源和發展。隋代印刷實物目前尚未見流傳。近百年來,唐代印刷品有多處發現,涵蓋了初唐、中唐、晚唐各時期。現存最早的印刷品,為西安唐墓出土的印刷品《陀羅尼經》。敦煌藏經洞所出的《金剛經》,為捲軸裝,前有插圖,後有年代,為唐鹹通九年(868)刻印。整個印品刻版嫻熟,印刷墨色厚重,證明當時雕版印刷技藝已達很高水平。唐代印刷品除佛經外,還有曆日、字書、文集及通俗讀物。

五代十國時,印刷地域有所擴大,品種增多,最突出的是政府開始在國子監組織編印儒家經典。兩宋時,雕版印刷達到鼎盛,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大都從事過印書,民間印書作坊遍及南北各地,形成了杭州、建陽、汴京、眉山、江西等印書基地。印書數量大,品種繁多,除佛經外,經、史、子、集等成為印書的主流。注重校勘,刻印精良,代表了宋版書的特點。由於民間作坊印書的興起,書籍作為商品在社會流通,因而著作權保護也提上日程。與兩宋同時期的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地區,也有發達的印刷業。燕京、興慶、平陽等地,是當時著名的印刷基地。宋代時雖然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雕版印刷並沒有被活字印刷所替代,仍一直在古代中國印刷業中占據主流地位。

元代印刷業持續發展,突出特點是幾所儒學聯合分工印書,使《十七史》、《玉海》等大部頭書得以快速出版。在杭州、建陽等地書坊,首次刻印了各種戲曲本,有的還配有精美插圖。

明代雕版印刷,地域之廣、品種之多、數量之大,都超過前代。政府的司禮監經廠,有刻、印、裝訂等工匠近千人。民間印刷的新品種是有插圖的戲曲、話本,各級地方政府廣泛編印地方志。新崛起的徽派刻工群體,代表了版畫雕刻技藝的高峰。到了明代中、後期,揚州雕版印刷空前發展,刻書之風大長,官刻、家刻、坊刻盛極一時,刻印之書不可勝計。

清代初期的文字獄,曾影響民間印刷業的發展,技藝沒有新的提高,但印刷量還是很大的。康熙年間皇帝命兩淮鹽政曹寅於揚州天寧寺內設揚州詩局,召集全國各地雕版印刷的能工巧匠前來效力,刊刻過三千餘卷內府書籍,其中包括《全唐詩》,這些殿版圖書世稱揚州詩局本。這一期間,揚州雕版印刷以空前輝煌的業績躍居中國刻書名區之列。民國年間,揚州地區雕版印刷趨於衰微,但餘風猶存,仍刻印了不少書籍。

新中國成立以後,於1960年成立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66年遭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人員被遣散,版庫遭強占,版片受到部分損毀。197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注下才使處於瀕危狀態的文化遺產保存下來。1978年,廣陵古籍刻印社得以恢復,雕版印刷工藝流程全面恢復,修補、印行了大量古版圖書,還新刊刻了《里堂道聽錄》等一批新版古籍,為揚州雕版印刷史譜寫了新的光輝篇章,被海內外譽為江蘇一寶,乃全國一寶。

製作流程

雕版雕版

雕版印刷的工藝流程極為複雜,大致可分四個環節,每個環節又有若干程式。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保留著國內惟一的全套古籍雕版印刷工藝流程,共有二十多道工序,整個流程散發著古樸典雅的文化氣息。

1、備料,即製版、備紙、備墨;

2、雕版,即寫版、校正、上版、雕刻;

3、刷印與套色;

4、裝幀。

雕版有單色印刷,也有多色套印,這一工藝最早用於南宋的紙幣印刷。現存最早的雙色套印本是1341年的《金剛經注》。明代雙色、多色套印書十分廣泛,胡正言首創 版印刷,可複製彩色繪畫作品。清代初版畫,用這一技藝套印彩色年畫,著名的有楊柳青、楊家埠和桃花塢版畫。

傳承流派

古代雕版印刷圖書,按其組織形式可分為官刻、坊刻和家刻,傳承的特點各不相同。

1、官刻

是由官方從各地徵集優秀匠人集中刻印圖書。匠工們來自四面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藝,對雕版印刷術的提高和推廣起到重要作用。

2、坊刻

是由坊主聘請雕版印刷藝人,集中於書坊內刻印圖書,其選題與刻印種類都與坊主的學識水平、興趣愛好有著密切關係,長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個書坊獨特的刻印風格或在某個地區形成坊刻的流派。如民國中期,揚州的陳恆和父子創辦了陳恆和書林,從事刻版修版校印古籍,他們悉心蒐集鄉邦文獻遺稿,輯刊《揚州叢刊》,被譽為揚州坊刻後起之秀。清末至民國期間,雕版印刷走向衰微,能夠傳承與延續下來的一支主要力量便是坊刻。

3、家刻

他們以家族傳承或拜師帶徒的方式傳承下來。清末以後,這種傳承方式也走向衰敗。揚州杭集鎮,清代以來這一帶雕版藝人眾多,以陳開良、陳正春、陳禮環、陳開華、王義龍、劉文浩陳興榮等為代表的"杭集揚幫",寫工、刻工、印工、裝訂工齊全,世代相承。陳開良去世後,其子陳正春繼為"揚幫"領頭人。1958年,陳正春受聘於揚州古舊書店,並參與籌建廣陵古籍刻印社。

歷史傳承

雕版印刷術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優秀的傳統工藝,最終形成了這種獨特文化工藝;它為後來的活字印刷術開了技術上的先河,是世界現代印刷術的最古老的技術源頭,對人類文明發展和文化傳播有著突出貢獻。雕版印刷術發明後不久,就開始向東方鄰國傳播。13世紀起,沿著絲綢之路向西方傳播,經波斯埃及向歐洲傳播。

近代以來,面對西方現代印刷術的傳入,雕版印刷術因手工技術繁雜、成書速度慢、成本高、色彩單一而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搶救和保護這一絕技刻不容緩。傳承雕版印刷技藝的職能機構--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作為自籌資金的事業單位,目前面臨轉企改制的形勢,市場經濟正逼近傳統雕版印刷工藝,需要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中國傳統手工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 | 界首彩陶燒制技藝 | 石灣陶塑技藝 | 黎族原始制陶技藝 | 傣族慢輪制陶技藝 | 維吾爾族模製法土陶燒制 |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 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 | 龍泉青瓷燒制技藝 | 磁州窯燒制技藝 | 德化瓷雕塑燒制技藝 | 澄城堯頭陶瓷燒制技藝 |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 | 宋錦織造技藝 | 蘇州緙絲織造技藝 | 蜀錦織造技藝 |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 | 土家族織錦技藝 | 黎族傳統棉紡織染繡技藝 | 壯族織錦技藝 | 加牙藏族織毯技藝 |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 | 苗族蠟染技藝 | 白族扎染技藝 | 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 | 客家土樓營造技藝 | 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 | 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 |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 | 蘇州御窯金磚製作技藝 | 苗族蘆笙製作技藝 | 玉屏簫笛製作技藝 | 陽城生鐵冶鑄技藝 |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 | 龍泉寶劍鍛制技藝 | 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 | 蕪湖鐵畫鍛制技藝 | 苗族銀飾鍛制技藝 | 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 | 保全族腰刀鍛制技藝 | 景泰藍製作技藝 | 聚元號弓箭製作技藝 | 明式家具製作技藝 | 拉薩甲米水磨坊製作技藝 | 萬安羅盤製作技藝 | 雕漆技藝 |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 | 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 | 廈門漆線雕技藝 | 成都漆藝 | 茅台酒釀製技藝 | 瀘州老窖酒釀製技藝 | 紹興黃酒釀製技藝 | 鎮江恆順香醋釀製技藝 | 武夷岩茶 | 自貢井鹽深鑽汲制技藝 | 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 皮紙製作技藝 | 藏族造紙技藝 | 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 | 竹紙製作技藝 | 湖筆製作技藝 | 徽墨製作技藝 | 歙硯製作技藝 | 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藝 | 雕版印刷技藝 | 金陵刻經印刷技藝 |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 | 制扇技藝 | 劇裝戲具製作技藝 | 樺樹皮製作技藝 | 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 | 赫哲族魚皮製作技藝 | 瀏陽花炮製作技藝 | 黎族鑽木取火技藝

江蘇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